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沟通做朋友 1、不要把自己当做无所不知的哲学家和权威人士,不要让小孩觉得你无所不能,甚至害怕你,跟你拉长了距离,可能会在你面前感到害怕和不够自信,生怕做的不够好。其实自然就好,有时候小朋友问你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实话实说,也可以告诉他找到问题答案的方法,比喻查阅图书,到电脑上去查找资料等。 2、保持自己的一颗童心未泯。这样才能和孩子更谈得来。不需要有多博学,和孩子多多一起去大自然的环境中,去看看天空,看看大海,研究一只蚂蚁的巢穴,看看一只蝴蝶的飞翔,拥有快乐的心情,也会感染小孩子,让他也充满了快乐的好奇心。让他更喜欢和你呆一块儿去探险,去感知大千世界中更多美好的事物。 3、知道他平时的爱好是什么,他喜欢看的动画片是小魔仙,还是小马?他班里最要好的同桌朋友是哪一位,名字是什么。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他讨厌什
与孩子的交流很少,总找借口说工作忙,这是不称职妈妈的表现。想到这里,儿子的要求一定得满足。今天下午和儿子一起打乒乓,活动结束后,孩子的文章就是很好对妈妈的教育。正如孙云晓说的:我们既要做好“医生”(父母的角色),还要做好“护士”(玩伴),后者的角色我们小时候都是兄弟姐妹所替代的。其实对孩子来说,护理工作很重要。 附儿子的日记: 周末的收获 今天下午,阳光普照,万里无云。我坐在妈妈的电动车上,哼着小调,心情格外舒畅,也十分兴奋,因为今天妈妈要带我到学校打乒乓了。好久不打乒乓了,我的手有点痒了,想痛痛快快地和妈妈杀上几局。今天我一定要打赢妈妈,我心了默默地想着。 来到了学校的乒乓房,我们开始了乒乓大作战,规则是打11球,看谁获胜。我先发球,发了一个同学教我的“超级无敌跺跺球”,第一招跺跺球的
自从幼儿园开展了家园图书互借活动以来,老师、家长、孩子的交往逐渐增多,通过阅读图书使孩子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以前那种不善言词、胆小怕事的形象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事。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讲讲通过图书阅读孩子得到进步的情况: 一、早期阅读能帮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孩子的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我就是这样做的,因为我想如果家长与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那么孩子一个人阅读图书将是非常寂寞的,他也没有讲述的对象,这样会使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阻碍。例如:每天晚上我都会利用一点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图书上的小故事,首先我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我会引导孩子如果阅读图书,然后让他根据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其中不理解的内容稍加解释),最后告诉孩子要用“五要素”来表述一件事。这样不仅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面,而且充分
家长签到时PPT展示前言:我们的孩子与鸡蛋哥哥一样,是在蛋壳中长大的,作为家长为不愿长大的小鸡包上了温暖安全的蛋壳,天真可爱的鸡蛋哥哥和鸡蛋妹妹让孩子们倍感亲切,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但当鸡蛋哥哥和鸡蛋妹妹勇敢地脱离蛋壳的庇护后,孩子们也受到了鼓舞,憧憬着“脱去蛋壳”的自己,接受成长的挑战。孩子的成长同时也需要成人的守望与支持。让孩子们和“鸡蛋哥哥”一起,快乐、自信地迈出成长的每一步! 活动目标:⒈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鸡蛋哥哥一直想待在蛋壳里的原因。⒉大胆猜测鸡蛋哥哥蛋壳破裂的情节,感受鸡蛋哥哥成长的快乐与自信。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观察封面,知道绘本的名称。 ⒈封面上有谁? ⒉鸡蛋哥哥长什么样?他在干什么,是怎么走的?(学一学) 二、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鸡蛋哥哥一直想待在蛋壳里的原因。 ⒈
近几天在青岛出差听到一首儿歌: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陪陪我,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亲亲我,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夸夸我,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抱抱我!让我非常想念自己的儿子!拥抱孩子是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拥抱孩子是告诉他们,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错误,父母对你的爱都不会变。其实,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或是任性、发脾气,也不妨先给他一个拥抱,让孩子在你的拥抱中稳定下来。傍晚回家了。见到孩子,很多父母会边干家务边机械地问:“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孩子的回答也一样的干脆:“好!”他实际上是拒绝了你的询问,因为他觉得你并不重视他。 而我们更要珍惜这种拥抱,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也是一段最美好的时光,作为父母不要把工作当做借口为了挣钱失去了陪孩子的乐趣!这是金钱换不回来的!也许当你可以停下脚步来有时间拥抱孩子时,他们
与孩子共读“父与子”有感 本身我小时侯就看过《父与子》的漫画,如今与自己的孩子又再度看起这《父与子》竟却看出了另一番的感受:这本书为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在不断的增加法码。 孩子毕竟还是太小,以她小小的阅历想完全的看懂一本书(哪怕只有图画的书)也颇有些难度,但是她渴望了解一切外界事物的心情却通过这一本《父与子》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从将《父与子》这本书拿回家的那一天起,小妮每日总要很主动的要求我或者她妈妈来给她讲上几篇。我的原则是一次只讲两个故事,可自从有次她妈妈一下给她讲了四篇之后就也有了要我也给讲四篇的要求。她却也不直接说要我也讲四篇的事,只是每次在我要“开讲”之前伸出四个小手指头来很认真的告诉我:“妈妈都是给我讲四个。”,说了两回我就没脾气了,自此每次给她讲四个故事就成了一不
三天前给乔儿买了一些书,其中有一本小册子是成语故事,共有经典成语故事二十来个。当时我就觉得这本书很好,选择的成语常用易懂,而且配有插图以及浅显短小的故事解释。买回家后就给他念了几段,不想他还真喜欢上了,后来居然主动要求我为他继续往后念。 今天早上穿衣时,我说:“乔儿,那本成语故事上的成语你会讲吗?”他自信地说:“会阿!”我说:“好!那我要考考你,我念前面两个字,你把整个成语念出来。”想不到孩子对答如流,全都会了。 有时候,你真会发现孩子的潜能很大。不知道是因为对故事内容感兴趣,还是对成语的读音节奏感兴趣,孩子很轻松就把它记住了,也隐约感知了大致内容。我为孩子的能力高兴,也为自己替孩子所作的感到欣慰。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真的要用心思,要化一些时间。只要时常把教育装在心中,为孩子创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这几天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关于孙教授最最经典的家教方式,我决定要付诸实践,检验一下。 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奶奶家吃饭时,一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有动画片的频道,然后一边看电视,一边等着我给他喂饭,甚至有时手里还要拿一堆玩具玩。有时一顿饭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对于儿子的这个“陋习”,我也已经“深恶痛绝”。好几次软的不行,给他来硬的,关掉电视机,拿走玩具,他就大发脾气,痛哭一场。第二天情况有所改观,第三天依然我行我素,所以只好改变策略。我和婆婆约定:每天当我们回来时,就把电视机关掉。刚开始儿子知道“电视机坏了。”可现在的孩子机灵着,怎么骗得了呢。后来每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儿子就&ldquo
说实话 ,我们并不是名副其实的好家长,作为孩子的父母,用在自身工作和学习上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所以在此也向孩子衷心地说声对不起!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父母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这无可厚非,但对于一切尚处于朦胧和疑惑状态中的孩子来说,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的问题无法自行解决,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言行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和品德的形成。我作为一个11岁孩子的母亲,在参与她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心得与体会和大家探讨分享。 工作之余,我比较喜欢看一些孩子心理学方面的书刊,这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认为,只要孩子不是做出太出格的事,作为父母不应予以太多的干预。当然在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动态,并多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孩子自己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因为今后的路是孩子自己走出来的,父母能包办得了一时却包办不了一世。相
我是陆茗逸的爷爷(实际上应该称外公),今年71岁,是一名退休的专业技术干部。听孩子说他的家长被学校评为“好家长”。孩子的父母都说这个荣誉应该给我。“家长”这一词应该指孩子的父母,那么怎么会落到我头上呢?孩子的妈妈说:他们都是外资企业“白领”,天天早出晚归,经常出差,有时连星期六、日都要加班,而孩子的回家作业许多都是要有家长参与的,如语文的听写词组,背诵课文,英语的读课文、背课文、默写…….所有这些都落到了爷爷的头上,因此爷爷对孩子的了解比他们深,同孩子的沟通也多,孩子的成长全靠爷爷的教育。因此这个“好家长”的荣誉当之无愧。那就由我来谈谈教育孩子的心得。 一、 给孩子办事(包括辅导孩子的功课,回答孩子的问题)都要讲究“认真&rdqu
昨天是母亲节,儿子说:“妈妈,我要给你一个惊喜!”因此,从早上开始,我就一直期待着…… 上午,没有动静;下午,惊喜也没有出现;晚上和爸爸妈妈、儿子等一起吃完饭回家,在门口换鞋子时,儿子一边从门口的橱柜上拿起一封信件,一边说:“哎呀,妈妈,你这封信还没看过啊?!”我接过一看,信封上有儿子的笔迹“致妈妈”,还用粉红色的缎带作了装饰,心想:惊喜终于来到了!于是,急忙接过信封,打开看了起来: 妈妈: 今天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日子,因为你们幼儿园成功更名成“行知幼儿园”了,有好多省、市里的领导和专家都来了,在此,我表示深深的祝愿和祝贺! 我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行知幼儿园会越办越好,越办越成功! 明天我就要期中考试了,我也会以好的
为了爱,对孩子早点放手! 爱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可是只有适当的爱孩子才能呵护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对孩子的爱以分离为主,孩子长大了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走出去独自面对纷繁的世界。 上周五开完家长会,家长陆续离开,飞飞(化名)妈妈留下和我聊孩子的情况,她说 :“飞飞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表现自己。”我建议她不要着急,慢慢来给孩子时间。有空多带孩子去《新滨公园》,爬爬城墙、攀攀岩、玩玩沙子。放开手让孩子自由去玩,去多接触一下同龄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他就会学会与小朋友交往,你说的这个问题也会自然解觉。家长轻轻点了点头,我相信孩子会变得活泼开朗! 家长和我谈完,我想了很久。其实孩子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如何交往和表达情感,主要取决于家长的言传身教。有为专家说过:“对孩子要有求必应”,这里的“应”不是
下面让我们看看批评孩子的几种有效方式: 一是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二是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事半功倍。 三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四是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l
儿童发展有普遍的规律。同时,由于受多种因素(家庭、社会、教育等)的制约,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因人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有哪些心理特点呢? 1、喜欢玩耍;2、喜欢合群;3、模仿力强;4、好胜心强;5、喜欢野外活动;6、喜欢体验成功;7、喜欢赞扬。 父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首先了解孩子的这些特点,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施教。 1、要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和谐、融洽温暖、公正民主、互相尊重、轻松愉快、没有压迫感和恐怖感的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心理氛围。有条件的家庭可单独给孩子提供一个书房或书房兼卧室。书房内应有孩子喜欢玩的玩具、学习用具,适合幼儿看的各种图书以及桌椅等。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发
孩子对外界有自己的表达爱的方式。家长对孩子的言行不要轻易的下结论或是强行扭转。看看孩子心里想什么,给他们表现爱的机会,这对他们的情绪发展和心智健康大有益 小孩子们的思维很多的时候父母们都不能够理解,看似胡闹的宝宝却有自己的一份爱心在里面,因此做为家长不可盲目的责怪孩子,多问问他们原因,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解释,让小宝宝们懂得正确表达爱的方式! 前一分钟看到大晨把满上面是水的拖把在地板上拉来拉去我正要火冒三丈,后一分钟她被这架势吓哭了,第三分钟她又蹦又跳的跑过来说些甜言蜜语哄我:“妈妈,大晨就是想帮你拖地!”事情来的太突然了,仿佛前两分钟什么都没发生过……三分钟内,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变形。 前一分钟大晨在被单上画满了小花朵,后一分钟被晨爹发现,晨爹气急败坏地冲上前质问,第三分钟大晨笑嘻嘻地说:&ldqu
失败家庭教育:过度满足让孩子丧失上进欲 “我们宁可一睁眼担心公司的生意不好,也不愿像现在一样每天早上醒来就开始发愁孩子的学习。做生意可能有赔有赚,但孩子一旦对学习没了兴趣,对我们来说可就是赔一生了。”梁女士最近像个祥林嫂似的,类似的话一遍遍向别人说起。 她的孩子今年中考,但学习起来就像给别人学的,大人盯得紧就看两眼,不盯就玩自己的。不是发短信、看电视,就是上网聊天。考试前,儿子有时也知道着急,但光着急不用功。 “这和我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有关,从小他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人长大了,可是对什么似乎都没欲望了。”梁女士的唠叨经常会加上这样的自责。 没得到一支笔的奖励家长为了安慰孩子买来十支 梁女士的儿子小宇从小是个宠儿。无论是在爷爷奶奶家、还是在姥姥姥爷家,他都是第三代中第一个出生的孩子。还没出生时
我们很多家长只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且不惜代价,殊不知,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独立性、互助性和协作性,以及善良、无私的品质更为重要,否则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是后劲不足的。因此,父母应摆正早期智力教育和做人教育的位置,做人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正直、无私的人,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这要求父母自己要是孩子好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人格力量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要让孩子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家庭教育既不能过分保护溺爱,也不能粗暴干涉,更不能严厉惩罚,而应循循善诱,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分发扬民主。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
扔东西 【婴语解读】 6~8个月的宝宝开始有扔东西的行为了,无论抓起什么都扔,乐此不疲。许多家长认为是宝宝太调皮了,其实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对于宝宝的智力和心理成长都有好处。 【婴语故事】 我1岁了,妈妈说我最近特别喜欢扔东西,一点儿也不听话。妈妈一点儿也不懂得,我这是在探索呢!看,妈妈喂我吃饭,我喜欢把勺子扔到地上,看到勺子从我手上到地上的过程我知道勺子和我的手是分开的。我很醉心这个分开的过程,于是我找一切机会去实践这个分开的过程。在桌子上,我能拿到什么就把拿到的东西扔到地上,牛奶喝完了,我就把奶瓶扔到地上……我是在“征服”我能涉及到的任何地方。妈妈,你了解了吗? 【金领冠专家点评】 当宝宝在无意中把手中的东西扔出去的时候,他会异常兴奋,认为自己又多了一项本领,因
为什么男孩子的“问题”总多于女孩 随着寒假的到来,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新生入学适应是小学生入学的第一关。那么,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第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他们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学习吗? 对此,西安市一些小学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情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期末大部分学生基本适应了小学生活、学习,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多集中在同伴交往、注意力不集中等方面,其中男生问题多于女生。 问题一:不会与同伴交往 一年级小学生目前表现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在同伴交往问题上,主要包括孩子说话表达不清,不能使交流对象清楚明白地理解自己的意图;在表达方式上,孩子不能采取正确、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致使对方误解了自己的意图,造成矛盾。或把口语与书面语混搭着使用,影响了表达效果。 还有一
一、0-1岁宝宝发展特点 0~1岁的婴儿处于感觉运动期,他们通过感官功能和动作协调,一方面认识自己的身体,一方面累积对外在环境的认知经验,因此在此阶段应着重感官方面的刺激,以加强他对自我的认知及感官运用能力的成熟与成长。 视觉 线条明显、简单、颜色对比明显(黑白)的东西,可让婴儿的视觉得到更多的刺激,同时促进大脑轴突的成长与连接。 听觉 避免给婴儿听音波太强或太过刺激的音乐,应以音律稳定、节奏明确的音乐为主,如古典音乐或各种演奏曲,如此可建立婴儿的乐感、缓和婴儿的情绪。 味觉 给婴儿的食物应以原味、清淡为主,避免口味太重的食物。 触觉 多给予婴儿触摸及按摩,加强其感觉训练,增加大脑的神经连结及讯息传导,如此可让婴儿的学习能力增强、反应速度增快。此外"爬行"对婴儿感觉统合、肢体平衡及语言
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