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拥有善良的心,学会友好和别人相处,是家长最乐意看到的事情。如何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从而健康成长呢? 一、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学到宽容 幼儿园的老师在带班过程中,常常遇到幼儿间发生打闹现象,孩子们轻则哭一场,重则一方或双方受了伤,而追究起来无非是因为谁碰了谁一下或争抢玩具等小事引起的。那么怎样让孩子学会在玩耍的过程中避免类似的冲突,学会宽容和尊重呢? 首先,老师要为幼儿创设尊重、赏识的环境,让每个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赏识,从而学会尊重、赏识、宽容别人。 比如:每个班上都有一个展示全体幼儿作品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全班幼儿评价、欣赏每一件作品,这样可以使幼儿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学会欣赏同伴,明白人各有所长的道理。 除了外在的环境,和谐美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老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包容,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那么,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幼儿小
孩子从出生起,就受到家庭和父母的悉心呵护。同时,孩子的受挫能力又是否经得起考验呢?如何才能掀开孩子的保护膜,让孩子在受挫中成长呢? 愈来愈多的幼教工作者发现:在幼儿园中,有相当多的孩子非常“自我中心”,凡事都要以“我”为优先,十分在意输赢或得失。比赛、甚至游戏都不能输,输了就耍赖、不愿玩,有些孩子更是经不起一点挫折,如果他认为这项活动或任务有些困难,自己可能会做不好,就干脆放弃不做,根本连尝试的意愿都没有。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在意输赢,这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专家认为,以幼儿气质而言,坚持度的高低决定他完成一件事情的成果。坚持度高的孩子做什么事,非得完成不可,否则绝不罢休,而且还常有点挑剔、求好的完美倾向。坚持度低的孩子,做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废,或草草了事,令人觉得他不够用心或努力。 另一方面,环境造就人的个性,孩子会观察与模
宝宝到了幼儿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都非常快,十分惹人喜爱。这个阶段的宝宝在说话、心理发育方面有什么特征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2岁的孩子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他那带着奶气的语言虽然极为简单,却标志着极为重要的掌握人类交际工具的新里程。到了4岁,他能自如地运用言语表示请求、愿望、意见等。 2~3岁的孩子最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告诉他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他便会顺从地接受并记住。他可以遵守简单的规则和要求。例如,他会根据成人的要求不坐地、不玩土等。到了4岁,他能“习惯于许多生活规则、集体规则,并且能说出简单的道理。例如,进睡眠室说话就会吵别的小朋友睡觉。” 2~3岁的孩子有独立的要求,喜欢自己脱穿衣服、叠被子,尽管他还不会或不太会,但这种要求很强烈。到了4岁,已完全能独立地穿、脱衣服,叠小被子,还可以自己洗手绢、洗袜子等。他不但这样做,而且以&ldqu
暑假逐渐临近尾声,许多家长打来本报热线反映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产生了焦虑、恐惧的情绪。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开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形成了鲜明反差,因这一反差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称为“开学恐惧症”。 要上学了可我情绪很低落 “开学恐惧症”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特点是对学校产生恐惧。它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还有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 开学恐惧症的主要诱因是“开学”,它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或“唤醒”分离性焦虑、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前者是由于自己的人格缺陷或对学校和学习过于紧张所致;后者往往是在学校学习或在其他活动上有过挫折和遭受委屈、羞辱的经历
安徒生的童话总是如此的美好,丑小鸭最终也变成了白天鹅,但是《一只丑小鸭的悲剧》这个故事最近在网上走红,究竟这样的“黑暗童话”是儿童不宜还是对孩子的现实教育? “黑暗童话”:儿童不宜还是现实教育? 在安徒生的童话中,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然而,近日,微博网友“lemurben”披露的一则丑小鸭故事,却并非如此。 这个名为《一只丑小鸭的悲剧》的故事,主要内容为:小鸭子听完鸭博士讲述的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童话后,坚信自己是天鹅,然而妈妈却告诉它只是一只鸭子。小鸭于是离家出走,不料被一名妇人捉到,被做成一盘烤鸭。 “小鸭疯一样地挣扎,还狂喊着自己是天鹅。妇人什么也听不懂,只是用力按住它,终于把它宰了。”童话结尾,如此残忍地描述。 短短几天,这则故事在微博上被转发1.5万
每个人遇到事情都会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孩子也有自己发泄情绪的方法。但是如何发泄情绪才是健康又有效呢?孩子遇到重大的事件,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面对呢? 用倾听让孩子表达自己情绪 当然,灾难等意外伤害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控制,他也可能因此变得肆意妄为,故意去做一些平时不允许做的违反原则的事情。孩子之所以这样,只不过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来验证,事情是否真的像成人所解释的那样恢复了正常。因此,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坚持,不能因为孩子受到伤害就放弃,毕竟,这些规矩也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确定可以倚靠的一部份,他藉由破坏来测试父母的反应,以确定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会因为意外事件而改变。如果我们坚持原则,就会有助于帮助他回到现实生活中,带给他更多的安全感。 对于比较年幼的孩子,他可能会突然变得很依赖他喜欢的某个物品,比如他的某个毛绒玩具、小毛巾、小毯子、小手绢或其他特定的物品等,此时
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即使是简单的宽广胸怀和容人气量,也不是所有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如何才能培养孩子拥有豁达的胸怀呢? 建议家长们多给那些心胸狭窄的孩子们讲讲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在安徽桐城市的西南角,有一条全长约100米、宽2米的巷道,当地人称为“六尺巷”,也有人称“仁义巷”。它的得名有一段启人思考的故事。 张英是清代文学家,安徽桐城人,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张英老家的宅子旁有一条三尺宽的巷道,邻居吴家盖房时占用了。家人气愤不过,就托人给张英捎去一封信,请他出面解决此事。张英接到信后给家人写了一封回信: 千里托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了回信后,觉得张英的话有道理,于是主动把院墙向后撤了
很多妈妈都在忙着提高宝宝智力的时候,小编要提醒你,别忘了也提升他的情商。在小编看来,人的情商和智商都是一样重要的。对于宝宝而言,它的心理行为可以说决定了情商的高低。那么,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高宝宝情商呢? 第一方面:同情心和爱心 每个人的同情心都是天生的,有调查显示,一个九个月的宝宝在看到另外一个宝宝哭泣时,也会跟着落泪,其实这是一种触景生情、同情心最原始的表达方法。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进一步培养这种优秀品质,你可以每天问一下宝宝“你怎么惹小朋友生气了?”“你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更加开心吗?”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帮助他与其他小朋友建立友谊,并且培养孩子如何关心他人。 第二方面:从理解他人入手。 三四岁的宝宝在家长看来,是如此的脆弱和较小,还需要自己更多的细心照顾和关怀。但是很多事情他们已经能够思考和理解。而
孩子的人格健康关系到儿童身体的发育和人生走向的发展。如何才能发挥父母的指导作用,引导孩子走向健全人格的发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这几个方面吧。 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展心理学认为,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往往在孩提时代。所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初步的时间和纪律观念。让婴幼儿按时起床、吃饭,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要上班,不能迟到,而不要迁就孩子。适当的约束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意识。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作用巨大。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形成自尊、自信
很多妈妈都会称赞别人的宝宝乖,聪明,其实这样的对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喔。每个孩子都会不同的性格,而影响孩子性格形成主要有两大因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妈妈的心情 许多研究表明,孕妇的精神状态、情感、行为、意识可以引起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影响到胎儿的性格形成。怀孕期间,妈妈的心情好坏与否,是决定宝宝性格好不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随着宝宝的一天天长大,宝宝和妈妈的心灵感应也会日渐明显,如果妈妈的心情好,宝宝自然也会安静愉快;如果妈妈的心情乱糟糟,那么宝宝也会躁动不安、缺乏耐性;如果孕妇有忧郁心情,缺乏活力,所怀孩子出生后会好委屈,长时间啼哭。长大后感情脆弱,郁闷;如果孕妇能正确对待孕期反应带来的烦恼,积极、坚强地克服怀孕后期和分娩中的痛苦,这种坚强的意志会影响到胎儿,为胎儿出生后能有自尊自强、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好性格打下基础。 所以为了腹中的宝宝着想,准妈妈应该
好性格的宝宝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开心果,别人对他笑时,他也会对着别人微笑,并且这样的宝宝很少哭闹、食欲旺盛、按时睡觉,非常的令人喜爱。其实这样性格的宝宝在将来也会养成乐观向上、勇敢自信、有爱心同情心的的品行。而在出生到1岁期间,是宝宝养成这种情绪最关键的时期。 在这期间,家长应该满足宝宝所有的需求,例如充足的睡眠、足够的奶、干净卫生的环境等等。而经常大哭大闹的宝宝,多是由于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身体不适引起的。只有吃饱喝足,小屁屁清爽干净,他们才会开心的笑。 宝宝除了吃饭睡觉躺着外,他们还需要不同的新鲜刺激的玩具来供自己欣赏玩乐。当然家长和孩子晚一些适合月龄的亲子游戏,更能充实宝宝生活,让宝宝的情绪每天都处在非常快乐的状态上。 另外,即使是不满一周岁的宝宝,其实也需要适当的“人际交往”。因此,可以带着宝宝和一些态度良好、性格开朗的人接触。并且为宝宝找
经常表扬宝宝很重要,可以增加宝宝做事的自信心,对宝宝未来的成长都有好处。但是过度的表扬,很有可能造成他骄傲自大的性格。因此,表扬也是一门艺术,也是有技巧的。那么怎样表扬宝宝才能更有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窍门一: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很多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宝宝的行为,甚至认为宝宝的行为没有什么值得表扬。但是这些行为其实对于宝宝而言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因此,对于那些微微懂事或者做了宝宝很少做的事都对宝宝提出表扬,让宝宝增加自信心,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 窍门二:表扬应该具体。对家长对宝宝的表扬越具体越好,因为很多宝宝受到了表扬却不知道因为什么,这是起到强化好行为的作用了。因此,表扬的事情越具体越好,例如“你把自己的玩具都收拾到了一起,真是棒”、“看你自己提上了裤子,真列害”等等。 窍门三:在表扬时,不
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一个小孩,很多独生子女在各方面尤其是孤独感方面比非独生子女强。有些家长会选择饲养伴侣动物,降低子女孤独感。这样的做法可行吗? 近年来,为了探讨伴侣动物与儿童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伴侣动物与心理健康”课题组随机选取了北京市11所普通小学的402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不养伴侣动物的儿童,养伴侣动物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独,有更强的分享倾向,更愿意照顾幼小的儿童;而且与伴侣动物关系越亲密的儿童,他们的分享意愿和照顾幼小儿童的意愿也越强烈,孤独感水平也越低。 此外,此次研究中还发现:在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中,98.5%的儿童表示他们喜爱自己的伴侣动物,同时有85.3%的儿童觉得伴侣动物也爱他们。在关于喜爱伴侣动物的原因上,最主要
平时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很多宝宝有咬手指、吮手指,但是很多家长都认为是正常的。其实宝宝做这个动作反应了他们内心的变化,家长应该用科学的心态去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表现反应了什么? 1.几乎是整天将手指放在嘴里吮,只要手里没有东西,就将手放到嘴里去。 2.上课时吮,睡觉时也吮,有的不吮就睡不着。 吮咬手指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理运动功能障碍。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经调查发现,在6-12岁的儿童中,“经常”和“几乎整天”吮手指的儿童发病率为12%,而咬指甲的儿童的发病率则高达44%。 有统计表明,90%的正常婴儿都有吮手指的行为,特别是儿童在长牙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一般而言,儿童到2-3岁后,这种吮手指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但如果过了这一年龄阶段,还仍然经常吮手指,则属于不正常现象了。 咬手指可在儿童期任一阶段
很多父母都希望宝宝有一颗勇敢的心,有勇气面对任何事情。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勇敢坚强的品质,小编推荐几种方法,可以锻炼宝宝的勇气,完善自己的性格意志喔。 1.独立活动,树立信心 应尽可能让宝贝独立活动,如让他自己穿衣、收拾玩具、吃饭等。宝贝在做这些事情时,要克服肌肉尚不成熟,让手和眼协调一致工作,以逐渐达到熟练。在不断尝试过程中,宝贝的意志力就可得到锻炼。如果宝贝做得不好,也不必急忙去帮助,应该“先等一会儿”,让他自己克服困难去解决。当他经过努力终于获得胜利的满足感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就随之增强。 2.增加交往,多见世面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当一个人见多识广,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意识和判断时,他面对困难,往往有常人所不具备的智慧与勇气。小宝贝也一样,出生之后妈咪就应常带宝贝参加亲子聚会,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事,让宝贝懂得各种场合中应该如
有些细心的妈妈可能发现了,自己的宝宝性格有时候会太小气,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改正呢?宝宝小气讲来有可能成为交际的阻碍哦! 宝宝小气的原因 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 小气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自我意识的本能体现。孩子对心目中一切物品常理解为是“我”的,从未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如“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 父母行为的影响 如:邻居来借物品,父母怕东西被弄坏而表现出的故意搪塞,无意中成了孩子的反面教材。 教育上的问题 同伴交往时,孩子看中了同伴的玩具却遭对方拒绝,因此,当别的小伙伴向自己借玩具时也表现出小气行为,父母见后,却给予一些赞赏,这样,孩子的小气行为便愈发严重。还有家长的无谓的“牺牲&rd
4-5岁孩子的情绪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这个阶段可以好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教育孩子情绪控制的方法,有利于养成孩子健康性格心理喔。 一、情绪发展的特点 (一)情绪表现趋于主动性、稳定性、内隐性 主动性:随着认知和语言的发展,4-5岁幼儿由于某种外来刺激而引发的情绪冲动逐渐减少,他们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也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成人不断的教育下,在幼儿园集体活动及生活规范的约束下,4-5岁幼儿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冲动。 稳定性: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4-5岁幼儿的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加强,他们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比例在逐渐下降,他们在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的情境性和受感染性也逐渐减少。当然,他们并非对所有的事都能调节好,对特别感兴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绪支配,甚至还会出现情绪“失控”现象,遇到不顺心时仍会大发脾气。 内
你知道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黄金年龄是儿童时期吗?在这个时期,孩子的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开始了成型,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喔。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个时期奠定基础,如果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专家提醒,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同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
有些宝宝比较独立,且性格孤僻,跟其他宝宝总是不合群。这种情况性格原因占很大比例,但是家长也可以设法让宝宝融合到集体去,不再孤单。 不合群的原因 已经上幼儿园小小班的原原不喜欢和小朋友玩。平时她不愿意出去,甚至不愿意走亲戚、逛公园;和妈妈外出时,也从来不与别人打招呼。 像原原这种不论是在陌生还是熟悉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不愿意与人交往,独自一人消磨时光,而且不向旁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观点的孤独行为,被称之为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 原因解析 1. 孩子先天的气质类型造成的 有的孩子喜欢微笑,而有的孩子更容易哭泣;有的孩子容易害怕、害羞,而有的则不然。比较而言,先天胆小、谨慎、性格内向的孩子会自觉表现出控制、抑制自己的行为,他在与人交往时容易退缩。 除此之外,那些时常体验挫折与失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经常说“我不会”或“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让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造成孩子情绪病。如何让孩子可以有效地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测测孩子的自控力 1、当孩子在饭桌上提出“想要一个游戏机”的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当下的反应是: A.、耍赖,哇哇大哭 B、翘起嘴巴,拒绝继续吃饭 C、平静地问原因,并表示等下再谈 2、家里来了一个陌生人,孩子正在客厅里玩玩具,他当下的反应是: A、不肯叫人,自顾自玩 B、赶紧躲回自己房间去 C、叫人,并配合回答客人的问题 3、孩子在幼儿园里做游戏的时候输给了别的小朋友,他当下的反应是: A、乱扔东西,恨赢的人 B、伤心得哭了 C、不开心,但马上就能恢复好心情 4、父母原本和孩子约好周末带他去最喜欢的游乐园,但临时有事,不得不延期,这时他当下的反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