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有很多人感到特别困惑,和茅台董事长相比,记者这份工作可以说又苦又累又没钱赚。身为知名企业的老总,袁董事长头上的这个光环已经很多、很亮了,可是为什么他非要给自己安一个记者的身份呢?
张彬:袁先生的爱好有两样,一个是运动,一个是写作,而且以前他的一些文章《解读国酒茅台的品牌价值》等论文还曾经在国家级的期刊上发表过。我主观臆断袁先生主要还是由于爱好写作,笔耕不辍,喜欢从事新闻写作等方面的原因,有一个新闻记者的证件,他会感到无尚荣光。但是关键是他取得这个证件的程序一定存在着问题,肯定是有违规的现象。
其实现在在一些地方,企业老总想当记者的情况并不少见,企业家对于记者的身份趋之若鹜。有人担心如果这种情况不断的发展的话,会不会给整个媒体行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张彬对此表示赞同。
张彬:这是一定的。为什么这么说?新闻出版总署在09年以后严格管控记者证,同时严格打击四假——假报刊、假记者证、假记者、假新闻。因为记者本身的社会地位,媒体的品牌力和公信力,所以免不了有一些不法分子冒用记者的光荣甚至采取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一些不法的活动,在社会上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相关部门才进行了严格的打击。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其他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在领取记者证的程序上应该是一样的。
对于“记者证”这个身份证明来说,不管你再有相关的爱好也一定要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取得。也有观点认为,企业现在是出新闻的地方,如果是企业家来当记者的话可能会给媒体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气息。张彬表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张彬:企业作为经营单位如果再从事所谓的新闻采访编辑的话,某种程度上讲是不合理也不合情的。新闻记者证只颁发给给新闻单位的采编人员,其他人员应该都没有获得的理由和资格,而且企业家和记者的社会分工也不同,如果又是裁判员又是教练员,中间的利益界定、权责的划分怎么来定呢?新闻记者证件就是新闻采访的身份证明,只有新闻从业人员才能够拥有,而且要需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取得这个证件。乱发记者证,哪怕是发给一个良好的公民,发给了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或者优秀的国企老板,甚至发给了一个地方的官员都是不合法的,都是违背程序正义的。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