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对到的课题,值得探讨的反而是说谎背后代表的一些心理状态。爸爸妈咪可以不用太紧张来看待小宝贝“说谎”这件事的对错,只要了解小宝贝说谎的原因,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就可以从小帮助小宝贝培养起“诚实”的美德! 3岁以前~认知有限造成“说谎”假相 首先要认清的是,3岁以下的宝宝,认知发展会影响他的语言能力,这个阶段的宝宝会因为下面几种认知特征,说出“夸大不实”或让人“啼笑皆非”的童言童语,而非在说谎。爸爸妈咪如果可以明确了解小宝贝说话背后的认知意义,就不会误解宝宝在说谎!家长也可以用更多的包容性,掌握宝宝的发展,成为宝宝成长的助力。 1.倒因为果:幼儿把原因当成结果,或者把结果当成原因。例如:孩子做错事被处罚,问他为什么被处罚,他回答因为他被处罚。这并不是因为孩子不承认自己做错事,而是还无法分辨两者的不同。 2
早些年,北京发生了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5岁的小女孩向妈妈抱怨说:“电视上的阿姨天天要我们和大灰狼一条心,大灰狼那么坏,我们怎能和它一条心呢?” 母亲详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电视上的《每周一歌》在放:“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很多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到流行歌曲的毒害,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远离流行歌曲。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孩子不但没有远离流行歌曲,反而离流行歌曲更近了。他们崇拜的偶像是诸如范晓萱、任贤齐、王菲之类的流行乐坛巨星,他们脱口而出的也都是“都是你的错,轻易爱上我!”等红遍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简单地禁止孩子听流行歌曲、唱流行歌曲,决非明智的做法,家长也应该转换视角,理性地分析一下流行歌曲与幼儿的关系。 流行歌曲为什么会吸引大量幼儿?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流行歌曲之所以会受到孩子的喜欢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流
时间对于每个人是平等的。生活的强者与弱者,往往就取决于对时间的态度,取决于能否善于利用时间,发挥时间的效能。希望子女成才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迟缓与动作笨拙,切莫等闲视之。 孩子动作慢吞吞,究其原因: 一是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容易为无关诱因所吸引,比如吃饭时看到有只鸟在飞,就放下碗出去看;穿衣时,听到什么,就把穿衣给忘了。 二是没有时间观念,既不紧张,亦不着急,毫不在乎。 三是缺少动手的机会。孩子动作慢,大人就帮忙或代劳。结果使本来就少乎其少的动手机会又给剥夺了。 如何改变孩子慢吞吞的习惯呢? 第一,制订作息制度,培养孩子的目标意识,让目标成为孩子自我催促的动力。有了作息制度,生活气氛就会紧张;“上幼儿园不能迟到”的意识,逼着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任务。
初生婴儿在饥饿疼痛、尿裤子或其他不适时,会张嘴啼哭。对于这种啼哭,多数父母会采用抚慰方式让小儿止哭。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小孩啼哭往往掺杂了更为复杂的因素,如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小孩就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对于这种情绪上的宣泄,一些缺乏耐心的父母常以“恐吓”方式让小孩止哭。 对此,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主任赵聪敏提醒,有些小孩在“恐吓”下停止啼哭,一些父母以为此法奏效,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将带来不良影响,因为小儿的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不会使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而将不满、忧郁积压在心中,并以异常的心理或行为表现出来。例如,有的小孩因害怕产生畏缩、焦虑情绪;有些小孩脾气变得暴怒,甚至出现打人、骂人等进攻性行为;有的小孩将心中不满发泄于同伴,
宝宝一出生就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饥了,渴了,不舒服了,都用哭声表达。尤其宝宝长大一些后,大人若不理会他,他就会哭。一些家长担心,一哭就哄会惯坏了孩子的脾气,因此故意不理会,这种做法是相当错误的。 哭声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开始。宝宝的哭声若得到了积极的回报,就会增加探索的兴趣和信心;如果哭声没有回报,久而久之宝宝就不会再哭了,就会自己跟自己玩。这样的孩子虽然“懂事”,而事实上宝宝的探索兴趣泯灭了,未来性格中冷漠、孤僻、自闭的成分也加大了。 美国《影响世界的13位男性》一书,对13位成功男性的分析发现,他们大都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得到家长的格外关爱,他们的每一个哭声和反应都容易得到家长的回报。 只要父母用心灵之爱去跟孩子打交道,孩子也会用同样的爱去回报家长。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宝宝的哭声,应该积极地回报宝宝,爱抚宝宝,让宝
我孩子自从上初中后,除了学校硬性规定上学期间必须穿校服外,他身上的穿着全是名牌,鞋子非要阿迪达斯不可,平常休闲衣服是耐克,连皮带都要选鳄鱼的。 去年刚买的手机,现在就吵着要换一款3000元的新手机,说什么落伍了,那手机当时卖1000多元啊! 平时每星期都固定给他零花钱,自从他升上初中后,每星期的零花钱都是100元,有时达到150元。但是最近他老是说钱不够用,要求每星期再多点零花钱。我们问他那些钱怎么花了,他说有时就是与同学们互相请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有时就是看到精品店有些东西不错就买了。我们没答应他增加零花钱的要求,他居然气得几天不跟我们说话,还摔了一个杯子,最终我们妥协了。 他现在不让我开车载他上学,只让他父亲载他,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开的是QQ,丢他面子,他父亲开的是本田,与其他同学的父母相比,还算过得去。
民间有一句俗话:“人人都会发脾气。”此所谓“人人”,既包括成人,也包括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在受到委屈、遭到冷遇或心情不佳时,往往会利用适当的机会、方式进行宣泄,让“憋”着的气“散”出来。同样,孩子在幼儿园或家庭生活中,也会碰到不舒心的事儿。或老师冷漠了自己,或是受了大孩子的心理平衡,从而发生冲动的行为(亦即发脾气),如大哭大闹,高声喊叫,摔玩具,撕画册,甚至赖在地上打滚,故意地把衣服弄脏等。通过一阵宣泄撒泼,孩子紧张焦虑的心理便会逐渐缓解,重又趋于平衡,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情况很像炎热的夏天,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但一阵倾泻之后,重又云开日出、天气晴朗一样。因而,对手孩子“发脾气”,大人可作“冷处理”,不必惊惶失措,更不要去“火上浇油”,在孩子冷静下来以后,与孩子一起谈心,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予以分析引导,讲清道理。 有些家长不
△认为宝宝听不懂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他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 △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还不会从口中说出,若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你就
孩子难免淘气,和父母耍耍脾气,唱个反调,这让已经忙碌的爸爸妈妈头痛不已。怎么我的孩子就不能是个乖宝宝?父母常会这样想。那就让我们动动脑筋,学学如何巧妙应对这些淘气孩。 智力一:显示出你们的弱势与不完美之处 A:假装“健忘”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自己收拾玩具,你不妨帮他来收拾,但是要故意当着他的面将玩具放到不该放的地方。当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没能正确地“回家”,他就会过来帮你的忙。 B:装得“无知” 反穿衣服,用手来穿鞋子,孩子一定会对你的错误行为哈哈大笑,并且直接指出你的“愚蠢”,而后很骄傲地自己穿好衣服和鞋子,让你见识见识他的本领。 家长们不用担心,这些行为不会让你们的孩子认为你们是真正的“弱智”或者“愚蠢”。这只是一种非常有趣又有效的策略。 智力二:选择正确的方式与态度 A:沉默是“金” 很多情况下,淘气的孩子
妻子去幼儿园接儿子,看见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妻子向儿子招手,儿子看见了,但没有像平常那样兴高采烈地跑过来,而是严肃地摆摆手。 妻子感到奇怪,就站在门边看。原来,小朋友们排成一队,扮作火车,而我儿子那时是车站“站长”。当儿子吹响哨子时,火车才能“呜呜”地开动。 “火车”开走后,儿子仍站在那里,认真地等着。妻子因为有事,急着回家,就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笑眯眯地点点头,叫我儿子过来。儿子不愿意,说:“我不能走!火车还没回来呢!” 妻子只好再等。为了早点带他回家,妻子从挎包里摸出巧克力,朝儿子摇晃,儿子虽然看见了,但就是不过来。 “火车”终于开过来了。妻子又叫儿子,儿子说:“乘客还没出站,我不能走!”妻子急了,直接进门,想抱儿子回去。儿子挣脱她,说:“我还要叫火车让道!不然,它们会相撞的!” 妻子不再理他,硬是将他带出幼儿园,弄得
按照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的规律,孩子长到6—7岁时就有了独立自主,形成性格的要求,所以从这个年龄段开始,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和父母顶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到了11—12岁的时候,随着孩子接受外界信息的增多,这种反叛精神更加突出,顶撞父母的时候更多,因此有些父母会感到委屈,甚至以为孩子和自己不亲了。 殊不知,孩子和大人顶嘴多数情况下是父母所逼!说白了,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差。大凡孩子与家长顶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虽做错了事,但是对父母漫无边际、长篇累牍的说教感到厌烦; (2)孩子犯错后有了悔改的表现,但是父母的处理不冷静,让他们感到家长有些小题大作; (3)孩子没
宝宝在吃饱之外,都有额外吸吮的要求,最佳的满足方式,就是母亲的乳头。如果母亲哺乳已经足够频繁,宝宝还是想吸吮,首先能满足要求的就是自己的手指头。所以没有必要制止宝宝吃手,因为这是正常而又必需的行为。安抚奶嘴可以偶尔使用,但是要慎重。频繁使用安抚奶嘴,容易助长父母的懒惰心理。冷冰冰的硅胶物品是难以替代父母温暖的怀抱和无微不至的关爱。
问:宝宝刚满一个月,现在母乳喂养。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特别喜欢把舌头伸出来,不知他的这种表现说明什么?是不是宝宝得什么病了? 答:宝宝经常会出现伸舌头的现象,这是正常的。 婴儿首先是通过舌头来认知世界的,然后用手或其他感觉器官来认识世界,这是婴儿的“口欲期”表现。多数情况下,婴儿伸舌头并非说明他得了什么病。 有的宝宝还会以吐唾沫为乐或用舌头追着毛巾或其他物品舔。一般情况下,这是宝宝的游戏,但是,如果伸舌头成了宝宝无意识的习惯动作,或是虽然有节律性但伴有其他异常情况时,就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人类在环境生活中,总不免会面临到各种不同情境。其中若遇到的是危险情况时,个体为避免受到伤害,就会随机应变,迅速采取逃离行动。而伴随着这项逃离行为的是一种特殊内在情绪,那是一项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种紧张状态的情绪,就是一种所谓的恐惧。 恐惧虽然使情绪呈现紧张状态,但却存有积极的一面。它会促进个人小心和谨慎,使人们不去从事那些会酿成灾祸的事情;它也会成为一种驱策力,使人们努力并对将来有所准备;它亦会提供人类冒险情境,使人们增加日常生活情趣。 恐惧这种情绪,若从人类实际生活情境来观察,那是人人都有过的经验。因此,儿童若有恐惧情绪产生,应属于正常反应。不过假使此种情绪显现过分,那就异常了。恐惧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痛苦,不仅直接影响个人情绪及心理健康,而且
一、孩子爱拆东西不是破坏狂 刚给孩子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发现已经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洋娃娃本来穿着漂亮的裙子,宝宝却把她的裙子给脱了,胳膊也扭了。甚至你会看见孩子把镜子打破了,却努力地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 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著名的幼教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 这样的“破坏性”其实是值得鼓励的。幼教专家说,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是故意去破坏一个东西,而是因为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把玩具拆开,去看车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车子为什么会动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 幼教专家认为,对于孩子这样的“破坏”
生活中,家长也常抱怨孩子胆小,比如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怕黑,不敢独自睡觉。 其实孩子的胆小大多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只要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胆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现象分析 怕生:不愿与别人交往 “豪豪3岁了,眼看着就要上幼儿园,可他非常胆小,不愿跟陌生人打交道,真怕他去学校受欺负。”方女士担忧地说道,从半年前开始,她就发现儿子胆小怕生。有一次,几个好友相约带孩子去郊外游玩,其他几个小朋友很快就玩得热火朝天,可小豪豪只是拉着妈妈的衣角看小朋友玩,自己却不肯加入。 专家把脉:多给孩子信息量 孩子怕生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养育方式有关,有些家长本身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带孩子去外面的机会也少,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自己玩,一旦碰到生人,也不知如何应对。
孩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多在睡眠中分泌,对于孩子来说,定时睡觉与按时进食同样重要。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儿童越小需要睡眠的时间越长。 出生第一年的新生儿在沉睡时就开始出现脑电慢波诱导生长激素的分泌。一般婴儿一昼夜需要睡眠14-18小时;1-3岁为13个小时,即白天睡2.5小时,晚上还要睡足10.5小时;3-6岁需睡眠11-12小时;7-9岁需睡10-11小时;10-12岁需睡9-10小时;13-18岁需睡眠8-9小时。 家长应尽量给孩子创造合适的生活条件,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长好身体。
不予理睬 如果婉言相劝仍然无效,父母不妨对孩子来个不理不睬,在不会使孩子太难堪的情形下,坚决采取这个行动。 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 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为不好,父母则要设法引发他另一方面的良好行为。当孩子的良好行为出现时,则要鼓励他,称赞他,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霸道的孩子表现出礼让温和的行为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奖赏和鼓励。 使孩子发泄过剩的精力 平时要多让孩子
图书是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在书的世界里,幼儿可以感受美丑,可以找到他们所喜欢的形象。图书的阅读,一方面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陶冶他们情操,另外一方面,图书对于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放在幼儿园里的图书角的图书,几乎都是支离破碎的,一本新的图书,不用几天,就会发现不是这里少了,就是那里坏了。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给幼儿看什么样的书,让幼儿学会怎样看书,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给幼儿选择适合他们的书。 幼儿的认知水平,审美能力都有限,对于图书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因此,在选择图书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一些具有儿童情趣的,具有积极思想的图书。幼儿的图书应是图文并茂的,书中不但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还记载了有趣的故事。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图书是幼儿从理解图画符号到文字符号
劝孩子吃饭,反而米饭吐了一地,小家伙还觉得分外有趣,让家长很无奈。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我们只需要运用心理学里的“行为改变技术”,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行为改变技术”实际上是通过关注和鼓励孩子良好行为、忽视和惩罚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来进行操作的。祥祥吐饭最初只是偶发的探索性行为,由于妈妈的反应过于强烈: 受惊吓的表情、用杂志遮脸等与通常吃饭时完全不同的反应,实际上是强化了祥祥的吐饭行为,使他吐饭的现象更加严重了。 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忽视不见的方式来弱化孩子的吐饭行为,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妈妈别生气,假装没看见,继续让祥祥进餐 2、通过提示菜品的味道和名称等方式转移祥祥的注意力 注意,一顿饭就期望消除孩子的吐饭行为是不可能的,但是两三天以后,孩子的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