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孩子说谎理性对待
    孩子说谎理性对待

      1.原因   (1)幼儿自身的原因   -产生说谎行为的一种原因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期想象的发展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他们容易把现实和想象相混淆,把想象的东西当作现实。例如,4岁的乐乐在照片中看到姐姐在游乐园玩耍很是羡慕,第二天就会跟老师说她去游乐园玩了。幼儿记忆的精确性也较差,在回忆时容易歪曲事实。例如,强强听到老师让军军把做好的汽车模型拿给大家看看,同时又告诉大家别忘了带易拉罐。结果强强回家却让妈妈给他买一个汽车模型,还说是老师说的。以上这些情况中,幼儿都不是有意在说谎,说谎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            另一种原因是幼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愿望而有意识地说谎。如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赢得老师或父母的赞赏、逃避惩罚等。这就属于问题行为了,反映了

  • 孩子说谎还是想象
    孩子说谎还是想象

      孩子们好像用了魔棍一样,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地改变现实。他们时常不自觉地撒谎,还胡编乱造。   对于小不点儿来说,日常生活和想像混淆不清。当他要改变或否认现实时,那是因为他希望现实按着他的意愿变过来。从2岁起,他就会拿着一只空杯子假装喝桔子汁。3岁到4岁,这是以想像为伴的年龄,也是想像生活的顶峰,以后,他将进幼儿园,在那里会遇到许多伙伴,而且还可以使他的梦想具体化。他要在类似讲的故事那样的生活中一直到6岁,或者更大一些。“长毛绒玩具鸭打碎了花瓶”,“洋娃娃吃掉了巧克力”,这并不是在撒谎,这是孩子和玩具打成一片,孩子让玩具说出他所要做的,对像是活生生的。各种动物是他的天地,孩子需要这样的想像世界以培养他的个性。            因此我们不能把必要的发展阶段所发生的

  • 学习好的孩子都有哪些好习惯?
    学习好的孩子都有哪些好习惯?

      一个人的成绩绝大部分来自后天的努力,学习好的孩子,不见得比其他的还聪明很多,但一定会比其他的孩子有毅力有方法。学习好的孩子都有哪些好习惯?学习好的孩子一般都有以下10个好习惯。   一、预习习惯   基本要求: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培养目标:   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课本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线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

  • 让宝宝学习做家务
    让宝宝学习做家务

      对于我国许多家庭来说,越来越少的孩子和越来越多的生活便利,让孩子的责任心很容易降低。我们的很多孩子是被宠坏了。让孩子尽早参加家里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使孩子的生活充实,有趣。 其实,只要能站起来,就能为人服务。刚学会走路的幼儿喜欢帮人,并且会因为帮助别人做事而感到自豪。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这能改变许多小孩的怪异行为。同时,在劳动中也能培养起孩子许多宝贵的品质,如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以及珍惜时间和爱惜劳动果实等。 你在孩子身上培养的为他人服务的潜能,不管他今后到哪儿,都将使他受用终生。教育孩子:“要像你希望别人对待你一样对待别人。”然后积极创造机会让为别人服务,长大后他会很有能力并且充满自信心。 让宝宝学习做家务 你会看到孩子不但乐于奉献,而且还将在更优雅的领域,诸如礼节、慈善、好客等方面让你自豪。 教不到两三岁的孩子削萝卜,刀很危险,他很

  • 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因素有哪些
    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因素有哪些

      (一)模仿   习惯源自模仿。调查发现,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在家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等等。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   一位父亲在谈到女儿的不良习惯时,检讨说:“女儿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做作业时,一会儿找削笔刀,一会儿喝饮料,一会又看动画片……。再三催促下写完的作业,字迹潦草错误很多,实在令我们头痛,也不得不令我们反省。我想,坏习惯养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

  • 从孩子的坏习惯看家长的教育偏差
    从孩子的坏习惯看家长的教育偏差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

  • 宝宝为什么总是尖叫
    宝宝为什么总是尖叫

    宝宝为什么尖叫? 不管你信不信,宝宝提高嗓门并不是因为他故意想让你烦,而是因为他心里充满了孩子式的生活的快乐。他在试探自己声音的力量,想知道用声音可以做什么。为什么当你们在超市或银行里时,他总会大叫起来呢?因为在又大又空旷的地方尖叫,会出现非常好的回声效果。如果这时候你去哄他,宝宝就会知道在公共场合尖叫,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 有些宝宝在想让爸爸妈妈注意他们时,就会发出尖叫声。这是他们在说“嗨,看看我!”还有些宝宝是在想要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时(比如一块糖)会尖叫,这时尖叫的意思是:“我就要,现在就给我吧!” 宝宝为什么总是喜欢尖叫 比如别人拿走了他的玩具,或者手中的车车突然玩不转了,他总是用尖叫代替语言。 宝宝尖叫,你该怎么办? 对孩子大声呵斥是没有用的,这只会让他觉得谁嗓门大,谁说话

    标签:声音嘶哑
  • 孩子特别好动,好吗?
    孩子特别好动,好吗?

      首先,我们要区别好动与多动的区别,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好动就是多动,其实不然,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并非所有好动的儿童都是“多动症”。针对孩子特别好动,好吗?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正常的好动有别于“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儿童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 5%-10% 之间,国内调查在 10% 以上,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大约在 60% 以上。除遗

  • 懒宝宝都是家长溺爱的“成果”
    懒宝宝都是家长溺爱的“成果”

      衣来伸手翻来张口,很多的孩子在3岁的时候还不会自己吃饭,还要大人来喂,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不是孩子懒,也不是孩子缺少动手的能力,懒宝宝都是家长溺爱的“成果”。   儿童学习的方式大部分是通过实践,所以家长要多提供一些动手机会。下面几个方法可以借鉴:   有趣的动手练习   除了和孩子一起动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选择一些有趣的动手练习。比如孩子都喜欢出去玩,不妨准备一个纱网和一个本子,在认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时,收集一些标本带回家,和孩子一起动手制成昆虫标本、植物书签等。此外,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些小手工,五颜六色的盒子、瓶子,孩子会很喜欢。   把复杂动作分解开   把复杂的动作分解开可以使孩子很小就参与到活动中去。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让他帮着翻书,开始时家长掀起一页书,拿着孩子的手把这一页放下去,逐渐过渡到家长掀起一页

  • 浅议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议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每个宝宝都是父母的最大希望,那么幼儿行为习惯在宝宝一生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点在现阶段对孩子的培养中尤为重要。宝宝开心了,妈妈就更加开心,宝宝聪明了,全家都开心,宝宝的行为习惯在也在很大方面反映了一个家庭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培养能力和整个家庭的氛围,那么听听亲亲宝贝网的专家是如何介绍关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情况的吧。   亲亲宝贝网专家说:一、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必须明确孩子应该具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这些习惯会对孩子生活与学习的哪些方面有重要影响。如果是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良好的习惯,公共道德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的,有益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生成的……这样的美好现象都生成在孩子身上的话,哪个家长或者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呢?所以亲亲宝贝网专家在此提醒广大家长要认真观察孩子身上的特征和

  • 婴儿闹脾气,家长要转移宝宝注意力
    婴儿闹脾气,家长要转移宝宝注意力

      0-1岁的婴儿也会闹脾气?答案是肯定的,当他宝宝慢慢学会用更多的动作、表情与语言来表达情绪的同时,发脾气成为了宝宝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对于家长来说,婴儿闹脾气,家长要转移宝宝注意力。   西方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初生宝宝第一次主动呼吸,他就已经具备了感觉愤怒的能力。到了4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可以明确地表达他的愤怒了。   当他宝宝慢慢学会用更多的动作、表情与语言来表达情绪的同时,发脾气成为了宝宝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此时对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宝宝学会掌控自己的愤怒就显得格外十分重要。如果宝宝难以顺利地发泄愤怒或者在生活中泛滥愤怒情绪,都会构成良好性格发展的隐患。   0-6个月   在此阶段,宝宝的喜怒哀乐受到自身生理感觉与外界刺激的左右,因此,父母要求宝宝控制自我情绪,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而此时妈妈爸爸对他的关注与安慰是帮助宝宝控制负面情绪的唯一途径。   小贴士  

  • 怎么纠正宝宝乱扔东西的坏习惯?
    怎么纠正宝宝乱扔东西的坏习惯?

      乱丢东西,不是一个好习惯。孩子有乱丢东西的习惯,家长要及时纠正,以免形成习惯,想改都难了。怎么纠正宝宝乱扔东西的坏习惯?不妨试试以下7个小方法。   1、设计各种扔东西的游戏,让他扔个够,把坏习惯变成一种技能。如扔球、掷沙包等,并可教给他各种投掷技能。   2、宝宝两岁以后已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了,爸爸妈妈要耐心地告诉他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不能扔。   3 、如果孩子扔东西影响了其他人休息、工作等,要对孩子提出正面批评,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4、如果孩子是因为生气、发泄而扔东西,那么爸爸妈妈应先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对孩子生气的原因。如果理由是正当的,要对宝宝加以同情,并给予他安慰;如果是因为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则可以采取转移目标的方法进行处理。   5、有时宝宝扔东西只是为了引起爸爸妈妈等成人的注意,所以只要稍微加强对宝宝的关注程度,让宝宝感觉到家长在注意他,就可以

  • 孩子浪费多是父母的纵容
    孩子浪费多是父母的纵容

      有家长抱怨,孩子很浪费,吃不完的东西直接丢垃圾桶...其实孩子浪费,父母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你的纵容让宝宝没有珍惜的概念呢?   1、弥补自己儿时的物质贫乏   有些父母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艰苦,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也有了经济能力,于是 尽力给宝宝提供衣食住行玩的物质条件,以弥补自身的遗憾。这类父母对小时候体验到的饥寒刻骨铭心,发誓不让自己的宝宝冻着、饿着。结果造成孩子非名牌不穿用,非鱼 虾不吃。   2、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在售货员面前对孩子说“不!”   孩子当着外人哭闹,父母一是不忍心看见孩子哭,二是怕售货员笑话自己小气, 对孩子苛刻,而不得已向孩子屈服,每次都在孩子哭闹的胁迫下买下昂贵又不实用的玩具或不合适的零食。   3、工作忙碌,以物质礼物弥补亲情   有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心里感到惭愧,于是会买很多各式各样的衣物、玩 具食品,一是慰籍自

  • 如何让宝宝的好习惯成自然?
    如何让宝宝的好习惯成自然?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时间久了,就会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如何让宝宝的好习惯称自然?宝宝的好习惯怎么养成?本文就为你讲解,让宝宝好习惯称自然的方法。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做父母的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于养成良好习惯,那么,什么叫习惯?都有什么习惯?又怎么才能养成?现在就来谈谈这些问题。习惯在医学上叫条件反射,孩子一落生,无所谓习惯,但他有“无条件反射”,如用奶头碰他的脸,他马上就把头转过来,用嘴去找奶头,这叫觅食反射,叼住奶头后,他就会吸吮,这叫吸吮反射。   这些反射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这和动物的本能没有什么区别,它不需要训练,生下来就会。可是,以后就不同了,当你每天给孩于喂奶、换尿布、哄孩子睡觉时,你是否意识到这一切都有意无意地在培养着一种习惯呢?如果训练好,就养成好习惯,否则就养成坏习惯。如有的孩子睡眠习惯不好,白天睡,夜里闹,夜里搅

  • 父母该如何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该如何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学前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上的第一个“反抗期”。尤其是3-6岁这个阶段,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所以经常会“闹独立”,你叫他这样,他偏不这样,面对这种情形,父母往往会束手无策。 家长该如何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那么,造成宝宝逆反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逆反是宝宝个性开始独立的一种表现。   逆反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现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经验和活动范围都在增长,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了更强的控制感和认知感,独立性越来越强,对于许多事情都产生了“自己来”的愿望。但父母往往会认为宝宝年龄小,做事速度慢,所以经常包办代替,给宝宝制造了许多限制,“不行&

    标签:幼儿教育
  •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心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发生的大脑发育不平衡,应该意识到,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家长的想法指正。   儿童多动症九种表现形式   1.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   4.做事常有始无终。   5.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6.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   7.情绪不稳,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   8.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9.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   郑教授提醒父母,多动症的诊断是个综合判断的过程。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明显不同,偶尔出现以上某种现象是很普通的。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多动,一定要请儿童精神科医生进一步诊断。   儿童多动症如何应对   郑教授认为,治

  • 父母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父母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表姐的女儿今年4岁了,聪明漂亮,以前表姐常常夸奖自己的女儿懂事。   可是,前几天表姐谈起女儿,气呼呼地说:“这孩子太让人头疼了!大人越不让她做什么,她就越要做什么,不然他就大声哭闹,有时候还满地打滚。孩子怎么小一点,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其实,并不是孩子变的不乖了,而是孩子进入了叛逆期。 父母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3-4岁左右,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几乎每个孩子都开始出现了反抗父母的叛逆行为,只不过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而已。如:宝宝越来越不听话了,懂得顶嘴;还会说反话,大人越阻止,小孩越不听。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第一反抗期”。   为什么小孩子会出现叛逆期呢?   据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在3-5岁和12-13岁这两个成长阶段,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但孩子的任性和逆反更多的是后天教育不

    标签:幼儿教育
  • 如何判断孩子说没说谎?
    如何判断孩子说没说谎?

        孩子真的在说谎吗?在判断孩子是否说谎的时候,家长需特别谨慎。对于2-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有时会说与事实不符的话。家长可能会担心地想,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开始说谎,非要好好教训他一下不可。但家长的训斥,很可能招来孩子委屈的眼泪。别一招不慎,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一般说来,孩子在3岁前是不会说谎的。他们说的话与事实不符,往往有其原因。比如:   一、 概念模糊:   3岁前的宝宝,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他可能将以前发生的事情统称为“昨天”,或把昨天发生的事挪到了今天。当邻居小朋友的妈妈问:“你去过动物园吗?”孩子可能回答:“我昨天去了。”而他昨天并没去,他是指自己曾经去过。并不是在有意说谎。   一件东西搞坏了,家长问:&ldq

  •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

      孩子没耐心,很难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幼教专家称,孩子缺乏耐性是正常的发育过程,孩子的耐性需要家长耐心的培养与以身作则。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呢?亲亲宝贝网小编教你几招!   方法1:刻意让孩子等待   佳佳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佳佳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佳佳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专家点评:以上案例列举的方法对培养孩子耐心很实用。培养孩子耐心,就得尝试向孩子解释,让他明白应该等待多长时间,然后不要理睬孩子将有可能对你的打扰。不过,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不要一下就让他等5分钟。刚开始时可先等1分钟,然后再增加到3分钟,一般在家里训练,效果

  • 孩子是左撇子,要不要纠正?
    孩子是左撇子,要不要纠正?

      孩子喜欢用左手,到底要不要纠正?很多家长都遇到这样的问题,硬生生的纠正,效果却不怎么明显,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心里很紧张,甚至不能区分左右。那么,孩子是左撇子,要不要纠正?早就专家称,只要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家长可不必太在意,孩子是用右手还是左手的。   问:我的儿子3岁了。无论是写字,还是画画,他都一直用左手,而且方向也和我们完全相反。一般人用右手写字顺序是从左至右,而他用左手写字却是从右至左。我屡次纠正都没有效果。请问,是继续让他用左手呢,还是纠正他用右手写字呢?   茅于燕回答:爱用哪一只手“干活”、“取物”,一般称为“利手”。爱用右手的称为右利手,爱用左手的称为左利手。有的人左右手都爱用,则称为左右利手。   虽然在人群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右利手,但仍有5%~10%的人是左利手。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