对和错在孩子的眼中是怎样的 正确的了解孩子的世界

04-12阅读:74大字

收藏文章
父母总是觉得自己在很多时候都搞不懂孩子的想法,但是孩子的世界里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法则,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世界观,那么孩子眼中对和错又是怎样的呢?

“不,我不能给。”三岁的灿灿大叫,同时张开双臂试图将147块积木护到自己的胳膊底下。“这些都是我的。”他大声抗议。

显然,灿灿的行为违背了“分享”准则。那么,我们能说灿灿是一个自私、淘气、被宠坏了的孩子吗?也许不能。因为,该年龄段的道德感决定了,他只是简单地思考问题,自然地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

学前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表面性、固定性等局限性,因此相应地在判断对与错方面,也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绝对性。凡事常常都是好的或常常都是坏的,在他们眼里,一个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并不重要,他们不看动机,只看结果。

2、取决于身体伤害的程度。身体伤害越严重,就认为错得越糟糕。

3、取决于一切行为是否会招来惩罚。如果受到处罚就认为是错的。

4、规则。规则是从来都不应该被打破的,破坏规则就是错的。

5、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儿童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因此,灿籼可能就认为,积木是我先拿的,我有权占有,打破了这个规则就是错的;另外,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我需要它们,所以就该归我。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应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合理地处理问题

首先,父母应判断孩子的违规则行为触及的是道德规范还是社会习俗,然后再做处理。如果是道德规范,一定要和孩子

交谈,让他理解做错的原因,让他认识到别人也有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帮助孩子去纠正错误。

2、让孩子体验道德冲突

为儿童安排一定的自由游戏的时间,让他们自然地体验道德冲突,尝试着去解决问题。

3、讨论道德两难问题

选择一些道德两难故事,让孩子从不同人的角度去思考讨论。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会犯错误的,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没有永远的坏人。

4、鼓励孩子改变规则

当孩子在玩一个喜爱的游戏时,鼓励他们改变规则,用不同的方式去玩。一定要强调指出,如果征得所有游戏者的同意,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5、让孩子自己制定一些规则

强调指出,什么是对集体有利的事情。避免让儿童决定有关的惩罚规则,因为他们常常喜欢制定一些残酷、苛刻、不现实的惩罚措施,而这些对行为的改变地无济于事。

6、鼓励孩子开展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能使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促进他们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7、深究意图和动机的含义

使用故事和木偶剧讨论人物的动机。比如,小杰弄坏了小熊的椅子,为什么弄坏的?小熊感觉怎样?小杰怎样帮助小熊会好一些呢?

8、表扬有道德的行为

对孩子的合作、帮助行为予以表扬,从而激发其他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辨别善良、公正和

合作等行为。

9、使用真实的两难问题

在教室情景下,提出生活真正的两难问题,让孩子讨论。避免使用寓言或格言,因为这对孩子来讲太抽象,难以理解。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