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观念并非宝宝与生俱来就有。如果你对2岁的宝宝说半个小时后吃饭,到点他依然玩得忘乎所以。是宝宝调皮不听话吗?不一定,很可能是他还没有建立起一定的时间观念。
宝宝的时间认知发展
其实,宝宝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有时间观念了,只是他们的时间观念不像成人的“几点钟”这么详细确切。他们对时间的判断标准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在3岁以前,宝宝几乎都是活在“当下”,对于时间的流逝没什么感觉,言谈中自然很少提到过去或未来所发生的事。他们对时间的知觉,主要依靠本身的“生物时钟”来提供时间的讯息。
例如,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这也是人生最早的时间知觉的表现。肚子饿了,便知道喝奶的时间到了,这种对吃奶的时间所产生的条件性反应,就是由“生物钟”所提供的时间信息而形成的。
大约3岁开始,宝宝的时间概念积极形成,言谈中也越来越常使用与时间有关的字眼。此阶段宝宝的时间知觉是以与事件的联系为主,他们总是借助于生活中具体事情或周围现象作为指标,包括:周遭环境或大自然的变化,如日夜和季节的变化以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如吃饭、睡觉、上学等,都是宝宝知觉时间概念变化时的主要指针,尤其是生活作息在他们的时间的理解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早晨”就是起床的时候或天亮的时候,“白天”就是“上学的时间”,“下午”就是午睡起来之后等等。
一般来说,3~4岁的小孩应该知道白天、黑夜、早上、晚上;4~5岁的小孩应该分得清昨天、今天和明天;5~6岁的小孩应该知道具体为几点钟。
教宝宝认识时间
单单说“时间”两个字,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时在是太困难了。所以,要教宝宝掌握时间观念,就要从能理解的、最熟悉的、亲身经历过的和感兴趣的事开始认识时间。
1、用具体事件标示时间
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和宝宝说“三点钟我们去某某地方”,他可能无法清楚地理解,可是如果你对他说“睡好午觉后我们去院里玩”,你的宝宝一定很兴奋。所以,大人教宝宝认识时间或是和宝宝讨论时间,尽量用具体的事情、事物来表示。
例如,“早上”可是以“太阳出来的时候”、“奶奶送你去宝宝园的时候”,也可以用其他宝宝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来表达。同理,“中午”、“晚上”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
所以,对宝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