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就都会有情绪,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那么当孩子有情绪时,家长该如何对待呢? 一家三口外出办事,回来经过农贸市场,想想家里年前没囤什么菜,就跟父与子说,你们在车里等着,我去买点菜。 车子停在菜场侧门入口斜对过,车里喜马拉雅电台正在播放儿子爱听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 菜场很大,一半的摊位铺着防雨布,另有一半摊位,摊主在和隔壁邻居闲着唠嗑。 平日熙熙攘攘的菜场,此时只有几个稀稀落落的买菜者。 还好,各种蔬菜水果、猪牛羊肉一应俱全。只是价格贵得让人乍舌,比如小排,平日里二十多块一斤,今日却要卖上四十五。加班工资三倍,仅限初一到初三,这排骨怎能过了初三还是两倍价格呢? 想想大过年的,没回老家过年的摊主也不容易,我就买了两根排骨——其实主要是家里有两个肉食动物在等着。 出了农贸市场,
做家长的一定要知道,你永远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那么想要孩子强大,家长要教会孩子哪些事情呢? 做了母亲以后,每每听到各类事故或灾难的消息,总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勾勒出它背后牵扯着的家庭,想想那些不幸的孩子:不知道他们之前过着怎样平淡快乐的生活,危难发生之时产生了怎样的心理起伏,悲痛过后的人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生命中未知的劫难,我们的孩子该如何规避风险,又怎样把必须承受的身心伤害降低到最小,这是值得每位家长思考的问题。 天灾人祸面前, 良好家教筑起牢固防线 发生在2017年农历新年的马来西亚沉船事故,是团圆喜庆的节日里一抹悲伤的印记。那几日铺天盖地痛心的报道里,一对中国母女的事迹格外引起我的关注。 据获救乘客回忆,事故发生后,这位母亲冷静地组织周围人开展自救活动,并鼓励大伙儿团结一致
对待自己的孩子,相信每个家长都是尽心尽力的,而对待别人的孩子,态度往往就不一样了,而对待别人孩子的态度,最能见素养! 老公出差的时候,正赶上儿子打疫苗。虽然是初秋,但是天气还是比较炎热,估计坐出租是人们最好的选择,出门等了一会没能打到车,便狠狠心抱着他上了公交车。 公交车上人还不是很多,只剩下几个不靠窗的位置,我捡了一个靠门的坐下。可是刚坐下没多久,儿子就开始大呼不舒服。我拿出包里的玩具食物给他,他仍然说不舒服,我没了辙。 坐在我们旁边的是一个穿西服的女孩,二十岁如花的年纪,我请求给她换一下位置,想在靠窗的位置让儿子透透风。她看了我们一眼,没说话,又把头扭向了窗外。 别人帮你是恩情,不帮你是本分,所以面对她的拒绝,我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或许她也有什么难言之隐想坐在靠窗的位置呢。 我无奈地用尽浑身解数哄着儿子,等快到我们下车的站
当一个小生命来到我们身边,带给我们是无限的喜悦。但是这个小宝贝从吃饱睡,睡饱吃的时期很快就会过度到淘气期,那么怎样才能在淘气期“保护”好他呢? 在一本育儿书看到过把孩子这段时间称之为“孩子懵懂期”,泛指有很多危险的物品,孩子有能力触碰,无能力辨别有没有危险。 比如:衣服上的纽扣,若是被小宝宝抓在手,而大人看护未及时发现,很容易被当做食物吞进肚子,造成生命的危险;茶几上摆放的水果刀,小宝宝出于好奇拿在手中当玩具。危险可想而知;让小宝宝用筷子吃饭,导致拿筷子摔倒......试想一下这些不安全隐患时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 但是,这些可以预期的隐患,只要我们看护人细心一些,并把危险物品移出小宝宝视线范围,放置到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这些隐患是可以预防和杜绝的。如果保护的很好,孩子没有受到伤害,他们会觉得安全。 然而,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探索,安全
当发现孩子有“顺手牵羊”的行为,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了,因为如果孩子养成了这个坏习惯,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聪明的家长该怎么做呢? 周六,小美带着2岁的女儿倩倩去同学家做客,同学家也有一个跟倩倩差不多大的男孩叫亮亮,一整天里,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子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晚上回到家,小美整理倩倩的书包时,发现里面竟然多了一本儿童画册,在小美的记忆里,她和先生并没有为女儿买过这本书,她问倩倩:画册是从哪儿来的? 倩倩一边玩着洋娃娃,一边用很轻松的口气说:“书是亮亮的”! “哦,是亮亮送你的吗?” “不是,当时我很想看这本书,亮亮哥哥不给看,后来,我就把它装进书包了,拿回家看!”倩倩的回答很诚实。 在一旁的爸爸当时就火了:“倩倩,没经过亮亮的允许,你就把他的东西拿回家,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这是------” 爸爸的“
做家长的最大的心愿,某过于是孩子能健康幸福,但是孩子从小的生活环境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家孩子从小有这几个表现,那么长大后人缘会很好。 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些孩子特别活泼,能够得到多数人的称赞,有很多的小伙伴,但是有些孩子比较害羞,不大会和别人相处,所以很少有伙伴和他玩,他会显得比较孤独。如果孩子从小有这几个表现,说明孩子长大后人缘会很好,当妈的提前可以高兴了,看看你家孩子占了几个? 一、敢于表达的孩子 性格活泼开朗的宝宝,往往都能和别人玩在一起,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其实有些孩子,不是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而是孩子太害羞了,太胆小了。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分享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孩子人缘会很不错。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爸妈一定要锻炼孩子,表达自己的勇气和能力,有时孩子说的可能是错的,但爸妈不要责备孩子,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养成好性格。
父母要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当然父母的影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如果父母给孩子传播的是积极健康的思想,那么孩子在成长中,会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反之父母如果经常有意或无意,做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好的思想,会让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过的更加艰辛。 1、不让孩子哭 孩子哭本来就是自己心情难受想要宣泄自己,但是家长总会要求孩子闭上嘴,这样孩子不哭了自己的耳朵清净了,孩子长时间把负面情绪压在心里,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所以面对孩子的哭泣,不要严格的限制。 2、让孩子学会占小便宜 家长在买菜或者买什么东西的时候习惯讨价还价,这是好的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生活,但是买好东西还喜欢顺带拿些东西这样就不好了,虽然数量少老板不会多说什么,但孩子看到会学习,在以后做事的时候可能会为了利益不顾自己的名誉,这样下去
总会听到一些妈妈说自己的宝宝小时候明明很聪明,可是长大后却越来越笨,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知道宝宝的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后天的培育对宝宝也非常的重要,尤其与宝宝从小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养成好性格。但是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的健康发育,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以下的这几种坏习惯容易把孩子的“聪明劲”赶跑,爸妈可要特别注意警惕了。 一、孩子睡眠不足 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使人减除疲劳,而且还能促进大脑的休养,为大脑的运转奠定了好基础。如果人长时间缺乏睡眠,不仅对身体不好,还会造成大脑衰退,加速脑细胞的死亡,影响人的智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
拥有一个孝顺的孩子,是每个家长们的期望,那么家长你知道吗?孩子3岁后有这3种表现,会一直爱妈妈,是个很孝顺的孩子。 前几天一位爸爸给我们留言说,自己真的好委屈,明明是他在家整天陪着孩子,可是孩子妈妈一从外地回来,他就只和妈妈亲:晚上看个电视都要挨着自己的老婆,睡觉还要拉着老婆的手,就连吃饭都必须和老婆在一个碗里吃,好一个妈妈的“狗腿子”,而我只要动手碰一下她的妈妈,他就要和我急,让我这个当爸的很是生气。 虽然这位爸爸嘴上说自己苦,但相信他还是很爱自己的儿子,只不过有点吃妈妈的醋而已。 如果你家孩子3岁后还有下面这3种表现,那就说明他会一直很爱妈妈,真是妈妈的好福气,看看你家孩子有几个吧: 1. 好东西喜欢与妈妈分享 我们知道对于孩子来讲,他们会有很强的占有欲,特别是孩子1、2岁的时候,如果你想从他们手里拿走任何东西,那简直是
教育孩子,不能总是母亲单方面的付出,父亲也要好好去教孩子,而如果爸爸是这样的性格,孩子长大后肯定也不会差到哪去! 同学聚会的时候聊到孩子,一同学说我一直以为,自己和孩子经常相处对孩子影响最大,所以在孩子面前,始终特别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就怕自己哪一点没有做好对孩子不利,但是谁知道我的影响,对孩子并不是最大的,他爸爸对他的影响才是最大的。即便孩子和爸爸相处的时间比较少,孩子也改变了自己做事对人的方式,这一点是让我比较惊讶的。 1. 比较尊敬对方 在家的时候,孩子的爸爸知道,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比较辛苦,总是处处的体谅我,即使是我的错,孩子的爸爸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和我吵架,总是让孩子在家听我的话,照顾我不惹我生气,所以孩子出去和同龄人玩的时候,因为不小心被碰到磕到,孩子总会笑笑说“没事你又不是故意的”,不会大声的哭闹,要去把对方也打一顿,这一点我还是比较
家长们每天忙于工作,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和孩子相处了,那么家长要知道,如果每天睡前坚持对孩子说这3句话,你们的亲子关系会更好。 听周围很多妈妈都抱怨,说孩子和自己越来越不亲,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自己每天拼了命的在职场厮杀,早出晚归,回到家想和孩子亲近一下,孩子对自己不理不睬,心里真的好难过。现在很多父母都是双职工,白天一整天都要上班,根本没时间陪孩子,有时候下班回到家也是匆匆忙忙的,也没时间和孩子交流。孩子还小,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父母长时间不和孩子交流,孩子心里肯定会有怨言。 所以,不管当父母的如何忙,一定要趁着晚上的时间和孩子多交流。每天晚上坚持对孩子说这3句话,拉近亲子关系,也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妈妈\爸爸爱你 很多父母都比较含蓄,和孩子说一句我爱你都是羞于开口。但是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说的人心里温暖,听的人更会开
自己独自带娃生活到底累不累,难吗?都说妈妈是最坚强和伟大的神圣职业,宝妈挺过这几件事的都堪称大神,不信看看~ 小雅是个非常好强的女子,当然她也有能力把任何事情都做好。但是生完孩子两个月后,小雅突然给我打电话一边哭一边说:“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带孩子真是太累了”,不是我亲耳听到的话,我还真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事情能够把小雅难倒。 不过说实话,带孩子到底有多难,没有带过孩子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尤其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没有人帮衬的时候,那应该是非常的痛苦,很艰难。那么到底一个人独自带娃有多难了?我们听听宝妈们的亲身经历,能够挺过这几件事的宝妈都堪称是大神。 一、一个人带娃做饭 生过孩子之后,很多宝妈都会在家做全职太太,那么相应的家里的家务,还有带宝宝都成了宝妈的工作。到了饭点,宝宝饿了的时候,宝妈需要做饭,可是刚把油弄好,要开始炒菜的时候,宝宝跑过来抱住宝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瞬间,但是也有丑陋的一面,那么我们平时和孩子的相处中,该教给孩子什么样的安全教育? 前一段时间,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杨某开车回家,看到17岁的女孩张某独自行走,便心生歹意。于是他以汽车刹车有问题为缘由,骗女孩进车帮忙。 随后,杨某在车内将女孩用胶带捆绑,然后将其奸杀。为了逃避责任,杨某又将这个17岁女孩的尸体肢解焚烧。 现在,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归案了,可是这个只有17岁的女孩,还没来得及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就已经去世。 作为一个女孩的妈妈,这篇新闻,让我感到愤怒、焦虑与不安。 转头望向女儿,看见她甜甜的微笑,心里不由担忧,她以后是否也会遇到这样的恶人,如果遇到这样的恶人,她是否能保护好自己? 因为善良助人,女孩被残忍奸杀的故事,不止发生过一起。 4年
男孩子会调皮一点,在平时的教育中,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道理,家有男孩,宝妈一定要教会他这4件事,将来他会感激你的! 对于父母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长大后能够有出息,不然即使家产再殷实,都可能会给孩子败光的。而要想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父母就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用心。 家有男孩,宝妈一定要教会他这4件事,将来他会感激你的! 1. 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女性都能够单枪匹马、独自解决很多问题了。如果男性没有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注定是会被淘汰的。 而要想男孩拥有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父母从小就要培养他的独立思想,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慢慢培养起自己的独立思想以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自信,敢于表达自我 都说
当孩子说:“爸爸妈妈,我在等你们”,相信听到这句话的你们心底都会有一阵暖流,那么请告诉孩子你爱他。 这是来自一位爸爸的真实讲述:吃完晚饭,老婆在洗澡,我在厨房洗碗,2岁的儿子端了一把小椅子坐到浴室门口。 我问儿子在干什么,他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等妈妈。” 顿时,我的心头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一种温暖中带着酸楚的味道。问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传宗接代?养儿防老? 看到书里一个很感动的答案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多么美丽的答案呀! 是的,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从一粒种子在我的身体里发芽,慢慢长大,感受到那有力的小胳膊小腿这捣你一下,那踢你一脚,直到有一天,他拼命地钻出来,来到这个
在很多人的眼里,男孩就要有男孩的样子。那么,家有“玻璃心”男孩,家长该怎么教育呢? “男孩不能哭,要坚强啊!” “男孩不能怕吃苦,将来怎么办啊!” “男孩就是皮实,得打一打。” “男孩都大大咧咧的,可以随便说说,不会记在心里。” “男孩不能撒娇,难看,羞羞脸、” 我们其实对男孩有太多这样的“成见”。 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男孩。 我之前收到一封邮件,就说了一位妈妈对儿子的烦恼。 “我是一个11岁男孩陶陶的妈妈,一直秉承,和孩子说话算数,对孩子耐心,认真倾听孩子,给孩子更多的爱,也在不断学习怎么爱孩子,来养育孩子。 不管是熟悉的还是初次见面的家长,都觉得陶陶很讨人喜欢,每次见到他都笑眯眯的,都说他的眼睛特别纯净,可爱,天真。 是的,在陶陶的眼中
都说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但是陪伴不是人在孩旁,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孩子在你身边成了“留守儿童”。 孩子生存,不仅需要物质食粮,也需要精神食粮。要能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母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父母在感情上的抚慰和滋养。 然而,很多年轻父母并不懂得这些道理,在陪伴孩子时总是手机不离手,殊不知这样的陪伴是无心的陪伴,是形式上的陪伴,是走过场的陪伴,是名存实亡的陪伴。 2月初杭州拱宸桥小学向全体家长发起一项“抬头日”倡议,将每个月的16日作为“拱宸桥小学抬头日”。在这里一天,爸爸妈妈回到家能丢下手机,全心全意配孩子学习、玩耍。 陪伴不是“人在孩旁心在机”,而是彼此之间温暖的呵护和交流。对孩子而言,重要的是拥有全身心陪伴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让孩子陪着大人做事亦是很好的方法。 达到有效陪伴,父母要做到两点,一是敏感性,知其需;二是作出适当反
生活中,很多中国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白眼狼,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却培养出一个个“受之无愧”的孩子。 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中国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的太多,孩子却觉得理所当然。 最近,豆瓣上的一个帖子火了,网友吐槽自己10岁的小侄子。 这个小侄子不仅成绩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重点来了。 小侄子觉得自己太优秀,嫌弃自己的父母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 孩子说自己的父母太穷,只开得起十几万的丰田,他的同学都拿着iPhone7,自己却只有儿童手表。 他的成绩总考第一,才艺出类拔萃,然而,就是如此优秀的孩子,竟因觉得自己优秀而嫌弃父母,真实上演了一幕“狗嫌家贫,儿嫌母丑”的闹剧。 “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这是这位考第一孩子的价值追求。 这位
教育孩子,父母也应怀有一颗谦逊之心,感谢这个小天使给家庭带来的快乐与希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也是芳香的。 朋友偶尔在我家吃早餐,儿子像往常一样,为客人盛粥、剥鸡蛋。朋友竟握住儿子的手,连声道谢。 我和儿子都有些不习惯。平日里,有人夸儿子乖巧懂事,有人夸我教子有方,可这样郑重其事向一个小孩子道谢的,朋友还是第一个。 我笑着劝阻:“好了,你是长辈,不用这么客气。” 朋友却认真地解释:“长辈更要懂得感恩。” 我摆摆手:“你越说越离谱了,感恩是孩子的事……” 朋友正色道:“你讲错了,感恩是双向的!” 我看看表,欲言又止,再辩下去,大家都要迟到了。我送朋友到楼下,儿子忽然追了上来,他叫道:“阿姨,您忘了拿文件袋!” 朋友愣了一下,蹲下来,揽住气喘吁吁的儿子说:“宝贝,你知道这份文
不得不说,现在的很多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几句就发脾气,摆脸色,越来越难管教。那么家长们到底该怎么管教呢? 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百般宠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没有自己的教育原则,一味纵容孩子、宠溺孩子,不会管教孩子。 父母把自己的爱打包给予孩子,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但是,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毛病。 正面管教孩子,才能引导孩子培养优秀的品质。家长善于用好自己家长的身份,管教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不吼不骂,管好孩子以下4件事,孩子只会越来越优秀。 管好孩子的手——不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父母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树立好规矩。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翻动。 孩子天真好动,对于新鲜事物都会存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