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祖宗把道理讲的那么透彻,当父母的应该认真领会。今天要聊一聊父母对孩子到底该如何去爱? 朋友的孩子一直是朋友的妈妈在照顾,前一阵子,朋友妈妈有事回老家了一趟。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朋友身上。 她于是不再能每天气定神闲的收拾好自己,然后美美的出门上班了。她每天手忙脚乱的收拾完自己,还得手忙脚乱收拾孩子。 这天早晨,她替孩子穿好衣服,催促孩子自己穿袜子,她好赶紧给自己梳洗。 这时,孩子抱怨道:“妈妈,你一点都不爱我,姥姥都是连袜子也帮我穿好的。” 朋友没想到,这么小孩子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有些不知道如何反应。因为怕孩子觉得妈妈不爱他,赶紧替他把袜子穿上了。 朋友后来缓过劲来,来找我聊,说:“我是不是被道德绑架了?” 我说:“还真有点。不过,你的觉悟算高的了。”
在现代子女教育中,民主式教育一直备受推崇。“狼性父母”受到社会的指责。“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成为了现代子女教育的金句名言。 和孩子做朋友没错,但你真的只是和孩子做朋友,就有点悲剧了。 在我们的那一代,几乎都挨过打。等到自己做父母时就想着一定不能打孩子 ,要做个开明的父母。做个开明的父母没错,摒弃棍棒教育也没错,但不能扔掉父母的权威。 或许你们和孩子会成为朋友,但有些是朋友没做成,规矩也没立好。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要是真把孩子当成朋友交流,你可能会遇到不少的问题。 父母存在的问题 1父母不应该让孩子决定家庭事情 小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太多父母征求孩子的意见并委屈接受。你可以询问,但没必要让他决定。 事件举例:父母想要二胎,大宝一哭二闹三自杀。 二胎的决定权在父母手
很多家长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在生活中会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其实育儿没有绝对正确,只有适不适合! 近期,网络出现了一些对于超级育儿师往期电视节目的剪辑视频。一些专家对于其中的育儿方法提出了异议,她们觉得,节目中的方法只解决了眼前问题,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对于我们来说,这或许是个很好的机会,和每个关注超级育儿师的家长们,来讨论下超级育儿师究竟育的是什么? 超级育儿师,从电视节目开播开始,一直努力去呈现每个家庭的真实情况和真实的育儿过程。希望通过这样真实的呈现,可以帮助更多的家庭去了解到,育儿中我们或许也犯着同样的错误;告诉更多的家庭,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现实的问题,而我们的育儿师会给到什么样的解决方法。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也惊讶于,居然真的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孩子暴打父母,孩子与父母怒目而视,仿佛仇人
在你的印象中,是不是学校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这里不对有打架斗殴事件,孩子在学校里面家长们都十分放心。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家长不免担忧孩子的安全。 近期,在网上热传的一个新闻:湖北嘉鱼县某个中学,几个女中学生轮流掌掴一名女生。她们一边打还一边嬉笑着说:打重一点。 而被扇耳光的那个女孩,站在原地不敢还手,虽然脸被马赛克挡住了,但仍能看出她被打得满脸通红。 没有经历过校园霸凌的人,永远无法想象那种绝望。最可怕的是什么呢?不是被打伤的淤青、也不是被泼的脏水、更不是被起的侮辱性外号,而是它所带来的心理影响——让孩子觉得自己无助、处于弱势,感受到不平等,从而采取消极甚至激进的态度面对生活。 哪些孩子容易被校园霸凌? 外表有某些明显特征:身材特别胖/瘦/高/矮,声音或长相太特别,独来独往,打扮较为特殊等…… 因为特殊原
作为父母希望孩子的人生道理比我们更加顺畅,但是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你真的会影响你的孩子,你的教育风格,决定孩子的未来! 家里的熊孩子喜欢乱涂乱画,这是很多家长都会面临的困扰。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常常缺乏耐心,特别是碰上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喝斥几声,甚至夺过画笔。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的确有效。但你不知道,他所学到的,不是你通过粗暴行为来告诉他的内容——在墙上乱画是错的,不能这么做,而是一种没有耐心、粗暴的处理方式,今后他也会粗暴地对待让自己不舒服的事。 假如换一种方式,孩子所学到的却会大大不同。 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在上世纪70年代就父母的教养方式作出研究,证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存在显著的关联。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个性,能从父母身上找到相似的影子。 你仔细回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也没有天生的孩子说话晚,只有被家长宠坏的孩子。对于孩子,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加强与孩子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孩子才会说话更加流利。 好多妈妈都表示羡慕弟弟的语言发展能力,对比下自己家的孩子只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句完整的句子都不会,深深的忧桑啊。虽然很多过来人都会安慰妈妈们:别急,长大了还愁宝宝不会说话吗。但是真心想提醒:如果生理一切正常,别光埋怨宝宝,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1.是否喜欢包办宝宝的一切 家人的宠爱,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东西,根本不用说话,眼神一瞥,小手一指,家人第一时间心领神会,立马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习惯了替孩子表达需要,让孩子根本没有使用语言的必要,他怎么还能学会说话呢? 2.是否丢失太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 平时老人带孩子的家庭比较多,老人本来就少言寡语,如果爸妈
下雪是冬天必备的,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孩子想要出去玩,但是家长又不放心,怕孩子冻着,怕摔伤什么的,其实不必担心,做好一下几点,孩子保准没事! 这几天,好多地方都下了十年一遇的大雪,都说下雪的时候最开心的是孩子和小狗。你带宝宝出门玩雪了吗?以下注意事项要看一看哦! 做好皮肤保护再出门 小宝贝皮肤娇嫩,含水充足,长时间暴露在冷空气中,相比成人更容易冻伤,出门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皮肤护理工作,给孩子涂抹上滋润度较高的润肤霜,最好搓一搓让皮肤做好准备再出门,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室外的低温骤然冻伤宝宝皮肤; 注意防冻 孩子玩雪要穿好衣服、帽子,防止冻伤手脚、耳朵、皮肤;幼儿堆雪人或团雪时,最好用工具或戴上手套,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雪,否则会很刺骨冻坏手;给孩子穿厚些的防滑防湿的棉鞋,防止冻伤脚,一旦发现湿了脚,赶紧回家更换。
快过年了,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可以吃的好,玩的好,还能收到不少压岁钱,那么过年的时候会有哪些习俗呢?小朋友们都知道吗? 春节是中国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还有许多特色的民间习俗。不过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过年氛围越来越淡了,相比我们小时候,少了很多仪式感,也少了很多幸福感。 可能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新娱乐而忽略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其实有很多传统习俗,是应该保留下去的,不说名族文化这些大道理,至少给我们的下一代,多一些生活的仪式感吧! 办年货 过年,会有一个比较长的假期,这个期间,一般不买东西,很多商店都不开门,因此我们需要在过年前采购过年所需的物品,例如食品、礼物、衣服、装饰品的过程,称为办年货。 在置办年货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知宝宝这个习俗的意义。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参与进来。孩子通过这个活动接触社会,认识各种东西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种说法: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然而,在中国,家庭才是社会的细胞。那么夫妻关系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又有着什么影响呢? 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 亲密关系指的是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现在大多指的就是夫妻关系。通俗地说,亲密关系指的就是特殊的朋友,更加的要好,有依赖、信任,对于心里话会更愿意去为你而沟通。 有人说,一段亲密关系即夫妻关系的质量可以影响三代人。孩子看似是与爸妈是分离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爸妈与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夫妻关系的好坏与否,难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 被英国媒体评为最佳离婚伴侣的英国的安德鲁王子,他和妻子莎拉离婚了,但是他们都对孩子比较坦诚,讲到了他们这段关系的失败,但是他们说“这并不
春节了,亲朋好友都回来了,大家坐在一起唠唠嗑,有时候还会逗逗小孩子,其实逗孩子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一不小心就会对孩子的一身造成影响,为什么这么说,来文章中看看吧! 还有几周就是春节啦。 和家人亲友团聚,当然是喜气洋洋的事情。但是,当妈的一想到小家伙可能面临的种种场面,心里就忐忑啊! 因为最近这么多年,不止是手机、电脑、移动支付,就连育儿的观念也变化了很多。 很多亲戚出于善意的举动,在现代育儿看来,却是实力“坑娃”,可能让孩子生病或者不舒服。 都说“先说断后不乱”,眼看春节将近,爸爸妈妈们,以下15条,是不是最好提前给家里老人、亲戚们打打“预防针”呢? 不要给孩子喝这些 先说说喝酒的事。 禁止未成年人饮酒是国际社会的主流态度,中国大人却常常教唆小孩喝酒。 有统计表明,86%的小
强迫孩子主动打招呼,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乖孩子,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做好吗?把孩子当成大人养,其实这样是不好的! 中国是礼仪之邦,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是见面打招呼,进退有度等等礼仪并没有完全丧失。 带着孩子去熟人家的时候,父母常常发现自家孩子不愿意和不常见的亲戚朋友打招呼。 这个时候,有的父母会当面强迫孩子喊人,说快叫某某好!一边说着,还一边不好意思的告罪于要打招呼的那人,孩子还小不懂事。 也有的父母不会强行要求孩子当场就改过来,而是等到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候,告诉孩子你要和叔叔伯伯,姑姑阿姨打招呼,下次一定要注意。 但是不管是上面那种情况,孩子们都难免有些抗拒,特别是当面强迫他们打招呼的尴尬场面,孩子们往往会记忆犹新,从而对强按着打招呼这件事情,生出一种“杯弓蛇影”的恐惧感! 大人一句无心
当孩子出生以后,女性的身份转换成了“母亲”,母亲需要为孩子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很多时候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的,所以有时候母亲也是很烦恼的! 1、身为母亲,我们在亲子关系中承担了多少项任务? 周末跟闺蜜煲电话粥,她正在为孩子的不听话生了一肚子气。 “你说说,我每天给他洗衣服、做饭、陪玩,累得跟老妈子一样,ta还跟我闹脾气!一点儿都不理解我的辛苦!” 闺蜜显然知道自己“要求”得有点儿多了,一个2岁多的小孩子,当然不太能理解她的辛苦。所以她在挂电话之前,叹了一口气:“唉,说归说,该干的事儿还得干。我去忙活了,拜拜!” 闺蜜的感受,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身为母亲,我们在亲子关系中承担了多少项任务呢? 在一次聚会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贡献出了以下成果: 给孩子做饭、喂孩子吃饭、哄孩子睡觉、陪孩子玩耍、给孩子买衣服、带孩
把孩子教育的非常棒,周围的家长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家长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可是孩子呢?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里状态呢?家长们不容忽视! 生活中,我们不少家长都喜欢自己的孩子被人夸赞,而这种心态并非现在才有,其实在古时家长的这种心态就很盛行,只是如今表现得更为明显罢了。但如果要说孩子没什么特长表现出来的话,大人们也不好平白无故地让人家给予赞美,于是让孩子在人前时刻表现出色这个想法或行为就华丽丽地诞生了。 邻居家有个5岁的小姑娘长得那可真是漂亮水灵,以至于所有看过的人都要停下来观看会儿再给出由衷的赞美。也许在很多人眼中看来老天爷给的赏赐比什么都要来得珍贵,小孩子已经漂亮至此就差不多了,但孩子父母可不这样想。在小姑娘两三岁的时候就给她报了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像类似于舞蹈班、钢琴班、英语班等等不下四五个,好家伙,这妥妥地是要把孩子往名媛那一方向培养啊。于是乎,我们基本上很少
为什么很多妈妈总是抱怨,别人的孩子总是样样的都会,而自己的孩子却做什么都做不好。其实,这并不能怪孩子,家长应该从自身角度来思考。 随着孩子不断的成长,他们不再是当初那个事事都需要照顾的小宝宝啦!他们开始想独立、想自己动手、想自己探索和发现…… 孩子们大概从两岁开始,自我意识慢慢发展起来。他们对大人做的事不再只是简单的表现好奇,而是希望参与其中,亲自去尝试。 他们希望帮妈妈浇花、包饺子、洗菜、自己吃饭等等。但是,大多数妈妈选择拒绝孩子们的请求。因为觉得孩子还小,这些事情等长大了再做,不给妈妈添乱就已经是在帮妈妈忙了! 可是,就这样,孩子慢慢长大了,从小没做过,长大了又怎么会做呢?又怎么会做得好呢?我们哪曾给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呢? 就因为孩子年龄和发育过程中行为精准度有限,就一次次因“帮倒忙”重复上演,家长就开始不耐烦、制止、呵
很多妈妈带孩子全靠吼,起床吼、穿衣服吼、洗脸吼.......吼叫真的有用吗?孩子在吼叫中成长,真的好吗?妈妈们是不是该反思了。 孩子就这样在妈妈的吼吼吼声中长大,结果却发现孩子并不听话呢!要不就是太听话,没有自己的主见,什么事都让家长拿主意。可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孩子。 作为妈妈,我也曾经这样过,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做成教科书一样,有时,也会对茉姐发脾气,这种体验简直是从身体疲惫到精神崩溃! 有一次,在逛街时,遇到一个妈妈当街训斥自己泣不成声的孩子。她手臂在空中挥舞,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快,她说出的话像子弹一样扫射,这居然是对待不到4岁的孩子。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一点也长记性!” “你是老天爷故意派来整我的吗?” “你就不能做一件让我省心的事吗?” “你要是还这样,就别想我带你出来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长要去工作,孩子只能交给老人带,但是又存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为了孩子,老人需要改正下面这些习惯! 老人家带娃虽然为父母减轻了负担,但如果是属于以下类型的老人,为了孩子好,还是要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带娃习惯啊!当然,如果父母自己也有以下的行为,就更要注意自我检讨了! 01、说话必带脏字,用语不雅 家里的老人平时说话总是脏字不离口,什么“我*你妈,傻*玩意儿,小*崽子……”只要说话,就得带点。平时虽然也告诉了老人,别当孩子的面这么说话,但是几十年的说话习惯,就是依然不改说话风格。 一天,刚会说话的孩子,突然说了一句“傻*”(就是介于A和C之间的那个单词),家长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充满了天真无邪的浪漫气息。养育孩子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有心理的健康发育。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
是不是不知不觉,孩子有了自己的脾气,还有点爱打人,难道这是暴力小孩的前兆吗?其实并不是的,孩子出生的时候白纸一张,是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导致的。 其实,宝宝的很多行为,并不能用我们大人的眼光来解读。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除了发脾气,宝宝还可能会出现害羞、不爱分享、喜欢玩弄生殖器官等情况。(文末有惊喜~(?>?<)☆) 01、害羞、特别粘人,陌生人焦虑症 宝宝在6~12个月的时候,可能表现出特别粘人,尤其是对爸爸妈妈和长期照顾自己的人,而对于自己不是很熟悉的人,会表现出害羞和不喜欢,甚至大喊大叫表示不满。 其实这可不是单纯的害羞表现,而是大部分宝宝都会经历的“陌生人焦虑症”。孩子6个月开始对陌生环境、陌生人产生警觉,随后就是认生,1岁认生达到高峰。 每个孩子的程度不同,表现也有所差别。这种心理如果没有及时克服的话,长此以
没早恋的孩子,都晚婚了 你的脾气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致所有妈妈:想教好孩子,请先活好自己 为人父母,为子女愿意更多地付出,也请子女理解并尊重父母,对父母温柔以待。 梅听说我回来了,邀请我去她家坐坐,说很久不见了。 于是我打车去梅家。 见到梅的瞬间,感觉梅瘦了。 “孙子呢?”我问。 “孙子去姥姥家了。”梅说。 “那你可以好好休息、轻松一点了。” “儿媳妇带走的,儿子嫌我带的不好。你说奶奶能虐待孙子吗?现在的孩子不好带,不再是我们小时候的时代了,责任大不说,出力还不讨好。”梅的口气里明显带着不满。 原来,梅的孙子出生以后,都是儿媳妇自己带。 儿媳妇把孩子带得非常仔细,每天给孩子洗澡后,前后背给孩子轻轻按摩,然后再穿衣服。 小家伙很享受
想要让孩子走向成功,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引导自己的孩子呢?通过与孩子互动,也能够照见自己的真实情绪,学会如何处理困境,增强内在的力量,实现互相滋养式的成长。 01、很多朋友都对安妮说,如果我家那个熊孩子能跟李涵一样,让我再生一打都乐意。 安妮的儿子李涵今年6岁,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外出游玩主动照顾小伙伴,在幼儿园里更是老师的好帮手。 当然,我也见过李涵发脾气的时候。 在商场里看中了喜欢的玩具,赖在原地不肯走。 再三询问妈妈后,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撒泼打滚,过路人无不侧目。 安妮倒也不恼,只是蹲下身和他说话,让我先去别处逛逛。大概20分钟后,母子俩开开心心地朝我走过来。 我悄悄问安妮: 你行啊,小孩情绪这么大都压得下去,赶紧传我两招,回去好对付我家娃娃。 安妮瞥了我一眼,说:
对于孩子给予过多的爱,其实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作为家长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但是在无形当中伤害到了孩子,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01、世上的爱有很多种,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说是最天然,最持久和无私的了。 可就是这最纯粹的爱,如果表现的形式和方法出了问题,也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1. 生活自理能力差 小白(化名)是王猛的初高中同学,在小白看来,王猛父母在对王猛的保护上有些过度了。 据这位同学回忆,当时王猛学校到家的距离只有几分钟,但只要是下雨天,下晚自习前,王猛的父母一定会准时出现在教室的后门,手上一定是拿着一把雨伞和一双雨靴,连续几年都是这样。 虽然我们不得而知王猛在父母照顾下的生活细节,但是不难推理的是父母的“无微不至”,也是王猛反复强调自己动手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2. 缺乏社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