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洁妈妈常常有意识地表扬和鼓励洁洁:“洁洁真聪明!”“洁洁真漂亮啊!”最近我们发现洁洁变得爱翘尾巴了,总认为自己比别的小朋友都好,做什么事情都会自我表扬,听不进其他人的批评和意见。有一次,旁边的小朋友随口说洁洁太黑了,她竟然气得拿玩具扔别人!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不由地思索起来,我们也提倡要多鼓励多表扬,那怎样的鼓励和表扬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呢? 表扬一、整体性的表扬 就是对幼儿做出一种整体性的判断,强调他个人的能力,如“某某真聪明!”“某某真能干,加油!”“你真棒!” 表扬二、强调过程的表扬 幼儿在完成某一任务或从事某一行为的过程中,对他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方法进
一位10岁男孩的母亲给我写信,讲了自己的诸多困惑。她说孩子散漫,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做事不用心,去学游泳,直到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会了,他还不会,最后两天才被老师逼会,因为他怕冷,不愿在水里呆;错别字,“以经,因该”,的、地、得的用法,一错就是好几年;写作是最头疼的问题。为了培养了他读书的习惯,给他买了很多书,可他的写作水平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水平,语言贫乏,逻辑性差,更不用提什么创意和修辞了。这些问题,我们都是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仍然不见效。这位母亲还将她给儿子的信一并寄给我。 儿子: 坦白地说,这两天我非常伤心,迷茫,甚至绝望。我不明白,为什么让你明白一个道理这么难?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的事你却做不到? 我从没觉得你是一个坏孩子,你善良,有爱心,我总是记得两三岁时我给你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问题: 我的孩子不愿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运动。我是应该改变这种状况,还是随他去呢? 思考: 运动有很多好处。运动会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自尊以及对技能的掌握能力。参加体育运动也会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现在很多孩子的“电视——电脑——床——薯片”生活状态。家长做出一些努力,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是有必要的。 解决方法: 1、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的体育运动方式。有些孩子喜欢球类运动,比如棒球、足球和网球。另一些喜欢游泳、马术、体操或航海。观察孩子的强项和弱项,以及孩子喜欢的和讨厌的事物。让孩子尝试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直到他找到一种适合他的运动。你可能整个童年时期都打棒球,并且依然很热爱这项运动,但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游泳,就要支持孩子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友善地鼓励他
王女士说5岁的儿子亮亮总爱待在家里,不喜欢出去运动,没想到春节全家去海南三亚玩,亮亮在沙滩上跑了整整一天都不说累,体力充沛。但令人不解的是,一到家就一切照旧。王女士很想知道,怎样才能让“懒”宝宝爱上运动呢? 1、首先树立一个正确观念,不生病不等于身体好 运动体能主要是指人在身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两个方面。运动体能发展的过程是促进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含义远远超过不生病的意义,不生病的孩子经过持久的运动锻炼才能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并加以强大。 2、合理安排运动量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素质现状,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如果运动量太小,身体锻炼的效果不大;而运动量过大,则身体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开始运动的时候,可以运动量小一些,慢慢把握孩子的体能特点,日后逐渐延长。 3、选择适宜的运动
1.宝宝与你面对面站立:当你告诉宝宝说“变小了”时蹲下,说“长高了”时站起,边说边示范。然后“变小了”教宝宝蹲下,说“长大”教宝宝站起,可反复玩。可锻炼动作协调和反应速度。 2. 贴粘纸:把花花绿绿的粘纸,根据妈妈的要求贴到妈妈的鼻子上、后背上或鞋子上;也可贴到宝宝自己的肚子上,脸蛋上……还可以叫他贴到椅子上、沙发上或杯子上……贴对了就表扬,错了就纠正。妈妈念儿歌“贴,贴,贴粘纸,宝宝贴对(错)了! 3.打气球:妈妈用手吊一个气球,高度随时调节,让孩予伸手跳起拍击;也可抛给他,让他用脚踢。用儿歌鼓励:“打球、踢球,宝宝,玩球!” 4.搔痒痒:孩子手掌心朝上,放在妈妈(或爸爸)的左手上
我们知道,宝宝到6个月时,就能不依靠支撑小坐一会儿了,家长应该守在他身旁,以便随时扶他一把,并且在宝宝周围垫好枕头,以防他摔倒。慢慢的,宝宝就会琢磨出怎样在坐着的时候身体向前倾,并用单手或双手撑着来保持平衡了;学会坐以后,宝宝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身体可以自由活动,双手解放出来,活动的范围也扩大了,眼界也开阔了。 你知道吗? 人类所有的文明活动,皆以四肢为基础,尤其以双脚的站立进化为著。 宝宝能独坐了 到7个月时,宝宝就可以不用支撑的自己坐着了,他能空出双手来进行其他探索,他还能学会在坐着的时候怎样扭转身体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多数宝宝已经能够不费劲地自己坐着玩了。大约到了8个月以后,婴儿能够自己从扶站的直立位坐下来。9个月时已经能够从卧位坐起来。 宝宝坐立好处多 ◆坐着看东西时,宝宝的视角和视线与所注视的物体处于相对平行的位置上(不像仰卧时只能面向
宝宝第一次吃到不是流食的东西,会有些好奇。大人可以教给宝宝咀嚼,让宝宝的嘴巴动起来。大人可以张开嘴给宝宝示范,让宝宝学习自己吃东西。然后大人要鼓励宝宝,并且再给宝宝一些食物,让宝宝习惯于咀嚼东西吃。 下面介绍一个游戏来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游戏目的: 促进宝宝的咀嚼能力,为以后说话打下基础。 游戏步骤: 1、为宝宝提供一些容易较硬的,容易咀嚼的食物。。 2、利用易溶解的宝宝饼干让宝宝练习咬,锻炼咬肌。这样对于宝宝以后的饮食方面和开口说话都有好处。 游戏互动: 宝宝第一次吃到不是流食的东西,会有些好奇。大人可以教给宝宝咀嚼,让宝宝的嘴巴动起来。大人可以张开嘴给宝宝示范,让宝宝学习自己吃东西。然后大人要鼓励宝宝,并且再给宝宝一些食物,让宝宝习惯于咀嚼东西吃。 温馨提示: 切勿用大块肉干或鱿鱼丝来练习,以免宝宝发生哽塞。多让宝宝咬东
自然慢跑是一种较为平稳和缓慢的跑步形式,跑步时一般心率为140~150次/分,较适合于3~6岁的孩子。慢跑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该年龄阶段的孩子肢体动作不协调,正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跑时步幅小、步频大,有头重轻之感,易摔倒。 因此,训练慢跑是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和肢体的一个重要手段。 怎样教孩子慢跑呢? 1、最初学跑可以走跑交替的方式进行,主要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跑的兴趣,如在跑中穿插有模仿动作的走步。 2、以培养孩子正确的慢跑姿势为重点,通过正确示范及适当教法,纠正幼儿腿部的动作,达到步子大,落地轻。 3、帮助孩子学会用鼻子呼吸的方法。幼儿期很难做到这点,因此一般是先教会幼儿口鼻呼吸,呼吸时嘴不张大。 4、要根据孩子体质和气候等因素,安排跑的运动负荷及跑的时间。刚开始可以是几分钟,以后逐步加长时间。由于幼儿期各方面功能还不完善,因而慢跑可与走交替
近来,“宅男”、“宅女”成了流行词,指因沉浸于某种兴趣之中而长期足不出户的男孩、女孩或男女青年。在此,我们姑且将因天气寒冷而被父母“闷”在家中的宝宝称为“宅宝”。 不得不承认,天气寒冷的冬季让“宅宝”越来越多,家长如何让自家“宅宝”动起来,还真是个问题。在这个冬天,为了让宝宝不成为“宅宝”,家长们到底该和他们玩点什么呢?现在,早教专家马上为您“献计”。 0~6个月 初期,简单亲子互动激发宝贝大脑发展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时刻感受着他周围的一切事物,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取各种信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大脑,不断地建立各种条件反射。 入冬后,家长不能总是带着宝宝外出时,就可以在
精细化动作要求的技巧性更高,动作控制力更强。这个阶段主要是训练手的灵活性。父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搭难度更高的积木 2岁后,孩子用手变得灵巧多了,会翻书了,也会搭较简单的积木等,但是,要进一步训练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训练,父母还应要求孩子搭难度要求更大的积木。 父母给孩子买来一套难易程度符合孩子年龄和智力特点的积木,先做示范,让孩子模仿动作,然后让孩子自己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忘记表扬孩子取得的成就。搭积木的动作主要拿孩子的手都来完成,积木的难度越大,对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要求就越高,也越能锻炼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 拧瓶盖 父母先收集一些空瓶子,然后用彩色笔在瓶子上画各种小动物的形象,与孩子一起玩给小动物戴帽子的游戏。 父母将瓶盖都拧下采,然后对孩子说:“天真冷,你看这些小动物都没有戴帽子,让我们采帮它们戴上吧。&r
国内曾有学者调查过50个不同层次家庭72名子女,让家长们回忆其子女用筷子进餐开始时间的早晚。统计发现,使用筷子进餐时间越早的孩子,其智商和动手能力均优于其他的孩子。在日本,学习使用筷子很早就成为了一种幼教措施,而且还规定每年8月4日为“筷子节”。 那么,使用筷子对孩子有哪些好处呢? 1、强化手的精细协调动作: 使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使用筷子是一种复杂、精细的运动,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个大小关节50多条肌肉,一日三餐使用筷子,对儿童来说,是锻炼手功能的好机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使用筷子越早的孩子,动手能力就越强? 2、促进视觉发育: 其实在使用筷子夹食物之前,离不开眼睛的视觉定位,即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再将它们分别所得的物像融合成一个单一具三维空间完整
生命在于运动,喜欢运动的人往往体格好。喜欢弹跳运动的孩子,不但发育好,身体健康,智力也更胜一筹。这是为什么呢?家长又如何了解孩子的运动来进行弹跳训练呢? 运动最健脑 运动医学专家的解释是:运动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启动或放松状态,人的想像力会从多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敏捷,因而更富于创造力。同时,运动还能促进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活力,使大脑思维反应更为活跃、敏捷,并通过提高心脑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使大脑享受到更多的氧气和养分来达到提升智力的作用。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收益更大,奥妙在于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状态,运动发挥的作用能得到更大的回报。 弹跳运动有健身、健脑作用 以孩子们最乐于尝试的跳绳来说,跳绳以下肢弹跳及后蹬动作为主,并带动手臂、腰部、腹部的肌群运动,促使呼吸加深加快,吸氧增多,二氧化碳排泄加速,加上绳子刺激拇指穴位,两脚心不断地被地面按摩,通过足反射
宝宝冬泳有益身体发育和成长,不过,并不是每一位宝宝都适合冬泳的呢。具体怎么知道宝宝是不适合呢?带宝宝冬泳又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的两位妈妈的经验或许能够解答哦! 冬泳要量力而行 宝贝:小宝(3岁) 之所以说不适合,是出于对场地设施和孩子身体状况的考虑。其实,这个游泳场馆还是经过我认真筛选的,从卫生条件、泳池状况、水质情况和人员容量方面我都考虑了。 到了水里,才3岁的儿子没两三分钟,嘴唇就开始冻得发紫,牙也开始奏出“冻人的乐章”了。结果出水后感觉比水里还冷,他被冻得不由自主地抱住身体,根本无法运动。 我的经验: 我认真选择了游泳场馆,但忽略了季节因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我的宝宝就不能冬泳。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以孩子的真实反应为标准。如果孩子到水里根本无法运动,也不要强迫孩子冬泳,因为有时候这样强迫反而得不偿失,让孩子害怕游泳。
往往孩子还没出生,父母就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其实玩具可不仅仅是孩子娱乐的工具,还是启发他们智力的重要物件。那么新生宝宝玩什么玩具会更聪明呢?本文我们一起来了解。 小宝宝总是不能玩太复杂的东西,所以他接触世界大多是通过他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他喜欢凑很近看人们的脸,喜欢可移动的、色彩鲜艳的并且有声音的东西。给他选择式样生动的婴儿床单,让他穿有漂亮图案的袜子。尽量为他创造一个适合其年龄、心理的环境。 小挂件 那些转动的小部件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注意把它们放在孩子能看见的较低的地方。最好的小挂件是每隔几天就可以改变一下形状。 可挤压或吸吮的玩具 一些圈状的和其他各种形状的橡胶玩具,婴儿可以很容易抓住,也可以放进嘴里。 柔软的玩具或球类 最好的是那些制作简单、用料不同的玩具。 塑料套膜照片和小镜子 这些应该挂在婴儿的小床边,让他看得
“玩手游戏”是宝宝最早的游戏。别以为玩手是宝宝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其实新爸妈是应积极地引导宝宝的,只有“手巧”才能真正的“心灵”。因此,训练宝宝手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十分重要。 刚出生开始大多数的婴儿都有吸吮小手的兴趣。他们将整个小手放进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极大满足,有时拉都拉不出来,当他小手可以握物后,也总是将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 游戏:当宝宝把小手伸出来时,成人多抚摸它,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里练习抓握,这时他的手握得很紧。 3个月的婴儿就会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认真,并会用小手抚摸他所接触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边缘。 游戏:2个月以后要把玩具放在宝宝手里练习抓。 要让他摸妈妈的脸,摸各种不同性质的物品,发展触觉。 4个月的小婴儿会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也会将手放在
0~6个月 1.局部按摩:从出生后就可以开始对宝贝的肩膀、手臂、手心、手背,手指、手腕等进行按摩,这样不仅能刺激宝贝的手部神经,而且还能促进肌肉放松和血液循环。 2.感知手的存在:在宝贝的手腕上系个铃铛或手帕,每次摇动手臂时,都会让宝贝格外注意自己的小手,以此来锻炼他手部的感知能力。还可以握着他的手,帮其碰一碰、抓一抓悬挂的玩具。这样不仅能够训练他的抓握能力,还可以促进眼手的协调能力。 3.满手满抓:准备一些宝贝可以抓满手的东西让他抓握,比如铃铛、海绵、橡皮玩具等。塞满两手,张开,然后再把东西塞进去,反复练习握掌、伸掌的动作。 6~9个月 1.开关盒子:准备一个音乐盒,鼓励他用自己的小手打开盒子,再关上盒子,不断地重复。这不仅能锻炼宝贝的手部精细运动,还能让他逐步体会到此动作与音乐盒放出的音乐声之间的关系。 2.玩具倒手:在宝宝能够准确抓握的基础上,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孩子会从最初的“独自游戏”阶段过渡到“集体游戏”阶段。集体游戏就是两个或几个儿童一起玩,但独自游戏的经验是集体游戏的基础。 回忆起童年,你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游戏的影子。 其实游戏对童年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玩耍,它更多的是对人一生发展的影响。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学会遵守规则,与人交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让心智得到充分发展。你知道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孩子也会渐渐从最初的“独自游戏”阶段过渡到“集体游戏”阶段。 独自游戏阶段主要出现在两岁以前 在这期间,宝宝的视觉和听觉发展迅速,因而“感觉游戏”是宝宝的主要游戏形式,例如宝宝看到漂亮的风车就兴高采烈,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就会感到开心等等。
随着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女儿将开启小学的学习生活。她该怎样学习?在开篇里我讲过,要快乐学习,可当下中国所有在校学习的孩子有多少是快乐的?为了不让女儿成为学习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我意志坚决地说:“中国式的应试教育不改变,我的女儿就不上学,在家学习到高中毕业,有条件我送国外读书,没条件直接就业,即便如此,在家高中毕业的范姜国一的综合素质,也绝对超过一般大学的毕业生。” 我的这份自信,一是源于我和妻子均可以给孩子当老师,也可以聘请家庭教师来完成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学业;二是针对目前中国教育只重分数而忽略品行和能力培养的现实,大学生整体素质低下的现状。我计划重点培养孩子的品行和能力,使孩子的综合素质出众,因为我深知人的生存靠的是能力而非学历。 可是这美好的想法刚一抛出,就遭到众亲友的极力反对,他们认为我是在拿孩子的未来冒险。尤其是
在中国,大多数成年人都很喜欢孩子,见到亲友家的孩子总是要关心地询问一下,问得最多的是这样两句话:“你学习怎么样啊?长大了想干什么呀?” 前者关乎分数,后者说的是理想。分数与本章节无关,暂且不谈,咱来说说这理想。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数回答是:警察、医生、科学家……小学生的回答则是:明星、大官、工程师、教师……待上中学以后,孩子们基本没有自己的理想了,他们共同的理想(确切地说是“被理想”)是:考大学! 女儿受我的思想影响,她的理想自小就与众不同。 2002年6月27日,女儿在告别幼儿园生活时,她所在的吉林大学第五幼儿园学前班,要为他们举行毕业典礼。典礼上有一项活动,就是让孩子都到台上来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事先老师将这作为作业布置下来,让大家
很多家长只是一味溺爱孩子,对家中宝宝有求必应,殊不知,有些教育、溺爱的方式简直会毁掉宝宝一生。 毁掉宝宝一生的教育方式 许多家长虽然想把孩子培养成才,却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鉴于此,专家列出了毁掉孩子一生的11种教育方法: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2、当孩子口出污言秽语时,总是讥笑他。这会让他的词汇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3、永远不对孩子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4、孩子犯了错误不指出来,免得孩子会感到内疚。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