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教育误区
情商(EQ)比智商(IQ)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至整个事业成败得失状况。
但许多年来,大部分父母都认为孩子多认些字,多背些诗,多识些数就行了,以后又为孩子上学能否得高分而或喜或愁。其实,这是陷人了一个教育的误区。美国心理学家曾对
伊利诺州一所中学几十位优秀毕业生进行过跟踪研究,这些学生的平均智商(即语言和逻辑分析能力)是全校之冠,学习成绩也都很好。但是,他们到近30岁时大都表现平平,中学毕业十年后,只有1/4的人在本行业中达到同年龄最高阶层,甚至很多人的表现远远不如同行。曾参与此项研究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凯伦¡阿诺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指出:“面对一位毕业致词代表,你唯-知道的就是他的考试成绩不错,而对一位高智商者,你所知道的也就是他在回答某些心理学家所编制的
智力测验时成绩不错,但我们无法对他的未来成败,作出准确的预测。”凯伦¡阿诺对片面智商教育的有用性的评价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心理学家的观点,也道出了传统教育目前所处的窘迫处境。那么,上述高智商的失败者缺的是什么呢?是¡¡情商。情商是情感智商的简称,主要体现为;
1.情感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
2.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3.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4.对情绪进行成熟的调节能力;
二、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及幼儿园的教师对此知之甚少,对孩子因情商太低而出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或简单地以批评、惩罚和管束来解决,不懂得以科学的眼光来识别,以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诱导。近年来,笔者通过有目的的观萌发现在家庭教育及
幼儿园教育中情商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