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认识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计数方法,知道用条形图进行统计更清楚。 3、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记录纸每组两份,每份4张;记号笔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进行记录。 师:“又到了超市需要进货的时候,请你们来帮经理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 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主要功能。 2、掌握初浅的保护骨骼的办法。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人体骨骼图。 活动过程: 1、了解人体的骨骼: 幼儿讨论感知人体的骨骼: “动物有骨头吗?人有没有骨头?” “人没有骨头会怎么样?” 幼儿用手摸一下自己身体各部位(手臂、肩膀、腿),感知自己的骨骼。 出示骨骼图片,引起幼儿观察人体各部分的一些骨骼名称及其功能: “人的骨骼是由大大小小的各种骨头组成的,它们能保护人体器官,如头骨保护脑,肋骨保护肺和心脏,脊椎骨能支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蛋壳制作玩具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动脑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制作玩具的方法。 难点:学习兔子,熊猫,小猪等动物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尾巴的不同剪法。 活动准备: 空鸡蛋壳若干个,小石子若干,彩色纸若干张,双面胶一卷。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观察: 老师拿出自己做好的几种用鸡蛋壳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 (二)教幼儿制作小白兔的玩具: 1、取一个蛋壳,洞口向上并放入小石子,取粉红色纸剪成椭圆形长条
活动目标: 1、了解舞狮是民间的一种民俗活动,知道它的来历。 2、了解舞狮时的动作结构特点及配乐演奏。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幼儿收集有关舞狮的VCD、图片、资料。 2、舞狮的道具:凳子代替狮子头、乐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谈话的形式引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舞狮,老师、小朋友当狮子头。小狮子们…、我们开始练习了。” 2、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向左(右)转,原地踏步。 3、热身运动。 (1)听信号走和跑,齐步-走------跑步走 师::“请小
活动目标: 1、能熟读儿歌《对对歌》。 2、能理解大与小,多与少的关系。 3、能仿编儿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大小与多少》。 2、与儿歌《对对歌》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1、师:大三班小朋友。(生:哎) 师:我班的小朋友呀!聪明又能干,蒋老师想请你们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老师说一个词,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我说:大大大 生:我说:小小小 师:我说:多多多 生:我说:少少少 师:我说:高高高 生:我说:矮矮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了,有光荣感。 2、感知新班级的环境,体验升级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新教室的环境。 难点:能自由组合小组,排列座位,讨论并商定生活,游戏,学习的新常规。 活动准备: 1、 教师布置好各个活动区角。如:美工区、科学区、数学区、图书角等。 2、 按个子高矮排座位,了解自己长高了,是大班小朋友了。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 认识新班级:幼儿自由地分散观察新教室内的环境。幼儿一起讨论:“我们的新教室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运用不同策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3、能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个人操作材料人民币替代玩具,同色数卡5两张、2五张、1十张同组幼儿玩具不同色教具……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若干,大数卡,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投影各面值钱币,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人民币。 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比这小的钱币还有什么? 小结: 我
活动目标: 1、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 3、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小蚂蚁过生日了,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1、出示PPT:请你们来猜猜海报上写了些什么? 2、教师念PPT:小蚂蚁明天要过生日了,请所有的昆虫朋友都来参加。 3、教师提问:小蚂蚁要过生日了,他想邀请哪些朋友来参加呢,谁会来呢? 二、昆虫朋友都来了,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1、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故事(开始至蜈蚣和蜘蛛只能回去了) 2、提问1:哪些好朋友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了? 提问2: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蜈蚣和蜘蛛回去?小蚂蚁是怎么说的呢?(小蚂蚁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
活动目标: 1、复习9以内的数字。 2.、了解电话号码的作用并记住几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活动准备: 1、0-9数字卡片每人一套、贴有动物图形的记录纸每组一张。 2、110、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的名片。 1、今天小狗收到了几张好朋友的名片,名片上都有好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小鸟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这是小鸭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小刺猬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有几个数字组成?这些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一样吗?为什么它们每一家的电话号码不一样? 二、我家的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1、感知袋子的多样性,了解各种袋子的不同作用。 2、知道购物时要使用环保袋,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袋子,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袋子。 1、出示各种各样的袋子: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袋子。 二、感知袋子的多样性。 1、谁能说说你看到这些袋子的感受。这么多的袋子都一样吗?一眼看上去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每人拿一个袋子进行观察,说说自己拿的袋子的特征:如果你观察袋子,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启发幼儿说出从袋子的形状、颜色、质地、外形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 3、现在请你按照刚才我们说的几方面来观察袋子吧。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自己观察到的袋
活动目标: 1、探究纸片下落时的不同状态和速度,乐意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感知纸的形状、厚度改变会使下落速度发生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样长度、不同颜色、不同厚薄的纸片人手各一张,记录纸和笔一份。 活动过程: (一)纸片落下来 1、幼儿猜测纸片落下的样子(可以用动作表示,教师图示记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纸片,请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的这个纸片,如果我现在放手,它会怎么样?你们猜它是怎么落下来的呢? 2、幼儿实践。 3、提问:你的纸片是怎样落下来的?幼儿画图示。 4、教师小结:纸片落下来的时候是摇摇摆摆的、转着圈圈的。 (二)快纸片慢纸片 1、两张厚度不同的纸比快慢 我
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自由落体现象,能探索并发现不同物体下落时有不同样子。 2、初步尝试用不同的线条(直线、波浪线、“摇摆线”等)进行记录。 3、能积极地参加科学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纸条、羽毛、纸巾、雪花插片、幼儿实验记录表、水彩笔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了不同线条的画法。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小树叶从树上掉下来是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播放树叶飘落的小视频 提问:小树叶掉下来是什么样子?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小树叶掉下来的样子。 二、自由猜想,记录交流 1、介绍材料,幼儿自由猜想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汽车是陆地上的一种行驶速度较快的现代交通工具。 2、使幼儿回忆并用语言表达自己乘做汽车的感受。 3、教育幼儿注意乘车安全。 活动准备: 各种汽车图片 活动过程: 1、带小朋友玩开汽车的游戏,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 2、引导幼儿看各种汽车图片,认识各种汽车。 “小朋友,你们看看图片上是什么?”“汽车是什么样的?”“它在哪里跑?”“汽车上有什么?”(方向盘、轮子、座椅、车灯、窗户等)“这些汽车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汽车?”它们是干什么的?(坐人、运货物) 3、启发幼儿讲述自己对汽车的已有经验。 “你坐过汽车吗?汽车是在哪里开的?坐在汽车上你有什么感觉?(跑得快,震动)”在汽车里向外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发现纸的不同性质。 2、会记录实验结果,体会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纸:皱纹纸、电光纸、牛皮纸、卡纸;彩笔、记录表、水盆。 活动重点:了解纸的不同性质。 活动难点:联系纸的质地不同,发现吸水性能不同。 活动过程: 一、折小船 ——出示皱纹纸、电光纸、牛皮纸和卡纸,辨认这些纸,引起折纸船的兴趣。 ——幼儿用纸折小船,体验各种纸的特性:电光纸脆容易破;皱纹纸软容易烂;卡纸厚,不容易折;牛皮纸很结实。 二、猜一猜 ——出示水盆,引导幼儿猜测:这几种纸船在水里漂,哪种纸船漂得时间长?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分组讨论,每组一个记录表,幼儿将猜测记录在表格上。
活动目标: 1、寻找弯曲物体的朋友。 2、对弯曲的物体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典型的弯曲物体的物品。如:大大卷泡泡糖、香蕉、剥开的桔子、电话线、蚊香、弯柄的雨伞、发卡、弹簧、毛线、铁丝、秤钩、晾衣架等。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与教师收集的物品放在筐中,摆在各组的桌子上,布置成“弯弯乐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利用音乐《去郊游》引入主题。 师:“孩子们,春天来到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把幼儿带入活动室。 师:“咦?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弯弯乐园”!(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们到过这样的地方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弯弯乐园里有什么好吗?
活动目标: 1、了解蚊子对人体的危害。 2、懂得消灭蚊子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图片:蚊子。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课题。 谜语:有个东西嗡嗡嗡,只会往人身上叮,人人见了都恨它,大家都喊消灭它。 2、出示图片:蚊子。 请幼儿仔细观察蚊子的外形。 了解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 3、讨论它们对人体的危害。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常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 几乎每个人都有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实上应该说被蚊子“刺”到了。 蚊子无法张口,所以不会在皮肤上咬一口,它其实是用针状的构造刺进人的皮肤,这些短针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用的数数方法对20以内的物体数量进行正确点数,并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2、在两两合作的竞赛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探究意识和大胆表述的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20个操作盘,10筐蚕豆,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组织讨论,引出游戏。 提问:你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生小结:说完剪刀石头布才能一起出拳,剪刀赢布、石头赢剪刀、布赢石头、一样的叫平局。 二、数豆豆游戏,尝试运用各种数数方法计数。 1、第一次游戏,交待规则: (1)游戏玩法:2人一组,每组一篮豆豆
活动目标: 1、认识七巧板,学习看图完成简单的拼图。 2、激发幼儿对拼图游戏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电脑、视频展示台、电视机。 2、幼儿每人一套七巧板。 活动过程: 一、七巧板的秘密 游戏:快找快拿: 1、师:我们都玩过七巧板,还记得七巧板中有哪几种形状的板吗? 2、师:现在来玩一个快找快拿的小游戏,听清楚规则: (1)5秒钟时间内,请你们看图片,找出同样形状的板,放在操作板上。 (2)时间到,手立即放膝盖上,不能再碰板。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字并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 2、了解数字的重要性,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地地方表示不同的意义。 3、初步尝试用绘画、文字及符号对生活中所使用的数字进行记录,发展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观察记录卡、记录笔一套 2、环境准备:创设相关数字的隐性教育的环境。如:时钟、挂历、扑克牌等 3、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收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寻找数朋友 今天,有一群数字宝宝来幼儿园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可它们藏了起来,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教师做为孩子活动的“支持
活动目标: 1、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尝试设计不同的四季花圃。 2、在看、说、贴中,进一步感受四季花卉的丰富多彩。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圆形、正方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固体胶、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花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谜语 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 脸蛋儿朝太阳,籽儿香又香。(猜一种花的名称)(向日葵)猜对了,正是夏天怒放的向日葵,它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花。 你喜欢什么花?它在什么季节开放? 小结:春夏秋冬,百花绽放,各种各样的花装扮着我们的城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二、圆形花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