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心理> 性格心理> 积极暗示带来正面影响

积极暗示带来正面影响

2008年09月28日 13:53 出处:大洋网--现代育儿报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107
前言积极暗示法就是通过成人的语言、动作、表情、行为榜样等手段和方法,给孩子以正面的影响和激励,让孩子

,不掉饭粒不撒汤,肉蔬菜都吃光’。不信吃饭的时候你偷偷观察一下……”

  知心话语

  如果孩子存在哪方面的缺点,家长不能经常唠叨和数落,更要注意不能当着其他人的面进行批评和数落,因为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间接给孩子提了醒,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并让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认同,在潜意识中认为“我就是这样的”。

  案例三

  让我亲亲你吧

  妞妞跟妈妈到姑姑家做客,姑姑有个男孩叫小强,比妞妞大半岁,两个孩子在一起投入地玩“扮家家”,忽然,小强抱住妞妞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大家看到了,觉得很有趣,哄堂大笑。奇怪的是,从这以后,小强总是喜欢“亲”小朋友,妈妈感到很困惑。

  方法运用

  成人的表情、语言、动作对孩子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小强因为偶然亲小妹妹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大家的笑给予了小强一种暗示,觉得我的这种行为很有趣,大家很喜欢, 所以他就会故伎重演。家长只要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出冷淡或者故意忽视,让孩子觉得没趣也引不起关注,这种行为慢慢就会消失了。

  知心话语

  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如果他的行为能够引起成人的关注、紧张或者谈笑,就会更强化了他做这件事的欲望。孩子很多不良的爱好和习惯都是成人不断有意或者无意暗示的结果。



温馨提醒

  提倡给孩子多一些积极的暗示,如:鼓励的眼神、由衷的赞许、良好的榜样……避免带给孩子消极的暗示,如:数落训斥、不恰当的攀比、当众嘲笑及不良的行为榜样等。

1 2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