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心理> 性格心理> 受虐的孩子长大后也有虐待倾向

受虐的孩子长大后也有虐待倾向

2006年11月09日 10:07 出处:新华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797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幼年受过虐待的猕猴脑部会发生变化,导致它们成年后容易虐待其后代。这可能帮助解释,为什么一些受过虐待的孩子长大后也会虐待自己的子女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幼年受过虐待的猕猴脑部会发生变化,导致它们成年后容易虐待其后代。这可能帮助解释,为什么一些受过虐待的孩子长大后也会虐待自己的子女。

  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最近在《行为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幼年猕猴如果受到母亲的冷遇和虐待,脑部产生的血清素会比普通猕猴少。

  血清素是一种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许多研究显示血清素缺乏会使人焦虑、抑郁和暴力。

  研究人员观察了一些被亲生母亲排斥和虐待的幼年猕猴,另外让一些幼猴离开生母,由有虐待行为的雌猴抚养。结果发现,不管虐待幼猴的是生母还是养母,受虐待幼猴脑部的血清素都比普通猕猴少10%到20%。这表示血清素缺乏是抚养行为引起的,不是遗传原因所致。

  跟踪研究还发现,受虐待的雌性幼猴成年后,有一半会虐待自己的孩子,而且虐待孩子的猕猴正是那些脑部血清素水平低的猕猴。在人类社会中,很多受虐待的儿童长大后并不能痛定思痛、努力做合格父母,反而比一般人更易虐待子女,这可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这些发现显示,虐待儿童的行为不只是给子女带来一时的痛苦,还会在子女的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在多年以后殃及孙辈。

  使用抗抑郁药提高受虐儿童体内血清素水平,或许能帮助防止他们长大后重蹈父母的覆辙。但科学家指出,一些抗抑郁药有不良副作用,而且虐待行为带来的长期伤害不是一两种化学物质能够消除的。人类的行为非常复杂,药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导人们怎样为人父母,防止虐待儿童的事件发生。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