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待与失落同样正常
    期待与失落同样正常

      期盼巧克力: 我从不给女儿吃糖。但有一天邻居给了我女儿一块巧克力,她意外地发现巧克力是那么地好吃,于是天天闹着要吃巧克力。我便承诺每到周末可以吃一块巧克力。这样,她特喜欢过周末,她多了一份期待和满足。 圣诞节的期待: 圣诞节到来之际,我带她看那些布置很考究的圣诞屋和圣诞树,并告诉她圣诞节那天,圣诞爷爷要送每个乖孩子一件最喜欢的礼物。于是,她就开始天天问圣诞节到了吗。圣诞节前夜,我告诉她“宝宝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记住明天一早醒来时,翻开枕头底下就会看到圣诞爷爷给你的礼物”于是我乘她睡看时,悄悄地把一直巧克力放到她的枕头底下。第二天早上我还没醒,她 就激动地叫:“妈

  • 怎么对待幼儿的逆反心理?
    怎么对待幼儿的逆反心理?

    问:我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可我发现他越来越不听话,什么都和大人对着干,有时还表现出很烦的样子。我想问一问,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家长怎样做,孩子才乐意接受。  答:儿童从2岁至4岁出现第一“反抗期”,这种反抗不仅不是坏事,而且对他们的精神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无力也不应改变这种现象,但讲究一点教育艺术,对于正确引导孩子则十分必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应该把尊重和信任放在教育首位。  有的人认为,小孩子只能约束,无所谓信任与尊重,不然他们会不服管教。因此,家长平时不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与要求,甚至不择场地申斥孩子,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使孩子对家长望而生畏。  有的家长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家长则受孩子的左右,孩子说什么是什么,孩子要求什么做什么,以求得孩子听从自己。  有的甚至为孩子护短,替孩子说谎,或是过分夸耀

  • 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可以看作是精神因素的躯体反应。本病患儿性格缺陷明显,不少患儿具有癔病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常在不良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女孩多见。 临床表现为反复餐后呕吐,严重时可呈喷射状,一般无恶心,呕吐亦不费力气,呕吐量多少不等,特点是不影响食欲和体重,不呕吐时依然活跃如常,体检和辅助检查,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的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甚至是婴幼儿。 神经性呕吐的常见病因 1.各种因素导致的情绪混乱,如突然与父母亲分离,强烈的刺激,亲人死亡等。 2.对不愉快或感到憎恶的思想和经验的反应,如一女孩上学遇见一因车祸导致脑浆迸出而死亡的行为,以后当看到豆腐类食品便联想到这一情景而发生呕吐。

  • 良好家庭关系可防抑郁
    良好家庭关系可防抑郁

    父母一方有抑郁症,会不会遗传给孩子? 据研究显示,抑郁症遗传的几率为40%,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含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解释说,虽然抑郁症会遗传,但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孩子和父母一般不会同时患上抑郁症。所以即使自己患有抑郁症,也不必忧心忡忡,避免孩子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能很好地让他远离抑郁症。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患了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但整个人一直有些不振作。最近她发现11岁的儿子好像也有抑郁倾向:不爱说话、成绩好但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敢展示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张女士越想越不明白,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儿子会如此没自信,是遗传了丈夫的抑郁症吗?   潘医生说

  • 乱剪睫毛,伤了孩子
    乱剪睫毛,伤了孩子

      总爱低头、不正眼看人的孩子,一直被家长怀疑有自闭症。昨日,看着手术后的女儿终于露出笑脸,李女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想到仅仅是因为倒睫毛这个小毛病,让自己担心了很长时间。   李女士来自孝感,女儿两岁四个月。女儿满一岁时,李女士发现孩子喜欢低着头,不正眼看东西,更不会跟她眼神交流,也不如别的孩子活泼。她怀疑女儿患了自闭症,在当地几家医院看病后,没有得到明确诊断。   上周,李女士趁在汉探亲之便,带女儿到武汉市儿童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孩子有严重倒睫毛,眼睛怕光、爱流泪,眼病严重,并没有什么心理病。住院接受手术后,孩子就能抬头看人了。   该院眼科李世莲主任介绍,在婴儿期,10个孩子里有4个左右会出现倒睫毛,但是随着孩子发育到了3岁左右一般都能自愈,如果3岁之后不能自愈的,就应该采取手术治疗。倒睫毛的孩子一般眼睛畏光、爱流泪、痒,所以不抬头,也喜欢揉眼睛

  • 防止宝宝失控的12条妙计
    防止宝宝失控的12条妙计

      一旦失去控制,宝宝的胡闹就会令头痛的父母无所适从。如果恰好在公共场所,父母更是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既不想当众惩罚宝宝,又不想轻易放弃原则,于是,他们的头痛就会一再升级。那么,怎样才能让宝宝有效地控制自己呢?   宝宝为什么容易失去控制?   虽然父母为宝宝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则,但是宝宝常常会失去控制,无视规则的存在,给父母带来很多烦恼。尤其在公共场所,比如商场或者饭店,因为这些地方有太多诱惑宝宝或者让宝宝犯混的元素,要履行规则也就会遇到更多的阻力。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控制力也比较弱,所以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不喜欢的事情都会以比较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时候,规则对他们来说就很容易失去它本该有的约束力了。   防止宝宝失去控制的12条妙计   1、了解宝宝能够控制的极限   每个宝宝的控制力都不太一样,有的宝宝能

  •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

    目前对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所选用的药物大多是一些精神兴奋剂,如哌醋甲酷(Ritalin)、右旋苯丙胺(Dexedrine);苯异妥因(Pemoline)等,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不很严重,服用后可使患儿注意涣散状况有所改进,攻击性行为减少。但仅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病症原本就存在着生理及心理的多重病因,所以在使用药物疗法时还需要结合一系列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方法   1.自我控制训练   这一训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行为控制。例如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让患儿解答,要求患儿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个动作:停------停止其他活动,保持安静;看------看清题目;听------听清要求,最后才开口回答。这一方法还可以用来控制患儿的一些冲动性行为。例如带孩子过马路时,要求在过马路之前完成停、看、听等一系列

  • 克服孩子的攀比心理
    克服孩子的攀比心理

    聆听春天的声音问:   孩子们攀比心理必然缘自大人,而大人的攀比则很大程度上与社会潮流有关。想象中国的五十年代,大家曾经以贫下中农为荣,就明白现在的商品社会的商业文化中的拜金意识对大众的左右了。所以,要做到让孩子没有攀比心理,必须建立他们独立的价值观。   无疑,过度的纵容和溺爱是培养了孩子骄奢专横的个性。但是,应该怎么引导孩子的这种对物质的攀比心理呢?怎样才能建立孩子正确的自信呢?这方面的知识我很匮乏。    聆听朋友你好:   物质攀比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妨从两个角度看。    第一、价值观   孩子们攀比心理必然缘自大人,而大人的攀比则很大程度上与社会潮流有关。

  • 怎样教育任性的小宝宝
    怎样教育任性的小宝宝

    摘 要:面对着任性的孩子,父母们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劈头盖脑地一顿打骂,简单处理这令人尴尬的局面。但是过了几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那么,孩子任性该怎么办呢?   看看一下的场景,我们该怎么做:   任性之:喜欢唱反调   场景: 旺旺在看电视时,总爱把音量放得大大的,家里人简直无法谈话、学习和休息。谁要说他几句,他就大吵大闹,不管地上是水是泥,躺在地上又哭又叫。   错误的做法: 妈妈大声叫着旺旺把电视音量关小,在屡叫不听的情况下,一个箭步走到他身边,抢走遥控器自己强行关小音量,还顺手在地上吵闹的旺旺屁屁上重重地打了两下。   结果: 旺旺吵闹得更凶,撕心裂肺的哭叫,死拽着妈妈,一定要拿到遥控器。拗不过他的妈妈,只好把遥控器给他。   正确的做法: 如果孩子正在拨弄电视机音量,你千

  • 6岁前,培养宝宝好习惯5个关键词
    6岁前,培养宝宝好习惯5个关键词

      6岁以前是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的重要任务。   小波不吃花菜,妈妈每天唠叨也无济于事。红红每每下楼梯前都要在楼梯上先玩半个多小时,妈妈再说有急事也白搭。碰上这样的孩子,成人要么举手投降,要么打骂训斥,总之一个字:难!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自有妙棋可以制胜。   实验:“主动猫”和“被动猫”   动物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两只刚会走路的小猫放在一个笼子内,笼子可以转动,一只猫坐着,另一个猫拉着它和笼子一起转动。这样,两只猫实际上是处于相同的视觉环境和食物条件下。若干时间后,这两只猫的行为习惯及其能力的差异却极为明显:坐着的猫放出笼子后,走路不稳,视觉和动作的协调变得非常困难。另一只猫则恰恰相反,活蹦乱跳。如果对两只猫的视网膜进行解剖,会发现它们的某些神经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   

  • 当心家庭“精神污染”
    当心家庭“精神污染”

    家庭“精神污染”是指家庭存在着消极、低级、不健康的生活情调和文化氛围,而这些情况往往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是直接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消极的政治态度 ??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有的父母甚至还把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顺口溜”说给孩子听;向孩子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人生观。长期耳濡目染,孩子就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任性蛮横,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 享乐的生活方式 ??有的家庭有相当的优越条件,生活富裕,但他们缺少一种艰苦朴素、奋发进取的精神,只满足于小市民的安乐生活,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经常沉湎于吃喝玩

  • 一封妈妈的来信
    一封妈妈的来信

      编辑:   你好!   我是一个5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性格外向,是个特大方的孩子,她对小伙伴从来不吝啬。   前几天学校组织春游,我给她买了不少零食,当时我还想是不是太多了,谁知道人家回来书包里空空,我一问才知道,她都分给小朋友吃了,有的自己都没吃上。平时不少小朋友愿意上我们家来玩,因为女儿有不少玩具都是她爸爸从国外带回来的,她都愿意搬出来,再贵重、再喜爱的玩具也不例外。有时候玩的人一多,价格不菲的玩具就被折腾坏了,女儿也不在乎,下回还这样。   其实孩子大方、愿意与人分享没什么不好,但我怎么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呢?而且女儿这么对小朋友,我可没见过小朋友分东西给她吃,还经常听她说“今天去小小家了,她妈妈非不让她把那电动火车拿出来给我们玩”之类的话。看来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像我这样“没心眼儿”。   我是不是也该给女儿一些“自私”教育呢?我很

  • 你会善待孩子秘密吗
    你会善待孩子秘密吗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们心中那五花八门的“秘密”,是一片童话般的自由王国,是一方“非请莫入”的心灵圣地。面对孩子的“秘密”,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秘密从哪里来    0~3岁:没有秘密。   3岁之前,孩子一直活在与父母等抚养者依赖、共生的世界里,总是把自己与别人的想法、体验混在一起。他们尚未建立“自我”,因而也没有秘密可言。    3~4岁:秘密萌芽。   在3岁左右,孩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他能意识到有些事情自己很清楚,而其他人却并不知情,“这是只属于我的东西”,于是秘密出现了,这是一个全新

  • 孩子面前 妈妈别太暴露了
    孩子面前 妈妈别太暴露了

      13岁的小军第一次遗精了,因为害羞,他没告诉父母。偷偷查阅资料后他意识到,自己真的成了“男子汉”,于是心中暗暗对班上女生多了几分留意。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后他无意中看到了妈妈换衣服的赤裸背影,竟不可扼制地萌发了性冲动。为此,他陷入了深深的罪恶感中,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   “这实际上是一种拼命压抑性冲动后产生的反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顾君告诉记者,在这件事上,做母亲的有责任。   顾大夫指出,现在不少年轻的父母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还小,他们不会存在性的困惑。 实际上,3岁左右的孩子就有了性别意识,十岁左右开始性的觉醒。这时候如果父母仍然毫无顾忌地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身体,“尤其让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如此近距离地面对一个女性的身体,自然会让他产生性冲动。”   这种性冲动会给男孩子带来怎样的生理和心理危害?顾医

  • 用理解为幼儿搭建有利于沟通的心理环境
    用理解为幼儿搭建有利于沟通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说我好宝宝,我说老师像妈妈。” 要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幼儿教师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幼儿,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幼儿,以温和的语言引导幼儿,以亲切的态度理解幼儿,让幼儿在你面前轻松、自由、无压力。幼儿教师应象妈妈一样理解孩子,懂得幼儿的需要与心理,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  曾经有位老人和邻里的孩子有些纠葛,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集在他那里,向他的房子上仍石头。老人想过各种方法去阻止他们。他叫过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父母,也曾威胁报复他们,但都无济于事。出于无奈,老人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的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付你们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你们向我房子扔石头的报酬。”尽管听起来有些离奇,孩子们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一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向老人的房子

  • 巧妙应对孩子的投机取巧
    巧妙应对孩子的投机取巧

      一些母亲在日常生活会发现自己的小宝宝居然会编造借口,嫁祸于人,瞒天过海,如果不让小宝宝做什么事情,他会“宝宝说我可以”,或让他做点什么事情,他会借故推迟“我保证明天一定做”;或装不舒服“我的某个部位不舒服”。对这些父母认为是儿童在撒谎,心里十分生气,但又觉得这些东西并没有教他,怎么就会呢?  其实少儿并非天生就会耍什么心眼儿玩什么手腕,而这些“实用”的手段都是潜影默经中学来的。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采取耍赖的方式让爸爸给自己买想要的玩具,父亲妥协了,他成功了;一位7岁的孩子可通过说让对方感觉罪恶的话语(例如,“你真的是我父母亲吗?感觉你们一点都不爱我”)迫使父母妥协,你能说这些都是孩子自己领悟来的吗?  纵容你的孩子耍花招会让他们的未来变成一场灾难。为什么?一开始,投机取巧的行为只会让幼小的孩子无法真实地面对生活

  •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4-5岁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增加,尿常规检查正常,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时10多次,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则无尿频,常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时、上课时加重。 小儿神经性尿频的病因 小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弱,而且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损,这是小儿易患本病的内在原因。受惊吓、精神紧张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常常由于家庭成员的死亡,变换环境(如新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学和住院等),突然离开父母,害怕打针和考试等所导致的急性紧张或焦虑所诱发。但尚应询问有无增加液体的摄入量和应用利尿药物,如咖啡因、茶碱类利尿剂等,因为摄入量增加和使用利尿剂也可

  • 儿童多动症全解析-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多动症全解析-儿童心理健康

      宁宁的妈妈满面愁容,因为,宁宁所在的那所私立幼儿园的老师多次找她反映宁宁的情况。宁宁同班小朋友的家长经常到幼儿园告状,说“宁宁老是打人,照这样下去,我的孩子可不能在这个幼儿园待了!”。这样的反映一直不断。迫于别的家长要退园的压力,园长只好委婉地向宁宁的家长提出,是否可以给宁宁换一所幼儿园。殊不知,宁宁已是第三次换幼儿园了!妈妈情急之下,带宁宁去医院检查,结果,经医师诊断,宁宁患有“多动症”。  “多动症”的界定  目前,关于多动症的认识和观点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从广义来说,凡各种有实质性损害的大脑疾病、先天性脑发育不全,以及精神病、贫血、铅中毒等表现的多动、注意障碍、冲动任性、认知能力或协调动作障碍等症状统称为“多动综合征”。它是继发性的,也是一个多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另一种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认为多动症儿

  • 3-6岁孩子的情绪特点(下)
    3-6岁孩子的情绪特点(下)

    审美感  孩子在成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体验和言语的直接影响下,能直接感知到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如:美好的大自然、周围和谐的事物、优秀的美术、音乐、文学作品等。让孩子在欣赏这些事物中,产生一种愉悦的体验。审美感,就是从这些事物的鲜艳的颜色、新颖的形状、匀称的位置和图案开始的。到5~6岁,由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和成人的指导,儿童对事物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增强。儿童就能从生活中分辨美丑,知道什么图画美,什么音乐好听,什么语言美,什么行为美。这样就产生了对美的事物的舒服而愉悦的情绪体验。  这时候,爸爸妈妈要多让孩子注意使用自己聪明的眼睛、耳朵、鼻子……,充分地运用它们来观察我们美丽的世界。有时间的时候带他们走出家门,到博物馆、公园、湖边、草地……去畅游,去欣赏美丽的事物,孩子对事物的感觉会更加敏锐,艺术修养也会有较大的提

  • 儿童独立性格越早培养越好
    儿童独立性格越早培养越好

    很多父母都觉得,小宝宝还不懂事,能做的事情也很少,要等到孩子大些才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其实不然,也许孩子还不能自己去做什么事情,但是独立性的性格和意识,应该是越早培养越好。     独立自主性是指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较显著地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孩子一岁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独立自主性的培养。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孩子。你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了,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你还要了解你孩子的“特别性”。知道你的孩子有哪些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特别之处,你要相应地采取特别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