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智力> 智力开发> 早期教育-----孩子良好性格的开端

早期教育-----孩子良好性格的开端

2007年09月14日 15:46 出处:网络收集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175
性格在人的一生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良好的性格品质无疑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性格是一
子领略到生活的意义。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对子女起着示范作用,孩子耳濡目染,多次模仿,就逐渐形成固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倾向。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们如何地同别人谈话,如何谈到别人,你们如何欢乐悲伤这一切都对儿童有巨大的意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除了身教之外,还需言教,需要体现在家庭的生活实践和行为习惯上,家长可以向孩子讲有贡献人物的故事,孩子爱听故事,也最易于接受光辉形象的感染。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正在形成的性格留下深深的烙印,父母也应该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好表率。平时家长尊敬孝顺老人,外出乘车,扶老携幼,一些文明行为,平时家庭琐事,家长都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习惯,孩子的性格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而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儿童时期是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大,他们在处处以父母的行为为表率和楷模,这就为良好性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避免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

  目前1—6岁的幼儿99%以上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教育已被整个社会所重视,在独生子女教育中,性格的培养是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舍得智力投资,所以孩子的智商高、知识面广、信息多、精力充沛,活动力强,胆子大,表现为敢想,敢说,敢干,然而,由于他们倍受娇宠,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情感,自私任性、唯我独尊,不会关心人、同情人。如在某幼儿园一个孩子睡觉醒来,非要打开录音机跳舞,却根本不考虑别人正在睡觉;有个小孩子因爸爸吃了他的香蕉而拳打脚踢,非要爸爸吐出来;有的孩子看见别人摔倒了,他却大呼活该,而没有一点同情心,从中可见独生子女的性格培养必须抓紧,克服他们的弱点,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合格人才。

  要做到早期性格教育,父母一定要善于理智地爱孩子。首先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限制自己的愿望。孩子自二、三岁起,就有自己的愿望,会使用“我要”……而很难知道“我应该”,父母就要在孩子懂得我应该上下功夫。结合孩子实际生活,从小事入手,让孩子爱书爱玩具,教育孩子尊重别人的劳动,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来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依赖性等不良性格品质。其次要让孩子从小知道,人生除了欢乐外,还有困难和悲伤,需要自身努力去克服,帮助孩子去克服困难,去接触社会上多种多样的实践,使孩子明辨是非。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独立能力,以提高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对社会全方位的适应能力,从小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平等竞争意识,以提高幼儿心理承受力和平衡力,从小培养锻炼孩子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是时代对人重要素质的要求。

1 2 3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