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事件频频发生,家长们痛心疾首的时候,更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逃脱“魔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学会说“不”! 昨天爆出的虐童事件,相信在刷爆社交媒体的同时,也已经刷新你我的忍耐极限了。小暖不想再放出那些听完会让人想爆炸的视频,大家可以自行搜搜看,总有一些还没被删除的。 或许没有人敢相信,在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刚刚发生了不到一个月,一起更耸人听闻的幼儿园虐童消息毫无预兆地曝光。北京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被爆老师给孩子扎针、喂药片,多个孩子身上均发现针眼。 另有事发幼儿园家长声称,有幼童被组织围观猥亵,还有幼儿出现肛裂、晕倒。 尽管事件的详细情况警方仍在调查,但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家长的指控视频、照片证据。更可怕的是,这惨绝人寰的事件,并不是发生在一所不正规的“小作坊”幼儿园,而是发生在中国第一家赴美独立上市的学前教育集团中。
学会说“不”,这是孩子必学的课程,懂得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不懂得拒绝别人的人,很容易招来“麻烦事”!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去境外出差或者旅游时,总有些平常不怎么联络的亲戚或者同学来找你,问你可不可以帮忙代购一些东西。其实你根本不想帮他们代购,这样做甚至会影响你的行程,但最后你还是答应了; 走在路上,被某家商店的销售缠住,一直拉着你不停的推销他们的产品。你其实根本不想听,但你不好意思说“不”,想着反正听完就走就可以了。结果不仅听完了一整段推销说词,还买了你其实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 ... “为什么我总是不敢说“不”?”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能力君很久。因为能力君以前就是这种,总是不懂得拒绝的人。因此做过不少其实自己根本不愿意做的事情,事后还常常感到非常的懊恼和难过。 如果你也和
-爸爸,星星是从哪里来的? -爸爸,星星是从哪里来的? -因为月亮一个人发光很孤独,所以分享了光芒,就有了满天星星。 -如果我下雨天撑伞,会不会变成小蘑菇啊? -当然会啊,这样爸爸就会站在小蘑菇身边,变成一棵大树。 -爸爸,为什么书里面的王子都没有胡子? ……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时都是科学家,因为他们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 ”孩子一出生,就在观察和学习,直到开口说话,会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多疑问。 作为成年人,我们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带领他们去认识、探索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如何去守护他们的好奇心,保有他们的创造力? 孩子们的那些“为什么” 1. 这是什么? 孩子从2岁开始,热衷于记各种事物的
父母出门的时候,孩子总喜欢跟着出来。带着孩子逛街或者逛商场的时候,他们总会被玲琅满目的东西所吸引。如果你不给他买,很有可能会在街上撒泼,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这里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你支持哪个? 而很多爸爸妈妈,遇到孩子这样的情况,会不知道怎么处理。分为3种情况: 第一种:当孩子在饭店、商场或大街上哭闹不止的时候,会觉得很没有面子。就会制止孩子哭,有可能就会恐吓吓唬孩子:“你再哭试试看,信不信我打你”。结果就是导致孩子害怕,更加哭闹的停不下来,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二种:不得已同意孩子的要求,要买什么都给买,只求孩子不再哭。这样确实解决了当务之急,但是后果却是孩子以后只要有小要求,就会用撒泼耍赖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还是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 第三种:当时假装答应孩子的请求,告诉她现在别哭了然后明天带孩
很多孩子都是在欺骗中长大的,这一观点,很多家朋友们是不赞同的,“欺骗”指的是哪些方面呢?一起来看卡文章是怎么概述的! 但以下举的几个例子,你还真的不能不承认,你就是对孩子说过。 孩子一般在睡觉的时候,都会有点闹脾气,会不肯睡觉,有些父母就会跟孩子说这些,试图让孩子产生害怕的心理,赶紧乖乖睡觉。 1.再不睡觉,狼外婆就要把你叼走了啊! 2.好孩子都是要睡觉的,不睡觉的都是坏孩子 3.你看你这么小,不睡觉你就永远长不高 孩子对自己产生依赖,有时候,自己要离开一下,或者去上班,让其他人照看孩子,孩子哭闹,不肯让你走,为了让孩子不闹,说下了这些话。 1.妈妈只是去上个厕所,一会就回来~ 2.妈妈出去给你买上次你想要的玩具,你等着妈妈呀,很快的。 3.我们玩捉迷藏,你数到100,来找妈妈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那么父母应该做到言传身教,在生活当中,孩子其实就是父母的影子,也代表着家庭的教育和个人素养。你希望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气,父母就做好了一手的准备。家庭条件好的父母从孩子会说话起就给请最好的私人家教,从小就双语对话。孩子上学之后也是送去最好的私立学校。其他各种特长补习班也必不可少。而家庭条件一般的也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 有了孩子之后,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去最好的补习班。就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而他们却往往忽略了,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不是别人,而是父母。 1.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很多时候,孩子是懵懂无知的,是需要父母给她引一条路的。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做的对,那么孩子自然以后就知道怎么做。如果父母是错的,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现在3岁的孩子可以简称为“熊孩子”,也正是这个时间段,孩子需要良好的教育,纠正他们的那些坏习惯,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说到孩子,我们的第一反应就会说“熊孩子”。而很多孩子的“熊”就会表现在“打人”等暴力行为上! 有一次带着宝宝在广场上玩,有很多小朋友,很热闹!突然一个正在玩球的小朋友的皮球滚到我们跟前。儿子捡起来,看到球的小主人正向这边走。礼貌性的拿着球走向球的小主人,准备还给他。小家伙跑到儿子身边,接过球,二话不说打儿子一巴掌!而孩子奶奶则是笑脸盈盈远远的对着孩子说了句“快回来,不要打小朋友!没有任何批评或者是要求小朋友给儿子道歉的话语!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看到或者经历过这种情况。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很多人会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如果小时候一直这样,长大了就真的能变得彬彬有礼,宽容忍让吗?而有的父母面对孩子打人这种情况,也显
家里面有两个宝宝的家长一般有点头疼,因为两个小朋友总是有点打架,那么面对孩子起冲突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活中,两个孩子因为争夺玩具起冲突是很常见的事情,这是由于孩子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发展不成熟,自主物权意识提高,但是孩子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不是很完善,所以经常不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会导致矛盾的产生。其次是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找不到合理的情绪出口,就容易把矛盾激化。但是在中国这个讲究“以和为贵”的文化氛围下,冲突往往会被视为一种坏的情况,是应该及时的解决和消除的,而且以后出现的机会越少越好。 殊不知,回避冲突的结果,很可能是孩子以后的社会困境。那么,面对孩子起冲突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 朋友家里有两个宝贝,哥哥5岁,妹妹3岁。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吵闹是在所难免的
有的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责骂,做错事情了以后会选择撒谎来逃避,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撒谎了以后,你是怎么处理的?纠正孩子撒谎,你这样教育就错了! 最近一位家长朋友和我分享了关于孩子撒谎问题的困扰,非常典型,想和大家一起聊聊: 7岁多的孩子偶尔会撒谎——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打架了,会说是别的小朋友先动手的,但其实是他自己先动的手。问他某某坏事你有没有做过,说没有,过几天调查后细问下来发现做过。又说怕挨打所以撒谎,细想想没有因为说实话打过他啊!犯错了说实话就不会被批评教育了?批评教育了就会继续怕而继续撒谎吗? 其实关于孩子撒谎的问题,很多家长都会为此困扰,只是程度会有轻重之分。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成人和孩子对撒谎不同的定义。 成人理解的撒谎往往是说了不符合事实的话,而孩子理解的撒谎是我只是说了我希望和我认为是事实的事情,或是我
很多父母拼命去赚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但物质条件的好坏只能决定生活水平的高低,却不一定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之才。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告诉孩子这些关于人生的真理。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读书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通过读书这种方式来给自己谋取一个好的前程。 特别欣赏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十年寒窗苦一时,不读书,苦一世。无论什么年代都需要将不断学习作为一种信仰,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的
通常孩子的需求都会被满足,你家孩子需要什么你都会给他买吗?而且是想要给他最好的?舍得给孩子花钱,不过是最低层次的爱! 经常听到这些话: 养不教父之过 有其父必有其子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这些都反映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家庭教育主要指什么呢? 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诚信、善良、尊重他人、有礼貌等更多品质方面。通俗的说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最开始是取决于父母的。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对家庭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孩子出现问题,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很少反思自己。在你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是否反思自己也是其中的推动者?你是否逼迫孩子报了
带宝宝时,宝妈真的是十二分的小心,生怕宝宝磕着碰着,可是还有一件事宝妈们要注意了,那就是不要面无表情带宝宝。 这一波流感来袭,凌子也没有幸免,感冒了。那天起床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嗓子有点不舒服。果不其然,到中午就开始发烧,浑身酸疼,嗓子更是像烧了一盆火一样,火辣辣的,越来越疼。 感冒凌子并不害怕,她怕的是把感冒传染给宝宝。宝宝才刚刚8个月,这么小,免疫力肯定不足,万一被传染了可怎么办呢?何况今年流感那么凶猛,据说儿童医院排队3、4个小时是常态。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一定要采取点什么防范措施才行! 凌子一病,全家人都着急。老公和婆婆的意见是隔离,让凌子与宝宝保持安全的距离。凌子想了想,断然否决了。自打宝宝出生,凌子就没离开过宝宝,大小事都是自己操心,即使自己累成狗,也要陪吃陪睡陪玩。让她与宝宝保持距离,几天不接触,她无论如何做不到。 想来想去
相信大家都喜欢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这些家长好好教导就能培养出来的,然而培养一个有见识的孩子,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我们总能够看到一些孩子,他们知书达理,性格开朗,彬彬有礼,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而还有一些孩子,他们粗鲁,无礼,骂骂咧咧,或者胆怯,怕生,唯唯诺诺。 大家都是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我会认为,孩子的不一样,归根到底就是孩子有没有见过世面。 我还记得,知乎有一个问题:“怎么样才算是见过世面?” 答案我觉得说的都很在理,但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答案是:“过着自己选择的生活,不悔不问。” 有多少人可以过着自己选择的人生,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悔,不问? 我会觉得,所谓的见识,并不仅仅指名山圣地的游历,更是指一种思想上的蜕变。 不过回归到正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崇尚礼仪。自小我们就听说过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的故事,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我们都接受着礼仪、礼貌教育。但是有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悄悄得伤害了孩子。 1. 催着孩子打招呼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礼貌,遇见长辈熟人甜甜地打招呼,不但会被夸奖懂事,家长自己也觉得脸上有光。 于是很多家长常常催着或强迫孩子叫人,甚至在孩子不愿意时急着给孩子贴标签:“太胆小了”、“不懂事”。 可是这样的方式却总是适得其反,只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我建构: 性格内向的孩子变得更怕人,躲在家长后面不说话;性格刚硬的孩子甚至会形成逆反心理,固执地不愿意开口。 其实孩子不爱打招呼不是不礼貌,只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当聊天的氛围变得亲切、轻松,和别人熟悉后,孩子就会卸下心理防备,愿意与他人交流。 这种心
小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问过这样一个蠢(正常)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爸爸妈妈们的回答总是千奇百怪的,但回答却又惊人的相似:别管从哪里来,总之不是亲生的。这些坑娃的父母,总是让孩子们怀疑人生,为自己的凄惨身世惆怅不已。 一、你是在XXX捡的 这个回答可谓是标准的官方答案了,据说100对父母中,有三分之二都用这句话,伤害过孩子的小小心。甚至有些父母的演技都可以获得小金人了,每次带孩子途径某个公园的时候,就会一本正经的说:诺,就是在这个公园门口捡的你,那天还下着鹅毛大雪呢。 二、照片上XXX是你妈 有些父母在面对孩子这个问题的时候,会随手翻开一本相册,随意指着上面的某个亲戚/朋友,对孩子说:照片上这个人就是你亲妈。看着孩子透着怀疑和沮丧的脸,心里暗暗直乐。根本不知道这时孩子心里的阴影面积,已经难以计算了。 三、把身
婴儿有9种气质、3种类型,来测测你家娃属于哪种?我们常常发现,即使家有两娃,各自的性格也不同。例如哥哥像安静的小王子,弟弟像冲动的小魔王,到底孩子们都有哪些类型? 气质类型表 他们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婴儿有9种气质类型,准确来说是9个维度(详见下表纵向栏)。 世界儿科学和儿童发展领域的前沿专家布雷泽尔顿(1969)则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详见下表横向栏)。 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划分方式之间的关系。 说明 婴儿气质的九个维度: 1、活动水平: 指以在睡眠、进食、穿衣、游戏等过程中的身体活动的数量主要以活跃时期与不活跃时期的比率为指标。 2、生理活动的节律性: 指吃、喝、睡、醒、大小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只有妈妈们持续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养育宝宝的这个使命。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想法会将我们抚养孩子的观念导向错误的途径,甚至有可能会毁掉孩子!在教育的问题上影响孩子行为举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及时准确的赞美孩子。孩子说脏话、说谎大多来源于模仿大人,所以教育的根本在于我们自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在对子女的教养上最大的错误是太过于期待美好行为的发生的期望值过高。 父母亲往往以为处罚孩子可以“传递一种信息”使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得到教训,因为得到教训而期待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处罚往往是父母亲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选择。处罚有处罚的好处,但是它对于改变行为的效果相当有限,处罚增加孩子的侵略性,逼迫孩子逃避你,处罚很快就让孩子适应处罚的后果,同时丧失了处罚的 意义,因此也就让处罚发挥不了预期的效果。非常多的科学研究证实,受到处罚而短暂制
冬天的早上,都是起床“困难户”,更何况是孩子,父母叫醒孩子,各有各的招,一起来文章中看看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叫醒孩子的? 寒冷的冬天最怕什么? 在冬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困难的一件事,不是单身,不是滑倒,不是没有人暖被窝,而是: 起床!出被窝! 起床!出被窝! 起床!出被窝! 这份痛苦,相信大人和孩子都会秒懂! 也因此,日本摇滚乐团“打首獄門同好会”的一首冬日洗脑神曲《不想出被窝(布団から出たくない)》迅速爆红网络: 每一次离开被窝,都如同遭受一次酷刑。 这个寒冷的季节,只想和这只小企鹅一样, 窝在这个香甜温暖的被窝里,一睡不起…… 1、为叫醒孩子,爸妈用尽奇葩招数 然鹅,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孩子来说,这只能是想想而已。叫孩子起床有多难?不试不知道
马上就是期末考试了,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些细小的毛病,爸爸妈妈们可不能忽视哦! “ 学习太难了。” “我怎么学习都考不好。” “我就是讨厌学习。” 你家孩子也曾这样抱怨过吗? 其实,孩子的厌学情绪本不可怕,怕的就是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别说孩子自己放弃自己,作为家长的我们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确实比较笨…… 事实上,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适合学习。倘若一直在学,成绩却提不上去,很大可能是由于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对。 这7个容易导致孩子成绩不好的坏习惯,看看你家孩子中枪了吗? 1、听课不认真 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课堂学习效率低,势必影响成绩。而孩子又处在大脑极其活跃,好奇心特别重,很容易分心走神的一个年纪,所以很容易在听课的时候开小差。课上错过的
小孩子很可爱,周围的人喜欢逗他们,但是一定要掌握分寸,他们也是有脾气的,小心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年关将至,家里免不了要来亲戚朋友来串门,或者我们也会带着孩子去他人家串门。这个时候,孩子们总会遭到大人的逗弄。但是有些家长表示对于一些逗孩子的方法他们很难接受,有位妈妈说她家孩子被朋友哄着学狗叫,气得她差点和朋友绝交。确实有一些逗孩子的方法比较过,对孩子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像这3种逗弄孩子的方法不可取,否则真的容易友尽。 1. 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估计很多父母都能想起来自己小时候就被这么逗过,在大人比较忙碌的时候,父母会离开孩子一会儿,这时候其他人就会跟孩子说“你爸爸妈妈走了,不要你了,你做我的孩子吧”,“你爸爸妈妈故意把你丢在这,他们已经走了”。这样逗孩子只会把孩子逗哭,大人也收获不了什么喜悦。孩子听了这样的话之后会产生恐惧、孤独的心理,而且会影响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