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托管行业虽然也与教育相挂钩,但是校外托管机构的这一行业的诞生是市场刚需。孩子放学时间早于家长下班时间,家中老人精力有限,知识水平有限辅导不了孩子学习。而且“隔代亲”这一现象很常见,老人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玩耍。导致许多孩子放学回家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学习都是要等到父母下班后才能开始的事情,而加班、应酬多的时候更是让家长无暇分身。校外托管正好弥补了这一点空缺。
托管班虽然不是此次教育改革的重点打击对象,但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毕竟改革后孩子更多的时间都是以校园内为主,托管班在生源上就会相对减少。慢慢地行业内竞争就会变得激烈,蛋糕就只有这么大,如果没有优良的品质和竞争力是很难以立足的。
尤其是有一部分还附带了专业学科辅导的托管机构,前路及其渺茫。作为机构负责人应该在危机中寻找到机遇,也许突破了会有更好的发展。
第一, 对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政策的监管力度超预期,行业料将大幅收缩。
有人预测说,”双减”政策仅仅是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起点,未来,国家肯定还将出台更多的配套监管政策。
大致来说,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课外培训的相关公司包括学大教育、高途课堂,学而思等最近几天好几家公司的股票也呈现出了断崖式下跌的状况;而中公教育等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的公司、主营民办学校业务的凯文教育、主营企业管理培训的行动教育,均不在本次文件的管辖范围之内。
第二,对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而言,目前的政策监管影响不大,但是不排除后续政策强化监管的可能性。
与学科类培训相比,虽然前段时间国家也有一定的改革和约束,不过相对而言相关宽松:
1)市场准入上:仅要求区分类别,严格审批;2)业务范畴上:线上的非学科类培训同样限制了每节课的时长;3)营销模式上:与学科类培训一视同仁,禁止广告;4)融资方式上:没有提出具体要求。
另外,非学科类培训未来也有可能被适当引入学校的课后服务。在文件第25条中提及: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等。
总体来看,非学科类培训受此次政策监管的影响不大,目前暂时没有规定非学科类培训不能在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进行办学,但政策的整体导向是“减负”,非学科类培训同样也应适度、不应占用过多的精力与成本,因此,不排除后续政策强化监管的可能性。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