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行为> 行为习惯> 三、儿童多动症的发病机制

三、儿童多动症的发病机制

2006年11月30日 14:09 出处:厦门儿童教育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801
虽然国内外对多动症的认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初期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直到50年后,文献报道才日渐增多,继而采用药物治疗,有效的比比皆是。但是,各位专家对儿童

证实了遗传因素与多动症有密切的关系。总之,遗传因素是本病的内因,其它原因所致的脑损伤及环境因素也是诱发和加重本病的重要原因。

二、神经发育与儿童多动症

各专家对神经发育与儿童多动症的看法、说法不一,有人对68例极低体重儿和790例低体重儿进行验证,发现多动症儿童神经的发育较一般正常儿童发育晚,认为神经发育不成熟是多动症的一个发病因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多动症儿童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以延续到成人,所以,并不能以神经发育不成熟一概而论。

人脑的正常发育从不成熟到成熟是有规律性的,有的发育成熟早一些,有的稍晚一些,但发育的最终结果,都会趋于正常,按重量计算,新生儿脑重约390克,占出生体重的8%;9个月时脑重660克;2岁时脑重900---1000克;至7岁时,脑重接近成人;成人脑重约1400克。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病因是注意缺陷,由于新生儿时期大脑皮层发育尚不成熟,随着时间的延长,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逐渐发育成熟,儿童的注意也开始由被动注意逐渐发展为主动注意,多动也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临床调查中大量的事实说明,虽然患者的多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甚至消失,而其多动症的核心症状自控力差、冲动任性等心理障碍因素并未消失甚至仍然相当严重。

三、脑损伤与儿童多动症

脑组织损伤与儿童多动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额叶损伤的病人,可出现注意障碍,行为冲动等异常表现。造成脑损伤的原因有:

  (1) 母亲在妊娠其间营养不良、外伤、疾病、服药、情绪异常等;

  (2)分娩过程中的创伤、早产难产、缺血、缺氧、分娩所致的脑损伤等;

  (3) 新生儿期小儿体重过轻,营养不良等;

  (4) 婴幼儿患有脑炎、高热昏迷、颅脑外伤等。

临床中通过对82例多动症患儿的母亲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发现有78.21%的儿童曾经有轻重不一的脑组织损伤,轻微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等;较重者可能出现智力低下、发育不良等症,我们在临床中还发现,多动症患儿以剖腹产窒息较为常见。

四、工业污染与多动症

随着工业的日渐发展,污染也随之接踵而来,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是铅中毒。铅中毒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人体

1 2 3 4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