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行为> 行为习惯> 儿童多动症:专家为您揭密

儿童多动症:专家为您揭密

2006年11月30日 16:44 出处:中国儿童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381
家里的宝宝总是好动,看动画片也是手脚不停;一会儿没看住,就上了窗台。于是父母们开始头疼不已:宝宝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提醒
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 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儿童多动症九种表现形式

  1.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

  4.做事常有始无终。

  5.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6.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

  7.情绪不稳,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

  8.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 智力障碍引起的。

  9.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

  郑教授提醒父母,多动症的诊断是个综合判断的过程。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明显不同,偶尔出现以上某种现象是很普通的。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多动,一定要请儿童精神科医生进一步诊断。

  儿童多动症如何应对

  郑教授认为,治疗儿童多动症除了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家庭治疗更为关键。据他分析,作为家庭系统中的一员,孩子出了问题,反映出家庭问题,如亲子关系不正常、家庭教育不科学等。同时,家里有多动症患儿,也常常会导致大人之间关系紧张。因此,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其他家庭成员也应接受咨询。多动症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缺陷,对待多动症患儿,首先应具有正确的养育态度,然后才能有效地付之行动。

  1.合理组织安排孩子的生活,帮助他制定家里以及学校关于行为、家务、作业的计划。

  2.开始时标准要定得低一点儿,然后逐渐提高。


  3.给予孩子及时、经常、有力的反馈。奖惩方法要因人而异,要做到确实有效,要以鼓励为主。

  4.安排适度的体育活动,对于孩子过剩的精力以合理疏泄,并加强协调性训练。

  5.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既不歧视孩子,也不以有病为借口过分迁就孩子。

  6.合理安排教育时间和内容。

  7.不要喋喋不休,对孩子提出各项要求时语句要简短清晰。
1 2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