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熟悉乐曲结构特点,使幼儿初步学会邀请舞。 2、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及时变换动作。 重点帮助幼儿熟悉乐曲结构特点难点幼儿初步学会邀请舞。。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教师清唱歌曲。 来领幼儿随琴声演唱歌曲。 2、幼儿学习邀请舞。 教师提出情境,鼓励幼儿想象。 幼儿围成圆圈,教师做邀请者,示范动作。 请几名幼儿在圈内做邀请者。 3、听音乐边演唱边舞蹈。 鼓励幼儿愉快的进行舞蹈。 4、幼儿学习交换舞伴。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2.乐意参与表演,体验与大家互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小茶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来这里,看看它是谁呀?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1.听小茶壶“自我介绍”,熟悉歌词 师:看看,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听听,小茶壶怎么自我介绍?“我是一只茶壶矮又肥,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你喝他喝大家都来喝,咕噜咕噜咕噜好滋味。” 2.看图谱进行练习,理解歌词。 师:谁会看着图谱有节奏地念一念? 3.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的情绪。 师:小茶壶不仅可以念,还能唱呢! 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借助图谱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快乐情绪。 2.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倾听旋律,感知节奏 师:有两位外国小朋友来到这儿呢,我们跟着节奏拍手欢迎他们! (幼儿尝试一边倾听歌曲旋律一边有节奏地拍手。) 二、结合课件,理解歌词 1.师:这两位外国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他们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2.师:他们要合作演唱了,听听唱得最多的是什么字? 小结:唱得最多的是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有趣
活动目标: 1、了解在厨房里做菜需一些小工具,有了小工具使人们做事又快又省力。 2、尝试使用多种功能的剥皮器,知道如何安全使用剥皮器。 3、品尝自己加工后的菜,喜欢观察成人使用小工具。 活动准备: 1、萝卜、豆腐干 2、多功能剥皮器、打蛋器、端碗夹等。 活动过程: 一、尝试操作,了解多功能剥皮器的使用方法。 1、出示萝卜丝和切成花纹的豆腐干,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萝卜丝和豆腐干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讨论萝卜丝和豆腐干是怎样切成的。 教师:萝卜丝切得好不好?为什么觉得好?请你们想想办法,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做, 你们也切出均匀的萝卜丝,豆腐干也能切出花纹。 3、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珍惜每一份资源,做到不浪费,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 2、培养其口头表述能力,通过听故事,能独立的完整的将大意概述出来。 3、了解纸的由来,学会利用纸,包括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剪刀等,造纸故事,造纸图、蔡伦图、颜料、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纸”。 “有个用具它不简单,可以写字,还可以把数算。 订起来是一本书,拆开来是一张张, 它是谁,我们都来猜猜看。” 二.思维发散: 老师: “有没有小朋友告诉老师,纸还有什么用途?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在平时,我们怎么用纸的呢?” 幼儿:“纸可以写字,画画
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丰富词汇:毛茸茸、三瓣唇、蹦蹦跳跳。 3、产生喜欢兔子、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兔1只,白菜、胡罗卜若干,几种不同颜色的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观察的兴趣。以小客人来做客的形式引出小兔。 师:今天,我们欢迎小兔子到我们这里做客! 2、观察兔子。大胆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喜欢兔子吗?小兔是什么样子的? 边观察边引导幼儿:兔子的头上有什么?耳朵是什么样的?兔子的嘴巴是什么样的?(三瓣唇、嘴巴长胡须)兔子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摸摸看,感觉怎样?(毛茸茸)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兔子?(出示图片) (2)师:看看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感知物体长短量的差异。 2、能从三个长短不用的物体中,找出最长的、最短的,感知长短的相对性。 3、感知生活中物体的长短不同。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比较,感知物体长短量的差异。 活动难点:能从三个长短不用的物体中,找出最长的、最短的,感知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铅笔、项链、围巾、纸条、吸管三样。 活动过程: 出示长短不同外两条围巾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两个物体间长短量的差异。 教:宝贝们你们到过超市吗?超市有许多的商品,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超市,你们看货架上有什么? 幼:围巾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形状、味道等特点。 2、乐意参与活动,学习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剥橘子。 3、初步了解橘皮和橘肉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橘子(总数与幼儿人数相同)。 2、干净的盘子、抹布、筐子若干。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跟随着音乐摘橘子,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出示教学挂图,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树上有什么?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一起摘橘子。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看看是什么? 引导幼儿用闻、摸等方法观察橘子的外表形状特征。 每个幼儿从筐子里拿出一个橘子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橘子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乐于参加探索活动。 2.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发条)、遥控玩具、声控玩具、录音玩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玩具 A、今天,小朋友带来了许许多多好玩的玩具,想不想来玩一玩?(幼儿自由玩自己的玩具)。 B、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自己的玩法) 二、交换玩玩具,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 A、刚才小朋友们都玩了自己的玩具,而且告诉大家怎么玩的,现在老师请大家找一个好朋友交换玩一玩,看一看好朋友的玩具和你的有什么不一样? B、(幼儿再次玩)请幼儿说说你玩了谁的玩具,是怎么玩的?
活动目标: 1. 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了解现代科技的一些成就。 2. 感知中国人民的勤劳、聪明,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活动准备: 1. 关于四大发明的视频、图片、资料。 2.磁铁和针做实验 3.现代化科技成就等的图片。 4.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 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 1.幼儿谈话,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我们是什么国家的人呀?你觉得中国人聪明吗?我们中国人很聪明,真了不起。你知道吗?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就发明了很多东西。 二、幼儿探索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 1.幼儿操作,寻找四大发明的图片 师:你能讲出古代的中国人发明的一样东西吗?(幼儿讲述) 后面的桌子上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水给动物、植物和人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感知水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生活中一水多用的方法,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准备: 开心农场场景、旱灾图片课件、《一水多用》动画视频、展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 1.幼儿扮演“开心农场”的瓜果蔬菜,进活动室。 2.师浇水,引出植物、动物和人类都需要水。 二、播放西南旱灾图片 1.依次播放旱灾图片,启发幼儿边看边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2.师小结:缺水使植物枯死、动物干死,人们生活受影响。 三、组织讨论如何一水多用 1.出示淡水比例图,介绍水资源非常宝贵,说说平时节约用水的方法。 2.观看视频:羊妈妈是怎么节约用水的?出示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找找、说说的过程中知道动物尾巴的各种功能 2.能够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提前了解一两种常见的动物尾巴的功用 2.动物图片 3. 视频:动物尾巴作用 4.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回忆游戏,激发兴趣 二、观察动物尾巴的特征 1.师:动物身上都有一条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观察尾巴特征 3.教师小结 师:动物的尾巴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长有的短,还有的上面有不同的图案,这么神奇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4.个别幼儿猜猜 三、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1.播放录像,了解尾巴
活动目标: 1.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进行垃圾分类。 2.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分类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幼儿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活动过程: 一、对比照片,了解垃圾是哪里来的 二、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1.幼儿讨论:如何清理公园的垃圾 2. 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3. 播放视频,了解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4. 幼儿讨论,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 教师小结,垃圾分类摆放的好处 三、电脑游戏、操作活动,进行垃圾分类 1. 电脑游戏,幼儿判断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幼儿分散操作送垃圾 3. 师生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没有特定形状的特性。 2、观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个标准排序。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 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 水、各种透明容器,幼儿各自带一个透明容器。 活动重点: 重点:在实验中感知水的特性。 难点:激发幼儿利用感官发现水的别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玩水的经验。 1、介绍自己玩水的生活经验。 2、说说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 二、玩水。 1、将水倒入各种形状容器中,说说水的的形状。
活动目标: 1、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引导幼儿寻找大自然中的镜子。 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月饼盒、水盆、杯子、凹面镜、凸面镜等。 活动过程: 1、了解镜子的特征及用途 (1)师: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 (2)摸上去感觉怎么样?(滑滑的)你觉得那是什么东西? (3)(出示镜子)这是什么呀? (4)它可以用来干什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镜子? (5)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镜子?(凹面镜、凸面镜等) 2、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感应音乐节奏[X X X - ]。 2、能伴随音乐做开车和按喇叭的模仿律动,体验律动游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什么车开来了》 2、经验准备:认识各种车,知道各种车的喇叭声。 活动要点: 1、活动重难点:能伴随音乐做开车和按喇叭的模仿律动感应节奏 ta ta . 2、指导要点:调动幼儿生活经验,随着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钢琴弹奏音乐《小司机》,教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小鸡的情感,感受鸡宝宝的可爱。 2、启发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小鸡出壳 2、小鸡毛绒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演示课件(小鸡出壳),引出课题。 教师说:笃笃笃,咦,谁在敲门呀?(教师作倾听状)原来是小鸡要出来了,小小蛋儿要开门了! 二、展开 1. 欣赏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 2.通过提问与感知活动,学习歌词,感受歌曲旋律。 提问: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谁来了?小鸡从蛋壳里出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人手一个,一老师扮树爷爷,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扮毛毛虫妈妈,随着进行曲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四肢着地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 2、快快爬!毛毛虫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我们一起来拍拍手,点点头、提提肩膀,伸伸腿,跟着音乐扭、扭、扭…… 二、跟着歌曲游戏,体验身体接
活动目标: 1、能看着图形节奏卡大胆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 2、愿意和大家一起游戏,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动物节奏图形卡、动物脚印贴纸、FLASH动画、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表演 难点:按音乐节奏唱歌和跳舞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图形卡,激发幼儿模仿兴趣。 1、出示小猪:“小猪怎样叫?” 2、老师放FLASH,幼儿欣赏。 3、模仿小猪叫的声音表演动作。 二、幼儿自由选择其他喜欢的动物,进行表演。 1、自由选择,表演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图谱(根据歌词内容设计);春天图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对了,是春天(出示春天图片),在这个春天的大花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适时引导。 3.教师小结:春天柳树发芽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开、小草变绿了,蝴蝶和蜜蜂也出来了。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首春天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