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为什么你总对孩子那么苛刻?
    为什么你总对孩子那么苛刻?

    在教育界,“挫折教育”是经常被提到的话题。有专家认为,父母应该人为地设置一些所谓挫折,以帮助孩子提高将来在现实生活中承受挫折的能力。 但是,这样的提倡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挫折,人为地制造挫折,特别是由父母来制造,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心灵软弱甚至破碎。 最终不仅不会使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加,反而会使他们连极小的挫折都承受不了。 要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打个比方,武汉的冬天气温约在零度左右,但在过去取暖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处处寒冷,家里比外面还冷,真的有寒彻骨髓的感觉。 武汉一向以夏天酷热著名,但外人却不知武汉的冬天也会如此难受。 而在北方的哈尔滨,气温经常是零下20度甚至更低,在那里过冬天,却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因为屋子里有暖气。 冷了,就在屋里呆一会儿,然后再出门,就不再会觉得那样的寒冷是一件很难忍受的

  • 明智的父母,既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敌人”!
    明智的父母,既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敌人”!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生活中确实业有很多的父母都在极力的和孩子做朋友,可是,父母们也得把握好时机,因为有些时候做朋友并不妥当。 在小区里有这样一对父母,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一个6岁的小男孩,早上上学的时候每天都会拿着薯片辣条脆脆肠,老师觉得是零食也不带这样吃的,就与父母说了,最后的真相让老师吓了一跳,原来这不是零食,而是这孩子的早餐,原因只是孩子喜欢吃。 这不是什么重点,而是孩子在客人面前竟然会因为一件某品牌的衣服打妈妈。孩子看到班级里的同学都在穿这个牌子的衣服,孩子也想要,就向妈妈要钱立马去买。 妈妈表示, 今天有客人在,明天再去买。然后孩子就急了,扑到妈妈的身上就用拳头捶妈妈的胸口。孩子虽小,但是力气却不小。妈妈猝不及防的挨打,眼泪瞬间就掉下来了,后来妈妈还是妥协了。 妈妈有些尴尬,对

  • 真的爱父母,就不要说出这些话!
    真的爱父母,就不要说出这些话!

    真的心疼父母,感恩父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说出这些话来伤害父母,不管彼此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误会,等冷静下来的时候再来正视这个问题也是好的。 不知道从哪天起,每每想到自己逐渐年迈的父母,心中就会特别激动,很想大哭一场。 前两天给妈妈打电话,我们聊了好久,不经意就谈到了我小时候。她说那时候我是一个特别叛逆的孩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冲他们发脾气,还会说出一些很伤人的话,总把她气的胸口疼。 尽管我们谈论起这些事的时候气氛很轻松,但是,我心里总是觉得亏欠了父母太多。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多希望我能变得乖巧一点,我多希望我身上的棱角可以少一点,这样父母抱着我的时候就不会痛了。 挂了电话之后,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自己曾经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就像翻书一样,一遍一遍在我脑海浮现。 我想告诉大家,语言这东西一旦锋利起来,它可以直戳人心。有

  • 容易让智商下降的9件事,怀孕只是其中一件罢了!
    容易让智商下降的9件事,怀孕只是其中一件罢了!

    容易让智商下降的事情,你一定还在做,熬夜、容易愤怒、饮食不注意等等,从今天开始要把这些坏习惯都改正了。 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加健康,精神更好,有了这两个保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更得心应手。但是一些不好的习惯导致我们的智商系数不断下降,有时智商接近0.今天我们看看那些事情会降低我们智商下降、丧失理性。 1、长期睡眠不足。睡眠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对自身的有害物质进行大扫除。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就失去了自我清理的功能。最终引起记忆力下降,或引起阿尔兹海默症。 2、喝水太少 人体80%的都是水分,大脑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身体脱水超过2%。我们的临时记忆和认知力、注意力都会大大下降。 3、错误的饮食习惯 爱吃甜食,确实能让我们心情很好。但是长期吃甜品,会让我们身体变得肥胖,同时也

  • 过年了,如何委婉的拒绝别人乱抱乱亲孩子呢?
    过年了,如何委婉的拒绝别人乱抱乱亲孩子呢?

    过年了,带着孩子一起回去,免不了家里的亲戚朋友要来看看孩子,但是碍于关系,有时候不得不让他们抱抱,孩子出生没多久是蛮脆弱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非常矛盾和纠结了。 临近年关,芸芸和老公商量今年回老家过年,对于宝宝刚出生不久的芸芸来说,她有个担心的事情。因为宝宝才几个月大,免疫力比较弱,回老家避免不了跟亲戚们亲密接触。芸芸看新闻说,孩子低免疫力被拥抱、亲吻容易受到疾病感染,还曾经有过被感染孢疹病毒失去生命的案例。 为了宝宝的健康,芸芸跟老公商量,回老家尽量少让别人抱孩子,但是碍于都是亲戚,到底应该怎么样拒绝才不会失礼人呢?看看小编来给各位分享的妙招: 1.宝宝身体不大舒服,粘人不爱给别人抱 天天妈:天天因为抵抗力比较差,经常爱生病,我当妈的比较担心宝宝被感染,所以,比较害怕有人生病还要抱宝宝,一般这样的情况我都会说:“不好意思啊,宝宝身体不大舒

  • 孩子磨蹭的坏习惯,你可以试试这样做!
    孩子磨蹭的坏习惯,你可以试试这样做!

    孩子有磨蹭的坏习惯,意味着每天房间里充满了妈妈们的吼叫声。其实妈妈们可以这样做,就能改正孩子的这个坏习惯了。 “起床啦!要迟到了!” “该写作业了!” “吃饭啦,别看电视了!” “该上床了!” 每天,很多家里,常常都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长总是这样替孩子安排时间,孩子不用着急操心怎么去安排时间,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做事情没有时间观念。 孩子很磨蹭,叫他吃饭怎么叫他都不听,让他不要玩iPad,喊了几百遍都没用,每次气得我只能东西收走,结果他还要给我哭闹。 经常赖床,上课迟到,害的我也上班迟到。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独苗苗、小宝贝,孩子这顿不吃,饿了,妈妈就会做下午茶或者夜宵。 家长一昧地替孩子安排好所有的事情,那孩子就会依赖你从而失去了安排时间的能力。

  • 如何选择幼儿园?所有父母都需要知晓的方法!
    如何选择幼儿园?所有父母都需要知晓的方法!

    当孩子读幼儿园时,如何选择一个高质量的幼儿园和充满爱心的启蒙老师成为了家长们的心病。那么选择幼儿园你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1、首先不管是选择幼儿园或者是选择托幼机构,它都必须是在政府登记立案合格的单位。在政府的监管下,如果发生问题,才能够透过机制去处理它。否则,就是不受规范的地下机构。 2、在送孩子去这家幼儿园前,一定要先去具体的参观、观察,确定这家幼儿园对孩子来说好不好安不安全。即使你周围的朋友都在跟你推荐同一家幼儿园,但也不能代表百分百适合你的孩子,所以一定要亲自的去一趟,去了解这个幼儿园的环境。 3、爸爸妈妈可以选择在上课时间(非睡觉时段)进入参观,留意幼儿园是否通风明亮、干净卫生,以及它的一些生活用品的使用情况。 还可以去观察一下工作人员的休息室、工具室等平常不会注意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极有可能

  • 生二胎不是为了现在,也许20年后你就明白了
    生二胎不是为了现在,也许20年后你就明白了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后,很多家庭都步入到生二胎的行列之中,那么生二胎是为了现在吗?并不是,也许等老了我们就更能体会了。 住在同一栋楼的一户人家,女人去年刚生了孩子,经常能够看到他们家的男人,抱着孩子逗着玩,同楼很多熟悉的人都说:怎么没见孩子妈妈带孩子,都是男人来带。后来才知道,原来孩子的妈妈有工作,就去上班了,男人平时做小生意,为了照顾孩子,就暂时停了。 然而就在前几天,又一次碰到那个男人,慌里慌张手里提着饭盒,问了才知道:原来是给孩子妈妈送饭,二胎又出生了。小区里有些人知道他们的情况就笑着说:没人帮着照顾孩子,还生二胎,不怕压力大吗? 事实上,生二胎是辛苦,但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二十年后!到时候,或许你就明白了! 二胎压力大,已经是众所周知。既然已经放开二胎,就说明二胎有一定的必要性。当初,没有放开二胎之前,很多人想要生二胎,

  • 亲子教育不是花钱补课,而是父母的身体力行
    亲子教育不是花钱补课,而是父母的身体力行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要想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父母首先就要成为那种人。因为孩子在很多时候都会模仿大人,将大人作为自己的参照物。所以说,亲子教育还得父母身体力行才可以。 1、家庭教育的的误区 家庭教育是什么?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 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补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 而且很多父母,其实并不知道怎么进行家庭教育,还延续着传统学校教育的那些标准,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 但其实,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

  • 优秀的孩子,都是善于独处的!
    优秀的孩子,都是善于独处的!

    独处,在很多人的眼里,也许就是不合群的象征。可是,家长你知道吗?优秀的孩子,都是善于独处的! 闺蜜和老公闹别扭了,来我家小住几天。 刚过了一天,她就开始对我的育儿方式有所质疑。她也是一个全职妈妈,她觉得我带娃太随意,不关注孩子。 比如,晚饭后,一般我和孩子们都是自由活动,我会打开电脑写稿子,女儿写作业或者是画画,儿子呢,就是玩玩具,或者自己去看一会电视,或者拿着点读笔去看书。 据他观察我儿子在玩汽车的时候,自言自语,很投入,她焦虑地问我:「我坐在他的旁边,他全然不顾,自己玩汽车,自言自语,细思极恐啊。」 我摇摇头说:「我觉得这样很好啊,让他自己独处一会,沉浸在自己的游戏当中。」 闺蜜家女儿三岁了,特别懂事和可爱,可是最大的毛病就是一刻不能离人。 这让闺蜜很苦恼,几乎没有时间做别的事,而她老公觉得孩子这

  • 富养孩子有三层,绝大数父母处在第一层,你呢?
    富养孩子有三层,绝大数父母处在第一层,你呢?

    富养孩子,一件重要的事是: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去富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但可以富养孩子的品行,让孩子内心世界充实而丰富。 富养的第一层次,富养孩子的生活,富养孩子的需求 商场里,8岁的小浩站在柜台前面,又指着一个价格不菲的变形跑车玩具,不停的喊着“我要”。 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这已经是他购物车里的第三件玩具了,可是小浩的妈妈依然笑嘻嘻的,觉得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没什么问题。 一直以来,小浩吸收的就是这种生活方式。 他看中的东西,只要自己觉得喜欢,用手指指,再稍微撇几下嘴,妈妈就会毫不犹豫的走上前,把东西如他所愿地搬进购物车。 可以想象一下,他的小卧室,客厅,书房,到处都是七八成新的玩具,妈妈丢也不是,留也不是。 小浩年纪不大,“懂的”东西却很多。比如:周边哪家的肉串最香,哪家的蛋糕最美味,哪家的冰

  • 当孩子出现这个动作,就别让他继续做作业了
    当孩子出现这个动作,就别让他继续做作业了

    假期的时候,督促孩子写寒假作业,这可是让不少家长都感觉到头疼不已。可是做作业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健康还是处于第一位。当孩子当孩子出现这个动作,就别让他继续做作业了。 如果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出现耸肩缩着身子、哆嗦发抖等动作,并且容易出现走神、发呆,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就不应该让孩子继续做作业了,哆嗦和耸肩缩着身体是“感觉冷”的表现,所以爸爸妈妈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添衣、喝点温水或者使用暖气机让室内温度调高一些,只有舒适的环境才可以让孩子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1、特定环境要素更利于进入特定状态 不一样的环境氛围,可以告诉我们“这里适合做什么”,例如咖啡厅适合休闲聊天、书吧适合阅读等。 良好的环境氛围基本由两大要素组成:基本环境要素和特定环境要素。 基本环境要素,指的是环境硬件,例如空间、周边环境等。 特定环境要素,指的就

  • 用高科技能检测宝宝的天赋?真的有这么神吗?
    用高科技能检测宝宝的天赋?真的有这么神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正在一一成为现实。那么对于高科技能检测宝宝的天赋,这是真的吗? 之前,就听说过基因检测,唐氏综合症数据如果有些风险因素,很多医生都会建议孕妈妈去做一个基因检测,来判断患病的风险概率。我朋友就因为唐氏综合症的检查结果显示高风险,去做了基因检测,幸好最后检测结果显示没问题。 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诊包括唐氏综合征、肥胖基因、癌症基因等疾病,现在确实是做到了科学严谨、有据可循了。 就像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曾因疾病基因筛查,发现患乳腺癌概率高达87%,而果断切除了乳腺。 但是通过基因检测,即便检测到患某种疾病的风险,也不是说这个人一定会得这种病,更多的是一种警惕,一种提醒。同样,即使检测到患病风险很低,但如果后天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会令风险增加。所以基因检测并不是绝对的。 那天赋基因检测

  •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你的引导方式是怎样的?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你的引导方式是怎样的?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当孩子心情低落时,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当孩子不知所措时,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呢? 面对孩子的坏心情,聪明的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类似的故事:一位妈妈之前看一档育儿栏目,当女主持人聊到她的先生教儿子把不良情绪转移到一块石头上,没想到效果很好,儿子通过紧握石头泄愤慢慢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 她觉着挺有意思,就想如法炮制,治一治性子急的女儿。 于是,她把一块小鹅卵石交给女儿,很郑重地跟她说:“这块神秘的石头有妈妈的祈祷,你带在身上,当生气或者没办法控制自己情绪时,就用力紧紧握着它,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给它,它会通通吸收掉,你的内心慢慢会变得越来越平静。”女儿瞪大双眼,半信半疑地把石头装进口袋里去上学了。 下午放学时,她高兴地说:“妈妈,我试过了,好像挺管用,我今天没有因

  • 学期结束了,别忘了跟孩子说一声“宝贝,你辛苦了!”
    学期结束了,别忘了跟孩子说一声“宝贝,你辛苦了!”

    一个学期的结束,不管成绩如何,孩子们也是花了时间和经历的,跟孩子说一声“宝贝,你辛苦了!” 1、考试已毕,成绩未出。 此时,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孩子期末考得如何。 考完试别问考的好不好,先给娃一个大拥抱,再请娃好好吃一顿,毕竟也辛苦一学期了! 出成绩切记要淡定,控制好体内的洪荒之力。 这个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考试范围,比考试范围更宽广的是看到娃成绩时家长的胸怀! 2、做中国的学生,真的不易。 希望在这个期末,家长们要看淡孩子们的成绩,都能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声:“宝贝,你辛苦了!” 成绩好的孩子是辛苦的。 因为好成绩要用汗水浇灌出来。 那成绩单上的成绩,真的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一页一页算出来的。 其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 孩子不管怎么优秀,都应该学会选择!
    孩子不管怎么优秀,都应该学会选择!

    孩子不管将来的发展如何,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选择,锻炼出权衡利弊的能力,在成长的路途中,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有很多,选择不同,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1、多年前,我一个同学也面临这样的选择。他想成为一名室内设计师,但他的父母帮他找好了一份高薪的银行工作。左右徘徊,最终他还是向父母妥协。 如今的他生活过得优越,但每次见他,他都会跟我抱怨现在的工作有多无聊,活着多痛苦……尤其当他看到以前才华远不及他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更是百感交集。 最后,他总不忘忏悔一句:“早知道,当初就不这样了……” 其实,我很怀疑,要是他能回去,是不是真的敢违背父母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因为他最根本的问题并不在父母逼他,而在于他缺乏为自己选择的能力。 工作中,我见过很多站在人生和事业的岔路口一片茫然的人。以前,很多来我们单位应聘的人,当面试官问为什么

  • 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
    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

    只有把孩子当人养,让他学习自理、学习自己思考、学习自己做决定,把他当成个独立的、有尊严、可以行使权利的人一样去养,孩子才会长成正常的、有血有肉的、可爱的、有感情、懂感恩的人。 六岁的大旭大大的让我刮目相看了一回。 昨天晚饭后,她照例给我们分享她的幼儿园生活。她在幼儿园有两个相好的小女同学,她们自己封为“姐妹三人组”。大旭的大部分幼儿园生活,都跟这两个小女生有关。 据大旭讲,她白天给两个小姐妹分享了“生孩子的故事”!用大旭的话说:把她们两个快吓死了,她们不知道原来生孩子有这样疼…… 大旭饶有兴致地说开了:“生孩子这事,分为两种,一种是打麻药的,一种是不打麻药的(天啊,当时听完这句话我都倒抽了一口气)。”继续听她细细讲来,才知道,原来她说的两种都是剖腹产。“打麻药的,就从后背脊梁骨那儿把麻药注射进去(真不知道都从哪听来的),打麻药很疼,你想

  • 儿子没有女儿贴心,爱你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儿子没有女儿贴心,爱你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会有细心的一面,但是小男生呢?大体看来是没有的,是因为他们关心人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儿子没有女儿贴心”,这几乎是一条铁的定律了,人们常常挂在嘴边。 我以前也是这么觉得的。 我那位百岁的太奶奶,因为自己没有女儿,十分担心后辈们也没有。我结婚生子之后,一年一两次浮光掠影般的看望,让她每次见到我,说话只挑最重点,除了问问宝多,问问宝多爸,然后就是说:“你要是能再要一个小妮儿,那就更好了。” 我心里明白,她想说的,还是那句话——儿子没有女儿贴心。她怕我老了之后,没人疼。 我理解她,旧时代的女人,一辈子能指望什么呢?丈夫不过是赖以生存的支柱,嘘寒问暖那是奢侈品,生个儿子,保的是家庭地位,只有女儿,才是真正的温情的慰藉。 可能是因为这种观念的影响太深了,我内心里早有了成见的影子。 1、有

  • 那个听话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那个听话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让孩子变的乖巧懂事,但是不能将自己的行为意识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权,可以决定自己做些什么。 超市里,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和妈妈站在收款台边。收款台前有很多棒棒糖,正好孩子够得着。 孩子伸手去抓糖,妈妈从孩子手中夺走糖,制止他:“不要。”孩子再次伸手拿,妈妈抢过来又放回,这时的“不要”已提高八度。 当拉锯战进入第三回合,孩子开始生气地大哭起来。妈妈打了孩子抓糖的手,孩子拉过妈妈打他的手狠狠咬了一口。于是,妈妈抓住孩子拼命摇晃,在他的屁股上又是一巴掌:“你是个不听话的坏孩子!” 看着嚎啕大哭的孩子,我心里百味杂陈。为什么要说孩子“坏”呢?是因为他想要得到自己喜欢的棒棒糖吗?不,这难道不是孩子的天性吗?是因为他反咬了妈妈一口吗?不,他难道不是出于自卫的自然反应吗? 显然,对于妈妈而言,孩子的“坏”与

  • 面对内向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呢?
    面对内向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呢?

    面对内向的孩子,你们的处理方式是什么样子的呢?强迫孩子与人沟通?其实你可以这样做,一起来文章中看看吧! 1、无奈的姥姥 昨天,姥姥去幼儿园接小优放学。到家时,孩子低着头不说话,姥姥也面带不悦。 我问怎么了,姥姥说:“还能咋了,我说了小优几句呗。这孩子也真是的,路上碰见熟人也不主动打招呼,明明就是顺嘴的一句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咋这么难呢?别的孩子整天叽叽喳喳的,多欢气!再看咱家这位小祖宗,跟个闷葫芦似的。从小这么内向怎么行,将来连个好婆家都摊不上……” 没等姥姥嘟囔完,我就笑着打断她:“行了,妈。你以前还老这么说我呢,一直念叨我太内向不好找工作、不好处对象,可是现在哪样也没耽误了呀!孩子内向不见得是坏事,将来一样有出息。那些大科学家,十有八九都是内向的人。” “好好好,您是心理咨询师,您有理行了吧,自己闺女自己好好教吧!”姥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