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行为心理> 行为习惯> 父母的哪些做法助孩子的任性呢?

父母的哪些做法助孩子的任性呢?

2013年02月18日 12:46 出处:互联网 作者:leonad 阅读次数:275
标签:学龄前教育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什么培养的呢?要怎么培养才好呢?父母要怎么做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呢?

  父母的哪些做法助长了孩子的任性

  孩子任性,很多人都会说是孩子的毛病,其实,有时孩子任性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很多孩子任性的毛病都是父母的错误行为惯出来的。

  错误做法一:“不行”可以是“可能不行”甚至“行”

  孩子为什么会不停地提出要糖果、要好吃的东西、要父母只注意他一个人、要新玩具、要再听一个故事等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已经把父母的心思摸透了。他明白,很多时候,父母的“不行”并不是真正的“不行”,仅是“可能不行”,而且这种“可能不行”可以迅速地转换成“行”,只要他拼命吵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孩子拼命地“要、要、要”,父母招架不住就会放弃原则“给、给、给”。在这样的环境刺激下,孩子逐渐掌握了拼命哭闹这个控制父母的屡试屡爽的绝招,养成任性的坏毛病。

  错误做法二:家庭成员的教养态度不一致

  如果家庭成员在孩子面前扮演态度完全不同的角色,那就会给孩子一种暗示:即便爸爸不答应我的要求,妈妈也会答应我的要求,即便爸爸妈妈都不答应我的要求,总会有人答应我的要求。因此,面对孩子的“要!要!要!”家人一定要态度一致,不能让聪明的孩子钻了空子。

  错误做法三:用物质补偿来弥补亲子时间的不足

  如果父母总是用送给孩子礼物的方式,作为不能经常同孩子在一起的补偿,或习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歉意和喜爱,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养成不把向父母要东西或提条件当回事的习惯。

  错误做法四:在公共场所和在家可以有所区别

  很多父母在家能严格要求孩子,但是一到公共场所,考虑到不想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把自己弄得很狼狈,往往放松对孩子的要求,时间长了就滋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错误做法五:认为孩子不懂事,没必要给他讲道理

  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不懂道理。事实上,无论孩子多小,他都能听懂道理。即便他当时听不太懂道理,但如果妈妈经常这样灌输,他也会逐渐明白妈妈所讲的道理,并认识到这些道理的一贯性与不可更改性。

  错误做法六:表扬与奖励总是最好的鼓励孩子的方法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确实能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但是没限度的表扬与鼓励却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良好行为,反而有可能让孩子对表扬与奖励感觉比较麻木,甚至变得更加任性。

  错误做法七:应付无理要求必须硬碰硬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坚持要某件东西,有的父母可能会通过呵斥甚至打骂孩子来制止他的无理要求,觉得这样才能管住孩子。可这样做会让孩子感觉十分委屈,给他心理上添加不必要的压力,并进一步激起他的对抗情绪。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