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因和阿贝尔神话故事 结婚的人需要房子。 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出现这句谚语的年代可够长的,一直可以追溯到亚当时代。 人类的始祖亚当想让卡因和阿贝尔兄弟俩同时结婚,要求他们各自修建自己的新房。这样,这哥俩就开始各自建造自己的新房。 卡因设计一座方形的房子,阿贝尔想要建一座圆形的,阿贝尔需要画个大圆圈。他折下两根树枝,用绳子绑上一头,把一根树枝捅在地上为轴,另一根树枝拿在手里,转上一周,正好画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圆。阿贝尔对自己的功夫有足够的理由骄傲。 他对卡因兄弟说: “瞧,多么及时的发明。” 卡因有点妒忌,说: “我觉得还不算坏,不过,你别骄傲,这发明早就落后了。” “怎么落后了?谁也没教过我,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不对,老兄,不是你,而是我的驴子第一个
向日葵和石头的故事 种子成熟了,落到土里,以后又发芽,生长,这件事本来很自然,很合理,没想到有一粒种子却因此触犯了一块石头。 那是一块古老的石头,据说它最爱安静,它的行动十分稳健。多少年来,不论世界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它都能沉住气,保持一个一动也不动的'姿态。不用说,它认为自己很有见解,也很有涵养。因此它打算著书立说。它的计划当中有一部哲学,据说里面包括这样一些伟大而深刻的专题,比方:论不变动是宇宙的规律;论黑暗的永恒性和美;论石头对于存在的决定性;论安静与平静之为幸福,等等。有一天,当它正在思考哲学计划的时候,忽然有一粒种子,未经它的许可,大模大样地闯进它的世界来了,而且从此留下不走。这使得它大为恼火。不仅它的安宁受到了扰乱,而且,最糟糕的是,它的哲学体系被破坏了。 石头决心改变这种局
不贪为宝的故事简介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面前露眼,让人家把它偷了去!” 其实,这人请玉工来家,已经引起了邻居的注意。原来,平时极少有人上他家,这回玉工突然来,有人便不时进来张望。宋人心里不安,怕有个闪失空欢喜一场,便把宝玉秘密藏好。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给别人占了便宜。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过了几天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
贪赃枉法的审判童话故事 从前,有两兄弟,一个是穷人,一个是富人。一次,穷兄弟没柴了,没有东西可生炉子,屋子里冷得要命。 他到树林里砍了一些柴,可又没有马拉。怎样把柴运回来呢? “我去哥哥那里,求他借我一匹马。” 富哥哥冷冰冰地对他说: “马你可以借去,只是得注意,别装太重的东西。以后可别再指望我了,别今天来借一点,明天又来借一点。往后你自己去乞讨去吧。” 穷人把马牵回家,忽然想起: “哎呀,我可没有马轭呀!刚才没有借,这时去也没有用了,哥哥不会借的。” 他凑合着把装满柴的雪橇紧紧绑在哥哥的这匹马的尾巴上,就拉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雪橇绊在一个树墩上,穷弟弟没有看见,轻轻抽了马一鞭子。 这匹马的性子很烈,猛地往前一冲,结果把马尾巴拉断了。 富哥哥发现马
小青蛙的家睡前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青蛙,有着一个美丽的家。 可是有一天,这儿建起了一座工厂,浓烟把这儿新鲜的空气和美丽的湖泊污染了,小青蛙的家彻底毁了,小青蛙只好离开家园,去寻找新的美丽家园。 小青蛙经过千幸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个家园,这里是一片美丽的稻田,随处可见自己的伙伴。小青蛙想:这儿的稻谷是人种的,总不会被破坏吧。一天,这儿来了一个人,他高兴的说;“这块地真好,我就在着盖房子吧。”说着就找来着块地的主人,买下了这块地,当天就开始施工,小青蛙的家又被破坏了。 小青蛙和几位幸存者又开始了新的流浪旅程,小青蛙们用了五天五夜的时间,又找到了新的家。这是一条在深山老林里的大河。小青蛙想:那些人总不会在这里盖房子吧!然后便把家安在了这条河的下游,令它意想不到的是:这条河的上游竟然也是居民区。有一天,有人提出在这条河的上游建一座水
农夫和老爷同桌吃饭故事 在过节的一天,农舍墙根土台上坐着几个农夫。他们正在聊天,谈着个人的事情。一个村里的小铺老板走到他们跟前,自吹自擂地说,他这么啦,他那么啦,他还在地主老爷的上房里呆过。 最穷的那个农夫坐在那儿嘲笑: “在老爷上房呆过,这有什么稀奇!我要是想去的话,我还会在老爷那里吃顿饭哩。” “你能在老爷家吃饭——我死也不信!”有钱的小铺老板叫喊起来。 “我准能和老爷同桌吃饭!” “不,你准吃不上饭!” 他们越争越激烈,穷农夫说: “我打赌,我一定会吃上饭!你拿一匹黑马和一匹棕马跟我赌吧。要是我没同老爷一起吃成饭的话,我上你家白干三年活。” 小铺老板大喜: “我打赌,就拿一匹黑马和一匹棕马打赌。我还饶给你一条小母牛,我当着见证人说。”
乱发脾气的小猫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猫,它的名字叫吉米。 有一天,小猫来到了一家保姆店,保姆店的老板是一只大笨象。小猫找到了一只很棒的保姆,它是一只小狗。小猫问大笨象:“请问多少钱?” 大笨象说:“一万块”。小猫买了小狗以后。 一天,小猫和小狗一起去买菜,小狗说:“主人,我可不可以先去那间大排档吃东西呢?”小猫气哄哄地说:“那样我去哪?”小狗就垂头丧气地。慢慢等待回家吃饭,回到家以后,小猫不但不给他吃还骂他笨。小狗终于忍不住了,骂道:“我任劳任怨,你为什么没事就骂我?”“我,我……。”小猫胆怯地说。 从此以后,小猫再也没有骂过一个让人,并且对被人都很好。 乱发脾气的小猫的故事点评 小狗成了小猫的保姆,小猫对待小狗非常的粗暴,后来变本加厉不但不给小狗吃的还骂小狗,小狗就控诉了,小猫也觉得自
蓝鸟和小树的故事 从那天开始,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下雪的日子,蓝鸟都飞来飞去,衔回树枝,衔回草叶,衔回羽毛,筑它的巢。 一只蓝鸟口里叼着一粒小小的种子,在蓝天飞翔。 它忽然听到一种细微的声音在和它说话。那声音好像是从它自己的心发出来的。它听见那细微的声音说: “你不要吃掉我好吗?我是一粒小小的树种啊,请把我种在地上吧!” 于是,蓝鸟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一个光秃秃的沙漠丘山。它对那粒树种说: “我把你种在这好吗?你看,这里还没有一棵树呢!” 种子很高兴。蓝鸟就用它尖尖的嘴巴把树种埋在光秃秃的山丘上了。 春天来了。 种子发芽了。 嫩芽长成一棵小树了。 当小树看花的时候,蓝鸟就来看望它的小树了。 “你还记得我吗!”蓝鸟问小树。
棉鞋里的阳光睡前故事 早晨,太阳照到了阳台上,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小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有湿,干吗要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妈妈说。 “为什么呢?”小峰又问。 妈妈说:“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吃过午饭,奶奶要睡午觉,妈妈收了棉被铺到床上。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她舒服地合上了眼睛。 奶奶睡着了,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两只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奶奶醒了,小峰把棉鞋放回床前。奶奶起床了,把脚伸进了棉鞋,奇怪地问:“咦,棉鞋里怎么这么暖和?” 小峰笑了笑,说:“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棉鞋里的阳光睡前故事点评 小峰看到了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知道了棉
小火炉圆圆的故事 圆圆的太婆快九十岁了,太婆可喜欢圆圆呢!圆圆也跟妈妈一样爱太婆。 天气刚刚发冷,妈妈已经给太婆做好了一双新棉鞋。圆圆从妈妈手里接过棉鞋,一蹦一跳地走到太婆身旁,说:“太婆,妈妈说,这新棉鞋您穿穿看,合脚不合脚?” 太婆穿上了棉鞋,连声说:“合脚,挺合脚!你妈妈的手真巧。” “太婆,您穿得暖和不?”圆圆又问。 太婆笑着回答:“暖和,真暖和!”说着搂住了圆圆,亲了亲她的小脸蛋。 天气慢慢冷了。妈妈给太婆翻好了一条厚厚的棉被,还放在太阳下晒了晒。晚上,妈妈给太婆铺好床,让太婆躺进了被窝里。圆圆伏在床边小声问:“太婆,您在被窝里暖和不?” 太婆眯着眼说:“暖和,真暖和!这被头还喷喷香呢!”她捂着圆圆的小手说:“圆圆真乖,你妈妈也真好!” 太婆笑了,笑得多开心!圆圆和
不讲信用的狐狸故事 狐狸请熊木匠做货架,讲好工钱30块,可熊木匠结果只拿到20块。不久,狐狸又要做全套家具,又请熊木匠去做。熊木匠认为上次吃亏是没有谁给他作证,于是,他请教小猴。小猴给他出了个主意。熊木匠到了狐狸家,说做全套家具工钱要500块。狐狸说:“太多了,400块吧!”熊木匠爽快地说:“行(háng)价是500块,你还价400块就400块吧!不过,对别人只能说行价500块,千万莫说400块,不然木匠们会说我破坏行规,都会责备我的!” 少了100块钱,狐狸当然满意,便应承道:“行!”开工不久,便有小猪经过,问道:“做全套家具多少钱?” 狐狸说:“熊师傅手艺高,做全套家具500块!”接着又有小鹿经过,问道:“全套家具要多少手工钱?” 狐狸又乐呵呵地答道:“500块!”随后小猴和小兔经过也问了,狐狸都是这样回答着。完工了,
瞎子摸象的故事 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心地善良,很乐意帮助别人,对臣民们也是如此。 有一次,几个瞎子相携来到王宫求见国王。国王问他们说:“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你们的吗?” 瞎子们答道:“感谢国王陛下的仁慈。我们天生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人家说,大象是一种个头巨大的动物,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很是好奇,求陛下让我们亲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国王欣然应允,就命令手下的大臣说:“你去牵一头大象来让这几个瞎子摸一摸,也好了结了他们的心愿。”大臣遵命去了。 不一会儿,大臣便牵着大象回来了,“象来了,象来了,你们快过来摸吧!” 于是,几个盲人高高兴兴地各自向大象走了过去。大象
不自信的小青蛙故事 一条小蝌蚪终于长成一只小青蛙了,可奇怪的是,这只小青蛙却得了不愿开口说话、不敢下水的毛病。 一天,小青蛙渴极了,急急忙忙地跑到河边,由于他害怕自己掉进水里,就坐到河边的木头上喝水。调皮的小松鼠把木头往河中央一推,瞬(shùn)时小青蛙觉察到自己的身子移动起来,低头一看,吓得险些掉进水里,原来自己离开了岸,而且这条河非常宽,小青蛙在紧张、害怕之下才“呱呱”地发出了叫声。小青蛙那样的叫声实在难听,小动物们忙掩耳四处逃窜,惟独乌鸦还坚持在练歌喉,相比之下,乌鸦的歌声还算是美的了。 小青蛙在水面上手忙脚乱地踩着木头,一边惊慌地“呱呱呱”地喊叫。有了陪衬,乌鸦这会儿更加得意了,叫声也越加难听了。小青蛙却一急之下掉进了河里,他拼命地喊:“救命啊,救命。”这声音却非常美。小动物们闻讯赶来。 小青蛙在水里一番挣扎,倒让
作家和小偷的故事 一位货真价实的作家,在深夜里用猎枪一样准确的笔忘我地写作。 这位作家还是一个出色的猎手。他常常子弹上膛,在山野和村庄,机动灵活地狩猎,用无比准确的枪法猎取野兔。 突然,他听见存人悄悄地进屋。他立刻操起双筒猎枪,打开书斋的门,发现一个小偷正在撬装金币的柜子。 作家无比愤怒,对小偷说: “吃铅弹吧!我要把铅弹塞到你的嘴里!快给我吃,如果不吃,我就杀了你。” 不速之客说: “先生,我坦白,我是来偷东西的。可是,活见鬼,你没有我可以偷的东西。我在医院工作,是个石(试)验员。你像统治罗马帝国的大长官,看来很有钱。对你的古(估)计,远远超过了你的实际,我本想愉金币,却只有一堆书。” 双料的猎人厉声喝道: “你算什么小偷,用词这样不当!如果你正确地讲话,不用你
距离的寓言故事 托莱多城附近,通向达霍河的山谷两侧都是高山峻岭,从这些高山上向下眺望,行人就好似可笑的蚂蚁。 多明哥·科罗那多老爷骑着骏马上山,十名英武的骑士跟随身后。 几名骑士从高处看见,或者说,影影绰绰地好像看见两个农民正在艰难地爬山,身后有一伙强盗紧紧追赶。 武装的骑士们义愤填膺: “我们去救这两个农民,没有上帝的帮助,他们一定会遭劫难!” “老爷,你的护卫一定会遵照你的意志,扫除不平。” 高贵的赶路人如果真看到世间的不平,一定会拔刀相助。多明哥·科罗那多老爷望着幽深的山谷,犹豫了半晌,最后说: “这么遥远,我无法看清发生的事情,我们走吧!” 有的时候,国王也不讲是好是坏。为什么?原因十分简单,因为,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无法看清。 距离的寓言故事点
济公勇救飞来峰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它看起来跟别的山没啥两样,人家有山泥山石山树山花山泉水,这山也有山泥山石山树山花山泉水;人家有山雀山鹂山狐狸山老虎,它也有山雀山鹂山狐狸山老虎……人家别的山有的它一样不缺,可是它没耐心。身为一座山,没有耐心后果很严重,因为你知道,作为一座山,总得安安稳稳坐在一个地方是不是?但那座山坐着坐着就坐不住了,它每隔一段时间就感到无聊,它一每感到无聊就要搬家,它一搬家就要从一个地方飞去另一个地方。因为这个缘故,人们都叫它“飞来峰”。 那会儿杭州有座寺庙,叫灵隐寺,寺里有个疯和尚——这疯和尚整天疯疯癫癫的,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大声唱歌,他又爱喝酒,又爱吃狗肉,所以大伙儿都叫他“花和尚济癫”。 这济癫和尚很喜欢到山下的灵隐村去,跟村里的小孩子玩,他鼻子很灵,谁家煮狗肉,他闻到肉香味就去跟人家一道吃了,谁家打开陈年
小熊皮皮的故事 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熊,名叫皮皮。皮皮住在一间小木屋里,小屋四周绿草如茵,连屋顶上都种满了鲜花。最令人羡慕的是,小木屋旁边有一条清清小河,皮皮每天都到河边洗脸刷牙梳头,可惬意啦! 皮皮还有一群好朋友,门前香樟树上的小鸟啊,树下的小猫啊小狗啊。皮皮常和这群好朋友到森林里散步,有时看看蜜蜂采蜜,有时和蝴蝶跳舞,有时到河里钓鱼,日子过得非常舒心快乐。 在离皮皮家不远处,住着一只狐狸,它很懒,也很狡猾。有一天他从皮皮家门前经过,看到皮皮漂亮的房子,羡慕得口水都流下来了:天,还有这么美的房子,连屋顶也有鲜花盛开,我一定要把这房子弄到手! 他两眼滴溜溜地一转,计上心来。 他找到小鸟,挺神秘地对小鸟说:知道吗?城里好吃的东西太多啦,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啊!那个滋味,啧啧……狐狸故意舔舔舌头,装着特别好吃的样子。
爱吃臭豆腐的公公的故事 春妮嫁给黑石堰的石大奎是经过千寻思万琢磨的,大奎人好,相貌俊,又不少挣钱。可是黑石堰这个地方她相不中,本来富裕的鱼米之乡,偏挨着一条还乡河。这条河平时没什么,就怕下大雨,一下雨就变成了害人河。她还记得九岁那年,去大奎家玩,正好遇到还乡河发大水,把她卷入洪流,幸亏大奎爸水性不错,把她救了。从此,她就有点害怕这条河了,后来大奎说还乡河早就修了石坝,再大的水也不怕了,春妮这才羞答答地嫁了过来。 河是不怕了,婚后第一顿家宴上,春妮又遇到了怕的东西。过门第一顿饭,公婆俩人张罗得很丰盛,鸡是山上打的野鸡,鱼是村边还乡河里捞的大青鱼,这可多有滋味。春妮心里正感激二老的苦心呢,就见公公把一个玻璃瓶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顿时一股臭味散发出来,天啊,竟是一瓶臭豆腐! 春妮觉得五脏六腑都翻了个儿,眼前的美食都没了味道。她顾及二老的面子
永泰公主的故事 永泰公主是北魏宣武帝的元恪的女儿,孝明帝元诩的妹妹。永泰公主来到明练寺削发为尼,潜心修佛,由于她乐善好施,经常将朝廷供给给她的钱粮赈济给周围的苦难百姓。因此,深受广大僧俗百姓的崇敬和爱戴。 为什么永泰公主会放着公主不做,而要出家为尼呢?话说当时的宣武帝崇尚佛教,在洛阳大兴佛寺。但他优柔寡断,宠任奸臣,致使当时天下极不太平,水灾旱灾不断,各地起义频繁,北魏王朝从此由兴盛转向衰败。到了宣武帝驾崩后,年仅6岁的孝明帝元诩继位。起初,由皇太后高太后临朝听政,但高太后性情软弱,凡事做不了主。而年幼皇上元诩的生母胡充华野心勃勃,朝政大权逐渐落在胡太妃的手里。胡太妃把高太后逼到瑶光寺削发为尼,远离权势,不问朝政,整日与青灯佛经为伴。 转眼十年过去了,永泰的哥哥孝明帝已经16岁,应该独理朝政了。可胡太后死抓着政权不放,引起满朝文武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