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和妈妈分开睡还是一起睡?关于孩子能不能单独睡,家长有什么看法?很多年轻妈妈因为特别疼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即使在孩子已经五六岁了还是一直坚持要和孩子睡一起,一方面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还能让孩子有心理安全。 最近外国的一项调查却让人大跌眼镜,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吧: 研究显示,孩子在出生时就应该和家长分开睡,美国一般采用的是婴儿床设计,孩子回到家以后就被父母安排到了摇篮上,调查显示,这个传统的做法每年能让婴儿的意外发生率下降50%,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了。 反观当下的中国,我们很多中小城市的孩子出生后就一直和父母睡在一起,虽然这种做法能够让父母方便照顾自己的孩子,但是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风险,之前还有很多的报告说某某小区父母和孩子睡觉,因为睡着以后大意,居然把孩子压在身下一晚上,醒来以后发现孩子
被繁杂家事捆绑的妈妈,如何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事实往往是我们无法成为公主,结婚生子反倒必须背负更多责任,学习当一个全能女王。 这几年很流行妈妈力这个词,似乎开始松绑传统全职太太的定义,鼓励妈妈展现自我,发挥自己的能力,不受限于家庭。但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号那么容易,要发挥妈妈力,我觉得需要两个前提。 一、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谨慎决定后适时放手。 无论全职妈妈或职业妇女,请把自己视为家庭CEO。请评估自己现阶段最渴望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你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人生价值的排序是什么?家人能配合什么(并不是你单方面完全配合)? 先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忽略身旁嗡嗡作响的各种杂音,接着才能为自己做出无悔的决定。每个妈妈对于家庭经营有自己的方式,关于家庭与自我的比重,也不该用一个主流好妈妈模板,硬是要套用在所有妈妈身上。 当好妈妈有
孩子这2种行为,是过度自卑的表现,可惜常被认为是懂事。过度自卑的表现,可惜常被人认为是懂事,家长要分得清楚,别到最后苦了孩子。 表现的很要强,但是很敏感 见过一个学生,平时成绩还有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但是内心特别敏感。有一次这位同学没考好,情绪低落了好几天劝她只要下次努力就好了,不用太在意一两次的学习成绩。没想到她说:我同桌这两天的心情特别好,亏我还拿她当好朋友,没想到她在心里幸灾乐祸。 其实像这种孩子看起来很努力,很要强,但是心里却非常的敏感、脆弱。这是因为她过度地审视自己,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 把自己的喜与悲,总是和其他人、其他事情联系起来,增大或缩小自己的开心或伤悲,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而家长别认为孩子在意周围人就是懂事。太过小心翼翼、敏感就是自卑。 如果没有安
“就算我不帮你带孩子,你也要给我养老”这位妈妈的解释有道理。即使当妈妈的不帮儿子儿媳带孩子,该给她养老,还得养。 “我没有义务给你们带孩子,但是我儿子有义务给我养老” 从我儿子出生以后,都是我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作为一个妈妈我是足够合格的。我没有对不起我儿子,还把儿子养得这么好让他健健康康的,而且还有文化、有修养。从这一点来看,生养之恩大如天,没有人能忽略这里面的恩情和不易。 其实做父母的也不是非让儿子儿媳给自己养老,只不过作为你们的长辈,当我有一天不能生活自理的时候,你们理所应当尽份力。就算我不帮你带孩子,你也要给我养老。因为在法律上,长辈没有义务给儿子儿媳带孩子,但是儿子却有义务给我养老。 “孩子孝顺父母是天理伦常,也会影响你们的下一代” 作为长辈
真正聪明父母,常常会将这几句话挂在嘴边,难怪孩子越来越优秀。羡慕别人接盘聪明的孩子,而自己不幸成了笨蛋的妈妈。 “妈妈相信你肯定能做到” 很多孩子其实内心住着一个胆小鬼,平时总会忍不住依赖爸妈,只要遇到难题,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找爸妈帮忙。这时候,有些爸妈可能会习惯性地直接提供帮忙,而让孩子失去了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机会。 聪明的父母通常是会鼓励孩子“妈妈相信你肯定能做到”,循循善诱让孩子自己动手。这样不仅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每个人想法不一样,你这样做很正确” 小孩子其实好胜心也是很强的,当看到别人完成一件事以后,就可能会着急,感觉自己很差劲。这时候,有些家长可能会直接嫌弃孩子太笨,不如人。 而聪明的父母则安慰和鼓
女儿嫁人,你希望她嫁给有兄弟的还是独生子?听听过来人怎么说。后来找了身边几个关系不错的过来人,询问了他们的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 嫁给有兄弟的,手足间关系和睦会很好;相反,等你的则是一地鸡毛 我媳妇的闺蜜小余嫁的老公是有兄弟的,小余的老公是弟弟,他们刚结婚的时候哥哥家孩子都出生了。因为兄弟之间关系好,结婚之后彼此之间相处也很融洽,小余说嫂子对自己就如同亲妹妹一般,哥哥和老公之间更是手足情深,每到过年过节家里就很热闹。 这不小余前不久也生了个女儿,小余说以后女儿结婚,也让她找有兄弟的,什么事情可以互相帮衬,家里人多还热闹,更有亲情味。 其实,像小余这样,嫁给有兄弟的,兄弟之间相处融洽,并且两个孩子都很孝顺,父母老了之后可以分担照看父母的职责。手足之间感情好,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有人商量,父母百年后,自己还有亲人存于
家有两个儿子,老了以后和谁一起住更幸福?其实是这个人。老了以后和谁一起住更幸福呢?听了过来人的回答才发现老了以后,和这个人一起住更幸福。 现在说起养老、老了和谁一起住的话题,很多人还是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有儿子,老了以后最应该住到儿子家里。 但是邻居说的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说:不管生儿生女,教育孩子、培养孩子都是作为父母应该做的。不应该拿着对孩子有生养的恩情就强行掺和到孩子的生活里,不然只会弄得双方都不自在。 要我说,即便是家有两个儿子,老了以后也不如和这个人住在一起幸福——自己的老伴。 邻居的这位老人,说起老了以后和谁一起住的话题,其实也算得上比较语出惊人的一位老人了。因为现在的很多老人都会把和儿子一起住,当成自己安享晚年的最好归宿。 不过,邻居之所以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还是和她的经历有
二十年后,孩子是“孝子”还是“白眼狼”,取决于家长所作所为。但是,几年不见父母一面,在外人面前就是“白眼狼”。 不知感恩的家长,会养出不知感恩的孩子 有些家长在痛斥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的时候,会列举自己曾经对孩子付出了多少,现在孩子对自己又有多冷血。 拿家长的“多情”和孩子的“寡情”对比,很容易让周围人觉得孩子没良心、白眼狼。其实,很少有家长会反思养不出感恩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自己也不知道感恩。 一个老太太生养三个子女,但是最后没有一个子女养她。记者做了采访才知道,她的子女说没有闲钱、精力去养自己的妈,家里的孩子都照顾不过来呢。 很难想象,这样不知感恩的家长,会养出来什么样的孩子。想让家里孩子长大后成为孝子,而不是“白眼狼”,做家长的一定要先学会感恩,然后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冬天洗澡时遇到异性小孩,你能接受吗?这位妈妈的回答让人叫好。别人会介意的,反正如果我在澡堂遇到异性小孩,我是不能接受。 之前就曾遇到过一次,那孩子眼睛直勾勾地乱看,直接被旁边的大婶骂耍流氓,当时的场面也是够尴尬的。再说现在家里都有暖气,在家里洗呀,或者安装个暖霸,卫生间也是暖烘烘的。 实在不行,你也别到公共澡堂,直接开个单间,或者直接给澡堂工作人员说下,让安排个搓澡工。为啥非得将孩子带到异性澡堂去?说多了就是懒,自私,不为别人考虑。 确实,也许对于我们自己来讲,带孩子进异性澡堂是件不足一提的小事。但是对于孩子和别人来讲,心里是抗拒的。 之前听朋友说,她小时候有次就是妈妈工作忙,非让她跟着爸爸去男澡堂洗澡。当时她心里特别不情愿,但也抵抗不了妈妈的权威。 结果刚进澡堂,就听
孙子和孙女哪个更好?老人这样回答,全家人都为她点赞。朋友说她没想到她婆婆看问题看得这么通透,回答的全家人都为她点赞。 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后代,都好 朋友的婆婆说,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后代,都好,没有更亲哪一个的道理。我们老一辈原来在意的是自己的血脉可以继续的传承下去,非常在意儿媳是不是给自己生了一个孙子,认为没有孙子就等于是绝后了。 但是,现在男孩儿女孩儿都可以为家里赚钱,也能给自己的长辈养老。男孩儿和女孩儿没太大的差别,要非说差别就是他们长大以后孝心肯定不一样。 在我看来,孝心这东西和孩子们长大之后有没有感恩之心有关,和是男孩还是女孩没多大关系。我在意儿媳生男生女没什么意义,我是指望我的儿女孝顺,孙儿们还小能指望他们什么,你们把孩子生下来把孩子健康养大就是我们长辈的福气。
隔代带娃到底好不好?满足这几个条件,宝妈就放心把娃交给老人。如果不满足,不管是孩子的奶奶还是姥姥那最好不要把孩子给她们带。 不护短,带孩子时帮理不帮亲 大部分不支持老人带孩子的宝妈,最大的顾虑就是老人太“惯着”孩子,因为是自己的骨肉就各种喜欢,很多时候孩子犯错了也不舍得训斥,孩子和其他小朋友闹矛盾甚至还护短,说白了就是不讲理,这样的老人带孩子,其实是会把孩子给带“歪”的。 相反,如果家里老人能够做到不护短,带孩子的时候帮理不帮亲,如果是自己的孙子或者外孙做错了,那就批评教育自家的孩子。 而不是明明自家孩子做错了,还一味地护短,这样带孩子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难管,甚至会让孩子更加胡搅蛮缠,各种不讲理。老人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宝妈是可以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的。 不以“老者”自居,而是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孩子?青春期孩子最需要家长做什么?接下来看看了解关于青春期孩子的那些事儿。 当孩子还处襁褓中,家长熟知孩子的生活规律:什么时候会饿什么时候想睡觉,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闹,几乎倾尽所有的爱和关注,小心翼翼地把这个新生孩儿照顾好。当孩子越长越大到了青春期时,父母给予的爱都化作对孩子学业不满的唠叨,对孩子社交结友的干涉,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剥夺,对孩子言行举止的控制......正是自我意识强烈的年龄,唠叨、干涉、控制都是青春期孩子极为反感的,他们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爱和关注。 也许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便是满满的爱;也许有些家长认为,把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挣更多的钱,为孩子提供生活保障、教育基金,便是对孩子无限的爱;也许有些家长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已经长大独立了,自己已学会关心自己,不再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注。青
教育孩子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男孩和女孩在教育上还是有所不同。 男孩喜欢冒险,登高、爬树等是他的强项,他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冒险”举动而伤痕累累; 男孩天生是个倔脾气,父母说东他偏往西,父母越说不可以他越是想尝试,父母越是严格控制他越叛逆; 男孩虽然事事粗心,但却有着一颗敏感的心灵,父母的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男孩很难自我控制,对诱惑的免疫力低下,外界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使他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父母经常为男孩的精力旺盛而头痛,也为男孩子的沉默寡言而担忧!男孩子不能没有事业!父母想要培养出一个优秀有出息的男孩子,就要在教育问题上坚持4个原则: 一.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从孩子具有性别意识开始,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男孩子的男子汉意识。孩子摔倒了,告诉他你是男孩子,这
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吗?接下来这篇文来解读一下关于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宝妈们赶紧看看这篇文吧。 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 一、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与脑的形态、功能发育部位、神经纤维髓鞘化的时间与程度有关。婴儿抬头、翻身、爬行、走等运动发育与自上而下、由近至远的脊髓髓鞘化有关(图8-1)。 精细运动发展与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自上而下的髓鞘化进程关系密切,从上臂粗大活动逐渐向下发展至手部的精细运动功能(表8-2)。 二、心理、社会发展 1.知觉发展 婴儿早期已有形状知觉。婴儿3月龄已具备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8~9月龄前已获得形状恒常性。研究表明10~12周龄的婴儿已有一定的大小恒常性,很早就有深度知觉。婴儿期主要靠视觉和
小孩子也会“情绪伤风”?是的,小孩子也会。“情绪伤风”,也叫“冬季抑郁症”。在冬天,孩子常常感觉到情绪低沉,浑身懒散,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消除这种情况呢? 晒太阳 阳光可以驱散云雾和阴霾,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是不可多得的营养素,冬天多在外边晒太阳,接受日光浴,能够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 多活动 多带孩子出去活动,跑步,做操等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和大脑兴奋,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是化解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 听音乐 给孩子放点小音乐,听音乐不仅给人精神的享受,而且还改善人的心情,直接作用于大脑和脑干的网状结构,产生镇静,安宁,兴奋,调节情绪的功能。 看花草 如果家里种有花草,可以让孩子看花草,花草的颜色和气味对调节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和情志有良好的作用,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
高智商的人一定会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高智商,只能说明智力没有问题,距离成功却很遥远。所以我们评估自己的孩子也不能用智商来衡量。 研究发现,一些孩子小时候就具有了天才的特征,这些人长大后成立艺术家、政治家、商人,但是这些隐藏特征,却被家长忽视了,甚至纠正了,一个个天才就这样“夭折”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天才的特征最容易被家长忽视。 1、想法可视化 有一些孩子,真的很神奇。妈妈带孩子去一个地方游玩,孩子可以不看照片,完全靠记忆清晰的描述或者用画笔还原当时的场景。科学家称这种天赋叫做摄影记忆,只有2%的宝宝才会拥有的超能力。成年人拥有这个天赋的人更少。 2、超乎常人的专注 很多孩子只在乎和关注自己喜欢的喜欢的事情,这类孩子在家长或者老师眼中就是一个另类的存在。这类孩子好像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
想要家庭幸福该如何做?这些减低幸福指数的事情最好少做,生完孩子后的第一年,宝妈要少做这4件事,如果宝妈不知道,接下来看看下文吧。 经常有人说:女人有了孩子以后就不是自己了,一心放在孩子身上,哪还有时间顾及自己,这个时候才是考验老公是不是真爱的时候。但是身边也不乏已经生过宝宝却依然年轻精致的宝妈,她们不仅兼顾自己和宝宝,而且跟老公的感情也是只增不减。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生完宝宝后的第一年是很关键的一年,如果宝妈处理不好,不仅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差,还会影响家庭关系,尤其是下面这4件降低幸福指数的事情,宝妈一定要少做。 1.放弃保养 很多妈妈在月子期因为要照顾宝宝就不注意自己的身体,这样很容易会落下月子病。再加上产后皮肤变差,看起来确实像老了好几岁。宝妈分娩时身体消耗了很大的能量,产后还要哺乳,所以一定要分给自己一部分精力,注重自己的饮食和身体保养,哺乳期
就算再疼爱孩子,也不能纵容他做这2件事,后果比你想的要严重。想要提醒家长的是,也不能纵容他做这3件事,长大没出息也是怪你。 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打游戏上 上星期周末小懂老师去一位亲戚家做客,不过从到他家到最后离开,只见到过他家孩子一次,而且还是在吃饭的时候。当时吃饭的时候,他家孩子也是胡乱吃几口就说饱了,放下碗筷就往楼上跑。 亲戚当时直叹气,还跟我道歉:对不起啊,这孩子迷上了游戏,一天到晚的躲在楼上玩游戏,真的是拿他没办法。亲戚家就这一个孩子,想着孩子平时上学也挺辛苦的,放学了或者星期天玩玩游戏也没什么。 孩子长时间玩游戏伤害眼睛也就不说了,还会影响食欲、脊椎健康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沉迷于游戏的世界,影响以后对学习的专注度,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耽搁了学习长大后可能会变成一个无知的人,变得没有出息。
培养有见识的孩子,家长要坚持做这几件事,比花钱旅游有用多了。怎么培养有见识的孩子呢?其实除了陪孩子旅游,也能让孩子变得有见识。 给孩子看纪录片 前几天去给孩子开家长会,幼儿园老师建议要给孩子看有科普性质的纪录片。家长们有很大的疑问:让孩子看电视不是对孩子的发育不好吗?为什么还要引导孩子看? 老师说,2岁前最好不要让孩子看手机、pad或者电视。但是,2岁以后家长是可以控制时长,让孩子看那种5分钟一集的纪录片,分多次给孩子看。时间只要不长是可以的。 确实,一些国内外的记录片是很不错的,类型包括萌宠、昆虫、海底动物等,能让没有条件出门旅游的孩子,在家也能认识世界各地的小动物。比如《微观小世界》、《蓝色星球2》都是不错的纪录片,适合3岁到8岁的儿童观看。 给孩
孩子去幼儿园的最佳年龄不是3岁,而是看这2点,不然就是去遭罪。如果送的太晚就没有同龄的小朋友,所以我现在也特别纠结。 虽说孩子满三周岁就可以送幼儿园了,但并不是说孩子三岁就必须送幼儿园,还要看孩子自身的情况,有4岁的,有2岁半的,算是标准的3周岁秋季送去幼儿园。 记得当初送去幼儿园的时候,他们那个班里有一个男孩也3岁,因为他妈妈着急上班,家里没有人照顾,所以就把他送到幼儿园了,可是这个男孩一到幼儿园就哭,吃饭的时候也不吃,没去两天就生病了,后来老师建议让把孩子带回去晚一点再送来。 所以说家长不要想着孩子3周岁了就把他们往幼儿园里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最佳年龄不是3岁,而是看这2点,不然就是去遭罪。 孩子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要知道幼儿园是集体环境,一个老师要照顾好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