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他,也会使孩子觉得不如不告诉妈妈。下一次打碎东西,他会装不知道,或者推托是别人干的。
当家长发现孩子这些说谎行为以后,家长就要严肃对待了。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切忌简单的批评教育。
三岁左右的孩子要求独立性的意识加强,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如果管教时忽视了孩子这一特点,而对其严加管束,就会引起孩子与成人的矛盾冲突。
有人把这段时间称为第一反抗期。这一时期的管教方法如果不妥,孩子一旦形成任性,即使家长再有证据,有时他也敢故意说谎。
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说谎,然后针对他说谎的动机给予耐心引导。
帮助他认识不说真话的坏处。说谎是一种不良行为,大家都不喜欢。
如果孩子为了得到某种食品,
玩具而有意说谎,家长不要认为孩子稚气可掬而一笑了之,更不能认为这是孩子的“聪明”而四处炫耀,这会助长孩子的说谎习惯。
如果孩子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而说谎,要向他强调:“做错了事是可以原谅的,但说谎是不允许的。”
当孩子说了谎能及时承认,或者减少说谎次数,父母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培养孩子改正缺点的自信心。
防微杜渐。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说谎的严重性。
寓言故事“狼来了”,就很能启发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小孩喜欢的形式,启发孩子认识说谎是错误的,以及说谎导致的不良后果。
另外,做家长的也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和言行,改正教育孩子的方法。当好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说谎与大人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比如,大人粗暴地管教孩子,使孩子以说谎保护自己大人平时哄骗孩子,“你自己乖乖地玩,一会儿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可事后说话不算数。
时间长了,孩子习以为然,也就容易跟大人学,说话信口开河,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只要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是可以帮助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的。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