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依赖性强?换个角度来看,是家长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实际上,孩子从学会走路就开始渴望独立,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希望独自探索世界的奥秘。可是我们的家长总是不放心、不放手,大包大揽,捆住了孩子的手脚,绑住了孩子的思想。 另一个方面我们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幼儿期就开始抓知识学习,忽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上的事家长代做,孩子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过度保护和望子成龙心切是孩子缺乏独立性的两大根源。 怎样培养孩子独立性呢?我以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始: 加法 家长要增加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多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想,多给孩子增加一些当家做主的机会。家长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不妨来个“小鬼当家”,让孩子当家长,给他提供锻炼自立的机会。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与谁玩、学什么,这些
一、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舒适、平静、安稳的生活,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能力的机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因此,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生活。譬如:夜间让孩子独立上厕所,自己到牛奶站取牛奶;父母暂时离开时,稍大一些的孩子能够独立而不害怕;当发生意外事情时,不惊慌、不哭泣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培养孩子独立、勇敢的品质很有益处。 二、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 &nbs
1、让玩偶代替你说话。 宝宝喜欢的玩偶总是能第一时间吸引TA的注意力,哪怕只是一只用旧袜子做的缝着纽扣眼睛的手套娃娃也一样。你可以装出笨笨的声音,用玩偶对孩子说话,例如:我们拍拍手吧,转个圈吧! 当你用玩偶代替自己说话的时候,宝宝会认为并不是听妈妈的了,而是在跟玩偶朋友说话,这样TA的潜在叛逆感便不会作祟,并且还能更专心的去听。"当你把玩偶介绍给宝宝的时候,TA会认为这是一个新朋友,所以TA会更愿意听取新朋友的建议。"KimberleyClayton,《父母如何主导儿童情绪指南》一书的作者说,"可能你会觉得装成娃娃跟孩子对话有点傻,但是只要这样能帮助你让孩子愿意听从你的指点就是好的开始了。" 2、进行一场寻宝游戏。 没有什么比寻宝对好
“限时隔离”具体方式如;可以让孩子坐在小椅子里,默想5分钟;或关进房间,10分钟后再出来……如果在户外,可以在大树下或者电梯间静立5分钟。一般适用于2岁以上的孩子。 宝宝9个月时用过 我在孩子9个月时,就使用这种方法惩罚他。当时好像是因为他不好好吃饭,我就让他在餐桌边原地不动地站立2分钟,结果没想到这个方法还挺管用的。自从那次后,宝宝吃饭一直很乖,再也没有发生在饭桌上调皮的现象。军军妈妈 点评: 对于只有9个月的孩子,2分钟已足矣。 曾在公共场所尝试 有一次,我带3岁的儿子去商店买东西,经过玩具柜台时,儿子两眼紧盯着一辆玩具车就是不愿意离开,这种类型的车子家里已有好几辆。我拉他
家长声音 注意力不集中让家长头疼 家住虹口区的家长张女士表示,自己一直在为孩子注意力的事情而头疼,儿子浩浩开学后就上二年级了。自从去年升入一年级后,浩浩就一直是被老师关注的重点,不是因为他学习多么优异,而是因为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喜欢左顾右盼,动来动去。在家学习也是如此,没有能坚持超过15分钟的时候。而且在做题的时候很是粗心大意,感觉他总是心不在焉。 专家建议 从3点着手培养孩子全神贯注 浦东进才实验学校赵校长表示,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维持在10-15分钟很正常,家长不用焦虑。一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也不是不能纠正,只是想纠正付出的代价就比较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至少有三个弊端:一是学习花费时间长。注意力
昨天去听了《善解童贞》一书的作者胡萍老师的讲座,回家后便开始认真的阅读了该书籍,感觉真的学到了很多,现在把它推荐给各位亲们。 《善解童贞: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性教育》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性关怀和教育的方法,引领我们科学地解读孩子的性发展,使我们能很恰当地帮助孩子。 “爸爸妈妈,我从哪里来?” 几乎每位家长都会遇到孩子问这样的问题, 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磁到这类问题时总是有些欲言又止,不得要领。 确实,儿童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必须从孩子0岁起,就给予他性方面的关怀与照料。” 这是“中国儿童性教育第一人”胡萍在本书中提倡的儿童性教育原则。
“妈妈,我要和张小华结婚了”。如果是你听到这句话,会不会为你的小宝贝感到担心呢? 其实家长不用担心,也不必抱怨现在的孩子早熟。那怕在以前,小孩子们也都会玩过家家的游戏。这个时候的宝宝开始对异性小朋友有好感,并会与固定的人形成稳定的朋友关系,也是他们自认为的“婚姻”关系。小华喜欢上了丽丽,总是想和她一起游戏,但丽丽却不怎么搭理小华,那怕小华把自己心爱的变形金钢给丽丽也不起作用。以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谈恋爱,而以宝宝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他们在学习如何交到朋友。 家长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角度去审判宝宝的行为,要站在宝宝的角度上去思考,若家长对宝宝的“婚恋”行为过于紧张,处理过严,会让宝宝羞愧,不仅伤害了宝宝的心灵,还会影响了宝宝的交际能力。当宝宝开始爱上玩过家家游戏的时候,家长刚好可以借机对宝宝进行教育。比方说
“钓瓶子”游戏是类似于钓青蛙钓鱼的小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协调配合能力! 幼儿园中班亲子游戏一:钓瓶子 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协调配合能力。 材料: 纯净水空瓶、细线、小木棍、“钓鱼杆” 玩法: 用系有小木棍的钓鱼杆将瓶子钓起,家长与孩子比赛,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谁钓的多为胜。 幼儿园中班亲子游戏二:踩气球 利用资源: 水池 目标: 1、锻炼幼儿小腿肌肉; 2、培养幼儿勇敢精神和合作能力。 玩法: 1、活动身体:重点脚及小腿按摩。 2、吹气球:母(父)子合作吹气球,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个家庭吹得多。(让幼儿数数,比较,给最多家庭发一样小奖品) 3、水中踩气球: (1)、 把气球仍进水池里:母(父)子比赛,看谁
“城堡大战”是一个非常好玩的幼儿园大班亲子游戏,通过这反复练习扔球的动作,,让孩子感受破坏与重组的趣味,同时宣泄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适合年龄:3-6岁 准备道具:小球、积木若干个。 游戏说明: 1、幼儿园亲子游戏中爸爸和妈妈先邀请孩子一起拿积木盖一座城堡,等城堡盖好之后,告诉孩子要进行一个丢炸弹的游戏。 2、爸爸妈妈和小朋友轮流拿球攻击城堡,直到城堡倒塌为止。 3、大家一起再把城堡盖起来,或许也可以想想,盖成怎样的城堡比较不容易被打垮。 4、再轮流用球攻击。 游戏注意事项: 1、游戏中鼓励孩子多多练习丢。孩子的力道或许不足,可以考虑让孩子站前面一点,并帮助他们学习如何瞄准目标物。 2、游戏中如果用的是纸积木,可以请孩子迭得高高的再享受倒塌的乐趣,但如果是实心的积木,则高度不宜高于90公分,避免掉落时碰伤
本文为大家推荐2个幼儿园大班宝宝常玩的亲子游戏,“图形宝宝找朋友”和“问答游戏”,这个两个游戏都非常好玩,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 每个家庭都有一些用不着的瓶子。这些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空瓶,你可别轻易扔掉,只要稍加准备,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 图形宝宝找朋友 准备:瓶子若干,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先在同一瓶子的瓶身和瓶盖上贴上一模一样的两个几何图形,再把瓶身和瓶盖分别放在两个筐里。 玩法:妈妈随意拿起一个瓶身,指着上面贴的几何图形问孩子:“这是什么颜色?什么图形?”等孩子说对后,妈妈说:“请你在放瓶盖的筐里找出一个和它一模一样的图形宝宝,把瓶盖拧上去,让它们配对做好朋友。”孩子自己找出相应的瓶盖
“瓢虫旅行记”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幼儿园大班亲子游戏,通过这个游戏锻炼宝宝钻、爬、跑的动作,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游戏名称: 瓢虫旅行记 活动目标: 1、锻炼钻、爬、跑的动作,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感受参与大型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拱门3个、淘米竹筐15个、瓢虫头饰15个、毛毛虫30条、大白菜一棵、滑滑梯3组垫子3组。 活动方法: 1、幼儿扮演瓢虫从起点趴下,沿垫子爬过,然后钻过拱门,站起跑向大白菜,捉一条毛毛虫回起点。 2、每组10人,分三组进行。 规则:家长不能在幼儿的活动场地走跑,幼儿独立完成。
别看宝宝个子不大,但是发起脾气来也是相当有气势的。大吵大闹不仅让父母心情烦躁,也使周围的邻居痛苦不堪。怎么做才会让生气的宝宝冷静下来呢? 可能你已经掌握了一个哄宝宝安静下来的办法,但是你会发现这招术有时有用,有时没有用。这是因为宝宝需求是多方面的,光掌握一招半式是不够的。宝宝生气的原因很多,有时可能因为物质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宝宝会大吵大闹以证明自己需求的合理性,这种情绪的发泄是正常的,为了保护孩子不伤害到自己,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柔软的物品如枕头,交给宝宝,让宝宝打个够,扔个够,踢个够,把情绪先释放出来。 面对生气时的宝宝,家长不要被宝宝的情绪感染,如果你情绪都无法稳定,小宝宝又怎么可以安静下来呢,在宝宝非常生气时,父母也可以先晾一下宝宝,让他自行处理。当宝宝冷静,家长可以亲亲宝宝,让宝宝知道你没有满足他的需求,并不代表你不爱他。 当宝宝因为受了委屈而发脾气时,家长就应
小宝宝经常会把手放进自己的嘴里,有时甚至是整个拳头都放进嘴里,这种行为会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宝宝为什么把手放进嘴里? 通常宝宝喜欢把手放进嘴里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一是在宝宝年纪还小时,身体活动功能不强,只能躺在那里手舞足蹈的自娱自乐一下。当挥动的拳头碰到嘴巴时,他会条件反射的含住小手,对小手进行舔咬。这时,他会发现舔咬奶嘴与舔咬小手的味道是不一样的,而且他的小手也会有感觉,这会让他觉得很有趣,在吃饱喝足时,会继续玩嘴和手的游戏。当宝宝因为游戏而把手放进嘴里时,家长不用担心,也不用去干涉宝宝,因为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宝宝心情是愉快的。宝宝玩腻了就不会再玩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因为缺乏大人照顾,宝宝把手放进嘴里安慰自己。妈妈的乳头不仅给了宝宝食物,还让宝宝有安全感。因此吸吮这个动作带给了宝宝最初的安慰。当宝宝感觉不安,又得不到大人的照料时,他就会通过吸吮小手来安慰自己。
如果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欢天喜地,而自己的宝宝却是抑郁寡欢。相信家长是怎么样也快乐不起来的。那么要如何纠正宝宝的抑郁性格呢? 抑郁性格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家教过严,没有宝宝行动的自由。宝宝不善交际,没有朋友孤独寂寞。物欲过强,贪得无厌难以满足。爱好太少,生活枯燥无味。身陷失败情绪中,难以自拔,自卑情绪严重,生活在恐惧之中。要让宝宝变得开朗起来,就要对以上原因进行处理纠正。 一、给宝宝更多的自由,只要宝宝的行为不会伤害宝宝身体健康,只是给家长添置一些麻烦,家长应该给予宽容,满足宝宝的行动需要。 二、给宝宝介绍一些乐观的同龄朋友,在朋友的带动下,宝宝也会变得开心乐观起来。 三、不要一味的满足宝宝的各种需求,人的胃口都是越来越大的,父母会越来越无法承受,而宝宝却会变得越来越不满意。这就像是富人的钱虽然用不完,但仍然不开心,穷人哪怕得到一点奖金也可以开心一段时间。在
这是一个好胜的年代,什么都要比出一个第一。但是成年人之间的利益竞争模式若传送出宝宝那里,会让宝宝变得自私、狭隘,容易因为失败伤了宝宝的自信。 第一永远只有一个,这种排他性的竞争,会让输不起的宝宝经受那些痛苦呢? 一、生气。如果别的宝宝画画画得很漂亮,自己的却怎么也画不起,就不想再画了。 二、说谎。如果宝宝的画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记恨在心,在妈妈那里说老师对他不好。 三、攻击。朋朋总喜欢把佳佳的作品抢走,原因是佳佳的作品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朋朋觉得自己的也不比佳佳的差呀,于是对佳佳的作品搞起破坏。 四、退缩:明明本来很喜欢上幼儿园,在那里有喜欢她的老师,和一群玩得好的小朋友,但是突然现在又不想上幼儿园了,原来,她的小红花数没有保持第一,这让她压力很大。 输不起的宝宝在遭遇失败后,情绪会非常低落,脾气也会暴跌,具有攻击性,若失败的压力过大,还会让宝宝失
4岁大的宝宝很多游戏都可以尝试着玩了,下面为大家推荐的6个亲子游戏,比较适合4岁左右的宝宝,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吧! 1、妈妈和宝宝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让孩子双手抱紧妈妈的脖子,双腿夹紧妈妈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挂在妈妈的胸前。妈妈抱着宝宝,双脚向前跳跃。 2、爸爸和宝宝的游戏《袋鼠爸爸》 玩法:让孩子双手抱紧爸爸的脖子,双腿夹紧爸爸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挂在爸爸的胸前。爸爸弯下腰,双手双脚着地爬行。 3、家长和宝宝游戏《跳圈圈》 玩法:准备两个圈,孩子从一个圈里跳到另一个圈里,家长赶快从孩子后面将圈拿到前面,依次类推,直到终点。 4、家长和宝宝游戏《跳跳球》 玩法:宝宝站在起点处,家长站在孩子对面指定的位置,口令一响,宝宝坐到跳跳球上跳到家长面前,再由家长把宝宝抱回起点,速度快的那一组胜利。 5、家长和宝宝游戏《宝宝快爬》
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亲子游戏不但能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能加强孩子的团结能力,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幼儿园中班亲子游戏! 幼儿园中班亲子游戏一:蚂蚁搬豆游戏 目的: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 1. 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 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 设置一定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幼儿园中班亲子游戏二:贴鼻子 游戏玩法:将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请小朋友用语言指挥家长将鼻子贴到动物的准确位置即获成功。 游戏规则: 家长要将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
亲子游戏能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亲情,享受快乐,下面为大家推荐的几个游戏,比较适合2-3岁的宝宝玩耍,需要的就收藏吧! 叠衣放衣(分类游戏) 目的:锻炼小儿的自理能力,学会将衣服分类存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玩法:以人分类放衣 妈妈将晾干的全家人的衣服收起来放在床上,让小儿认识每件衣服是谁的,然后让他将爸爸的衣服放在床头的一端,将妈妈的衣服放在另一端,将自己的衣服放在床的中间。放对了给予表扬,放错了让他仔细观察后再放,直到放对为止。 以物分类折叠衣服 妈妈说,我们一起来折叠衣服好吗 我说叠什么,你就找出来折叠好。接着,妈妈说折叠袜子,先叠你自己的,再叠妈妈的,最后叠爸爸的。折叠好以后放在原来的地方。如果小儿不会,妈妈可以折叠给他看并教他,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教小儿折叠短裤、上衣。 玩法:分类存放 妈妈先请小儿将自己的
幼儿性教育,青少年性教育,都是孩子教育道路上不可省略的一步,前不久,在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的一次公益论坛上,很多专家指出,我国在青少年性教育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青少年的性教育已经够多了。 据杜蕾斯2004年全球性状况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平均年龄是13.7岁,在被调查的41个国家中排倒数第七。 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发言人沃雷·罗迪亚博士告诉记者,他和北京一些大学生交谈时发现,很多人在性问题上还很无知。 误区二: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越早。 这是很多父母不敢和孩子谈性的原因之一。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代表希瑞·泰丽雅女士说:“并不是闭口不谈性,青少年就不会发生性行为。中国和很多国家的实际情况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在增多,她们不是对性了解得太多,而是太少。” 误区三:性教育就
朋友带着一岁多的女儿来玩,小家伙有个癖好-摔东西,只要她的小手够得着的东西,抓起就往地上扔,然后开心地“咯咯”笑个不停。大人们则忙不迭地抢在她前面保护易碎品。小家伙天真烂漫,无可厚非。然而那一刻我想: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能让他这么任性。现在我的儿子乐乐已经16个月,每次带他出去聚会,朋友们总是赞叹不已。照看他的阿姨也由衷地说:乐乐真的很懂事。我真为他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感到欣慰,因为我这个做老爸的努力有了结果。 策略1:对待孩子要有耐心 对待孩子需要多大的耐心,只有做了父母才能了解。当你们精心准备好大餐,他却一口都不吃;当你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入睡以后再做,他却无论如何不肯睡;当你晚上瞌睡得要命,小东西却哭个没完……你得拼命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待你的宝贝。你必须这么做,因为仔细想来,这些都不是他的错。但你能做到吗?你
行为习惯
性格心理
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