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居家的孩子从小就天生的畏惧生人,尤其是男性,从来都是用小眼神观察着四周。在电梯密封的空间里,只要上来陌生人,她就会开启自我保护的模式,一直躲在妈妈的背后。这是胆小自卑的初步表现,家长如果不及时引导,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越来越不自信。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可能就是单纯的胆小,从来不放在心上,事实上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存在着自卑的心理,害怕世人看待他们的眼神;经常否定自己;存在从众的心理;害怕和别人眼神交流;无意中的一句话都会让他们记在心理久久不能平静;这所有的现象大多都是因为成长生活的经历和环境所致。 因此,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谨防心理的引导,要时刻观察孩子心里变化。如果出现下面几种现象,家长们要引起重视! 一、拒绝沟通交流 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单纯的害怕陌生人,熟悉了就能很好的沟通,那没关系!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很多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信的展示各项才能,可是却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她们正在毁掉孩子的自信,你是是其中一员吗? 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最长,妈妈的性格和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孩子。每个女性都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妈妈,并且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追求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妈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而不自知。下面4类毁掉孩子自信的妈妈,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标吧! 1、不修边幅的妈妈 结婚以后,很多妈妈把时间用于照顾孩子或者工作而忽视了打扮和保养自己,常常草草梳洗一下就出门,给人一种“不干净”的感觉。不仅对自己形象不利,时间长了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妈妈不漂亮,从而感到自卑、不自信,甚至仿效自己的妈妈或者讨厌妈妈。 2、脾气暴躁的妈妈 在超市或肯德基等公共场所,经常会见到一些妈妈大声训斥自己的孩子,而一旁的孩子要么跟着妈妈
我们一直秉承的教育是学会分享,学会成全别人,但是你问过孩子成全了别人后,自己感到快乐吗?成全别人换来的却是另一种伤害,父母不要这样教孩子! 优优一直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从小就教她要学会分享,因此在外面玩耍她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玩具,总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有一次优爸的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优优更是开心的把心爱的玩具全部拿出来分享。 随着年龄的增长,优优发现自己对别人的分享并未换回相应的对待,相反得到的是别人不断地拒绝和冷漠。许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都要求他们去分享,殊不知过度的强求分享忍让只会让孩子长大后变得懦弱、没有主见,一味的成全别人有可能带来的只有伤害。 其实并不是孩子不懂拒绝,而是在他两岁左右物权意识就很强,总是会强调:“这是我的”“不给”“不可以”,家庭成员每个人的东西归属权都分的很清楚,那为什么慢慢的又不懂得拒绝说“不”了呢?
拥有一个情商高、性格好的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相信很多宝妈宝爸都希望得到这样的一个孩子,那么该如何培育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呢?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齐心协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 这首童曲像极了众艾的孩子 个个活泼又聪明 总感觉他们身上蕴含着宝藏,有无限能量 总有一天,会五彩斑斓的释放 这次采访的小主角年年,妈妈说:“姐姐家的孩子从小就上感统课,现在上小学二年级,都不用姐姐操心,时间都是自己安排,井井有条,特别省心。”因为亲人的推荐认识了感统,预见了感统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所以年年妈很希望年年也可以更加优秀。
很多孩子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学习成绩提不高,其实注意力集中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宝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训练孩子! 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曾经给自己立下这样一个训练科目,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一些优秀的军事家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非常沉静,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指挥中心判断战略战术的选择和取向,生死的危险就悬在头上,排除各种干扰,来判断军事上的部署,这需要很高的专注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接收信息并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才可能进一步去观察、记忆及思考,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触觉不
有些孩子不善表达,沉默寡言,可是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却非常好,其实想要自己的孩子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就要注意这些! 小学开学第一天,班主任给孩子们安排完座位后,开始安排孩子们自我介绍,多数同学都紧张地简单介绍:“我叫XX,今年6岁。”有的孩子则不是,上来鞠躬,流利地介绍自己,比如,“我叫高志亮,高兴的高,志气的志,明亮的亮,今年6岁,我喜欢唱歌,还喜欢游泳,我很高兴来到这个集体,将和大家一起度过六年的小学生活,我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谢谢大家!”你说这一番介绍下来,老师会让谁来当班长? 语言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发展对孩子来说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而语言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 卡耐基在他的那本风靡全球的《语言的突破》前言中提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
昨晚,花妈准备给小花贝童鞋剪指甲,花贝外婆生气的说:“晚上剪指甲记性不好,你看你记性都这么差了,还要害你孩子是不?” 额,平时伶牙俐齿的花妈顿时语塞,是的,我记性确实不好,明明知道这话毫无科学依据,可还是无法反驳。 想想小时候听到过多少类似的谎言,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对于大人说的话,无论是玩笑还是谎言都深信不疑。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谎言有些温馨,有些无厘头,有些让人害怕。 粑麻们来看看,这些谎言,小时候你一句没听过的话算我输! 01温馨的 ▌1、这个我不爱吃,你吃吧!/我吃过了,你吃吧! 花妈小时候喜欢吃鱼肚子,花贝外婆说,我不爱吃鱼肚子,你吃吧!长大后才发现,花贝外婆不会吃鱼,很容易被鱼刺卡到,没有花妈之前,鱼肚子都是花贝外婆的专属部位,回想起来还挺温暖。 上小学时,家里挺穷的,花妈又
带宝宝出门该如何做好攻略?有了“小小拖油瓶”之后,出门就不再是一件干脆利落的事了,对于有些出门必备的东西,你可注意过? 春节出行高峰期快要到了,自从有了“小小拖油瓶”之后,出门就不再是一件干脆利落的事了,每一次出门,都跟小搬家一样,大到安全座椅,推车,小到纸尿裤,勺子,湿巾,背带……. 这些带娃出行必备单品,麻麻们一定要知道! 为什么有些人不给孩子坐安全座椅?安全座椅贵这个理由,不适合买得起车的人,随便一个车配件也要上千。觉得安全座椅可有可无,才是真正的原因。“我开车很小心,又主要在城里开,这玩意儿没必要吧?”这种想法才真的贵。很多真实的车祸,就是因为没坐安全座椅,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医疗费用,甚至是无价的生命。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轿车在高速上爆胎,3个月大的婴儿被甩出,不幸身亡。3岁幼童坐副驾,遭遇车祸,导致颅脑受损。成都两车追尾,母亲用身体护
正如树上的果子,有成熟快的,也有成熟晚的,孩子们也有早熟和晚熟之分,那么面对早熟的女儿,妈妈该怎么教导呢? 小雅今年7岁,但是却有了好多新的烦恼,这些事儿让她感到了惶恐和害怕,甚至还有点儿“害羞”。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才上小学2年级的她,忽然发现自己的胸部越来越大了! 看看自己,再看看别的女同学,她们的胸部还是平平的,自己的胸前却鼓鼓囊囊的,小雅可害怕了。 为什么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 更可怕的是,小雅发现自己腋下开始长毛,别的小姑娘还穿着无袖的长裙,自己却不敢抬起手臂来,含着胸,仿佛这样就和其他的小伙伴们一样了! 但是随着时间过去,小雅发现即使是含着胸,也无法掩盖下去了。 班里还有一些特别调皮的男孩子,他们时不时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小雅,就连女同学,也会偶尔背着小雅讨论着什么,小雅不知道她们是不是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缺乏安全感,不只是孩子缺乏安全感,连家长也缺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如何重塑孩子的心理安全感? 1集体声讨的安全感创伤事件 这两天,微信群里发的都是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的“虐童”事件,各种真相,各种最新进展,各种分析和声讨…… 这个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不只是涉事的孩子和家长,而是人的“信任”危机在经过这件事情后,彻底暴露了。也就是说,事情的受害者,已经不只是几个孩子了,而是激起了大家集体潜在的“不安全感”。 想想,有多少的家长,会回家后盘问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有没有喂你吃过什么奇怪的东西?老师有没有打过你?有没有人对你做过奇怪的举动?” 无论孩子怎么回答,父母会对孩子的话相信多少?如果孩子说没有,那是真的吗?如果孩子说老师有处罚过他,就更纠结了,是什么情况?到什么程度?要不要问一下其他家长?
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叛逆了,不听父母的话并且总顶嘴甚至动不动就发脾气,这是怎么回事呢?该怎么办呢? “叛逆期”的初中孩子 我记得曾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妈妈在美国陪读两年后,带着刚满一周岁的小儿子,与丈夫回到家中。还没从团圆的欣喜中回过味来,就被住校归来的女儿惊得说不出话来。 大女儿给父母的见面礼,是这样一幅新形象:打了8个耳洞,挂满千奇百怪的耳钉;更惊人的是头发,染成奇异的银白色,还夹杂着银灰与灰白。 “别出口教训我。我不是存心气你们,而是想尝试一下自由的滋味。不让染发、烫发,不让化妆,不让穿裙子,凭什么大人可以做的事,我们就不可以做?”女儿脸上写满对规章制度的轻蔑。 母亲很担心。她不知道,女儿的老师看到这一头银发,会是什么反应。果然,周一,老师的电话就来了:“您女儿说染发是母女分离两年后,送给您的礼
家有孩子,相信每个父母都有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念想,然而想让孩子成才并不是想想就可以的,比如你得先做个有远见的父母。 我们当然爱我们的孩子,愿意用一切来换取他们的无忧无虑、快乐安康,但,孩子不可能一辈子依赖我们,终有一天他会脱离我们的羽翼飞向天空、经历风雨。如果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狠不下心肠,那么无疑是断送了孩子前程。今天,小编特地挑选了这一组颇有深意的漫画,想问问家长们,这10副漫画中的行为,你做对了吗? 1教育孩子要趁早,别等孩子长大了,让这个社会的大家庭来替你教育他。有人说中国孩子是被人喂大的,而外国孩子则是饿大的。 我见过太多的家长,特别是祖父祖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恨不得替孩子吃饭。也有爸爸妈妈嫌孩子自己吃饭又脏又麻烦,看到孩子吃饭笨手笨脚的,索性就一喂了之。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长和
父母往往会为孩子奉献自己所有能给出的东西,然而有些孩子就像养不熟的白眼狼,那是因为父母们”愚蠢“在了这个地方:一边抱怨子女,一边拼命付出。 已经退休在家的王姨,为了照顾女儿冰儿,以及替女儿带外孙,放弃了安逸的晚年,离开老伴去了北京,可是在带孩子的问题上,被女儿百般嫌弃,受了很多委屈,最后一怒之下回了老家。 于是,女儿女婿就抓瞎了,请保姆怕遇到黑心保姆,入幼儿园,又被频发的虐童案吓到了,辞职在家带娃,又舍不得正在上升的事业。 最后,走投无路的冰儿夫妻带着孩子来给王姨道歉,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王姨又乖乖回北京去帮女儿带孩子了。 文章讲述了一个社会缩影: 很多成年子女,在生活上依赖父母,比如让父母带孩子,帮忙做家务等,但同时又嫌弃父母带孩子带得不好,家务做得不称自己的心。 替父母们感到委屈:我们牺牲了晚年生活,可是依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然而现在家长们培养孩子,想的最多的却是“他尊”,而不是尊重自己。 那一天,我去接孩子放学,见到了这个场景: 一个爸爸来接孩子。孩子与别的小同学一起在操场上玩耍,爸爸让儿子玩其中一个体育项目,小男孩似乎很怕,不肯玩。 爸爸生气了,也许觉得面子挂不住,便大声训斥起小孩来: “你这个胆小鬼,这个也不敢玩,你是不是男子汉!” 那小男孩被训斥得低下了头。更不幸的是,这时围来了很多学生,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跟着起哄起来,也跟着齐喊“胆小鬼”。 这位爸爸想让儿子在众人面前争得面子,想儿子向人证明他也“很好”,用了简单粗暴的高压手段。这不但不会让儿子赢得自尊,更无力为这位父亲挣得面子。 我们在育儿时,其实常常陷入盲区。 我们心心念念的是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勇敢、大方、自信
中国人总是讲究谦虚是美德,往往会很讲究”自谦“,然而在孩子的世界里,这种自谦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的小侄子刚上幼儿园,现在的幼儿园已经和我们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不只是帮家长看孩子或者是认识几个常用字,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幼儿园各种各样的活动层出不穷。 最近小侄子的幼儿园要为亲子活动日排节目,表姐想让小侄子也上台表演,但是小侄子不愿意,表姐劝半天也没用。 小侄子平时爱跟我玩,因为我没什么架子也不会凶他,我就问他,为什么不愿意上台表演呀。 小侄子支支吾吾的说自己表演不好,会被别的小朋友笑话,我也是被逗笑了,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呀。 我又问小侄子是不是被老师同学笑过啊,小侄子说不是,是爸爸说的。 表姐的老公有点孩子气,爱逗儿子,平时儿子唱个歌画个画,都说他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有
家有两个娃,家长们在拥有双倍欢乐的同时,往往也承担着双倍的烦恼,比如两个孩子总吵架抢玩具,这可该怎么办呢? 在一个二胎家庭里,有6岁的哥哥和5岁的弟弟。在周末的早晨,屋里还静悄悄的,弟弟溜进哥哥房间,“吼……”一声虎扑到哥哥床上,把还在睡梦中的哥哥吓了一跳。生气的哥哥抬脚把弟弟踢到地上,弟弟的小脑袋“咚”一声撞到地板,弟弟委屈了开启了嚎哭模式。趁哥哥洗漱时,弟弟偷偷往哥哥的袜子挤进画画的颜料,还把哥哥的玩具电动马藏了起来。当哥哥出来后意识到弟弟使坏,两个孩子便开始打架,打闹中哥哥把弟弟心爱的玩具熊撕坏,还把茶几上的水杯也打翻了…… 最近有不少父母留言有关二胎手足矛盾的问题,上面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这两个小男孩的妈妈说,每天睡醒一睁眼,听到两个孩子鸡犬不宁地打架争吵便要头晕…… 美国早期教育专家茹内·科恩·雷德曼认为,年龄间距小的孩子,常常会有打架
亲密关系中,除了夫妻关系还有就是亲子关系,正如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幸福和睦是最重要的。” 是啊,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为孩子植入幸福信念的最佳途径。 亲密关系是一种生命的经营,夫妻关系的幸福密码是:接纳、包容、忠诚、信任;用心经营的亲密关系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幸福。 下面让我们看看亲密关系中的七大杀手,你中枪了吗? 亲密关系中的第一大杀手:争执谁对谁错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在亲密关系中,彼此接纳与欣赏,让彼此享受全然放松和温暖的感觉。感觉好了,说你行你就行。感觉不好,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亲密关系中的第二大杀手:“我都是为你好。” “我都是为你好,”很多人都说过。人们习惯性的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了陌生人,却把苛责和坏情绪留给
很多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有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借鉴?其实父母可以这样在家做! 前段时间我在美国带娃游学:娃在Bright Horizon日托上学,我自己则修完了亚利桑那州儿童中心主办的养育课程。要说最大的感慨,就是美国在教育方面对游戏的重视。 小萌的老师和我的老师都一再强调,孩子在开心的状态下,能最大限度地接收和吸收你试图传递给他的信息,所以即使是教学,也尽量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而娃所在的幼儿园每天发来的图文简报,也可以看出老师利用各类教具(孩子眼中的玩具)和各式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多方面能力。 所以,要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重在寓教于乐!不仅人生苦短,互相陪伴的时光也不会太久,那么,为何不让彼此都开心一点呢? 何况,当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也是他们学得最好的时候。 何为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教育孩子永远是我们做家长的最关心的话题,那么今天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这7个时间别教育孩子,对孩子伤害非常大! 顽皮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犯错也总是难免的。做父母的应该多关爱、欣赏、引导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不择时机地训斥孩子。古人早就总结了“七不责”,七个时间段不应该责备孩子: 对众不责 愧悔不责 暮夜不责 饮食不责 欢庆不责 悲忧不责 疾病不责 意思是说,年幼的孩子有过失,在责备的时候应该慎重:众人面前不责备,惭愧后悔不责备,夜晚不责备,吃饭不责备,正在欢庆时不责备,正在忧伤时不责备,正在患病时不责备。 01 对众不责 不当众责备孩子 很多家长觉得当众责备孩子不但孩子更容易“长记性”,也有助于树立自己的威严,
很多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会有些头疼,其实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的就是对于生命的认知,对同学的友爱,学习尊重生命! 近日,江西宁都县,某校7名女生怀疑同学向老师举报她们吸烟,对其进行掌掴、踩踏、踢打,并让其在地上打滚,被打学生瘫坐在地上,无力反抗。 这些学生都怎么了? 我们总是说:到学校里要学习知识的,是要受教育的。 但是,我们关注的教育似乎都忽略了一点『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还有对生命的尊重』。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教育中的『育』应该是从尊重生命开始,并使人向善。 否则,当一个人的性是『恶』的,他所拥有的知识越多,对人类、对生命的危害越大。 还记得90年代初发生的『卢刚事件』吗? 李政道博士的高足卢刚,因论文奖落选,由此滋生出嫉恨、失望困绕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