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平时听了父母的称赞还要高兴。
父母有时也会惊讶,“这孩子平时练字马马糊糊,应付了事,今天怎么写得这么认真?”父母也会觉得脸上有光,许多父母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拿客人夸奖的话来鼓励孩子,作为孩子不断前进的动力。
有些孩子可能没有什么
特长,但既然他愿意在客人面前说这说那,不妨让他“表现”个痛快,谈谈他的小伙伴,他们班里的事,他的奇妙幻想。由于有父母和客人一齐作听众,孩子会格外来劲,滔滔不绝,有时甚至会妙语成珠,让家长大吃一惊。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避免养成在生人面前讲话发怵的毛病,有什么不好呢?
其实,许多演员就表示自己是“人来疯”,越是观众注意自己,自己的创作,表演欲就越强。
其次,孩子“人来疯”,异常活跃,说明他心里十分高兴,激动,这时候让他做什么,学什么,一般孩子都乐意接受,愉快地进行。所以家长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孩子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比如家长趁机可以给孩子讲讲什么是“文明待客”,什么是“礼尚往来”,可以考考孩子“你知道客人来了为什么要敬条吗”?“请你帮我摆好桌子,想想让客人坐在哪里?”因为家里有客人,孩子会觉得很新鲜,有趣,对家长的话一般不会反感,为了证明自己能行,他会努力做好。
这样一来,家长既增加了一个“帮手”,又不致使孩子闹着没事、瞎捣乱。同时还教孩子学会了如何礼貌待客。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知道有客人来时自己该怎么做了。所以家长不要一见孩子“人来疯”就烦得不得了,应该努力把坏事变成好事。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要想减少孩子“人来疯”,就应该在平时注意严格要求,积极诱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及行为习惯。
我们国家具有热情好客的传统。在现实生活中,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友好往来是常事,这样彼此交往,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融洽彼此间的情感,孩子也能从中受到与人友好相处美德的熏陶。这些对他长大后走向社会,友好、大方地与人交往,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怎样待客。
家长切忌自己谈的热火朝天,让孩子从始至终坐冷板凳。即使孩子在一边玩耍,也要关注一下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因为客人来而受冷遇。一般客人来时,家长应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觉得很受重视,若家长能够再详细的介绍一下自己孩子的特长和优点,或者让孩子给客人表演一下节目,则既烘托了气氛,又鼓励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