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这些暗示给孩子传递了负面的、消极的信息,你有吗?
    这些暗示给孩子传递了负面的、消极的信息,你有吗?

    有的时候,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给了孩子负面情绪。这些暗示给孩子传递了负面的、消极的信息,你也有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公交车上,外面下着雨,人很多。 一个孩子拖着一个很重的拉杆书包上车了。他机灵的从前到后瞄了一眼,果断地走到了最后一排坐位前。他看到靠窗边的那个座位是空的。 他把书包从旁边一个大爷的脚边往里面挤了两次,没有动得了半分。他用双手提起书包准备举起来,可是,车子在行进之前,他没有手可以扶着随时都可能失去重心,于是只能举起来一点点又不得不放了下来,他无助地看着那个大爷,欲言又止。 旁边的大爷只要稍微挪动哪怕一只脚,或者扶一下孩子,他可能就能进去了。但是,大爷并没有动半分。 我看着孩子着急的样子,走过去帮他把书包提起来,让孩子先进去坐着,然后把书包递给了他。 看

  • 搞定宝宝的“无理取闹”,找对原因就好!
    搞定宝宝的“无理取闹”,找对原因就好!

    带孩子是最操心的一件事。有时候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不少家长都气的抓狂,其实当你知道原因后,你就知道怎么处理孩子的这种情况了。 都说当妈的是最了解孩子的,当孩子的行为、情绪处于无厘头状态时,他是怎么了呢? 1、想要的没有得到。 孩子想要买吃的、喝的、玩的,但是被父母拒绝了,有的孩子当时就会大哭大闹,不要到手不罢休的态势。 也有的孩子当时很顺从,可是,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哭闹,比如轻轻的摔了、碰了一下,孩子的情绪其实并不是因为摔痛了,而是借机宣泄之前愿望没有被满足的委屈。只要爸妈答应:好吧,买!;别闹了,我们现在就去,宝宝乖啊! 宝宝的目的达到,立刻大雨转晴了。 可是,更多的时候,正是因为宝宝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被父母拒绝,才不依不饶,这时也不能因为宝宝的哭闹而答应,而

  • 别再说你的孩子没有特长啦!这些表现全是
    别再说你的孩子没有特长啦!这些表现全是

    看到其他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发现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不少家长心里都产生巨大的落差。其实孩子的优点有很多,只是你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当你家的宝贝有以下方面的表现时,可能他在这一方面是有优势的,可以通过学习以及游戏去引导和培养哦! 1、敢于发号施令,勇敢、果断 在一次亲子活动中,当主持人、工作人员忙不过来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拿起了话筒,把孩子们排成一队,给他们讲解游戏规则。她的声音非常宏亮,动作干净利落,孩子们都能非常认真、守规矩进行游戏。 旁边的几个家长不禁赞叹:这个孩子就是个主持人的苗子啊,组织能力、口才、胆量都很棒! 2、拿起笔就不想放下 有一次,几个孩子在我家里玩,她们玩着布娃娃、看电视、堆积木。唯有一个孩子总是在写字。一笔一画,非

  • 孩子从小有这4种特征,长大后脾气肯定不好
    孩子从小有这4种特征,长大后脾气肯定不好

    有人说看小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就能判断他未来的性格。当你的孩子从小有这4种特征,那么当妈的要注意了, 孩子以后的脾气肯定不好。 1、一言不合就发火这种孩子小时候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点,只要有自己不如意的地方或者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就发火,完全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是这种,家长就要当心了,如果总是放任孩子无缘无故发脾气,不仅孩子的脾气会越来越暴躁,以后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2、注意力差一般脾气温和的人都是比较有耐心的,可以长时间的专注一件事。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孩子可以长时间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那说明孩子的脾气挺好的。 但是如果孩子做什么都没有耐心,注意力比较差,喜欢东张西望,那孩子一定也是个急性子。如果家长不及时纠正,孩子以后脾气会越来越急。 3、太

  • 让孩子“胜在终点”的6个大脑秘密!家长必读!
    让孩子“胜在终点”的6个大脑秘密!家长必读!

    人生就如同一场马拉松,我们的孩子总是要走到终点的。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输在起跑线”。孩子慢一点也没关系,人家的孩子练一次,我们的孩子可以练一百次,总是能学会的。下面是让孩子“胜在终点”的6个大脑秘密!家长必读! 01“虎妈狼爸”不可为,警惕不可逆脑损伤 我们中国人很喜欢打小孩,这一点是我怎么也想不通的事情。 我曾经去过一个政府部门,这是全市只有几个人能考进来的地方。有一个听众,他告诉我说,他的孩子一岁两个月,被他打了以后,孩子会害怕会哭不要他抱。我就花了半个小时去跟他讲,不要打孩子,孩子还那么小,话都说不出来,你打他干什么呢?等我演讲完了,刚从会场出来,他就追出来,高声地问我:“那几岁可以开始打呢?” 我想从大脑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要打孩子。 我们大脑里有个部分叫前脑,也叫做总裁

  • 寒假了,关于孩子成绩单的故事!
    寒假了,关于孩子成绩单的故事!

    孩子们这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了,成绩单下来了,有人欢喜有人忧。你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不管怎么样,学习只会越来越难,孩子们已经很努力了。 全国各地的期末考试几乎都结束了,面对孩子们拿回的成绩单,家长们往往比孩子们反应强烈。有的人兴高采烈、有的人欢欣鼓舞、有的人欣喜若狂、有的人眉开眼笑、有的人镇定自若、有的人避而不谈、有的人眉头紧锁、有的人气急败坏、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伤心哭泣、有的人哀声叹气……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面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的考试成绩,家长们的应对方式也应有不同之处,现附上从小学到中学各阶段,家长的应对之策,供大家参考。 1、小学一、二年级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孩子们考试成绩相差不大,只要孩子的语文、数学能考双百,英语能够简单对话能唱英文歌曲,在英语课堂上表现积极,家长们基本上还是比较欣慰、淡定的,即使孩子有时候考不了双百,大部分家长也能接受。

  • 决定孩子一生是如何面对挫折!妈妈们准备好了吗?
    决定孩子一生是如何面对挫折!妈妈们准备好了吗?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在遇到挫折之后怎么调理,而不是帮助孩子避开挫折,这样孩子是得不到成长的,成绩只是暂时的,面对挫折是长久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弹性”技能 面对失败但仍能保持站立不倒的能力,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的一种关键能力。 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其实,每个人都是从小在面对失败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 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失败、接受失败,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1、给孩子创设可以体验失败的环境 请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无虞的环境。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孩子,同样也是为了你自己,因为让孩子所处的环境没有安全隐患不仅有助于保护他们免受严重伤害,而且往往还会有额外的好处,即让家长能够放心地往后退一步,给年幼的孩子尽情探索的机会。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些常识——如给锐角边加护垫,安装安全设

  • 孩子口齿不清?家长可以这样做
    孩子口齿不清?家长可以这样做

    有不少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吐字不清,说话模模糊糊,让人难以琢磨。那么,当家长发现孩子口齿不清,应该怎么做来帮助孩子呢? 1)清晰、缓慢地对孩子说话。 家中爸爸或者妈妈如果口齿清晰,没有方言影响,普通话比较标准,就可以这样来做:宝宝看着你说话的时候,家长慢速、清晰、口型略显夸张地说话,聪明的宝贝可以观察学习到爸妈口腔怎样运动发音的。 2)示范正确发音。 爸爸或者妈妈需要常常在生活中把孩子发音不准确的音、字、词或组句,循序渐进地示范怎样正确发音。 3)说话时夸大孩子错误的发音,然后自己纠正。 家长们可以试着像孩子发错误的音,再自己纠正好发音,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可以琢磨一下舌、唇、口怎样运动的,可以指导孩子发音。 4)重复您所听懂的孩子讲话部分。 如果孩子说的并不是很清晰,但是熟悉

  • 孩子五岁了,你该怎么教育呢?
    孩子五岁了,你该怎么教育呢?

    孩子越长越大,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么你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呢?应该注重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对于五岁孩子的教育问题,有哪些方法呢?下面,就由宝宝哥来给大家讲一下吧! 1、用游戏来发展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由大人来选择游戏的题材,适合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才是最好的,切记慎重选择。 2、借生活中的事件来让孩子懂道理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一些错误的做法,应及时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比如孩子总爱玩,喜欢蹦蹦跳跳的,尤其在屋子里面跳,这样会影响到楼下住户的正常生活,大人发现要及时制止。 3、培养孩子爱问的好习惯 五岁的孩子喜欢问各种问题,家长不要因为不耐烦避而不答,尽可能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更爱问,知道的也就更多。 4、尽量给孩子提供条件做感兴趣的有益的的活动

  • 充满仪式感的养育,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富养!家长必看
    充满仪式感的养育,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富养!家长必看

    为什么说,充满仪式感的养育,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富养。因为仪式感的本质,就是爱和珍视:独一无二的爱,只给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你。 前几天,参加了儿子的第一场音乐会。 到场之后,老师提出一个要求:“家长和孩子要分开坐,孩子们坐前面,家长坐后面。” 我听了马上提出疑问:“没家长在旁管着,不得乱成一锅粥啊?” 老师笑笑,“放心吧,他们穿着西装和礼服裙呢。” 当时并没有明白那句话的意思,只是看着老师信心满满的脸,将信将疑地遵从了安排。 出人意料的是,整场音乐会,秩序简直不能再好。 孩子们大到十几岁,小到三四岁,个个正襟危坐,认真地观看表演,没有一个在开小差,更别说聊天、玩闹。轮到自己表演时,也都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上场、表演、退场。 平时习惯了鸡飞狗跳的家长们,竟也安静优雅地欣赏了一场演奏会。

  • 家养宠物的家长们注意了,不要让悲剧发生了!
    家养宠物的家长们注意了,不要让悲剧发生了!

    家里有宠物,一定要及时带着宠物去打疫苗,携带病菌的宠物,有时候不小心,孩子们就会“中招”。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了! 9岁男孩“小童”本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在学校一直表现较好,成绩中上,可谁知天使的恶魔早早的来到了他的身边,随时面临死亡,原因来自于家养的小狗。 喜欢小动物的他突然发烧,浑身抽搐被紧急送医。 小童从小对小动物就特别喜欢,多年来家里饲养了几条宠物狗,但都未曾注射宠物狂犬疫苗。 前几天小童放学回家,用衣服蒙着脸,回来就跟奶奶说冷,怕吹风。奶奶以为他感冒了,给他喝了点热水。但到了晚上,小童开始发烧,全身肌肉抽搐,大量流口水。感觉不对劲的家长急忙将他送到当地医院,被初步诊断为狂犬病,于是送到杭州救治。 送到医院为时已晚,家属忍痛放弃治疗。当送到杭州市西溪医院ICU时,小童已神志模糊,不能对答,呼吸急促,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大

  • 想要更好的陪孩子写作业,那你一定要掌握这些窍门
    想要更好的陪孩子写作业,那你一定要掌握这些窍门

    不少家长都表示陪孩子写作业,那简直就陷入了一种十分抓狂的状态。如果你想要更好的陪孩子写作业,那你一定要掌握这些窍门。 1、学习压力过大,橡皮综合症 你家孩子写作业,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新买的橡皮,没用两三天就被孩子切成一块一块的。每次做作业,手里死拽着橡皮不撒手,没写几个字就擦一下。 本来5分钟能写完的题目,愣是在擦的过程中花了半小时。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橡皮擦综合症”。孩子们通过不断擦橡皮或拨弄铅笔、卷笔刀、塑料尺等文具磨蹭,表达内心的焦虑情绪。 比如,坐立不安,做事分神,经常写错别字,然后不停地使用橡皮擦掉重写,直到把作业本擦破为止,甚至有的离开橡皮就不能做作业。 其实,孩子对学习的压力来源自父母过高的期望,不容许孩子一丁点错误

  • 二孩家庭,哪个父母敢说自己不偏心?
    二孩家庭,哪个父母敢说自己不偏心?

    家里如果有两个孩子的话,总有一个会比较受宠,这让不受宠的那个孩子会感到很心酸。二孩家庭,哪个父母敢说自己不偏心? 很多偏心的父母,往往都不觉得自己在对待孩子方面偏心,就像喝醉酒的人总说自己没喝醉一样。他们总觉得大的要让着小的,不管是大一岁还是十岁,大的就得无条件让步。 如果一个女孩子比弟弟大,发生打架的时候,无论对错挨骂的都是她。理由总是“弟弟还小,她到100岁都比你小!” 如今二孩政策的开放,许多家庭打算或已经在家庭里增加多一个新成员。但在这之前,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你们是真的为老大生个伴儿吗?你们可考虑过偏心的事情?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到不偏心,每个孩子都一样爱呢? @无奈老友:小时候过年,我坐大伯伯的车去串亲戚,我弟见我坐他也要坐,然后我们就一起上路。之前大伯伯喝了点酒,一吹风就犯困,车掉进了田里,弟弟和大伯伯一屁股摔

  • 孩子的寒假作业,家长要做到“三个三”!
    孩子的寒假作业,家长要做到“三个三”!

    已经迎来了孩子的寒假,最让家长头疼的是,辅导孩子完成寒假作业,三分钟不到血压上升!其实我们应该更多的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应当做到这“三个三”! 虽说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但孩子的寒假作业也是家长比较头疼的问题。毕竟,作业写不好,怎么记住知识点?下学期怎么能够考得好成绩呢?所以,孩子写作业时,家长一定要陪孩子做好“三个三”。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安心的过个好年,做好拿到下学期的高分准备! 01、“三不” 1、不打扰孩子 虽说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家长陪孩子写作业,但不代表家长就要在旁边打扰孩子学习。 比如说,有些家长看见孩子字写错了,就立马跟他说:“你这个写的不对,重新写。” 像这样,就会容易打断孩子的思路,影响作业完成的时间和效率。 只要孩子写完所有的作业后,给家长检查时,家长做统一的告知就好了。

  • 穿衣是一门学问,孩子长大“三不穿”,妈妈要知道!
    穿衣是一门学问,孩子长大“三不穿”,妈妈要知道!

    对于穿衣服来说,不同的年龄阶段会选择不同类型的衣服。比如爷爷奶奶以选择实用的为主,年轻父母讲究潮流和好看。对于孩子来说,长大“三不穿”,希望妈妈都早知道,这样孩子可以早受益! 太朴素可能会让孩子自卑没自信;过分“华丽”又可能会让孩子的过分注重外表。其实要把握好这个度,就是下面这三种衣服不要给孩子穿。 1、旧衣服 老一辈的观念中,衣服只要没破就能一直穿,否则就是浪费。那时候,家里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不下了,给弟弟妹妹穿,直到谁也穿不下才会扔掉。 曾经我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好,直到我看了菁菁的故事: 几个妈妈带着孩子到朋友家做客,菁菁妈来晚了一些,进门的时候五六个小朋友都要跟菁菁打招呼,菁菁的反应却让妈妈特别尴尬: 平常活泼的菁菁,在看到其他小朋友时,居然立马躲到了门后面,任凭

  • 你对孩子的好,只是想更多的“控制”他!
    你对孩子的好,只是想更多的“控制”他!

    很多家长会用“为了你好”,过多的干涉孩子,对于孩子的一切都必须了如指掌,这样表现出家长有很强的控制欲,要么孩子很叛逆,要么很懦弱,处在两个极端,你希望你的孩子是这样的吗? 小时候犯了错被骂后想一个人待,结果反锁的房门被我爸一脚踹开踹烂,继续被骂,留下好大一片阴影,做了很久的噩梦。现在我也为人父,常常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错误需要这样对待一个孩子。 以前我也是犯错了我妈就一直被揪着不放,像我罪大恶极,才小学我就已经被骂到有想要自杀的想法了,很多幼稚的自杀方法也试过,因为我当时真的觉得自己是个罪人,不该被生出来。 人到中年了,到现在还深刻的记得,小时候曾经无数次想过,快点长大,快点独立!然后把父母花在我身上的钱还给他们!这样我就有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导致重度缺乏安全感!抑郁,强迫症!自己成为妈妈后,每次对女儿责怪之前都会想起小时候的痛苦与无力!

  • 你给孩子贴的标签,无形之中背负着走完一生!
    你给孩子贴的标签,无形之中背负着走完一生!

    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无形之中孩子把这些坏毛病或者坏习惯背在身上,会认为我就是这样的,我会按照这个路线发展下去,“标签”带给孩子的影响是很大! 几乎家长一张口,标签的小纸条就从天而降,每一个宝宝就变成了一个个行走的标签。 但家长们在游刃的给宝宝贴标签的同时,却忽略了标签的“魔力”有多大。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标签效应(Labeling theory)”,是指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个特定的词描述和分类时,他的自我认同和行为将会随之受到影响。 美国加州大学的Edwin M. Lemert教授关于年轻人吸毒成瘾原因的研究就是一个能很好证明标签效应的例子: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很多年轻人之所以有吸毒行为,都和社会评价有关——“我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我就是这种人(I do these things because I am this way)!”这种“我就是这种人

  • 父母“无证上岗”,如何点亮孩子的天赋?
    父母“无证上岗”,如何点亮孩子的天赋?

    有些孩子对于一些事情很感兴趣,而对于有一些事情反而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分辨孩子的兴趣问题,父母“无证上岗”,如何点亮孩子的天赋? 前几天,咱们推送了《要不要上早教、报兴趣班?这是我听过最感人的回答》,微信上一连几天收到朋友们关于孩子兴趣问题的留言,除了对文中“别急于固化孩子兴趣”的观点表示赞同,还有很多朋友为找不到孩子的兴趣点而焦虑——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怎么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看看妞妞妈碰到的窝心事。 女儿突然不肯去上舞蹈课 过完圣诞节不久,妞妞妈很苦恼地告诉我:“妞妞说啥也不肯去上舞蹈课了。” 我有点纳闷儿,明明看她朋友圈里发的孩子圣诞演出的画面,现场效果很好啊。细聊才知道,问题就出在那次演出上。 妞妞现在4岁半,5个月前开始,每周二、四放学后都会去离家不远的一个培训机构去上两堂舞蹈课。

  • 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这样找回来的!
    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这样找回来的!

    孩子的专注力让很多爸爸妈妈感到头疼,注意力不集中,做什么事情都是慢半拍,落在队伍的最后。文章当中帮爸爸妈妈们出招了,一起来看看吧! 篮球课上,孩子在场内活动,家长在场外等候。 我旁边坐着一对年轻父母,妈妈一直很焦急地把孩子的问题指给爸爸看,“磨蹭”、“不听话”、“注意力不集中”等字眼儿不停钻进我的耳朵。 抬起头,我很快就在场上找到了那个孩子,看上去五岁左右。观察一会儿后,我也发现了问题。 教练在做示范动作时,要求大家认真看,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只有一两个孩子在关注其他事,那个孩子就是其中之一。 他要么低头用手指抠自己篮球上的花纹,要么看着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篮球,旁边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孩子们做完一组动作,教练会要求大家到场边列队集合,大多数孩子都能迅速作出反应,那个孩子几乎每次都是动作

  • 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我们总是会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的闪光点,而看到自己家的孩子的缺点,往往拿别人家的孩子的闪光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作比较,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几年前的一天晚上,橙子和姥姥视频聊天。隔着屏幕,橙子给姥姥比划他们学的京剧健身操,就听姥姥说:“跳得真棒,你妈就不会……“ 我在旁边做家务,有一句没一句地听他们聊。 一会儿,橙子又给姥姥演示什么动作,姥姥又说了一句:“真棒,你妈就做不了这个。” 我忍不住凑过去说:“你们聊你们的,干嘛总扯上我啊?” 很小的一件事,但姥姥的这两句话却让我心有所动,思考了好久。 很多时候,我看姥姥姥爷和橙子的相处,就像是在“考古”,从他们对待橙子的方式中,我隐约会找到一些自己当年的成长痕迹,推测出他们当年是怎样教育我的。 总的来说,父母对我的教育是很宽松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