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想在家里是怎么说的。既然“有言在先”,说了话就应兑现。明确地告诉他,见什么买什么是不对的,不能同意他的要求。
如果有的孩子又搬出往日的“伎俩”,撒泼打滚,家长不要心疼孩子
哭闹而顺着他,更不要怕自己难堪而迁就、让步。家长可以装着毫不理会他的样子,径直往前走,或者干脆告诉他:“乱买东西不是好孩子,我自己先回家了。”
一般情况下,孩子见大人走开了,不理睬自己,会站起来追上家长,可能还会哭哭啼啼,但已经由原来的“必须要”变成了“请求买”。
家长这时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利用什么有趣的事吸引他,使他忘掉不合理要求。待到稳住孩子情绪后,或回到家里,再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不能乱买东西。
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使幼儿的精力集中到故事情节上来,明白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那样孩子就不会再坚持自己的无理要求了。
家长平时在家里,可以让大一点的孩子参与家庭开支计划,让孩子知道钱都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如果一个人乱花钱,其他人的生活就要受影响。让孩子知道这些情况,当父母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时,他会觉得父母的话是有道理的。
平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收拾玩具,这样可以使孩子对自己的玩具有印象,不致于到商店里乱要。有些玩具家长可以先收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如果都放在哪儿,孩子倒不觉得新鲜了。
另外,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块自己动手搞些小制作,小玩具,对那些破损的玩具,改改修修。给洋娃娃做一件新衣服,给小卡车安个顶篷,让孩子觉得惊喜。这自然节省了开支,同时也让孩子明白,外面买得好,不如自己动手做的好。
所以,拒绝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既不能妥协,也不能暴跳如雷,而应冷静、严肃、态度坚定。任何一种严格要求,尽管是合理的,但对孩子来说,毕竟是外部的东西。要使合理的教育要求变成孩子的意识行为,用简单命令和急于求成的办法都是达不到目地的。这就要家长循循善诱,平时多对孩子进行教育,严格
要求,不能宠爱、溺爱他们,要意识到现在的放任自流,只能是害了孩子。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