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智力> 智力开发> 关注男孩女性化倾向

关注男孩女性化倾向

2006年11月22日 16:53 出处:好孩子育儿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234
在我国的一些城市里,不少男性少年儿童在其长辈的刻意“培植”以及影响之下,无论从外在的穿着打扮还是到性格爱好,正朝着女性化倾向发展。一到节假日,大街小巷及公共

  在我国的一些城市里,不少男性少年儿童在其长辈的刻意“培植”以及影响之下,无论从外在的穿着打扮还是到性格爱好,正朝着女性化倾向发展。一到节假日,大街小巷及公共娱乐场所看到的小男孩,不光着花衣者众多,甚至还常能见到浓妆艳抹的小男童。有些父母把小男孩如此打扮视为时髦。

  有些男孩,不但外表上打扮得像女孩,而且在性格、脾气方面也趋于女性化,如他们喜欢玩洋娃娃,爱用女孩用的书包等等。有些即使从“外包装”看的确不失为男子汉的小男孩,心理上也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响。平时,我们也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男子汉的气质,遇事胆小,不爱和男同学交往,倒是跟班里的女生挺合得来。这种男孩女性化的倾向应该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

  如今相当部分中小学在对学生的管理中,采取男女“搭配”的做法,如编班时一半男生一半女生分割得十分精细;课堂里也总是以一男一女为同桌;在平时的活动中往往将男女学生二一添作五地错开。如此刻意让学生男女结对,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培养男孩子的个性会带来种种不利。有不少男生就是由此性情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像女孩子,而不善于和男同学交朋友,以致这些孩子平时爱玩女孩子玩的游戏,却不敢或不愿意去玩那些属于男孩子的勇敢者的游戏。

  有些小男孩在性心理上出现女性化倾向,与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年轻的母亲在孩子幼小时,偏爱于把他们打扮得十分女孩子气,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这能让孩子显得与众不同。也有不少男孩,他们在家庭环境中受周围太多女性长辈的呵护宠爱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性情、言谈举止和平时的爱好几乎无处不像女孩子。

  心理学研究认为,男女的心理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医学专家认为,正确培养孩子健康的性心理是其后天身心健康的保证。人们通常所见的男子“娘娘腔”类型与性心理和性社会心理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父母老师应该关心男孩的性心理健康,改变男孩女性化的倾向。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