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瓜田李下,出自《北史·袁翻传》,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是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在的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成语故事—牛鼎烹鸡,出自《吕氏春秋·应言》,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注音】niú dǐng pēng jī 【出处】市丘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则焦而不熟。 《吕氏春秋·应言》 【解释】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大材小用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大材小用 【押韵词】声东击西、终始若一、不问三七二十一、束贝含犀、圣主垂衣、馋涎欲滴、好女不穿嫁时衣、月明星稀、朝朝暮夕、间不容息、......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立何妃为皇后,重用何妃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何进把名气很大的边让抓去当一名小小的令史,文人蔡邕拜见何进,说边让是难得的奇才,不能用牛鼎烹鸡的方法对待。何进
成语故事—左提右挈,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 【典故】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释义】挈:带领。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 【用法】作谓语;指辅佐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相互提携 【同韵词】夷然不屑、拿云捉月、清净寂灭、怏怏不悦、风流蕴藉、北门管钥、视如草芥、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丹心碧血、金科玉臬。 【年代】古代 【英语】supporteachother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武臣率军进入赵地称赵王,他派部将韩广率军进入燕地,韩广称燕王。武臣大怒,就率部将张耳、陈余进攻燕地。武臣被俘。张耳、陈余设法营救未果。侍卒对韩广说张耳他
成语故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 【注音】shí zhī wú wèi , qì zhī kě xī 【典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释义】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点可惜。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 【用法】作宾语、定语、谓语;用于处事 【结构】复句式 【相近词】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押韵词】养子防老,积谷防饥、相关休戚、玉食锦衣、雨僝云僽、耕三余一、蚁穴坏堤、眼意心期、枉使心机、眼高手低、游荡不羇、...... 【年代】古代 【歇后语】瘦鸡婆的肋骨
成语故事—滔滔不绝,出自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注音】tāo tāo bù jué 【典故】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 【释义】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用法】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源源不断 【反义词】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押韵词】公正廉洁、霄壤之别、隶首之学、丧身失节、困勉下学、兵拏祸结、怨离惜别、绿林豪杰、天壤之别、清正廉洁 【年代】古代 【谜语】浩浩荡荡 【歇后语】黄河决了口;水库开了闸 【语文同步】 塞特凯达斯大
成语故事—画地成图,出自《汉书·张安世传》,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 【注音】huà dì chéng tú 【出处】还谒大将军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 《汉书·张安世传》 【解释】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流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胸有成竹 【结构】动宾式 【同韵词】名门大族、搥胸跌足、畜我不卒、弹丝品竹、女子无才便是福、先天不足、十面埋伏、水土不伏、天保九如、狗彘不如、......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敬侯张安世的长子张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担任中郎将,一起领兵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国得胜回朝。霍光询问千秋战况如何?千秋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交战的地形及驻军分布情况,霍光十分
成语故事—风声鹤唳,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注音】fēng shēng hè lì 【出处】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 【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草木皆兵 【相反词】风平浪静 【同韵词】崇论闳议、温情密意、不存芥蒂、用武之地、家骥人璧、无私有弊、遣辞措意、改天换地、窜端匿迹、骄兵之计 【英语】thewhiningofthewindandthecryofcranes 【德文】leichtausderFassunggeraten<überallGefahrenwittern> 【俄
黑牛白角的成语故事,出自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形容办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注音】hēi niú bái jiǎo 【出处】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 【解释】形容办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恰中主观意想 【结构】紧缩式 【押韵词】若要好,问三老、深稽博考、如获至宝、楞头磕脑、心精手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冬烘头脑、鱼沉鴈杳、七老八倒、截发锉藳。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古代詹何坐在家里讲学,弟子们侍侯在一旁。有牛的叫唤声自门外传来,一弟子猜说是头黑牛,其前额是白色的。詹何用道术算了一下承认是黑牛,但白色的东西在牛角上,派人去验证原来是一头黑牛,牛角上包着一块白布。
成语故事—屠龙之技,出自《庄子·列御寇》,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注音】tú lóng zhī jì 【典故】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 【释义】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用法】作宾语;指无实用价值的本领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屠龙之伎 【押韵词】时异事异、同心一意、百世不易、日干夕惕、党同伐异、穷日之力、老骥伏枥、簪缨门第、雕阑玉砌、可心如意、......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从前朱评漫想学一门别人都不会的绝技,就把家产变卖出门拜师学艺。三年后学成归来,给人介绍如何杀龙的方法,大家都很羡慕他,孩子们要求看他的杀龙宝刀,一个老头说杀龙的绝技虽然好,但现在根本没有龙可杀,朱评漫
成语故事蓬头厉齿出自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老态。 【注音】péng tóu lì chǐ 【典故】其妻蓬头挛耳,齞脣历齿。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释义】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老态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老态龙钟 【同韵词】读书君子、梨园弟子、微言大指、辽东豕、疑心杀子、锦囊还矢、口快心直、拖金委紫、主辱臣死、颐指气使、...... 【英文】old and feeble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下诏让在王莽时期弃官不做的王霸重新做官,王霸坚决不同意,与他同郡令狐子伯是好朋友。令狐子伯的儿子当上了功曹,前去拜访王霸。王霸见自己的儿子跟着他一样从事农活蓬头历齿的样子,心中有愧
防微杜渐的典故,出自《后汉书·丁鸿传》,比喻做事情之前,先做预防。 【注音】fáng wēi dù jiàn 【出处】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晋·韦謏《启谏冉闵》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后汉书·丁鸿传》 【释义】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事前预防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防患未然 【相反词】养痈遗患 【同韵词】抑恶扬善、移船就岸、邪书僻传、三宫六院、珠零锦粲、歌莺舞燕、妻离子散、虫书鸟篆、力不从愿、胸喘肤汗、...... 【英文】arrestwhatseemstobethebeginingofanunwholesomet
成语故事—百端交集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比喻让人感慨万千。 【注音】bǎi duān jiāo jí 【出处】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解释】bǎiduānjiāoj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让人感慨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百感交集 【相反词】无动于衷 【押韵词】撦鼓夺旗、乡土难离、只可智取,不可力敌、煮豆燃箕、难舍难离、慷慨淋漓、遗风馀习、心爽神怡、涕泗交颐、施衿结褵。 【年代】古代 【英语】torunthegamutofemotions 【成语故事】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战争频发,“八王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太子洗
成语故事—七上八下,出自《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注音】qī shàng bā xià 【典故】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 【释义】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相反词】心安理得、若无其事 【同韵词】拘挛补衲、天不怕,地不怕、危机一发、江山如画、南舣北驾、堂皇正大、因小见大、声势浩大、修短随化、酸甜苦辣 【年代】古代 【谜语】7/8;六九;十五只吊桶打水 【邂逅语】一口吃十五只耗子 【英语】beagitated 【德文】vollerUnruhesein 【教
成语故事—击楫中流出自《晋书·祖逖传》,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注音】jī jí zhōng liú 【出处】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晋书·祖逖传》 【解释】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结构】动宾式 【近义词】中流击楫、中流击枻 【反义词】萎靡不振 【押韵词】鸾交凤俦、意合情投、垢面蓬头、妙策神谋、水火不投、玉软花柔、朱衣点头、乌衣之游、抚背扼喉、一献三酬、......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北方及中原的大部分土地被外族所占。祖逖准备率军收复中原,朝廷只给他奋威将军的虚名,祖逖率领他的100多家人渡江北伐,在江中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后来他果真收复大片失地,但东
“鸿雁传书”的成语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随着故事的流传,鸿雁传书也广为人知,并逐渐演化为传信的象征了。 汉武帝时汉廷与匈奴之间常有战事。有一次,匈奴派使者前来求和,并把扣留的汉朝使者放了回来。汉武帝为了回应匈奴的善举,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一干人等出使匈奴,没想到却出了意外。 单(chán)于想逼迫苏武投降,苏武说:“要我投降,除非海枯石烂,日从西升。”他宁死不屈,举刀自刎,经过抢救才幸免于难。苏武随后被单于流放到北海无人区牧羊。苏武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放羊,万般艰辛。没有粮食,他就挖田鼠藏在洞里的食物充饥;口渴了就抓把雪吞下解渴。唯一和他做伴的就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这时汉昭帝已继位,匈奴老国王也已驾崩,换了新单于,汉匈议和,汉人和匈奴人通婚。汉昭帝遂派使者前往匈奴,要求放苏武回去,单于谎称苏武
“口头禅”是一个三个字的成语故事,口头禅是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词目:口头禅 发音:kǒu tóu chán 释义: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出处:宋·王懋《野客丛书》附录:“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来源: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领悟,而把一些现成的经验挂在口头,装作有思想。演变到今天,口头禅已经完全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意思。而且,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口头禅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用心”的,它背后隐含着一些心理活动和心理作用。
“老江湖”是一个三字成语故事,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也只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人。 【解释】: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也只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人。 【拼音】:lǎo jiāng hú 【示例】: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须知我也是个老江湖,岂肯上你的当。” 2.欧阳予倩 《潘金莲》第一幕:“ 王妈妈 ,你也是个老江湖了,难道还不明白吗?” 3. 艾芜 《伙伴》:“ 老朱比老何瘦削些,黄黄的大脸瓜上,放了一双富于机智的眼睛,一看就知道他是个走过许多地方的老江湖。”
闷葫芦是一个三个字的成语,闷葫芦比喻极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词目:闷葫芦 发音:mèn hú lú 释义: 1、比喻极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出 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好着我沉吟半晌无分诉,这画的是徯幸杀我也闷葫芦”。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这个鸟闷葫芦教我如何猜得破?” 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 2、比喻不爱说话的人。 例子:他是个闷葫芦,一天到晚难得张口。
迷魂汤用来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其近义词是迷魂药。 【词目】:迷魂汤 【拼音】:mí hún tāng 【解释】: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出处】:《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示例】:'你甭给我灌~哩!'梁三老汉严肃地警觉着自己不被软化。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7章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近义词】迷魂药 【成语传说故事】 传说人死后,魂灵要到孟婆庄报到,把生前的善、恶、功、罪登记一番,并在轮回簿上注册,然后投胎转世。 投胎时间一到,魂灵由黑白无常押至孟婆庄,有老妪殷勤迎入门内。此时,三位千娇百媚的丽人孟姜、孟庸、孟弋帘姗姗而出,丫环玉瓯备茶,三姝含羞劝饮。红袖雪肤,香气袭人,
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词目】:迷魂阵 【拼音】:mí hún zhèn 【解释】: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出处】:《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地名】迷魂阵位于阳谷县城北6公里处。有大、小迷魂阵之分,相传是孙膑智斗庞涓的古战场。众多学者专家与军事研究者称其为战国故垒,是中国军事文化的活化石,是当今保留最好最完整的军事旅游村。迷魂阵村建筑格局奇特,全村路径斜曲,由东西并列的两大块分成前后两街,中间折—个大弯,整个呈牛梭子形。房屋则随街道走向而建,斜度不一,定向各异,一条街的两旁都称堂屋(北屋)的,却正好差90度,犹如迷宫一般。外来人入村,不论空间感(方向感)还是时间感都会产生错觉,正所谓“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