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不想上学,在家装生病,只要家长给孩子请假了,可以说“药到病除”,马上就活蹦乱跳的了,怎么识别孩子高超的“演技”呢? 场景一 “妈妈,我肚子疼。”早上起床时,李佳佳(化名,7岁,男孩,小学一年级)捂着肚子做出痛苦的表情。妈妈以为孩子真的吃坏肚子,赶紧给老师打电话请假去医院。 过了上学时间,妈妈要带佳佳去医院时,却得到“我现在不疼了”的回答。之后,又有好几次,每到上学时间,总是这疼那疼,等到父母给老师请完假,不去上学后,在家里活蹦乱跳又没事儿了。 “妈妈,我耳朵疼。”今年11月初,妈妈以为佳佳是在装,不想去上学,坚持把孩子送到学校。九点左右,老师给打电话说:佳佳耳朵疼的直哭。去医院检查,发现是中耳炎。于是请假一周,滴抗生素好了。 等到上学时间,又开始说另外一只耳朵疼,要么说其他部位疼。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没有异常。现在,妈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有很多家庭,早早的给孩子配上了手机。那么对于经常玩手机的孩子会对身心造成哪些危害呢? 身体上的直接危害 大家都知道,经常玩手机对孩子视力会有很大的影响,如今眼镜的销量越来越好,近视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近视的几率更大,因为孩子的眼部还处于发育期,长时期玩手机会造成眼部疲劳,从而导致近视。 同时,经常玩手机,对于孩子的颈椎、肩、腰,都会造成危害,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对于成人来讲,都会觉得腰酸背痛,就更不要说孩子了,而且孩子的骨骼正处于发育的阶段,经常保持一个姿势,很可能造成身体骨骼发育畸形。 心理上的间接危害 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性格会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自己沉浸在手机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而且手机中有很多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也会对
如今的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有了“嫌贫爱富”的心理。对于大人们来讲,这可以正确看待。可是对于孩子。家里的贫富,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成长轨迹。 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对贫富有了一定认识的时候,当他们问家长,家里的经济情况的时候,家长们该如何回答呢?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小题大作了呢? 其实不然,不信你去看看,很多富人家的孩子,从小骄横跋扈,目中无人,有着有钱人的一种优越感,而在学习上却毫无作为。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会变得自卑懦弱,缺乏自信心,从而在学习上也变得非常吃力。这都是和家长的“思想灌输”有关。 那么作为家长,面对孩子问到,家里的经济问题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孩子,才能让他,既不会因为家庭富裕而变得跋扈,也不会因为贫穷而自卑呢?这就是今天学叔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首先,家长们可以选择轻松幽默
有些孩子是慢性子,做事情吞吞吐吐的,总是不太利索,而恰巧父母是个急性子的人,那么面对孩子这种状况,该如何处理? 经常有妈妈跟Mommy大倒苦水: “我家孩子,写作业总是各种找东西,磨磨蹭蹭的,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非要拖到2个小时才能写完,怎么办呀?” “我女儿从起床到出门上学,没有1个小时根本搞不定,穿衣服、刷牙、吃早餐都拖拖拉拉的,我都要急死了。” “要是不催,我儿子吃饭能吃将近一个小时你信不信?” …… 孩子做事磨蹭,让妈妈们倍感头大,尤其是在赶时间的时候。所以,妈妈们经常用的一招就是:催。 快吃、快写、快洗、快走、快跑……但是很遗憾,有时候无论妈妈们再怎么着急,再怎么催,孩子依旧我行我素,慢得像只蜗牛,这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磨蹭”的真相 其实,对孩子来说,根本就没有
和孩子聊天是一种乐趣,一种亲情,一种了解,那么如何和孩子聊天呢? 1、和孩子聊天要选对时间和地点 一般建议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或者睡前聊天,这样轻松的氛围会让孩子很放松,地点选择在卧室,餐桌边,这样舒服的地方,让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而不是质疑。 2、和孩子聊天要选对话题 很多家长和孩子聊天的时候,一上来就会问:你今天在学校做什么了?作业写完了吗?这种的话题,孩子没有聊下去的兴趣自然会敷衍了。 建议问孩子一些小的事情,比如你今天在学校和谁一起玩?今天上什么课了?画画课上你画了什么? 如果孩子还是兴致缺缺的话,就谈谈别的小朋友,孩子就会有兴趣了,比如你们班上最调皮的孩子是谁?他为什么让老师生气了? 3、不要否定孩子的话 和孩子聊天,很容易发生的状况就是大人不认同孩子,于是孩
孩子的要求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面对不合理的要求,如何应对呢? 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主要出于下面五个原因: 1、好奇心 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年龄越小,其好奇心越强烈、越广泛。比如孩子喜欢什么东西都看看、摸摸、尝尝、试试。但是孩子考虑不到这些尝试会不会给大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会不会对自己产生危险,会不会对东西造成损害,但是上述三种任何一种情况,通常就会产生“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 其实,孩子是无辜的无所谓合理不合理,属于不知者不怪。 2、破坏欲、攻击欲 有时候孩子喜欢抛掷东西,喜欢把搭好的积木推倒,把整齐的房间弄乱,喜欢摘大人的眼镜,欺负小朋友等,这种情况就要区分。一种情况,孩子破坏既定的规则看看会变成什么样,属于了解事物的一种方式,是自然和健康的,有时候看起来是“恶作剧”,其实没有恶意;一种情况,是孩子有压抑的情
梦寐以求的寒假,在经历了挑灯夜战的期末考试: 经历了大雪纷飞的户外冰棍模式: 终于来到了! 寒假里身心可以得到放松,但千万不能变成葛优躺,天天在家吃喝玩乐。 所以,在寒假伊始,就需要和孩子约定好,做好以下习惯: 习惯一: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不仅是在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是在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身体,使很多人获益匪浅。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锻炼身体,能强身,更能强心。 习惯二:微笑待人 英国诗人雪莱说:“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待人不仅仅是一种好的行为状态,也是一种良好的心态,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微笑待人,这是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准则之一。 每个人都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过年给孩子压岁钱的习惯,这寄托了老人对孩子的祝福与期望。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压岁钱的价码也“水涨船高”,居然已经成为了不少人过年时候的“负担”。这样也就丧失了“压岁钱”原有的意义。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种妖怪叫“祟”一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出来了,等到小孩子睡了,用手去摸孩子的头把孩子给弄醒。吓得孩子大哭,慢慢的就变成了傻子。有一家老夫妻晚年得子,怕晚上祟来吓孩子.老两口就守着孩子。拿出8个铜板给孩子玩,一会孩子累了把铜板丢在枕边就睡着了。老两口就用红纸把铜板包起来放到枕边。到了后半夜祟来到孩子身边刚要摸孩子,看到了红纸包的铜板就赶紧跑了。第二天老两口就告诉了乡亲,大家都知道这个可以吓跑祟,所以每年的三十就会为自己的孩子用红纸包上几个铜板,这个风俗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下来。 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有个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
明明是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妈妈会打自己的孩子?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1、那一刻你究竟为什么生气? 在心理学中,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在基本情绪上,人和动物共有的原始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只要是人就会有这四种情绪存在。 中国的传统教育告诉我们这一代人,只有快乐才是最好的,愤怒的情绪是不应该出现的,所以一旦我们感觉到愤怒的时候,会主动选择压抑下去,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愤怒会代表我们是一个“不好”的人,因为我们不愿意做“不好”的人,只能以“笑脸”示人。 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不得不说我们真的被这个观点害得好惨。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有愤怒情绪的时候,如果选择压抑下去,就是所谓的“克制”,愤怒并不会消失,而是积累在身体里面,
有些玩笑大人总不以为意,然而对于单纯的孩子来说,却常常信以为真,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或缺失父母关爱的孩子更加严重。希望大人在逗孩子之前,一定要清楚哪些话可说,哪些话不可说。 生活中逗孩子的行为有很多,最“经典”莫过于这些: 你妈有了弟弟就不喜欢你了哦 在大人看来,这句话没什么。但是对于以“父母是整个世界”的孩子来说,这句话是极具杀伤力的。 2015年,武汉一户人家的大女儿将仅仅两个月大的亲生弟弟从八楼家中扔出窗口,男娃当场死亡。 而起因就是邻居逗孩子“你爸妈有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 说者也许无心,可是小孩子分辨能力低,容易当真,特别是二胎家庭的孩子都格外敏感。所以,请不要对孩子开这样的玩笑话。 你不是你爸妈亲生的 2014年,在淮安涟水,一名17岁少年黄冰因常年听邻居与他开这样的玩笑话,竟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惯子如杀子,然而却有无数家长将它放大,极端化,然后作为自己的育儿座右铭,用它剥夺孩子被爱的权利。 可这里所说的惯,是极端化的娇惯,是毫无原则的宠溺,是纵容孩子去挑战别人和社会的底线。 而不是,连最基本的爱和支持都不给。 陈姐每次上街,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亲昵,就会远远地站着,看上很久,然后长长地叹气。 陈姐的女儿十二岁,品学兼优,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可就是性格特别孤僻,而且讨厌与人肢体接触。 有次一起过马路,陈姐想牵女儿的手,女儿竟像触了电一般,一下子就甩开了。 从那次起,陈姐开始观察,她发现,同龄的女孩子都喜欢结伴,勾肩搭背牵手挽臂,而她的女儿,却总是踽踽独行。 陈姐夫妇询问女儿,可孩子拒绝与他们沟通,不得已,带她看了心理医生。 医生和女儿聊了几次,初步得出结论:幼
家长们要知道,给孩子穿衣服其实也是门学问,一不注意就可能会让孩子自卑没自信,过分注意了又可能会助长孩子的“外表主义”。 有时候妈妈们也挺为难的,但小编总结了一下,只要避开以下这3种衣服,一般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永远大一号”的衣服 省下那点钱,换来孩子的不体面、自卑,值吗? 小新妈的闺蜜是个挺会过日子的人,刚入冬那会儿,她一直给孩子穿着去年的小羽绒服,扣上扣子后,一伸手肚子就露了出来。 在我们大家的批判下,她终于给孩子买了一件新的,拿给我们炫耀的时候,却又被我们“骂”了! “怎么这么大号啊?这下摆能到宝宝膝盖了吧?” “你就不能给孩子穿得合身一点吗?” “孩子穿这么大的衣服,怎么活动啊~多难受啊!” 闺蜜无奈的说: “你们不知道,就这,他奶奶还嫌小呢!
放寒假了,这可是熊孩子解放天性的时刻到了。对于督促孩子写作业,这让不少大人都挺抓狂的。其实要让孩子写作业也挺简单的,只需要这3招! 下面有几招,能“四两拨千斤”的改变孩子对写作业这件事儿的态度。 1.及时鼓励法 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孩子们难免感到迷茫,思想上身体上都开始开小差。 这个时候妈妈们及时捕捉到孩子的这个状态,可以给与他们鼓励,或是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或是干脆让孩子休息一会儿,或是让孩子把这个问题留到之后再处理。 这种方法能有效的帮助孩子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2.奖励督促法 对待孩子,给与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鼓励,会比生气要好。给孩子限定一个时间段完成作业,这个时间要基本上合理,符合孩子的能力和作业量的多少。然后
相信每个家长都想培养出一个有出息的、出人头地的孩子,那么家长给孩子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这5种家庭,最容易养出优秀的孩子! 周末,表姐打来电话,说她8岁的儿子乐乐自己管不了了。玩了大半个暑假,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睡觉,再不就是要手机玩,就是不学习。 这次的期末成绩也不好,现在让他学点东西比登天还难,这才上二年级,不好好学习以后能干啥? 转天,我去到她家。开门的是乐乐,看到我来还很高兴。乐乐长得很好看,大眼睛清澈明亮,在还没有优优的时候,我经常来他家跟他玩。 走进房间,第一感觉是压抑,昏暗的灯光,大白天,窗帘还紧闭着。表姐给我的解释是怕乐乐看见外边的小伙伴,没了学习的心思。 表姐给跟我说着,又看向一旁的乐乐,“傻站着干什么,不好好写你的作业去!”乐乐一惊,低头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孩子进屋后,我看了一眼房间,整个客
又到寒假了,这么长的假期,家长们千万别让孩子白白的荒废掉了,那么家长们可以督促孩子做哪些事呢? 一、如果你家孩子写字不端正,寒假的第一要务是练字。 不要怀疑我的建议,写字不好,你孩子将来的成绩将会吃大亏。如果连孩子的写字训练都管不住,请你放弃对孩子的管理,认命吧。练字没什么很好的方法,找个不错的字帖,临帖就是了。注意,是临帖,不是垫一张薄纸描着写。 二、管住电脑,管住电视。 要有这么一种决心,如果孩子玩电脑着迷了,宁可砸掉电脑,也要制止住孩子电脑上瘾。建议在电脑上设置开机密码,完不成作业,或者练字不到一定的数量,誓死也不能开机。记住,如果孩子这时候你还管不住,等他叛逆心理上来,就去泡网吧了。 三、先做作业,在固定时间内必须完成。 绝对不能拖到开学前,孩子被迫赶写作业。争取在春节前完成作业,至少也要到初五前完成。如果你对孩子的作业管
为了能有个好的期末成绩,开心过大年,期末考试前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好复习工作!很多时候,我们家长会说,孩子有复习啊,但孩子考不好!我想,可能是复习时用错了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复习时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 1、平时该记的没记,期末了堆积一大堆内容,拼命背背背,结果记了这块忘了那块,等上了考场,一个也想不起来。有些家长认为复习就只用背就行了,就连数学、物理这样的学科也让孩子背答案、背例题。 2、还有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期末前给孩子买了一大堆练习资料,让孩子每天沉浸在“疯狂”的题海战术,孩子每天都在刷题,结果反而越考越差。 3、有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期末复习时家长就给准备了一大堆的难题,等着孩子一个个攻破,就好像只要孩子解出这些难题了,考试就没什么问题了。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有问题的。复习时,我们不能让孩子死记硬背,硬背下来
寒假已经正式开启,这也是孩子们能够形成良好习惯的好阶段。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只是缺少一些好的习惯而已。 作息时间安排 主要建议:保证睡眠时间,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和上学是相差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太辛苦了,放寒假就要放松,晚上看电视或者玩其他游戏到很晚,早上起床自然醒到中午。这样的方式很不好,因为睡眠规律形成不好,直接影响的是第二天的认知行为,长期以往之后很容易造成一些睡眠问题,不易改正。 在中畑教授的研究当中发现:很多优秀的孩子每天吃饭、洗澡、就寝时间都是一样的,即使周六日和出去旅行也和平常的生活节奏是一样的,因为习惯是缓解痛苦的良药,能让孩子懂得目标管理、具备较强的时间观念。 寒假作业安排 主要建议:在寒假之前就制定好计划,尽量安排在每天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可使用定时起帮助孩子掌握
作为家长,在以前吃的苦受的累,希望在孩子身上不要重现,因此,孩子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但是在爱孩子成长道路上,父母只能陪伴一段,剩下的只能靠孩子,所以过分的宠爱不适合孩子成长! 01、几年前小雨教过一个学生叫小伟,提到他说得好听点是“小霸王”,说得难听点,就是“万人嫌”。 刚转来学校时的小伟学习挺优秀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格不太好。 有次期中测试,因为考差了而心情郁闷的他不小心碰倒了女同学小梅的书,没有道歉就走掉的行为让小梅很生气,拉着他说: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一点礼貌都没有。 话音刚落,小伟突然就情绪爆发,用力将小梅推开,撞到桌子上的小梅疼得大哭起来,而小伟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将桌子上的书都抱起来砸向小梅,大声喊道: 我就没有礼貌,关你什么事。 小雨赶到班里时,小梅在座位上哇哇大哭,好在检查询问之
男孩的“三气”和女孩的“三雅”,你知道多少呢?这是关于教育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的方式,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开始计划了,但是....... 姐,这孩子生出来了,要是个男孩,我一定要让他练跆拳道,把身体锻炼得结结实实的;要是个女孩,我就把她当公主养,穿漂亮裙子,做时尚造型,这样带出去别提多拉风了。 诸如此类的话很多家长都应该说过,其实养儿养女的确大有不同,特别是在性格方面相差迥异,所以家长在教养上需要多花心思。 01、家有男孩,必养三气 1)3岁养大气。 我们都知道分享是友谊的黏合剂和润滑剂,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哲学,更是一种心得。 经常分享的人,总是方便了别人,快乐了自己。特别是孩子,从小学会分享确实是件美好的事。 听朋友说过一件事:同事带着2岁多的儿子飞飞来家里玩,可能是年纪相仿,女儿表现的特别好,把
过滤式教育,就是把好的留给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非常完美的教育方式。你是不是这样的父母呢?这篇文章和你一起分享。 致所有妈妈:想教好孩子,请先活好自己 1)、今天是寒假第一天,又是周末,于是和朋友相约带孩子去公园赏樱花。 公园里有一方池塘,两个孩子走过池塘边,朋友见了,马上紧张地喊:“不要靠近池塘。” 并再三叮嘱孩子,现在、以后千万都不要走过池塘边,太危险。 我听了一时语塞。因为两个孩子只是走在池塘上边的柏油路,并没有真的走到池塘边,危险从何而来? 很多父母就是这样,总是喜欢圈定孩子的大片活动“禁区”: 池塘边旱冰场闹市区,有水人多车多,父母觉得危险,所以对孩子绝对危险,所以,下次孩子不能走过池塘边旱冰场闹市区; 电视上有男女亲吻的镜头,父母觉得黄且暴少儿不宜,急急忙忙调换镜头,对孩子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