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湖冬景的诗:古诗 《冬至后西湖泛舟》 【唐】李郢 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 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 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 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 崖崩苇岸纵横散,篙蹙兰舟片段随. 曾向黄河望冲激,大鹏飞起雪风吹.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西湖十景》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 原文:《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创作背
桔梗花诗:古诗 《满庭芳·甘草人参》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甘草人参,天麻芍药,薄荷荆芥川芎。 乳香没药,白芷共甘松。 玉金芦桔梗,甘菊花藁本茯苓。 防风等,细辛分两,各自要均停。 问甚浑身壮热,管甚偏正,夹腊头风。 着将一字鼻中,当下神功有准。 李贵妃曾坏双睛。竭的效章宗见喜,加做一提金。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邺侯藏书手不触,嗟我嗜书终日读。 短檠照字细如毛,怪底眼花悬两目。 扶衰赖有王母杖,名字于今挂仙录。 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 春根夏苗秋著子,尽付天随耻充腹。 兰伤桂折缘有用,尔独何损丹其族。 赠君慎勿
不是花中偏爱菊全诗 《菊花》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 1、秋丛:指丛丛秋菊。 2、舍(shè):居住的房子。 3、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4、遍绕:环绕一遍。 5、篱(lí):篱笆。 6、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7、尽:完。 8、更(gèng):再。 诗意: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金色花 泰戈尔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李清照关于花的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 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点绛唇·寂寞深闺》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蝶恋花 离情》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
黛玉的葬花诗 《葬花吟》 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