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快开学了,你是否知道,新学期的学费很多都是孩子自己“挣”出来的——用的是他们的新年压岁钱。不仅如此,很多父母在让孩子的压岁钱“充公”交学费后,把多余的部分都存到了银行或给孩子买了保险。虽然父母本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但是在孩子看来还是非常委屈的,有的孩子还发出了“留点压岁钱给我们用用”的呼声。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处理法 案例一:压岁钱全部上交 姚女士的孩子读小学四年级了,从孩子生下来以来,压岁钱都是在孩子手里、袋里“热乎”了一个晚上,就“上交”给了家长。姚女士对孩子说:“压岁钱放在妈妈这里,以后你要买什么东西,问妈妈拿就是了。”于是,这些年下来,孩子究竟有多少压岁钱
孩子的年龄慢慢变大,他们开始频繁说“不”,家长都不知道如何管教了。孩子说“不”说明已经到达了“第一反叛期”,那么如何应对孩子的第一反叛期? “我女儿2岁半前一直非常乖巧听话,但从2岁半开始,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事都和我对着干,叫她做什么,甚至一些她平时喜欢的事,她扭头就来个‘不’字,有时还凶我们。”果果一直和家长唱反调的事让她的妈妈很烦恼,于是她致电南国健报求助。果果的妈妈担心,孩子如果这样下去,以后上了幼儿园岂不是更难管? “事实上,所有孩子在1~3岁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总是说‘不’的阶段,心理学上称之为孩子的‘第一反叛期’。”学前教育专业研究毕业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陈
娱乐圈明星们在业界摸爬滚打多年,长期接受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各种声音。即便如此,所谓众生百态,在对自家的小明星进行性教育方面,表现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中国第一位艾滋病宣传大使——濮存希 著名演员濮存希,一度因为他在某次宣传活动中讲的一句话“将一盒安全套放进了女儿的行李箱”而引发巨大争议。 影坛巨星——成龙 房祖名16岁时,成龙便向他灌输性教育,他说:“祖名16岁时,老婆已给他避孕套放在身边,当时我都觉得这么做不是很好,不过他说这也避免不到,后来我也认同早这也好过他偷鸡摸狗。” 香港歌神——张学友 女儿小时候,他就跟女儿一块儿洗澡,在女儿面前小便,然后跟女儿解释男女性别之分。为了保护女儿,除了结识女儿的同学外,还不准女儿上网。
孩子的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伤疤,这些也是孩子的“底线”。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千万不要触碰孩子的这些“底线”。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l
新学期即将开始,孩子们即将面临入园、入学的挑战,而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加深、人际关系的转变等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事实上,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吃饭、睡觉、阅读等家长认为的小事,往往也会导致幼小的孩子遭遇心理压力。 生活琐事也能带来压力 “妈妈,你别再说了行吗”,每次吃饭被妈妈催促时,4岁的乐乐都会哀求妈妈。刚入园时,乐乐因为吃饭慢老被老师批评,乐乐为此曾抗拒去幼儿园,她说不喜欢总说她吃饭慢、老给她喂饭的生活老师。后来,只要谁在她面前提到吃饭,乐乐就会飞快地跑开,大喊着“我的耳朵关门了,不要再说了。”乐乐妈这才意识到,吃饭这件小事竟然给孩子带来了那么大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除了吃饭,对孩子而言,很多生活琐事都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韩国教育心理专家吴恩瑛博士在《孩子的压力》一书中列举了孩子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诸多压力,如
一说到规则,可能很多父母会表示反感,因为在一心想让孩子拥有快乐、自由自在童年的新时代父母眼里,规则似乎等于束缚、禁止、反抗。可是,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对孩子来说,也需要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规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规则意味着 有规律的生活和习惯 在孩子的生活中,规则很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是养成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和学习,他们喜欢熟悉的生活程序,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并有利于他们意识到这些习惯的存在,从而逐渐建立习惯。 比如,我们家两个孩子,从小吃饭都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吃。他们一直是这么做的,也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需要我去制定特别的规则:“吃饭时必须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然而,有
有些时候,不正确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习惯?找对方法,秒杀孩子的错误习惯,只需60秒。 0-10秒:迅速行动 如果孩子正拿着口红或吃着饼干,首先应该将口红、饼干立即拿走,而不是呵斥。自己也要暂时离开孩子制造的狼藉环境,以免忍不住心烦气躁,做出不当的举动。 10-20秒: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才能处理好问题。如果大发雷霆,甚至说他“你这个不懂事的孩子”等,只能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而且这会让孩子只专注于你的激动情绪,却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20-30秒:了解状况 孩子乱发脾气可能因为饥饿;看似不堪的涂鸦可能源于某个神话故事的启发……发现原因后,你就会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帮助他们改善。亲子游戏 30-40秒:简短对话 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为什么做错及
很多家长总是很无奈也羡慕: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那么“不听话”而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呢?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不听话”的行为都有哪些?该如何应对? 宝宝不听话行为1 顶嘴 3岁的儿子能说会道,你说一句,他顶你10句,且振振有词。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电视,我说:“不收好不能看电视。”他就说:“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我气得关掉电视不让他看,他就叫起来:“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专家解密 孩子的话显然来自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民主,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此例孩子的话,可以说“句句是真理”,且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他的行为本质没有错。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没有尊重他。 一对一支招 在孩子回答&ldq
对器官的认识,是性教育的第一课。 妈妈心事:5岁的儿子最近多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当着别人的面脱裤子,把小鸡鸡露出来。我有些犹豫,太干涉吧,怕他对此越来越感兴趣,不管吧,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这样解释:四五岁的孩子玩自己的小鸡鸡,脱裤子展示,很容易让父母紧张,因为在大人看来,这是与“性”相关的问题。但其实,孩子表现出来的“性”趣,与父母所理解的“性”并不是一回事。 当孩子们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会发现男孩是站着尿尿的,身上还多了一件小东西。而有的女孩觉得好玩,会模仿男孩站着小便的样子,回家以后还会对爸爸妈妈如何尿尿和他们的裸体产生兴趣。这时,如果父母不刻意回避,让孩子看父母尿尿,和父母一起洗澡,一次关于“性器官”的体验课也就完成了。作为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它们会很快过去,不用刻意
对于儿童性教育这个问题,大多数家长都会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开口。其实儿童性教育无需面红耳赤,不过家长需注意儿童性启蒙的这三个方面。 近期新闻上报道一个13岁女孩在父亲节送避孕套给单身的父亲,这一行为格外的让人诧异,年仅13岁的女孩子可能连初潮都没有来,她已经明白了避孕套的作用,由此看来,儿童的性教育已经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了,家长们应用行动去引导孩子在一个正常的性教育环境中成长,那么在进行启蒙性教育时应注意哪些呢? 1、谈性切忌羞答答 有家长表示,他们不知怎样去和孩子谈性,这么隐私的事情怎么好意思在孩子面前当作一件平常事去交谈呢?还有家长反映说在和孩子一起看电视遇到亲热镜头时自己都感觉很尴尬。 父母总想让孩子在儿童时代保持天真和纯洁,不想让孩子过早地了解有关性的知识,这样,就错过了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最好时机,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没有羞涩感,直接进行科学知识的灌输是最有效的
小时候,家长看到孩子们用左手吃饭,左手做事,都会指出并纠正。大家都不太了解左撇子的苦与乐,左撇子不一定就不好。那么我们就有一个疑问:小时候左撇子要纠正吗? 左撇子又称“左利手”,是指人们惯用左手做事。左撇子的人有着特殊的优势,体会着独特的快乐,也面临着很多尴尬的问题。比如从水龙头、厨具,到剪刀、鼠标,这个世界的大多数设施、规则几乎都是为右撇子设计的,给习惯用左手的人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期,本版根据国内外多项研究,采访相关专家,带你深入左撇子的生活。 困惑:小时候要纠正吗 几乎每个左撇子都有一些血泪史:从小被父母“纠正”用右手吃饭,被逼着用右手写字……事实上,家长、老师口中的“全是为了你将来好”,反倒成为了耽误孩子的绊脚石。 小时候左撇子要纠正吗 成年人中绝大
近日,田亮在微博上晒出女儿手拿话筒表演的照片,并透露,森碟的幼儿园组织冬季演出,老师让森碟当主持,不过她“一直在犹豫,担心做不好。”爸爸田亮鼓励森碟认真准备、别怕忘词,忘了就给大家唱首歌,“没什么的,妈妈唱功当年就这么练出来的……”最终演出很成功,“森碟一点没怯场”。粉丝们在微博里纷纷称赞Cindy好样的,还有拿田亮开涮的:“不zao急,咱们慢慢练。” 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但也有不少的孩子因性格等原因会有所抵触,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此类情况,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典型案例】 孩子从小自己玩 性格孤僻表现欲差 3岁的毛毛是个文静的小姑娘。从一出生,父母就十分宠爱她,奶奶更是视她为掌上明珠,生活中百般照顾。父母上班后,奶奶很少带毛
一般说来,儿童从3-4岁起便开始认识到男女之间在外生殖器上的差别,并对成人及其他儿童的生殖器产生好奇感。这种好奇感可持续到8-9岁,并出现与性有关的游戏及对性的探究行为。但随后绝大多数人会淡忘这一时期的经历。早期性教育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安定。不能认为性教育是无师自通或水到渠成。鲁迅先生早年就提出过重视儿童早期性教育,他认为"知"比"无知"更有益。不能把性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性知识教育,性教育涉及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伦理诸多方面。 儿童早期性教育必须严格遵循儿童年龄、心理特征来进行,否则将适得其反。应采取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生动活泼的方式,而不能采取强迫的、教条的、粗俗的方式。切忌对儿童灌输性神秘、性龌龊、性恐怖等思想。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应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丰富儿童生活内容,培养德、智、
各位爸爸妈妈们,你们听说过“黄金性格”吗?黄金性格对宝宝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吗?我们都知道,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将来对他的为人处世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 宝宝的性格类型 行动性:运动型or内秀型 你家宝宝是安静地坐在婴儿车里,还是经常把纸尿布蹂躏成“拳击手套”? 应对招:如果孩子生性不爱动,就不要强迫他活动过繁,当然还是要提供给他足够的选择:悬挂的玩具或摇动棒等。 活跃的宝宝走路快,也比较容易入睡。家长要格外注意安全,不要把他单独留在婴儿车中。 十招打造宝宝的“黄金性格” 社交性:自来熟or怕见生 宝宝被生人抱起来,是微笑还是大声哭闹? 应对招:宝宝不怕陌生人,那他生来就有外交家的潜质,给孩子提供尽量多的机会
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得越多,他越觉得自己有能力,下一次再面临挑战,他会更少感到挫败感。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这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发展,那么人生中挫折不可避免,如何帮助你的孩子更好地应对它呢? 5个方法,助孩子应对挫折: 1 学会辨识预警信号 山雨欲来风满楼,受挫感累积,即将大爆发前,孩子的行为和语言上总有种种迹象可循,仔细观察孩子,下一次,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就赶快设法拔掉雷管。 2 鼓励孩子暂停一下 可可喜欢画画,可如果总是画不好,他就会发火。于是,妈妈会及时提醒他, 可可,你不一定得现在就画出来,我们先去游乐场玩玩吧。回来后你可以接着画。 知道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放下笔,通常会使可可的情绪平静下来。 如果在超市里,因为你不答应给他买饼干,你儿子气恼地拍打饼干箱,这种时候,你可以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他开始把货架上的饼干一箱箱拉到地上,还大声尖叫,
训练宝宝的五感,主要是从平时的亲子互动中着手,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12个月宝宝亲子互动游戏,帮您训练宝宝的五感。 12个月宝宝亲子互动游戏 趣识身体部位 培养技能:训练宝宝的记忆能力 游戏玩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时的宝宝应该可以认识自己身上的各个器官了,如手、脚、嘴巴、眼睛、肚子、屁股等,尤其是洗澡的时候可以不断重复认识。 训练宝宝的记忆能力,宝宝最先认识眼、耳、口鼻、手脚等,然后会认脖子、肩膀、膝盖等。 拆礼物 培养技能:手眼协调性,理解物体恒存性 游戏玩法:让宝宝坐在浴盆中,把他的注意力引向别处一小会儿,用一块湿毛巾“包”上个小号的洗澡玩具,比如橡胶鸭或塑料恐龙。把“包装”好的礼物拿给宝宝,说:“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宝宝会打开毛巾,高兴得大声尖叫,而且马上就要再
家有小宝宝,性急的年轻家长,除了给孩子备足奶粉、尿片、衣物外,也会置办一堆玩具。昨天,中级亲子教师王菲和扬大二幼园长印云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不同月龄的宝宝,需要不同的玩具。只有买对了玩具,孩子才乐意玩,才能真正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0—6个月 色彩鲜艳,声音清晰的玩具 “婴儿的听觉和视觉开始集中,能短时间地注视彩色的玩具。”王菲说,这时候家长不要急于把那些色彩丰富,声音复杂的玩具展示给孩子看。此时,只需在婴儿小床上悬挂大彩球、摇铃、红色汽球等,悬挂在宝宝脑上方40—70厘米处,吸引宝宝从各个方向注视玩具,听玩具的声音。“宝宝稍大一点,就会用小手主动触摸玩具,实现人生的首度探索。” 温馨提醒:王菲说,发声玩具的声音不能太大,太杂,让小宝宝产生烦躁、不安的感觉。另外,4—
进行性教育不仅要讲求方法,还要讲究时机。面对孩子提出有关性的问题,父母不应回避,而应该看准时机,巧妙地回答孩子的提问喔。 有一天,孩子问我,为什么我和爸爸都没有大咪咪,而妈妈有呢?我告诉她,她没有是因为她还是小孩子,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爸爸没有是因为爸爸是男人,这是男人和女人的另一区别。妈妈有,因为你是婴儿的时候需要妈妈喂养奶水。 自此,女儿不仅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生理构造,还懂得了,妈妈之所以为妈妈,是因为妈妈用奶水把孩子喂养大了。 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一路走来,都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包括男女之别、男女之事,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不能告诉孩子正确的生理知识,会无形中让孩子面对骤然间发现或出现的生理现象不适应,甚至恐慌。但反过来,性知识教育却又不能过去夸张,否则,也会适得其反。我们要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生理期,结合孩子思想意识的成熟度,因势利导,给与正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不少孩子都出现性早熟的趋势。有很多家长还在思考如何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却发现孩子已经出现性早熟状况了。有专家提出,要把性健康教育的年龄提前。 专家表示:6岁应是接受性健康教育的最佳起始时期,现在学生的性健康教育能否由现在的初中提前到幼儿园? 个案一:看到电视接吻镜头连说“脏” 薛女士的儿子读小学三年级了,小家伙这段时间也开始懵懂地探询性知识,经常追问爸妈“我是怎么来的”、“我是从哪里出来的”,看到电视里男女朋友亲吻的镜头会问:“叔叔阿姨为什么要亲亲?” 有些问题薛女士不知如何开口,但还是尽量从正面回答。薛女士对儿子解释说:“亲吻是一个人很喜欢另一个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像爸爸妈妈很喜欢你,也经常亲亲你啊。”儿子理解了,不再追问,对
孩子会自己的性别感到好奇,尤其是性别之分,男孩和女孩有什么分别呢?对于孩子提问男孩和女孩的一些性特征时,家长应该如何巧妙回答和替他们区分呢? 案例:玲玲今年2岁,平时胆子很小,尤其到了晚上,妈妈如果在她没有睡着前离开了她的房间或是关了灯,就会吓得大哭起来。妈妈总对她说,要学男孩那样勇敢点。 玲玲发现经常来她家玩的隔壁小哥哥,胆子确实比她大,但他没有小辫。玲玲便以为,只要自己把头发剪短了,就会成男孩,胆子自然就会大起来。一天,她天真地对妈妈说要剪掉自己的小辫,并且要把头发剪得跟那小哥哥一样,很短很短,自己就一定会勇敢的。妈妈听后真是哭笑不得。 性别差异:后天逐渐加大 专家们曾经一度认为,是男性和女性激素“构成”了大脑。但是通过对未出生的老鼠大脑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激素起作用之前,男性和女性基因在数量和类型上就存在差别。但那并不意味着男女之间的
行为习惯
性格心理
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