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的说粗话,他嘴巴里的粗话不知不觉多了起来,经常一不如意就冲你们说:“去你的”,要么就是“打死你”,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才能纠正孩子这个爱说粗话的坏习惯呢?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讲粗口话怎么引导 1、对孩子解释。 当发现孩子说脏话,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比如“这些词说出后,会显得自己很无礼,还会引起别人的不适,这些词语有辱骂别人的意思,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所以要控制自己不要说伤害他人的话,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2、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说脏话是不好的习惯。 当听到孩子说脏话时,不要感到不可思议,而是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如果严厉的斥责孩子,可能会因为感到恐惧害怕而不继续,但并不会让他们真正理解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后果就是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你而避免当着你的面说。当孩子坚持一天“不骂人”,一定要表扬。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
宝宝发音不准这是个问题,这可让不少家长朋友烦恼不已,得赶快矫正才行,可是究竟如何纠正小孩发音不准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说话发音不标准的原因 1.受到周围的环境影响 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里没有获得标准的发音指导,有些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忽视了对于孩子的语言培养,孩子语言的掌握就是在模仿以及交流中逐步提高,即是孩子若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榜样,就会不自觉的学一些当地的方言发音或是模糊不清的发音,致使孩子很难获得进步。 2.父母认为孩子的发音很好玩 有些父母没有意识到发音不标准的问题,他们会认为孩子还小,发音问题以后会纠正过来,他们会觉得孩子有些发音不标准配上可爱的童音会很有趣,故意逗孩子让孩子重复这些错音,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发音是正确的。 3.孩子思维与语言发展不平衡 孩子的大脑里经常会有些天
运动不仅是对宝宝体质与体能的锻炼,而且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首先可以从慢跑开始训练,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训练孩子慢跑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训练孩子慢跑 经常慢跑可增强孩子的呼吸功能,也能增加肺活量,还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因为慢跑是一种较为平稳和缓慢的跑步形式,跑步时一般心率为140~150次/分,较适合于3~6岁的孩子。孩子在慢跑的过程中,能训练他的平衡能力,该年龄阶段的孩子肢体动作不协调,正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跑时步幅小、步频大,有头重轻之感,易摔倒。 综上所述,训练孩子慢跑是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和肢体的一个重要手段。 家长训练孩子慢跑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最初学跑可以走跑交替的方式进行,主要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跑的兴趣,如在跑中穿插有模仿动作的走步。 2、以培养孩子正确的慢跑姿势为重
幼儿到了三四岁以后,一般都有说谎的行为,导致幼儿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幼儿说谎具体有哪些原因呢?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说谎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因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 幼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觉好奇,尤其是家里刚买回来的东西,非要亲自动手拿一拿,仔细看一看,往往一不小心,就会弄坏东西。这时由于幼儿内心紧张而产生恐惧心理,害怕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而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例如:孩子在家中不小心把镜子打破了,妈妈回来后,问镜子是谁打破的,孩子忙推说是邻居孩子打破的。由此可见,幼儿在做错事情以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从而产生恐惧心理,诱发其说谎。 第二,因父母的教育不当而说谎。 说谎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发现幼儿说谎时父母应及时教育。但是,有时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往往就是平时父母的教育不当而导致的。例如:一
有的孩子老是喜欢哭,碰到不开心的事,或者稍微难一点的事就哭。其实这样的孩子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那么,家长应该解决孩子遇事总爱哭的表现呢?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总爱哭的原因 1、父母对于孩子哭的故意回避 如果父母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一直被教育,哭是软弱、无能的象征,尤其是对于爸爸一方,从小一直被叮嘱“有泪不轻弹”,然后家长对孩子的哭采用厌烦和回避的态度,那么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这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哭闹。因为父母并没有教会孩子解决事情的方法。 2、对于孩子的回应不及时 孩子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果一开始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请求需要回应不及时,那么孩子就会用哭闹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 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就需要先反省一下自身,看看是否出现过对孩子的回应不及时,等到孩子开始哭了才理会的问题。这也会让孩子形成
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探索,对于周围的事物都保持好奇心,常常是这边玩一会,那边看看,把玩具搞得到处是,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整理自己的玩具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引导孩子整理自己的玩具 1. 通过合作法 父母在帮助孩子整理玩具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加入其中,把整理玩具本身当作一种游戏,就能激发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趣。 父母在整理玩具的时候,可以跟孩子一起互动,比如通过询问,问孩子某样玩具应该放置在哪里,如此可以提高孩子的参与感以及锻炼孩子的物品分类能力。 2. 及时表扬孩子 当孩子玩完一件玩具的时候,及时地将其放回原地,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要及时鼓励、给予表扬,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这种做法会得到父母的认可与表扬,下次就会自觉主动地收拾自己收拾玩具。 3. 定期收拾玩具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轻易的给孩子贴标签,这样会固化孩子的思想,听话或者不听话,并不能确定一个孩子的好坏,那么,家长在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吧!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1、鼓励胜于责怪 无论孩子是否听话,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多鼓励支持,少责怪打骂。 现在的很多家长没有耐心,看到孩子做错事情就会对孩子加以责怪,而不是去鼓励孩子改善,这样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极端,思维方式也会被固化。 孩子有不同的意见时,家长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要让他们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这样思维方式才会被开拓。 2、多引导少否定 孩子们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说出不同见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些家长在听到孩子的话时,就会一帮子打死,直接否定孩子的意愿。 即使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家
小孩子常常到睡觉的时候仍不愿意睡,这一点让很多父母都很烦恼。那么,孩子总是不肯睡觉家长该怎么办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孩子总是不肯睡觉应该怎么办 1:观察睡意暗示行为 一般宝宝有困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例如:揉眼睛、打呵欠,等等... 结合宝宝这些睡意暗示宝妈们就该找时机放娃睡觉了,护士君也建议各位宝妈们记录好宝宝睡觉时的时间规律,培养宝宝睡意的时间,让ta养成自行入睡的习惯。 2:营造舒适睡眠情境 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是必要的,宝宝会因为环境舒适入睡的更快,睡的质量会更高。所以,平时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室内光线要昏暗,等宝宝醒来时利用明亮的光线让宝宝感知现在是醒着状态。让宝宝辨别醒着与入睡的环境差异。其次,室内的温度最好保持25℃上下是最舒适的温度,宝宝睡觉是不要穿过多的衣物,防止宝宝睡眠期间出汗影响睡
有些宝宝一不顺意,便以哭作为威胁,且没完没了,不达到目的不罢休。如果事事顺他意,妈妈们又担心会宠坏他,那么,该怎样对付孩子的这种行为呢? 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用哭闹要挟家长怎么办 孩子哭闹要挟一步一步地试探,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在孩子哭闹要挟的时候,家长只需要掌握四个原则才好解决问题。 (1) 不要骂孩子 家长的言行是会直接给孩子心灵造成巨大伤害的,所以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不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去吼骂孩子。 尤其是对于孩子进行一些人身攻击,这些都会让他们深深地记在心里,在后期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会让他们产生对自我的怀疑。 (2)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 孩子的注意力本身就是有限的,家长如果一味地对孩子说教的话,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因为当时他们本身的情绪就处于一种不
口吃是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奏、节律异常的语言障碍,原因也因人而异,究竟是那些原因造成儿童口吃,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小孩为什么会口吃 一、家庭遗传影响 父母、兄弟或是家族中其他成员,曾经有口吃问题,会提高孩子患口吃的机率,大约达65%。遗传学家调查了大量研究数据后发现,口吃可由决定声带音质的遗传因子遗传给下一代。 但这种遗传优势并不明显,且经过训练可以纠正过来。 二、模仿他人形成 口吃的感染性很强,由于儿童的语言机能不完善,容易受他人影响,模仿有口吃的人讲话,就可能形成口吃。 但是因为模仿造成的口吃是短暂的,不会因此发展成真正的口吃,这类型的口吃现象是可以随着时间渐渐恢复更正回来的。 三、精神因素 孩子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还不成熟,如果遇到让他觉得有压力的事情或受到威胁
家长们在评价一个孩子的时候,经常会用”听话“或者”不听话“来评判,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孩子就是坏孩子。那么,孩子到底是听话好还是不听话好呢?一起来看看吧! “不听话”的孩子有哪些坏处 1、做事情没有底线 不听的孩子喜欢拒绝家长,家长让往东,他们偏偏要往西,这样的孩子做事情没有底线,做什么事情都会没有顾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大多数都是老人溺爱的缘故,因此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的行为后,一定要及时对孩子加以管束,不要认为孩子长大会自己变好,家长没有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就会愈演愈烈。 2、不懂尊卑礼仪 有一部分”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做事情无法无天,眼里没有长幼尊卑,也不懂得各种社交礼仪,做事情怎么舒服怎么来,从来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 这样的孩子性格是极其自私的,因
每个小孩都是天才,他们都拥有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以及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1、有一颗包容的心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片空白,只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下,才会一步步得到成长。 当然,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走弯路,会犯错,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父母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正确的教育孩子。 父母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包容心,哪怕他们屡次做错事,面对多次失败,父母也不能放弃孩子。 当然也不要代替孩子去做决定,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2、对孩子有耐心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所以父母
生话自理是一个人独立意识机能力的生长点,幼年时期能否独立生话,往往诀定一个人长大后的独立意识机能力。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1、让孩子尝试自己做事情 孩子在两岁左右就开始喜欢自己动手做事情,什么事都想“自己来”。如在1岁左右时,父母用筷子教孩子吃饭,孩子会动手去抢夺筷子,并尝试用筷子去夹饭菜吃又如妈妈给孩子穿衣服时,孩子会抢着自己穿,当然好半天也穿不好或穿不上,却对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所有这些都说明孩子从小就喜欢尝试自己做事情,父毋应该珍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给孩子提供尝试练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上动性,正确地指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2、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虽然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由于
有的孩子的强创造力早在上学之前就被破坏掉了,顶多不过保留到进学校不久。所以,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孩子创造发明能力被抹杀,应该尽早发现、及时训练这一方面的才能。那么,有创造力的孩子有什么表现呢?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有创造力的表现 (1)与众不同 智力高的人,多半具有丰富的知识,他们能从测验中找出‘正确’答案。但有创意的孩子则不然,他们大多不会墨守成规,只要认为行得通的方式,都会尝试,即使两者之间毫无关系,也会想出与众不同的组合方式。他会把花瓶当夜壶、用手帕来装饰,就像以酒瓶种花一样。 (2)出奇不意的“创意产品” 生活中经常会有出奇不意的创意产品,也是具创造力的孩子的基本特征之一。例如:他会将自己学习的语汇、文字组织成故事、儿歌。记得有一次,我回江苏老家时,就曾听一群小孩对着一双绑在路边的羊仔说:’小羊咪咪,要吃玉米
孩子出现模仿行为,说明他的心智已上升到更高层次,可以领悟并掌握某行为背后的能力了!那么,孩子喜欢模仿别人的行为什么利弊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如何看待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 1、形成不良习惯 有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举止和言行,在孩子面前有不良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恶劣的影响。比如爸爸在家里吸烟,孩子很快就学会吸烟的动作,长大以后,他可能产生吸烟行为。家长睡前不爱刷牙和洗脸洗脚,经常抠脚、吐痰、剔牙,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到孩子。 2、影响语言发展 家长如果说话吐字不清、口吃、口音过重、说脏话,孩子可能会刻意模仿家长,养成口齿不清、口吃的习惯,很难纠正,或只会方言,不会讲普通话,或经常讲脏话,严重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 3、影响品行发展 孩子通过对父母的细致观察,发现父母有欺骗、说谎、不守信用
孩子们玩玩具的时候,习惯会把自己的所有玩具,悉数搬出,因此家里不管任何角落都随处可见孩子的玩具,散落一地,那么,小孩子为什么喜欢把玩具到处扔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把玩具到处扔 1. 父母的错误示范 从一个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缩影,父母的行为极其容易影响到孩子,当父母自己随手乱丢东西,比如一回家脱下衣服就乱扔到沙发上,对此行为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潜意识里会对其进行模仿。 父母对于孩子的言传不如身教,行动是最有力地说明,因此父母自身要约束好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不可言行不一,否则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 2. 玩具过多 当孩子被过多的玩具所包围的话,是很难长时间对其中一件玩具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与兴趣的,他们只会一件玩具玩上几分钟之后,就会失去耐心,而转向下一件玩具,因此
模仿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孩子的表情、语气、语言、走路等等都是通过模仿学来的,模仿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幼儿正确模仿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引导幼儿正确模仿 1、以身作则 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先努力成为怎样的人。 父母唐诗宋词不离口,孩子也会学着背诵诗词;父母脏话连篇,孩子自然也会出口成脏。父母可以先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存在哪些坏毛病,然后逐一改正。父母们,别因为自己固执己见和粗心大意,影响到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们,要加油努力啦! 2、及时鼓励 2岁以后,孩子经常会在各种场合上演模仿秀,比如模仿爷爷奶奶慢悠悠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学习和观察的过程,每个孩子的成长不一样,那么,大多数的幼儿一般都有哪些特点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幼儿具有哪些特点 1、在同伴交往中男孩女孩有明显差异 早教专家指出,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相处时,男孩与女孩也会表现出不同,女孩会格外关注新来的小朋友,并且会友好地对待他们;而男孩则常常会忽视新来的小朋友,有时甚至还会欺负他们。 2、孩子对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有兴趣 美国儿童心理专家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孩子无休止地问“为什么”不是为了激怒父母,相反,他们是在试图了解真相,获得更好的答案。此项研究对2~5岁儿童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对知识获得的过程远比之前的思考更感兴趣。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为什么”应耐心解答,和孩子一起探索答案,而不应该觉得幼稚而置之不理。 3、家庭再添新成员时大人应跟孩子如实
每天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脏尿片,你一定很想让宝宝快点学会自己上厕所。但无论何时开始如厕训练,最终完成如厕训练的时间却是一样的。因此,家长不必着急。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训练孩子上厕所意识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训练孩子上厕所意识 一、如厕早培养的好处 良好的习惯往往是从婴幼儿时期奠定的,宝宝1岁之前,一天的生活内容可以用“吃喝拉撒”来概括,除了让宝宝自主吃饭之外,让宝宝早点拥有良好的排泄习惯,这样等他上学之后会让老师省心,让家长放心。 二、宝宝的排泄信号 家长要想早点培养宝宝的如厕习惯,首先要先了解宝宝的排泄信号。1岁以下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当他排泄不舒服的时候还会有所表达的,有时候会用声音表达,有时候会有动作表达,家长要观察仔细。 1、6月前的哭闹信号 宝宝6个月龄之前,通常用哭来表达
每天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脏尿片,你一定很想让宝宝快点学会自己上厕所。每个宝宝适合开始如厕训练的年龄段不尽相同,那么,什么时候训练宝宝自主如厕最好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时候训练宝宝自主如厕 ·便便有规律,柔软成形 ·能把裤子拉上拉下,虽然并不熟练。 ·喜欢看大人上厕所,并有模仿的无穷兴致。 ·便便之前,生理上有明显反应,比如哼哼唧唧或者蹲下。 ·会说表示小便或大全的话,比如:尿尿、臭臭等。 ·讨厌包着尿片的感觉,尤其是脏尿片,想像大人一样穿内裤。 ·保持尿片干燥达两小时以上。 ·能够执行简单的指令。 ·能够简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能走会坐,行动自如。 ·知道必须上厕所时生理上的感受,并能提前“报告”。 ·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