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给孩子制定好的生活习惯吗?有些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是受益终身的,言传不如身教,最毁孩子的几大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孩子还不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和错的时候,他会观察并模仿父母的行为。我们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准则?是否在毫不自知地给孩子以错误的引导? 坏习惯1:不耐烦 疲惫的你回到家看见乱七八糟的衣服玩具,还有一旁在哭闹的孩子,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 “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了成人的尊重。孩子哭闹一定有他的原因,别带着你的情绪去抱怨,蹲下来,心平气和的给孩子一个拥抱,说不定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不回避
当婆媳矛盾转化到育儿观念不同时,该如何处理?老话都说“隔代亲”,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爱可以说是澎湃汹涌!很多平日在儿女面前不苟言笑的老人,在面对自家小小、软软的孙儿的时候,都无法克制自己宠溺的情绪,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有些老辈子总觉得儿子媳妇初为人父母,不如自己有经验,所以就很容易和年轻人产生冲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面对婆媳育儿观念冲突这个问题的时候,明星也和普通家庭没有什么区别。胡杏儿就被港媒爆料称:因为育儿观念冲突,婆媳失和。 可见,婆媳冲突人人家里都可能出现,和你是贫穷还是富贵并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和自己婆婆有矛盾的宝妈们呢?小编也收集了一些处理问题的办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一、首先要确定以谁为主导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虽然用这句话来形容婆媳在育儿
你对于孩子的教育上心吗?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呢?其实父母越舍得,孩子越优秀! 教育专家卢勤指出: “今天的家庭教育,很多爸爸妈妈有些误区,就是拿得起放不下。从管吃、管住、管穿、管用、管接送,然后管找对象......父母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 其实,父母管得越多,孩子越叛逆。如果你放任不管,会让孩子变坏,大可以从生活中观察他,出现问题直接沟通,完全没必要去干涉他的一言一行。 毕竟,这一生,是他来过,而不是你替他过。再强大的父母,也无法陪孩子走完属于孩子的人生路。 在电影《摔跤爸,爸爸!》中一个细节,让笋干老师感触最深:“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影片里大女儿吉塔,最后终于杀进了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摔跤决赛。 决赛那天,父亲因教练的
孩子拥有着世界上最纯净的爱,可是很多妈妈都忽略了,今天鱼妈跟大家聊聊孩子爱妈妈的几个特征,妈妈们平时要多注意,细细地享受孩子对自己的爱。 特征一:总爱粘着你 不要嫌孩子跟屁虫,因为你给孩子的安全感十足,孩子爱粘着你,爱在你身边跟你说个不停,这些都是孩子爱你的表现,妈妈们好好珍惜这段时光吧。 特征二:喜欢与你分享 看《爸爸去哪儿》总是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爸爸和孩子分别有任务不能在一起,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看到好吃的好玩的总想着给爸爸带上一份,这就是爱。 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欢跟你分享他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一定很爱你。 特征三:会心疼你 最明显的就是当你生病的时候,平时吵个不停的孩子也会安静下来,不打扰你休息,为你倒水喝,提醒你好好休息,简直不要太暖。 特征四:坚定维护你
你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会给孩子灌输安全观念吗?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给孩子灌输安全观念,安全教育是我们最该给孩子补的课! “再让我去上二课班,我就离家出走。”日前,冉冉妈妈被冉冉的一句话折磨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冉冉妈妈说,近期,冉冉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拿“离家出走”威胁她。“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学的,动不动就说要离家出走。真是又担心又生气。”冉冉妈妈边说边抹起了眼泪。 或许,我们该给孩子补上的不是各式各样的二课班,而是“安全教育”这一课。 多数女孩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打开“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微博,几乎每天都有一条甚至几条失踪儿童信息发布,其中大部分孩子是因为贪玩、离家出走等原因失踪并找回,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而在前些日子,10岁的施琳燕,放学路上失去了联系,最后找到的,却是孩子的遗体;13岁的朱瑾瑜失踪后,父母和姐姐疯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很多时候孩子都会学习父母的样子,那么在生活当中,你会鼓励孩子吗?妈妈常说这7句话,孩子情商将高出同龄人3倍!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更是孩子的老师,在各方面都是孩子学习、模范的对象。 我认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氛围,从小在和谐温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比一个在每天吵架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更好,不管是情商方面还是性格方面,都是受欢迎的。 我这个人比较随和,很多妈妈经常跟我抱怨说孩子很不听话,不好教,怎么说都不听。有时候总是说孩子,孩子又不听,自己压抑不住心中的情绪对孩子发脾气,骂孩子,之后自己又也别后悔。 其实,只要妈妈掌握了正确的说话方式,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管教孩子都会变得事半功倍。 01、当孩子不想上床睡觉 妈妈要这样说:还有5分钟就到睡觉
你家的孩子做错了事情以后会主动道歉吗?有些孩子就不会哦,那么家长们在生活中就需要灌输孩子道歉的观念,听说受人欢迎的孩子,都学了这9种道歉方法! 很多家长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嘴巴不够甜,不会说好话,明知犯了错也不愿意立马承认错误。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说“对不起”。 很多孩子小时候是会说“对不起”的,即便不会直接说,在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也会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歉意。 比如,会拿自己的零食或玩具跟爸爸妈妈分享,如果这时候爸妈不领情,甚至说,“哦,现在知道错了,那刚才干嘛了!” 那么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觉得“道歉并没有作用,既然不管道不道歉都是我的错,那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渐渐的,孩子就变得越来越不会道歉了。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 当孩子犯了错误,爸爸妈妈要鼓
爸爸在孩子的生命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陪伴孩子做一些事情,8岁之前,爸爸一定要陪孩子做的50件事! 刘墉曾说过,许多爸爸在孩子的图画里,没有手。因为爸爸们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他们想不起和爸爸一起做过的事。 如果你正好也是一位很忙的爸爸,抽些时间,和孩子做这些事,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爱,并不比妈妈少。 1、天气好的时候,一起去放风筝,能和孩子动手做风筝那就更棒了。 2、准备彩色笔,和孩子一起画画,画你们的梦想中的家是什么样的。 3、下雨天,穿上雨鞋,带孩子玩踩水花的游戏。 4、一起看精彩的动画片,选每天一集的那种,并告诉他,你想当里面的哪一个人物。 5、雨后的夏天,到楼下花园里找蜗牛,看它们怎么背着小房子走路。 6、春天,带上小捞网,到公
你知道吗?在生活当中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尤其是孩子的金钱观念,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一定要趁早! 小西最近很苦恼,和老公因为收支问题拌嘴的时候被孩子听到了,孩子懵懂地问“我们家很穷吗?”小西当时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孩子,就草草点了头,然后对孩子说“我们家没有很多钱,所以你以后不能随便乱花”。事情过去了好几天,小西总会回想自己的话,担心自己这样的回答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小淘建议,当孩子问“我们家有钱吗”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沉默应对,也不用急于回答。可以反问孩子“为什么这么问”,同时做好诚实回答的心理准备,在了解孩子询问的原因后,组织语言解答孩子的困惑。 但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反问孩子为什么的时候,要尽可能用最鼓励的语调。如果口气听起来是多疑的,就会像控诉或不赞同,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胆怯,甚至直接结束这次对话。 事实上,这不是单纯地回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知道吗?家庭教育掌握好这四个“不要”,孩子更优秀! 教育孩子是件既复杂,又简单的事情。只要做到顺应孩子的天性,遵从和保护他的生命个性,就把握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以下4个“不要”,家长要牢记。 戒律一:不要当众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家长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再进行教育。当众责骂,甚至殴打,都将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两年前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父亲当着老师和同学的 面打了孩子一巴掌,而孩子立马跑到楼顶跳楼自杀了。在生活中因为家长当众侮辱孩子而发生的悲剧并不罕见,归根到底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 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我们要意识到无论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往往导致孩子
你会和孩子相处吗?在平时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你掌握了技巧吗?有些家长和孩子沟通并不顺畅,与孩子相处,选对技巧是关键! 育儿路上,孩子的各种问题都会让家人揪心……,其实,选对方法,与孩子相处还是非常容易的。 技巧一:掌握孩子性格特点以及对失败的承受能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最差,经常闹脾气,家人怎么哄都不奏效。 每当这时,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将他(她)带到其他房间,或让他(她)一个人冷静,等他(她)脾气消了,再去理他们。 更好的办法是家长要先掌握孩子的性格,明确他们对所遭受困难程度的巨大承受能力。 所以,每当孩子自己解决不了麻烦时,家长就应该马上用其他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分心,或恰到好处的给予帮助。 技巧二:在孩子疲惫前做好准备 疲惫,也是孩子发脾气的一个主要原因。
你家的孩子听话吗?有些孩子不听话,家长平时也不教育的话可能会有别人替你教育的哦,这种孩子父母不教育,迟早会被外人“教育”! 有些“调皮”,在别人眼里是“作死”。 公车上,一位小男孩扶着扶手在荡脚玩耍,旁边一年轻男子说:“弟弟,你没有上课吗?坐我这里来会安静一些。”小男孩一边扶着扶手,一边抬起右脚对男子连踢了三脚。男子随即气愤得站起来,拎起小男孩摔地上,还抬起右脚往小男孩的头上踹了三下。这是最近发生在四川遂宁的真实故事。 从男子的反应,明显是情绪控制了理智,暴力殴打了孩子。而小男孩呢?孩子的父母说小孩成绩很好,还说“就算孩子调皮,也不该被人这么对待”。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熊孩子踢的是一位无辜老人,或者是一名比他小的婴儿,大家会不会有不同的看法?大概我们的矛头会指向熊孩子和熊孩子背后的父母。 我是一位二胎妈妈,也是一名亲子心
你对孩子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呢?有些家长都是呵斥孩子,那么你音量那么大,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的音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教养! 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镜。 美国说话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研究者将妈妈们大吼大叫以超过85分贝的音量,放给10名7至10岁的儿童听。之后让他们写出妈妈吼叫的内容,结果只有13.3%的孩子写对。 研究者称,大音量的吼叫,对管教孩子毫无用处,音量越大,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 1音量越大,孩子越不听话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时,以为声音越大,孩子越会记忆深刻,效果也就会越好,结果事与愿违,还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爸爸去哪儿3》里有这样的情节:林永健的儿子林大竣和夏克立的女儿夏天,被节目组要求看守糖果和冰淇淋,年纪小经不起诱惑的他们,违反了规定偷吃了糖果。 林永健看到儿
孩子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批评,有的来自于你,更多的来自于别人,老师、以后的老板、同龄人比如班长等等。批评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受到质疑与批评,但是孩子往往无法直面这种批评,作为家长有时也很难接受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 面对批评,我们不仅要教孩子有效面对这种局面,也要让自己学会应对这样的情况。今天英国超级育儿师凯瑟琳就要来教我们,如何有效面对批评?不只是对孩子,也是对你自己: 当孩子第一次被批评或质疑的时候,家长最好能坐下来问问孩子的感受、以及孩子对于批评他的人的看法。一旦孩子跟你表达了情绪之后,你就可以教孩子如何回应甚至是如何反击这个局面。 如果批评是不正确的 让孩子大胆地告诉对方:这些语言非常伤人,你说了一些很可怕的话…并且告诉对方,为什么她的批评是错的,让孩子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腼腆、
妈妈留言: 孩子在幼儿园不受欢迎,小朋友都不喜欢他。该怎样教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呢? 育儿专家剖析: 孩子在外不受欢迎先要在家庭关系中找原因。父母的夫妻关系以及与各自原生家庭的关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与人相处的习惯。单单只要求孩子讨人喜欢其实很容易,但是这样做反而会害了孩子——孩子的目光一直向外,观察别人的喜爱并为此不断地调整自己,导致自己的真实想法渐渐模糊,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久而久之孩子的主体性开始丧失,无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原本就无法取悦所有人,讨来的喜欢稍纵即逝,又何必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学着委曲求全? 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不需要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和沟通方式以及情商的培养都是亲子教养的必修课,但前提是父母和孩子都要明白学会这些并不是为了讨谁喜欢。 孩子和同龄人的相处方式与
你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吗?孩子发脾气你会怎么处理呢?家长的教育跟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发脾气,这位妈妈一个动作就搞定了! 我全程怀揣迷妹般的崇拜之情,仔仔细细看完这个视频。讲真,这样的老公我就不做指望了,这样的爸爸在哪儿,能不能给我来一打? 沟通的整个过程,这个爸爸都蹲着直视女儿,情绪稳定地跟女儿说话。他教女儿如何与情绪共处,告诉孩子:你可以生气可以发脾气,对孩子说“我尊重你和你的感受”,向孩子确认“无论怎样,你都是被爱着的”。 可以说,这个视频向我们完美地演绎了到底什么叫“共情与接纳孩子”。 关于共情和接纳,我们讲过很多,不过我发现,真正搞明白的家长其实不多。记得一位妈妈曾经这样问: 你教我共情和接纳孩子,可我用到女儿身上,根本不管用啊?!半天了她还是止不住地哭,我都要疯了! 仅仅从这个描述就能判断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那么你知道在孩子的生命当中,你的情绪以及各方面的教育都对孩子影响很大吗?小心你的情绪,成为孩子一生的灾难! 那天我在学校门口值班,跟往常一样,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跟每一个孩子说着“早上好”。 大宝、小宝是一对双胞胎小男孩,妈妈把两个孩子送到门口准备离开。 孩子有些闹脾气,哭着鼻子冲向妈妈的电瓶车。 妈妈弯下腰安慰了一会,而大宝还是没有要进校园的意思。 一不留神,妈妈直接“蹭蹭”两个大耳光,我惊呆了,回过神立马把孩子跟妈妈拉开。 在妈妈的“情绪风暴”后,大宝哭的更厉害,变成了歇斯底里的大哭,变本加厉的又蹦又跳。 妈妈发怒,作势要打,我赶紧把大宝抱进班里去,阻止了这次情绪灾难。 也许妈妈急着要上班,想要快速的让大宝的停止哭泣,也许是孩子太磨人,在家里已经闹过一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会跟孩子聊天吗?有些家长平时都不会跟孩子有很多的交流,和孩子聊天要“知止”,这3个点很重要! 贝贝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从一年前开始她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和孩子聊天。 也许你会问,“和两三岁的孩子聊天,他能听懂并回应吗?”事实上,孩子是有感知能力的,聊天只是形式,重要的是真正用心地和孩子交流。 聊天也是培养亲子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果有时间,不妨和孩子聊聊天。 虽然,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可能一不小心就被他跳跃式的思维带偏了,但这个答案其实是很多家长愿意看到的。 它至少说明两件事:①孩子是用平等的姿态在对话,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②他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法,也敢于表达出来。 在家庭生活中,与孩子交流必须把握好三个要点: ①你可以控制的,多与孩子协商,比如你给孩子吃什么,穿什么
你会照顾孩子的情绪吗?有些孩子面对一些事情会反应过激,有些则蒙在心里,如何帮孩子面对失望情绪?父母可以这样做! 葱葱早在几天前就与爸爸妈妈约定,星期天带上刚买的小皮球,去公园的草地上玩。 周六晚上,小葱葱临睡前就把装入袋子中的小皮球放在床边。第二天,一向都要妈妈叫醒的葱葱早就醒了,还穿好了衣服等着妈妈。 正要出门,天就下起了大雨。葱葱等啊等,终不见雨停,满脸失望,眼睛里闪烁着泪水……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大大小小的失望,与其想办法让孩子远离失望,还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在遇到挫折后,重新振奋。专家指出,有能力应对失望的孩子,常常更容易快乐。 当孩子面对失望时,父母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寻找合理的帮助、与人沟通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孩子对失望的反应进行必要的帮助。 反应一:情绪激动型
最近有个视频在网络上疯转,相信很多人也都已经看到过了:一个男孩在公交车上,用脚踢了座位上一个男子三次,这个男子突然站起来,一个过肩摔把男孩狠狠摔在地上,并抬脚对着他的头部狂踩三下。看到这个新闻小编的第一反应是,熊孩子又惹事了。 不得不说,熊孩子确实欠管教,但是这个男的下手也太重了。一个成年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下手没轻没重,理所当然的他也已经受到了应有的处分。 可是另一个当事人,那个孩子呢? 虽然从视频上看他似乎是踢得很轻,但也能明显看出,他是在故意踢人。 连续踢人的三次,他也是在小心试探,如果对方没有反应,他可能还会再踢第四次,第五次...... 不过看到孩子被暴打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和小编有一样的疑问:孩子的父母去哪儿了? 根据事后警方的调查结果,这个七岁的孩子是独自乘坐公交车,身边并没有父母陪伴。对此小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