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智力> 智力开发> 一不留神培养了个音乐家

一不留神培养了个音乐家

2006年11月07日 14:12 出处:好孩子育儿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467
著名小提琴艺术家俞丽拿日前接受本站记者专访,就培养她的儿子李坚成为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家谈了她的育儿门道。   问:作为出色的艺术家,我们在媒体上看到,你的儿

是为了能分在文工团里,日子好过一些。和现在不一样,都是独生子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家,现在发展的路比较多。那些上山下乡自己苦过的父母希望没有得到的东西能在孩子身上得到。 
  问:那你怎么看现在这么多孩子的钢琴考级现象? 
  答:好呀,这是素质教育,是正常现象。不仅在我们这里,香港、台湾、美国、全世界,学钢琴、提琴的孩子不计其数,不是人人为了做音乐家,只是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来看待的。这是经济发达以后才能做到的事情。当你饿着肚子的时候是不可能考虑这些的。 
  问:你怎么看待李坚的成才? 
  答:成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份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的勤奋,以及好的学校、老师和机会,也是重要的,缺了哪一点都不可能成功。我清楚地知道:学习的过程是必须好好对待的,必须认真投入,否则就不可能学好。投入和没有投入之间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李坚从学琴到得国际比赛大奖,之间只有8年的时间,这当中没有走过弯路,这和我硬性地规定了他的学程有关。 

  问:换句话说:一开始不是孩子认真,而是你认真。 
  答:是啊。 

  问:他应该也是被动的? 
  答:当然是被动的。要知道,学琴的过程是艰苦的,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李坚也是被动的,也觉得枯燥,一边练琴,一边嚷着要上厕所,要喝水,或者躲在厕所里不肯出来。这个时候,因为我做任何事都认真的秉性,不管家里其他人怎样替他求情,我都坚持要他完成已经定下的学程。孩子在我的权威面前是无可奈何的。 

  问:孩子当时同时学两门乐器,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钢琴? 
  答:那是因为后来学校功课忙,没有时间同时学两门,在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钢琴老师认为他的钢琴有发展前途,我们也让李坚自己做了选择,他自己也选择了钢琴。两年以后他才告诉我,当时选钢琴仅仅是因为可以坐着弹,比站着练小提琴要来的好。 

  问:仅仅是因为“想偷懒”这一偶然的决定,李坚选择了钢琴,而不是你为他做出的决定? 
  答:是的,无所谓呀,钢琴、提琴都是一门乐器,我也从没有想过要培养他成为艺术家。 

  问:是无心插柳? 
  答:是的。只是因为时间不够,如果有时间,两门都要继续学下去的。 

  问: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挫折和困难,这些事给他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有啊。1975年上海音乐附中改名音乐训练班开始招生。钢琴老师鼓励他去报考,但在“查三代”的时候,因为他外婆

1 2 3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