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遇见意外事故时,孩子能够及时快速便捷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孩子熟识安全撤离路径,提升自我保卫能力,提高安全观念。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预备: 1、孩子、爸爸妈妈们与幼儿教师一致搜集报纸期刊、报道、电视机报导中相关紧急撤离的案例或图片。 2、班级紧急撤离图。 教学过程: 1、组织孩子看录像或图片,让孩子了解遇见意外事故给大家带来的危害(煤气泄漏、火灾等)。 提问:“倘若遇见突发事时如何是好?”启发孩子说一说自个儿的见识与体会。明白遇见意外事故别慌,有次序地撤离可防止危害的发生。 2、展示班级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 2、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多服或误服,了解多服或误服的危害性。 3、分享制作小药箱的快乐。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小药箱的材料:纸,固体胶,剪刀,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春天来了,天气一会热,一会冷,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们的小药箱里都放着各种各样的药品。这些药呢,都是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拿来给老师的,然后老师帮小朋友们做好服药记录,饭后给小朋友按量服用,这样小朋友就不会吃错药了,可是有一个名叫牛牛的小朋
活动目标: 认识街道上隐藏的危险。 增进上街购物的安全概念。 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搭配小种籽「我真的好棒」、「小红帽上街去」故事、故事棒偶。 活动过程: 1、老师利用棒偶讲述「小红帽上街去」的故事〔附〕。 2、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 (1)妈妈和小红帽约定上街时会做到哪些事情? (2)马路上的小男孩为何差点被车子撞到,过马路时,应该如何? (3)在大卖场里的小女孩为什麽哭了,后来怎麽找到妈妈的? 3、问幼儿,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卖场或超级市场的经验?上街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如:牵好大人的手、过马路时不乱跑、不可闯红灯、不可在室内奔跑、想买东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相应的策略。 2、通过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了解这样玩的危险性。 3、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感受自我保护过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1)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问:请大家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这样玩好吗?为什么? (2)鼓励幼儿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大家猜一猜,如果这些小朋友这样玩,可能会怎样呢?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测,并说出后果的危害。 二、幼儿结合自己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知道用“喊叫”(如喊叫亲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来求助。 2、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懂得勇敢地大声呼救。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每人一只,兔妈妈、大灰狼头饰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游戏: 主班教师扮兔妈妈,配班教师扮大灰狼,小朋友扮小白兔,分别戴上头饰。教师边讲解边教会 幼儿按以下情节开展游戏。 兔妈妈带领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采了满满一大筐。小兔们渴了,兔妈妈让小兔休息一会儿,自己去找水 。大灰狼出现了,小兔“惊慌”万分,有的哭,有的躲……这时一只小兔(开始由老师替代)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 3、以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人合作。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半个红心小卡片; 纸制立体交通工具:汽车4辆、轮船4艘、三轮车2辆以及图片各2份。 2、录像片段 (1)在拼红心游戏叶,一幼儿站在旁边不敢和问伴交往,没有找到朋友。 (2)—幼儿用蛮横无理的态度占和别人拼人红心做朋友,没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幼儿商量、协作方面的游戏活动。 活动过程: 1、游戏“拼红心,找朋友”,引起幼儿交往兴趣。 (1)提问:今天我们要去公园,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好吗?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每
活动目标: 1、知道消防队员是生活中帮助我们救火的人,认识消防车、消防工具以及消防员的一日工作。 2、知道119是一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了解基本的自救方法。 3、幼儿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识,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 活动过程: 一、 1、导入:直接展示ppt里的消防员,提问幼儿这是谁啊?他们能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情啊?(请个别的幼儿起来回答) 2、让幼儿继续观看ppt,了解一日生活中的消防员要做一些什么事情。(看了ppt请幼儿起来回答,让幼儿再想想消防员除了做这些事情之外还要做什么) 3、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一变魔法的形式变出“玩具消防车”,让幼儿认识消防车,并自由讨论一下消防车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之后继续观看ppt,继续认识消防工具(消防员的衣服、消防工具,防毒面具等)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车辆的名称及作用,并按不同类别分类。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记,在游戏中学习运用。 3、能随音乐合拍地创编动作。 4、能愉快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懂得遵守规则。 活动准备: 1、卡车、自行车、小轿车、面包车、摩托车、人力车等车辆标记小卡片若干,请幼儿自由选择一个标记贴在胸前。 2、把活动场地设计成马路,贴上各种交通标记。 3、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车辆,并分类 1、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名称及用途 “呀?工厂里一下造了这么多车子!你是什么车?有什么用?” 2、车子进入停车场,按标记分类停放 “我们一起停到停车场去吧?停车场在哪儿呢?”(认识停车场标志)
活动目标: 认识荷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荷花在夏季开放,欣赏荷花的美丽。 活动准备: 请家长利用假日带领幼儿到公园欣赏荷花。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说说假日里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好不好看,香不香?引起幼儿对于荷花的兴趣。 2、观察荷花。请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荷花是什么颜色,花朵像什么?荷叶像什么? 3、教师总结,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真是好看。 4、观察莲蓬。教师出示莲蓬,告诉幼儿莲子宝宝就藏在莲蓬里,请幼儿来找一找。 ——莲蓬像什么?莲子都藏在莲蓬的什么地方? ——尝一尝莲子的味道怎样? 5、教师总结。请幼儿将莲子放在科学区内供大家观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刀剪硬质物品,学习用废旧乒乓球制作旋转的小花。 2、通过探究小花旋转,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3、产生对科学操作活动的兴趣,体验旋转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废旧乒乓球若干,剪刀、泥工板每人一套,清水每桌一份。 2、录音机,欢快音乐。 3、幻灯片。 4、魔袋一个,不同材质的小花。 活动过程: 一、"变小花",导入活动。 教师扮魔术师,从魔袋中变出出不同材质的小花,导入活动。 二、幼儿制作旋转的小花并探究旋转的奥秘。 1、幼儿闯第一关"观察关"。 播放幻灯片1,幼儿在观察乒乓球小花外形的基础上说一说其制作方法。 (1)这些小花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谁能说一说是怎
活动目标: 1、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关注小动物的情感。 2、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过故事《小青蛙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3、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青蛙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并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 2、这些青蛙平时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3、你们害怕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会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吗? 二、青蛙外形特征 1、自主探索:请幼儿仔细观察青蛙图片、模型,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并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通常为经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
活动目标: 1、理解动物是如何过冬的,知道动物如何过冬主要有四种形式:⑴躲藏;⑵冬眠;⑶迁徙;⑷换毛; 2、理解词汇:冬眠、迁徙等。 3、对探索动物世界奥秘感兴趣,并具有较细致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过冬”的录像带、录像机、电视机、各类动物的磁铁教具、动物胸饰、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人们是如何御寒的”。 教师用语——今天的天气真冷啊,我们都穿上什么衣服了?人们除了穿上厚衣服以外,还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过冬呢? 2、科学教育“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教师用语——人们是这样过冬的,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⑴幼儿根据日常观察进行自由回答,教师不予评论。 教师用语——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动物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教具:小动物头饰,用尾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捉你藏的游戏吗?我数1、2、3你们藏起来吧。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二、展开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教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呢,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2、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 2、从各个方面了解指纹的作用,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3、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 4、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父母和自己的指纹图各一张;一块胶泥,一张纸。 2、教师准备:各种指纹放大图;从各种渠道(网络、书籍、报刊)收集的指纹图片一组。 活动过程: 一、印指纹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分组玩印指纹的游戏; 让幼儿观察:印完指纹后在纸上发现了什么?胶泥上又留下了什么? 二、谈指纹。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指纹,比较自己和同伴的指纹有何不同; (2)比较自己的
活动目标: 1、能模仿大鸭子(走大步)、小鸭子(走小步)走路的动作。 2、能按照口令进行走路、跑步的交替动作。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池塘、荷叶、小草、小花等 2、欢快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入角色师:宝宝们看我是谁?(鸭妈妈)真聪明!!我今天来做你们的鸭妈妈,你们来做小鸭子,我们一起去春游好吗?教师带幼儿模仿小鸭子走路随音乐入场) 2、热身运动师:小鸭子们!跟着妈妈一起做运动吧!(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3、鼓励幼儿模仿大鸭子、小鸭子走路的样子。①教师鼓励幼儿模仿小鸭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形象。 3、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若干,动物图片若干,玩具动物若干。 2、食物盘4个,塑料的水果、树叶、肉类、小鱼若干。 3、进餐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与幼儿交流谈话,谈谈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动物,最喜欢什么动物。 2、活动环节: (1)出示大象、老虎、袋鼠、海豚等图片和玩具,提问幼儿说出相应的名称。 (2)老师以《动物大聚餐》的故事形式体现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3)根据动物的特征,让幼
教学目标: 1、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有晚上独自睡觉的愿望。 2、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准备: PPT、用纸板做成的密封大房子、玩具若干、“宝宝不怕黑”的统计表、小贴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年我们几岁了?都是大宝宝了,那你们晚上和谁一起睡觉呀?(幼儿自由讲述) 2、小结:有的宝宝和爷爷奶奶一起睡,有的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还有的宝宝一个人睡。 3、教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叫卡卡。(引导幼儿打招呼) 二、猜影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会拿纸片,用棉棒粘贴。 2、能有层次地摆放树叶,粘贴出树叶茂盛的形态。 3、体验活动中帮助他人的愉快情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茂盛的大树。 2、材料准备:绿色蜡光纸、胶水、棉棒、小盘、大树干背景图。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制作的情感。 指导语:炎热的夏天来了,爷爷、奶奶都来到大树下乘凉啦!可是大树光秃秃的,爷爷、奶奶都热得不得了,怎么办呢! 提问:这颗大树缺少了什么? 幼儿:树叶宝宝 师:我们快来给大树贴上茂密的树叶宝宝吧! 2、示范讲解对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遇见别人时要有礼貌地问候:“××,你好吗?” 2.尝试用对话的方式讲述故事。 3.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纸偶、绘本PPT、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绘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指偶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你们给他取个名字吧!(如叫冬冬)冬冬看见你们很有礼貌地问候:“小朋友,你们好吗?”我们怎样回答呢?我们可以这样回答:“我们很好,谢谢你的关心。” 二、帮助幼儿逐页理解绘本内容 1.师:今天,冬冬要带我们到公园去玩,你们高兴吗?那我们跟着冬冬一起走吧!(师幼共做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