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心理> 性格心理> 6岁前,培养宝宝好习惯5个关键词

6岁前,培养宝宝好习惯5个关键词

2006年11月05日 15:03 出处:好孩子育儿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346
6岁以前是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的重要任务。  小波不吃花菜,妈妈每天唠叨也无济于事。红红每每下楼梯前都要在楼梯上先玩半个多小

妈妈一起喝了一大杯水。妈妈还编了几句顺口溜:“小汽车,嘀嘀嘀,我为汽车来加油,一二三,加加油,三二一,加加油,加好油,跑得快,我的汽车跑得快!”以后每当要喝水了,军军自己就唱起了顺口溜,然后很高兴地把水喝下去。

  妈妈很巧妙地利用了军军的兴趣——玩汽车,使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培养了爱喝水的好习惯。

协商

  乐乐非常不喜欢解大便,因为他觉得这令他不舒服。妈妈发现了问题,就对乐乐说:“乐乐,你喜欢妈妈吗?你去拉巴巴,妈妈会很高兴的!”乐乐很喜欢妈妈,能让妈妈高兴的事,乐乐一定要做。乐乐解完大便之后,妈妈高兴极了,还夸乐乐很能干。以后,每当要去解大便的时候,乐乐便会说:“乐乐要拉巴巴了,妈妈会很高兴!”他再也不觉得拉巴巴是很不舒服的事了。

  妈妈通过与乐乐协商,使乐乐将解大便这件事与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了,于是,好习惯便主动形成了。

反思

  琪琪玩完玩具总是不收拾,妈妈常常一边帮他收拾一边训斥他。这天琪琪又扔下满地的玩具就不管了,妈妈很忙也没顾上帮他收拾。第二天,琪琪想玩拼图玩具时,怎么都找不到其中的两块了,急得都要哭出来了。他找到妈妈,妈妈一看机会来了,就对他说:“找不到了吧,为什么找不到了呢?”琪琪想了想很不好意思地说:“玩具太乱了。”妈妈说:“那应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把玩具送回家,看能不能找到,好吗?”他们一起把玩具一一归类,结果在娃娃的衣服里掉出两块拼图,琪琪高兴极了。后来,他再也不乱扔玩具了。

  其实,“反思”也就是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这样的体验比百倍的训斥更有效。

资源

  一歌简直就是家里的小公主,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马上就要得到,晚一点她就不依不饶。邻居安奶奶家的兔子生了小宝宝,爸爸妈妈很喜欢,要来了一只兔宝宝。可是爸爸妈妈都太忙,谁来照顾兔宝宝呢?干脆让一歌来养,正好也可以培养她的耐心和细心。一歌开始有些怕小兔。但几天下来就喜欢上了它。慢慢地,一歌变了。以前,吃饭的时候一歌总是迫不及待地先吃,现在她总是先喂饱小兔然后自己再吃饭,她还会耐心地给小兔洗澡。更令人惊喜的是一歌还将从小兔身上学到的迁移到了生活当中,需要她等待和耐心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做出解释,她都会变得乖乖的。

  一只小兔子的到来使一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巧妙利用这种有利资源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

一些策略,但宗旨都是使习惯的养成转化成孩子的一种内心需要,从而使孩子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了孩子的将来,不要轻言放弃,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了。

1 2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