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幼儿园按颜色分苹果教案
    幼儿园按颜色分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加老师组织的《找朋友》游戏。 2、学习按颜色分类,有初步的与人交往意识。 活动准备 1、苹果标志(红、绿两色)每人一个,魔术袋一个。 2、苹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拿出魔术袋,让幼儿摸摸、闻闻、猜猜、看看魔术袋里是什么? 二、谈话 1、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苹果的气味怎样?味道怎样? 2、学说:红的、绿的、香喷喷、酸酸的、甜甜的。 三、游戏-找朋友 1、让每位幼儿拿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标志,请老师帮助粘贴在手背上。 2、弹奏歌曲-找朋友 (1)幼儿边唱边找朋友,找和自己颜色相同的苹果朋友。 (2)找和自己颜色不同的苹果朋友。

  • 托班数学红黄排排队教案
    托班数学红黄排排队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黄色,巩固认识红色。 2、让幼儿学会把红、黄色进行分类。 3、在玩中体验同种颜色排在一起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红、黄颜料的瓶子若干,瓶里的颜料水不能太满便于幼儿摇动。 2、红、黄色玩具饼干多于幼儿人数。 3、红、黄色小毛驴与幼儿人数相等。 4、红、黄色标志各一。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玩手指游戏――我的小手,集中幼儿注意力。 1、引导幼儿观看场景,提问:这里有些什么颜色的东西? 教师在场景中放置好与幼儿人数等同的红、黄颜色的小毛驴,引导幼儿观察。 2、第一次分类:教师准备好标志并引导幼儿观看,让幼儿骑小毛驴按颜色排队,体验同种颜色排在一起的乐趣,重点认识黄色。 让幼儿认识颜色标志,

  • 托班小猪住新房数学教案
    托班小猪住新房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并能根据圆点或数字找到相应数量的小猪。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养成互相谦让的品质。 活动准备: 美丽的森林场景、数字卡片1——9、圆点卡片1——9、小房子9幢、小猪大卡片1——9张 活动过程: 一、童谣《小肥猪》引入。 师:小猪宝宝,过来让妈妈看看你们长得怎么样?(幼儿围在老师身边一起律动童谣。) 二、新房上的秘密。 1、 师:你们吃得好,睡得香,所以都长得胖胖的,真好,妈妈也真高兴。前几天妈妈在森林里给你们造了许多漂亮的小房子,等会儿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房子上还藏着秘密,看你们谁能发现。 2、幼儿自由欣赏新房,寻找房子上的秘密。 3、集中交流。(新房上有圆点卡

  • 可爱的小鸭教案幼儿园
    可爱的小鸭教案幼儿园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找找、讲讲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并初步尝试按颜色或大小分类。 2.幼儿能愉快参加活动,大胆的讲述。 活动准备 1.小鸭头饰;各种颜色、大小的鱼;与鱼同色的、大小的筐; 2.音乐:五只小鸭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小鸭 1.教师:看,谁来了?(小鸭) 2.教师:小鸭宝宝要和我们躲猫猫,请你去看看、找找它们躲在了哪里? 告诉我,你在哪里找到了小鸭? 3.幼儿四散寻找,老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 4.和小鸭一起跳舞(律动) 二、游戏:找小鱼 1.教师:玩得真累,肚子饿了怎么办? 2.问:小鸭爱吃什么?我们去找找哪里有小鱼? 3.幼儿四散寻找,老师

  • 托班豆宝宝要回家数学教案
    托班豆宝宝要回家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颜色(红、黄、蓝)给豆子分类,乐意并大胆地动手操作。 2、学说“X豆豆你回X色的家”,培养幼儿良好的讲述习惯。 课前准备: 1、教具:(图片)大房子一间、各颜色大豆豆;哭和笑的豆豆各一。 2、幼儿操作材料:(图片)小房子、各颜色小豆豆(若干)人手一份。 3、课前让幼儿认识小豆豆及其名字:豆宝宝。 过程: 1、出示(哭的)豆宝宝,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咦?豆宝宝它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引导幼儿说出豆宝宝迷路了,激发幼儿送豆宝宝回家的愿望) 2、引导幼儿观察豆豆跟房子的颜色 先出示红豆豆和房子,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这么多房子到底那一间是红豆的家呢?(幼儿思考)后教师小结并示范,提醒幼儿送豆豆回家时要说:“X

  • 托班数学汽车开来了教案
    托班数学汽车开来了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2以内的点数,在游戏中尝试区分红黄绿色。 2、初步引导幼儿感知按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重点:复习2以内的点数 难点:按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环境创设: 1、物质:红黄绿色汽车挂卡与幼儿人数相同;红黄绿色圈各一个; 标有颜色和点子的停车场六个。 2、心理:幼儿以小司机的角色进行活动。 活动过程: 一、汽车开来了: 1、 幼儿身挂汽车挂牌,边唱歌边开车进入场地。 2、 说一说自己开的是什么车? 3、 说一说自己开的是什么颜色的车? 4、 按喇叭: (1)听老师说数字,按喇叭。 (2)看图片,按喇叭。 二、红绿灯: 1、

  • 幼儿园小松鼠分蛋糕教案
    幼儿园小松鼠分蛋糕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六一"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圆圆的生日,小伙伴们送了他俩一个蛋糕,两只小松鼠很开心,看了一会儿,花花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人吃一样多好不好"圆圆说:"好"!可是两之小松鼠的数学学的不好,不知道怎么分

  • 大班数学神奇的数动板教案
    大班数学神奇的数动板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同一个棋子摆在不同的数位上,可以表示不同的数。 2、培养幼儿在操作中多思考和自主探索规律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大教具一套,小教具一每人套,记录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从前,数学王国里有个小精灵,名字叫“1”,一直以来,他都闷闷不乐,很不开心,认为自己总是很小,让人瞧不起。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魔术师叫“数位板”,“数位板”让小精灵站在自己身上跳了跳,小精灵顿时变大了,他不再伤心了,小朋友,你们想知道“1”是怎么变大的吗? 二、初步探究、感悟,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出示数位板,引导幼儿观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的家,第二位呢?一个棋子放在个位上表示数字几?他跳到了十位上还表示1吗?表示几呢?(板书:1个棋子10

  • 幼儿园拼出九宫格图案教案
    幼儿园拼出九宫格图案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出九方格图案。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3、能在记录单上记录并拼出多种组合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三)九方格图案1张,各种颜色,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图板若干,图板上有不同的数字。 2、幼儿用书第13、15页的操作材料。与幼儿人数相等的九方格图案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各种方块拼图板。 1、教师出示各种方块拼图板,引导幼儿观察每块拼图板上的正方形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教师出示九方格图底板。 3、请个别幼儿运用图形重叠的方法,证明就放个图上的每个正方形与拼图板上的每个正方形大小相同。 4、引导幼儿讨

  • 幼儿园数学公主要来了教案
    幼儿园数学公主要来了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用一样大小的物体来间接测量比较面积的方法。 2、感受为故事情节中的公主挑选物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公主来了》; 2、幼儿人手操作材料一份(磁性板一块——正反面分别贴有地毯图片和记录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磁片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床的大小 1、操作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公主要来村子里游玩并要住一晚,村长号召大家把家里最大、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公主用。我们一起去帮村长把最大的东西挑出来吧。 2、提问:用什么办法来比一比,两张床哪一张更大呢?村长想了什么办法?第一张床用了几块垫子?第二张床呢?那么哪张床更大呢? 二、比较镜子的大小 1、出现两面镜子,提问:你觉得哪面镜子最大?

  • 大班数学十元午餐教案
    大班数学十元午餐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励幼儿能与同伴合作记录并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图片1、2(具体见教案),统计表,钱币(1元、5元、10元),幼儿菜谱,黑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1 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图片) 小结:午餐时间到了,吉米肚子饿了,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吉米需要自己去餐厅买午餐。 2.出示图2 (1)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钱?(1O元) (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这里一共有多少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把相同面值的钱币放在一起,就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多少钱了。 二、取钱

  • 幼儿园美术敦煌飞天教案
    幼儿园美术敦煌飞天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敦煌壁画的由来,懂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2、欣赏飞天的软盈、飘逸的身姿,迎风飘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所呈现出的动感美。 3、尝试用肢体表现出飞天的柔美姿势。活动准备:影片《飞天》,音乐,以及若干飘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影片,导入主题 1、这是哪里?(从06:37开始播放) 2、教师小结:这个地方叫敦煌,是我国甘肃省的一个地方。 3、沙漠里有一座古时候的宫殿,里面非常的黑,我们一起点着火把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01:05) 二、重点欣赏一幅飞天图 1、刚才我们从宫殿的墙壁上看见了什么?(有图案)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是壁画,是一千多年前古时候人们雕刻在石壁上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宝藏。 2、我们来欣赏

  • 大班科学一叶扁舟教案
    大班科学一叶扁舟教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寻找物体浮起来的原因。 2.能在操作活动中大胆提出猜想,并学习实验验证。 3.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沉浮现象有一定的感知,有初步实验的经验。 2.物质准备:树叶、树果、树枝、花瓣等若干,八只做实验用的脸盆(半盆水),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师:秋天即将过去,冬天就要来临。树林里的小蚂蚁要到河对面运粮食准备过冬。请你帮小蚂蚁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蚂蚁既简单又安全地过河呢? 2.师:如果坐船,你想小蚂蚁会选择什么做它的小船? 二、预测猜想,第一次操作 1.师:刚才小朋友帮小蚂蚁想了很多可以当小船的

  • 大班科学小火柴转起来教案
    大班科学小火柴转起来教案

    活动目标 1. 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让火柴站立转动的方法。 2. 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分析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了解重心低稳定性好的原理。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每小组分配若干剪刀、透明胶、双面胶、大头针、回形针、火柴、橡皮泥、瓦楞纸、纸板、白纸条、瓶盖、雪花片、吸管、棉签、直径5厘米左右的圆纸片(在纸片的中心或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笔、记录表。 2. 知识准备:幼儿在活动前已有初步重心低稳定性好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探索让火柴站立转起来 1.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转动的物体。 2. 幼儿利用材料探索让火柴站立转起来的办法。 3. 小结:统计能让火柴站立转起来的材料。火柴太细长站立转会倒下,加上重的东西可以站立转起来

  • 大班美术小猪的房子教案
    大班美术小猪的房子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勾画。 2、掌握简单的构画要求。 3、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猪玩偶、色彩丰富的房子简笔画,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幼儿做韵律活动 2、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主题:谜语(眼睛一条缝,肚子像水桶。吃又吃得多,吃了不劳动) 你们猜猜这是谁呀? 3、老师出示小猪的木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小猪不会盖房子,下雨的时候,给雨淋,夏天,给太阳晒。冬天,冷得直打哆嗦。 你们说,小猪可不可怜。(可怜) 4、老师出示范画一起与幼儿欣赏(今天,老师呀给小猪盖了一 栋房子,小猪觉得很漂亮,但小猪说它会更喜欢小朋友盖的房子,那小朋友要不要给小猪盖房子呀?)

  • 生活中的信号大班社会教案
    生活中的信号大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初步了解各种信号。 2、引导观察生活中的信号,增强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小旗子、绘画纸、彩笔、安全图片(标)若干张、小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老师和幼儿互动游戏。 拍拍手,笑一笑 提问:哪个小朋友能讲一讲自己知道的信号? (在师幼互动游戏中了解信号的存在,鼓励幼儿回忆已有知识经验。) 二、看一看、说一说——认识信号 出示课件。 1、《浓烟》图片: 看到浓烟你想到了什么? (危险) 2、《烽火台》图片 里面有什么? 这些浓烟是做什么用的? (通过了解烽火台狼烟这一信号的作用,让幼儿进一

  • 幼儿园生活购物教案
    幼儿园生活购物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家乐福购物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事先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象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 (出示家乐福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家乐福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家乐福?和谁一起去的? 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家乐福,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词句。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

  • 生活中的音乐教案小班
    生活中的音乐教案小班

    目标: 1、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式音乐。 2、尝试用已有的音乐经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进行表演。 3、积极参与活动,有竞争意识。 重点: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开始学习时,幼儿可能会感到学习内容不理解,从而失去兴趣。 准备: 多媒体、仪式音乐磁带、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磁带、录音机、表演道具 过程: 将幼儿分为男、女两队,教师宣布进行对抗赛(每一环节都以问题形式出现) 一、了解仪式音乐 1、听《运动员进行曲》入座: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 (介绍仪式音乐) 2、你还知道哪些音乐是仪式音乐? 3、游戏:猜一猜 二、游戏(了解背景音乐)

  • 大班语言生活离不开空气教案
    大班语言生活离不开空气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准备: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塑料袋、气球、玻璃杯、蜡烛、吸管等实验材料。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猜谜语,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关于空气) 2.鼓励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找找空气在哪里。初步感知周围环境中的空气。 (1)请幼儿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将塑料袋握紧,塑料袋就会鼓起来。 (2)提供空气、充气工具,让幼儿给气球充气。 (3)在透明玻璃杯中放许多杯水,启发幼儿用吸管吹气,看看有什么现象。 3.引导幼儿了解空气作用,知道我们

  • 幼儿园松软的馒头教案
    幼儿园松软的馒头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知道馒头是面粉做成的,体验做馒头的乐趣。 2、 认识酵母,知道酵母能使面粉发生变化。 3、 对动手操作探索面粉的变化有浓厚的兴趣,感受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㈠物质准备:干面粉、鲜酵母若干;已发好的面、馅心若干;一次性桌布、餐盘、餐车;双眼煤气灶、蒸锅三只;洗手盆若干、擦手巾若干;录音机、音乐磁带。 ㈡心智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吃过馒头。 2、幼儿曾参观食堂、观察食堂师傅做馒头。 3、幼儿有包饺子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知道馒头是面粉做的,操作感知面粉与面团的特征。 ⑴经验回顾,知道馒头是用面粉做的。 ⑵幼儿操作:通过看、摸、和、揉、捏、闻等方法感知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