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孩子分手也受伤
    孩子分手也受伤

    1 我们总以为“孩子不懂事”,就觉得他们的心不会疼。 吃完晚饭,接到闺蜜的电话:“豆豆不知怎么了,一整天都不开心,话也不说饭也不吃,你说这可怎么办好?” “你说孩子了吗?”“没有啊。”“是不是跟幼儿园小朋友闹别扭?或者想吃什么好吃的没吃到?还是你答应孩子的事儿没办到?”“都没有啊。”闺蜜的声音里一片茫然。“那她最近有没有丢失什么东西,心爱的玩具之类?”“哦……”闺蜜仿佛在搜寻:“早上她的一个Hellokitty 玩偶找不到了,让我再买,我说那个是阿姨从国外带回来的,国内买不到,她也就没说什么。” 我明白了。闺蜜的话,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悠悠三岁的时候,有天午觉醒来,没有像往常那样拍我醒来,也没有吵着要喝水要看动画片,而是一个人默默地侧躺在那里,垂着眼睛,手里有意无意地玩弄着芭比娃娃的裙子花边。夏天的空气闷热,浓树荫又挡了窗,蝉儿吵得

    标签:性格
  • 美国老师支招:像做游戏一样教孩子管理情绪
    美国老师支招:像做游戏一样教孩子管理情绪

    记得逃逃3岁多的时候,那会儿我们还在国内,有次晚饭后我带着他在小区里走走,正好遇到幼儿园的同学丁丁也被妈妈领着出来散步。两男孩见面很高兴,一开始玩得很好,可后来为了抢谁先玩从地上捡到的一块石头争了起来,我和丁丁妈开始都没太在意,觉得只是小朋友之间的普通玩闹而已,结果两小子越争越欢,最后索性开始大闹大哭起来。这下我们这两妈都慌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一轮不怎么奏效,只有一脸尴尬地各自把孩子抱走。后来过了段时间,我问逃逃,你还记得上次跟丁丁吵架吗?他说记得啊。我又问,你还记得当时是在争什么吗?逃逃想了想,说“对啊,我们是要争什么来着?是玩具车吗?” 请各位自行脑补我的一脸黑线……争议的问题已经被淡忘,但心情不美丽过却记得清清楚楚。 对于身体、心理、认知都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情绪爆发的频率会挺高。除了上面这次,逃逃类似的情形也还有不少,有的是为了抢一个玩具,有的是

  • 宝宝害羞别忽视了这些原因
    宝宝害羞别忽视了这些原因

    在这个年龄,宝宝会对新环境和人抱有试探的心理,但这并不是真的害羞,而是正常的发育行为。 原因 1陌生人焦虑 有些宝宝在7个月时,就会对除了爸爸妈妈之外的人保持沉默,而有些宝宝快到1周岁的时候,才会开始回避陌生人。你想想,他不认识你,为什么要跟你说话呢? 2分离焦虑 一些社交场合往往需要和爸爸妈妈分开,在其他人抱起宝宝时,他会回避。这并不是他害羞的信号,只是在这个阶段,宝宝担心离开你。 3恐惧 对于刚刚会动的宝宝,世界是一个需要探索的令人兴奋的地方,但也是一个可怕的地方。面对陌生人,宝宝也会心生恐惧,这种行为也会被解释为害羞。但是这种害羞对宝宝是种自我保护。 4缺乏社交经验 宝宝的一些像是害羞的行为,实际上只是缺乏社会经验。如果宝宝很少接触别人,他不知道如何回应你的友好。 5天生害羞 当

    标签:性格
  • 孩子会有失落情绪?引导他们自我调节是个好办法!
    孩子会有失落情绪?引导他们自我调节是个好办法!

    很多家长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怎么让我的宝宝不遇到挫折,不失落?” 丽兹.莫丽森(Liz Morrison)是纽约著名的心理治疗师,她主要研究亲子教育。长期研究亲子关系的她对于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极为了解,对于应对孩子失望情绪的方法,她给父母提出了5个关键策略。 1、聆听并正视失望情绪 当一件事情没有达到孩子的期望时,他就会失落。可能是比赛没有获奖、考试没考好,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聆听,让孩子表达自己的失落,然后再告诉他们这些很平常,要让他们正视失望,并帮助他们分析失望的原因。 2、帮孩子认清梦想与现实 其实人之所以会产生失望的原因,就是现实与梦想有差距,差距越大就会让人越失望,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梦想不是一日可以达到的,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在失败中吸取经验的。比如孩子想去哪里玩却暂时去不了,我们可以

  • 宝宝的气质是怎么炼成的?
    宝宝的气质是怎么炼成的?

    1遗传 气质是个体行为差异的生理基础,它受遗传影响,较为稳定。行为遗传学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气质上的相似性来寻找这种遗传的作用。在半岁大的时候,比起异卵双生子,同卵双生子在很多气质特征,如活动水平、害羞程度、对关注的寻求、对限制表现出的痛苦、情绪反应紧张度、坚持性、易怒性和社交性上都表现得更相似。 小贴士 行为遗传学家通常将影响儿童成长过程的因素划分为三种:遗传力、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 遗传力是指能够用遗传的差异解释的因素或特征。 共享环境指的是同胞共有的家庭环境,这是使兄弟姐妹之间更加相似的非遗传因素。 非共享环境是指其他的环境变量,他们是使同胞之间不相似的环境因素。例如,兄弟姐妹的出生顺序不同,他们就读的学校和各自的朋友也可能不同,父母对待每个孩子的方式也会有差异。非共享环境会受

    标签:性格
  • 珍惜你内向的孩子
    珍惜你内向的孩子

    在美国,大约有一半高敏感害羞的孩子在7岁前变成了胆小的孩子。但是只有1/3的孩子最后会成为焦虑型的成人,其他人则倾向于变得注重细节、严谨慎重。因此通常成为成功人士。这也是铸就科学家的因素之一,虽然这些人很少成为聚会上的灵魂人物。 所以,如果你碰巧有一位害羞内向的孩子,要保护好他,接纳他的本性。 1不要给宝宝贴上害羞的标签 有时候,宝宝退缩是好事,尤其是当他们想先看看一种新情形的时候,或者当他们觉得自己不喜欢与别人交往的时候,或者是在被强迫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行为举止的时候。应该允许他们谨慎地对待这些情形,不要给他们贴上害羞的标签。 2给宝宝准备的时间 如果宝宝确实退缩,不要替他们回答问题,也不要试图哄他们开口。你只需要继续交谈,并相信宝宝在准备好了之后会加入进来。 3不要当宝宝的面说他害羞 向别人介绍宝宝时或者宝宝拒绝说话时,不要

  • 如何读懂难养型孩子?
    如何读懂难养型孩子?

    什么是气质?气质是孩子的脾气、秉性,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方式,主要跟神经系统的活动强度和灵活性有关。 难养型孩子生活节律不规则;对新的刺激反应消极,退缩,环境改变后适应较慢;情绪反应强烈,而且常为消极反应;坚持性高,不易接受安抚等。 难养型孩子对父母的挑战非常大,父母需要有更大的耐心,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气质特点,并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生活节奏不规律 壮壮是个精力充沛的小男生,晚上经常闹腾到十一二点还不睡觉,让父母感觉疲惫不堪,只要一关灯壮壮就开始哭闹,于是每天晚上睡觉都演变为一场“战争”。 给父母的话 有些孩子天生吃饭、睡觉以及大便很有规律;而有些孩子规律性要弱一些,只要还有一丝精力,就会拒绝睡觉。而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很重要,父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首先,睡

    标签:性格
  • 别过分高估你的孩子,自恋孩子在哪里都不会受欢迎!
    别过分高估你的孩子,自恋孩子在哪里都不会受欢迎!

    自我欣赏、自我迷恋、以自我为中心,很多时候孩子的这种表现都受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家长过分的高估自己的孩子、过分的去赞美孩子的智商和外在的表现、孩子在某一领域/方面取得一点成绩就无限的放大…… 当然所有的父母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天下最聪明、能干、优秀的孩子,但是以下这些行为如果家长一直在不断的强调,就有可能把孩子从自信带到自恋这条路上去。 1.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拿来比较,并一直强调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比别人好。生活中很多的孩子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中,但是也有很多孩子生活在我很优秀,别的孩子都不如我的自我欺骗中。就算是再优秀的孩子,如果一直生活在我很棒、没有人能超过我、我就是最好这样的赞美的环境中,时间久了他们就有可能会真的很自恋。 2.把父母和孩子之间温暖的情感看成可以交换的商品,爱的没有温度。不能

  • 宝宝开始害羞了,要紧么?
    宝宝开始害羞了,要紧么?

    1抱紧他 不论处于何种情形,如果宝宝表现出害羞,你都要安慰他,不要给宝宝贴标签,说“宝宝害羞”这样的话。他会蜷缩在你怀里希望得到最大的安慰,你只要通过抱紧他的方式回应他,当他逐渐放松下来,他又会偷偷地从你的怀里探出头朝外张望。别人一看他,他又会笑着缩回去。好像做游戏一样。 2给宝宝时间 让宝宝慢慢了解陌生人。一开始他会注视陌生人,当他感觉放心时,他会朝他微笑,嘴里咿咿呀呀或轻声咕哝。可能需要经过几次接触,他才能和这个人轻松相处。 3别催促宝宝 假如陌生人缓缓靠近宝宝,然后用温柔的语气跟他聊天,而你也不催促宝宝,他可能更高兴于这个人认识,随时观察宝宝的反应,以便你判断他是否接受了足够多的刺激。 4为宝宝做榜样 你越是善于交际,宝宝练习社交技巧的次数也就越多。参加亲子活动、看望朋友,或者带宝宝外出,能帮助他适应社交场合。

  • 六招帮你矫正“暴脾气”的宝宝
    六招帮你矫正“暴脾气”的宝宝

    矫正的方法 1首先家长应找一找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是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差,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还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缺乏判断的能力。 2家长检查一下大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否一致,特别是当孩子发脾气时,周围的人是一味袒护他,还是教导他?假如一味袒护,就会使他尝到甜头,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强化,他就会闹得更凶。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并记住一个道理: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使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当武器”不起作用。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育,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会有所改变。 3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家长可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4千

    标签:性格
  • 懂事的孩子,最可怜!
    懂事的孩子,最可怜!

    作者:韩大茄 我侄子今年八岁。暑假在我家住,因为受综艺节目和同学的影响,他很想去体验一下玻璃栈桥。 我告诉他,只要他在一个月内,认真地把暑假作业做完,且保证85%以上的正确率。我就带他去。我的要求很明确,怕他耍小花招。 侄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般,要达到高正确率,必须很仔细很认真地去做每一个题。那一阵他电视也不看,iPad也不玩,起床后就认真写作业。每一个题都做得工工整整,无刺可挑。他似乎生怕我会以其它理由取消这次的计划。 这一切在表姐的孩子来我家后被打破了。在饭桌上表侄儿听说了我们的“玻璃栈道约定”,就嚷着要妈妈带他去。表姐告诉他,想去的话就要像弟弟一样认真完成作业,作业做好了我就带你去。 表侄一听就不高兴了,直接把筷子拍在桌上。他马上整个人躺到地板上,哭着滚来滚去,嚷着就是要去玻璃栈桥,就是要去,马

    标签:性格
  • 内向
    内向

    内向是什么意思? 心理学中对内向是这么解释的: 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内者为内向。 内向性格为: 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 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 倾向于做事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 日常生活有规律,严谨。遵循伦理观念。 做事可靠。很少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焦虑、紧张、易怒还有抑郁。 睡眠不好。具体表现与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环境诸因素有关。属于中医“气虚 ”体质。 内向者的特点: 内向者的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和观念。 他们善于保存精力,但他们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并体验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觉,由此他们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会交往,以免被过分消耗。 他们并不

  • 原来每个孩子都有撒谎敏感期! (颠覆认知的深度研究)
    原来每个孩子都有撒谎敏感期! (颠覆认知的深度研究)

    别慌!如果你的孩子撒谎了,那是非常正常的! 在1989年的一次经典研究中,新泽西医科大学的研究者把一群3岁的小孩带进一个安装了隐藏摄像头的房间。研究者们告诉孩子门,他们会放一个“惊喜玩具”在桌子上,要求孩子们不可以偷看这个玩具。然后研究者离开了房间。每当发现孩子偷看(绝大多数孩子都这样做了),他们就会回到房间,问孩子有没有偷看。结果,有38%的孩子撒了谎,说他们没有偷看玩具。 2002年,就孩子撒谎的现象研究了20年的李康教授团队又做了一次类似的实验,结果发现:2岁孩子中,就有30%会撒谎,到了3岁,撒谎率达到50%,4岁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撒谎了。 如您所见,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撒谎。 不仅是你家孩子会,连隔壁老刘家、同事小李家的孩子也说过。 其实,孩子撒谎是有原因的 哈佛大学儿科学荣誉教授,96岁高

    标签:说谎
  • 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让人操心!
    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让人操心!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眼里的不乖,就是孩子调皮,有些孩子喜欢恶作剧,或者脾气不好,喜欢打人和扔东西,于是被贴上标签。 有的妈妈说反对孩子太野,希望孩子乖乖地。 每个父母的理念不同,家庭也不一样,我们尊重每一种方式。 但是我们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天性,认识孩子成长的敏感期,不断地自我学习,做一个好的父母。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但很多的父母不喜欢顽皮淘气的孩子。他们喜欢文文静静,干干净净,听话的乖孩子。 于是还真产生了一大批的乖孩子,他们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或者是害怕父母给予的惩罚,他们学会讨好父母,将自己真实地感受和情绪都隐藏起来,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很乖的样子,这样就能得到父母的喜欢和奖励。 近年来心理咨询师得到一个这样的结论: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长大之后

  • 孩子人生有3个叛逆雷区踩中了到底怎么救?
    孩子人生有3个叛逆雷区踩中了到底怎么救?

    所以孩子叛逆期里做的些事人人都知道,可是怎么来应对就未必都明白了,今天就来聊聊吧。 第一个叛逆期:2-3岁 2-3岁被称为宝宝叛逆期,也会被大家用“可怕的两岁”“恐怖的两岁”来形容,足以见得孩子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来得有多么“轰轰烈烈”。这个转折也让很多父母第一次展开了与“叛逆“的较量,因为你眼中的乖宝宝已经变成了一个喜欢“不”字打头的"小恶魔",最喜欢对和你对着干,比如:“睡觉”“不睡!”“吃饭”“不饭饭!”“拉着手一起走”“不要!”……分分钟让人恼火的节奏。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在2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比较容易自我为中心,开始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够以做“对抗”行为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凡事喜欢自己做,不愿意他人帮忙,更不愿意被“指挥”“分配”,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情感还变化无常,让人难以招架。 父母该怎样应对这一时期的孩

    标签:叛逆
  • 从睡姿看宝宝性格?
    从睡姿看宝宝性格?

    睡姿一:蜷缩睡 侧卧,小手小腿蜷成一个团,类似胎儿在母亲身体中的姿势。采取此睡姿的宝宝外表强悍但内心敏感,初识陌生人时可能会害羞,但很快就会恢复自在。一般来说,这种睡姿的宝宝多是缺乏安全感,比较软弱,他们独立意识不强,对某一熟悉的人物或环境总是有着极强的依赖心理,比较感性,逻辑思维稍差,困难面前大多习惯逃避。 睡姿二:趴着睡 面朝下趴着睡,脸转向一侧,两手放在枕头旁边。采取这类睡姿的宝宝多半喜欢热闹,胆子大,实际脸皮很薄,自尊心很强。他们不喜欢被人批评,自我保护意识强,在和人交往时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性格比较内向,甚至是特别内向。 睡姿三:摆“大”字状 脸朝上仰着睡,手脚伸开呈大字形。采用这种睡姿的宝宝未来可能会呈现出两种性格,一类是对自己的状况非常乐观和自信,他们待人接物热情、开放。心理藏的东西不多,有什么说什么

    标签:睡觉性格
  • 孩子争宠可能以疾病的方式呈现
    孩子争宠可能以疾病的方式呈现

    争宠方式多样,或直接或间接,或以言语见长,或以行为取胜。爸爸妈妈们再公平,也难免偏颇。尤其对于小宝,年龄小些,家长总是照顾多一点。此时老大心中难免失衡,原来所有人都围着老大一人,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他,现在被分流一半,尤其妈妈总要抱着小宝,老大心里的落差实在不小。 不同孩子对弟弟妹妹的诞生反应不同,有特别喜欢的,有反应一般但可以接受的,有抵触的。有的情绪产生大波动,甚至出现躯体疾病的。 其实所谓争宠,是要获得更多关注,对孩子关注不足,孩子就会出现问题。 个性反常,反复生病 TU0TU0妹妹1岁了 ,TUOTUO最初对妹妹是可以接受。但随着妹妹年龄增加,两人开始了争夺妈妈大战。 妹妹因为小,需要吃奶、需要抱、需要换尿布,因此常常多得妈妈恩宠。哥哥想和妈妈讲讲幼儿园的小朋友、幼儿园的老师、今天不高兴、今天学了一个新游戏

    标签:二胎
  • 大脑里的这些东西,造就了孩子现有的个性
    大脑里的这些东西,造就了孩子现有的个性

    文/李跃儿 今天的内容是李跃儿老师在今年5月份的一次千人公益讲座上的视频分析,影片内容来自《头脑特工队》,她很详细地析了孩子的喜怒哀乐是来自哪里,孩子乐观还是悲观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大李老师的讲解从这个视频开始: (视频时长4分50秒,建议在wifi下观看) 一个孩子出生后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她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她的大脑里出现了这样的变化: 快乐! 首先一个橘黄皮肤蓝色头发的小人出现在她的大脑里面,这个小人代表快乐。因为人类的一生生活肯定是追求快乐的,所以出生的第一个瞬间,大脑神经中的第一个需求就是快乐。 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她的精神就开始发展和孕育。 椭圆的圈圈是孩子的眼睛,她的神经元在里面干嘛呢?我们看看,这个地方有个中央控制器,快乐把手

  • 从小穿旧衣孩子性格可能有这种缺陷!看完我再也不敢给孩子乱穿
    从小穿旧衣孩子性格可能有这种缺陷!看完我再也不敢给孩子乱穿

    梦娜妈妈很头痛,她说6岁的小女儿不知怎么了,将自己的衣服一件件用剪刀绞坏,还发脾气不吃饭,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后来晚饭后,妈妈陪梦娜写作业,梦娜突然呜呜地哭了:“妈妈你不爱我,姐姐是坏蛋!” “是不是姐姐欺负你了?”梦娜摇头。 “妈妈怎么不爱你了?” “你从来没给我买新衣服,我穿的都是姐姐不要的破衣服……”还未说完,梦娜就哭得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妈妈惊讶了:“姐姐的衣服不破呀,都是八九成新的……” “就是破的,就是破衣服,你总是给姐姐买新衣服,没给我买……你一点也不爱我……呜呜……” 听了梦娜的话,妈妈很内疚,从来没想到孩子这么在意“给姐姐买新衣、自己穿旧衣”。 没新衣服,对一些孩子来说是什么体验? 老实说,小朋友长得快,总是买新的真的有点奢侈,如果能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不仅环保又节俭。

  • 小时不让娃变态,长大变成真变态。容易被家长误解的敏感期别扭行为
    小时不让娃变态,长大变成真变态。容易被家长误解的敏感期别扭行为

    经常有妈妈在后台评论: 孩子1岁了,看到东西就往嘴里塞,怎么阻止都没有用,这正常吗? 我家孩子2岁了,特别太抠门了,他的玩具别人连碰都不能碰,这小气的性格能改吗? 我家孩子才3岁脾气就很大,老是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 不用急!今天妈队要给大家介绍我的一个好朋友,英华兰的DrBing。这些问题她统统都能解决。 DrBing是一枚关注儿童语言启蒙和心灵成长的欧洲儿童教育学者,风趣逗比,还精通英、法、德三门语言,游走生活在多个国家和文化中,文章,题材和观点都让人耳目一新。 今天这篇关于“孩子敏感期”的文章,看完真是收获满满,那么枯燥的主题都能让她给说的那么搞笑,真是服了。 前言 之前一连几篇文章DrBing8开了蒙氏,关于蒙氏最有价值的“数学启蒙”我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请催文

    标签: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