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角度。我们父母教孩子看这个世界上不如意处,看别人的缺点,看世界的灾难……如果一个人把目光盯在这些上,他会有何感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人在风景中,感觉心旷神怡,心胸开阔;换个场景,在垃圾堆前,你感觉如何?道理完全是一样的。
父母要引发孩子的良性情绪,乐观、向上、快乐、幸福、宁静……人生来都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从痛苦的角度去感受世界,那他的人生就太悲惨了!
8.身体不健康
身体不健康会导致孩子在与其他孩子互动中,产生技不如人的感觉,也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可能使孩子找到做不好事情的客观原因。
找到依赖,最后,形成不良的思维模式,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9自我价值严重缺乏
孩子在0-3岁时缺乏关爱,他在人前始终无法建立价值感。这时父母需要通过关爱、确认一些行为重新确立自我价值。
一个人自我价值如果缺乏到极端就会导致他犯罪。因为他认为自己无价值,所以也认为别人无价值。无价值是对别人进行攻击伤害的前提,这是犯罪心理学上的公理。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有重要价值的,他不可能学坏,因为他会感觉有太多事情要做,他怎么可能去伤害别人呢!当一个人认为人是无价的,能不敬畏生命吗!
10.过分保护孩子
过分保护孩子,不让孩子自己实践。自信心的最初建立是因为人感觉他可以做成一点好的事情。如果你不给孩子实践的机会,他拿什么建立自信心呢!
所以,过分保护孩子等于害了孩子。
一个孩子到十几岁时,什么也不会做,为了防止别人看不起,他说他不愿意做。这是从自卑转变成自负。所以我们坚持孩子能做的事情绝对让他自己完成。这一点是牢不可破的。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