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在王玉看来,平均每节课百元左右,这与一般钢琴家教的收费也差不多甚至更低,只不过是一次性缴纳显得贵些而已,而孩子的收获和进步远非价钱可以衡量。“教育是从0岁起步的,六岁前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花在最初教育阶段的金钱代价,远比日后重要。”本着这一理念,王玉认为,即使以后不给孩子上这个英语班那个钢琴课(当然以后肯定会上),现在花在亲子早教培训上的钱,也是不能省的。“一年数万元的婴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丝毫不比一个大学生所需的费用低。也有亲属质疑,中国婴幼儿教育是个数百亿资金的市场,是不是越贵真的就越好,真的物有所值?但宁可冒这个风险,也要尽可能把能找到的最好的教育给孩子。美国中等家庭在子女17岁前的教育投入在2万美元到7万美元之间,约占家庭总收入的13%到21%。咱们中国人,是除基本生活和住房就医外全部的积蓄都为孩子的教育预备。”她的看法非常有代表性。
两人都是平民家庭出身的王玉夫妇,把十几年后的竞争看得非常重要。“像我们这样靠自己努力打拼立足社会、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虽然外人看上去我们过得还挺滋润,但只有自己才知道做得多么辛苦。我们的孩子同样没有背景,将来她自己要过上不差于现在的日子,只有靠她自己努力,别无他路。而我们所能给她的惟一财富,也只是良好的教育。而对于优质资源的竞争可能要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不惜工本。”虽然王玉有时也会茫然:自己已尽最大可能提供了自己能给的,而放眼出去,别说远的,就在同一小区就有多少邻居,给他们的孩子提供着远非自己所能提供的更好的教育。多少钱才够,怎么样才算好?将来孩子们要面对的竞争,该是如何一种酷烈呢?“赢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的原点到底要从哪里开始画呢?
年投入约四万元的另类家庭--
“钱花在传统教育上才值得”
苏欣每周六送儿子去读国学的国学堂,其环境和条件是当下省城各类儿童国学诵读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全托班收费每年在两万元以上。肯且花费这样一个数目在读国学经典而非昂贵的钢琴、外语上,其家长必备两个条件:丰厚的经济实力,独特的教育理念。李辰就是这样一位家长。他同时也是“一小撮另类教育制度的坚决拥护者”之代表。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