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拥有基本的安全意思,懂得在阳台上应该要如何保护自己。 2、教导幼儿不要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能够自己判断出哪些行为很危险。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
活动目标: 1、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2、培养幼儿反应能力和安全意识。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地震哪里藏课件。 2、家庭,影院,超市,户外,野外五个模拟场地。 3、地震怪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听声音,看图片,说说图中发生了什么? 2、简单介绍地震是。 3、在场景中选择安全的地方。 十秒钟帮明明找个安全的藏身之处,如果找到安全的地方就会出现好听的音乐,还会说“祝贺你,找到了正确的藏身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就会“哐”敲头音乐,还会说你的选择的地方很危险,重新找。 4、游戏:地震来了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2、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 3、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难点:具体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写有“110”、“119”、“120”、“114”等电话号码的图片。 2、画有警察和警车、医生与救护车、消防队员与消防车的图片若干,电话或手机1部。 幼儿用书:《紧急电话》。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电话):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搭建造型独特,构思新颖的桥。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建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建构桥所需要的各种建构材料及辅助材料。 2、桥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赏各种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根据桥的不同造型如何应用已学过的建构技巧进行游戏。 2、幼儿小组合作,利用辅助材料造桥。 (1)幼儿自由选择伙伴。 (2)小组展开讨论:准备造什么样的桥?需要些什么材料?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根据各种桥的造型,选择合适的材料,大胆创新进行建构。 4、桥梁展览会。 (1)请幼儿为自己搭建的桥取个名字。 (2)谁来当小小解说员,
活动目标: 1、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老虎叫声 2、图片:老虎、狮子、狐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老虎的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引导幼儿形容描绘老虎给人的感觉。 2、出示瘪嘴老虎 教师:有一只老虎以前可厉害了,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 请幼儿观察:它怎么了?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瘪嘴的样子。 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教师:那这只凶猛的大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瘪嘴的老虎呢? 二、展开
活动目标: 1、尽量详细周全的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全面观察的能力。 2、找出图中隐藏的鱼,培养排除干扰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活动准备: 1、视觉游戏的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尽量详细地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幼儿全面观察的能力。 (1)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你的同伴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2)现在请你睁开眼睛,仔细观察你的同伴,并详细地描述他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3)现在请你们各自找个同伴,并互相告诉对方,他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4)师小结并表杨刚才观察仔细,描述全面而又详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情境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减法,理解其意义。 2、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以及方法。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8的减法运算。 活动准备: 1、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雪花飘若干。 2、幼儿用书第二册第18~19页。 活动导入: 复习8的组成和加法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碰球"的游戏,好不好呀?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碰球"游戏,复习8的组成) 2、教师:玩完了"碰球"游戏,我们来玩"看谁数的快"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出示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请幼儿快速说出得数,比一比看谁说得快。) 活动过程: 一、学习8的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面具,初步感受面具的丰富多样和装饰特征。 2、尝试运用绘画、粘贴等方式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具。 活动准备: 1、面具欣赏PPT,面具实物若干,背景音乐。 2、幼儿进行过装饰画学习,有运用水粉作画以及运用粘贴材料进行制作活动的经验。 3、不同造型的面具底板,各种易粘贴辅助材料及半成品材料(如纸环、纸卷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幼儿交流对面具的了解。 “你们知道面具吗?”“你还见过或玩过哪些面具?” 二、观察欣赏面具范例,感受面具的多样和特别的装饰。 1、欣赏面具视频,引导幼儿感受面具的特别之处。 2、进一步观察欣赏不同类型的面具图片和实物面具,引导幼儿从面具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登机前的一般过程,并要提前做好登机准备。 2、培养幼儿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和良好的习惯,并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 5、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准备电脑、剪刀、衣服、玩具、鞋子等物品。烟花和鞭炮、刀子、水果的图片 礼仪三字经,礼仪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老师:“小朋友,你们有谁坐过飞机吗?在上飞机前你做了什么事呢?” 2、 老师:“小猴子要去很远的地方做客,听听看,它在登机前都做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飞机场》”。 (二)关键步骤。 1、讲述故事《飞机场》。
活动目标: 1、熟悉儿歌内容。 2、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 活动准备: 老虎头饰、安全干净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戴着老虎头饰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一位老虎朋友,它将教我们大家做游戏) 二、玩法: 1、将幼儿分成相等的两组。 2、教师与一名幼儿示范。 两人对面站立,两手相牵,抖动小手,一起唱儿歌:“炸果果,腰里一个铁索索,翻开,掉开,吱扭,过来。”说到过来时,师生要翻身过来,变成背后手拉手的姿势。 3、向幼儿介绍翻身应注意安全。 三、幼儿分组练习。 四、点评幼儿。 活动规则: 当念到儿歌的最后一句时,两人必须同时从两臂中钻过。如果其中的一名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丰富的内容,感知其优美的意境。 2、尝试仿编,体验创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配乐磁带、录音机 2、多媒体课件、图片一套。 3、借助春游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色和特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 “春天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启发幼儿回答) 引出课题 ——“春天的变化可真大呀。如果让你选择一种颜色,你会用什么颜色来表示春天呢?为什么?” “我的想法和你的一样,觉得可以用绿色来表示春天。因为绿色展示生命力,充满生机。春天有绿色的柳树,一棵棵柳树,是一本本书;春天有绿色的柳叶,一片片柳叶,是书上的一页页纸。你们有没有读过这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分析角色特点和归纳主题。 2、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干面包是怎样变化的。 活动难点:理解“为什么狐狸没有干面包反而吃的最多”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故事录音《两只笨狗熊》 2、实物面包一只、毛绒玩具熊两只(一大一小)。 活动过程: 1、出示毛绒玩具,语言导入: “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它们长的挺胖,是两只笨狗熊。一天,哥儿俩出去玩,会发生什么事呢?” 2、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干面包是怎样变化的?”(演示实物面包,帮助幼儿理解)
活动目标: 1、幼儿主动探索滚球、自抛自接、拍球、传球等玩球的方法和技能。 2、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玩球的兴趣。 3、提高幼儿控制能力,锻炼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圈、皮球、体操垫、小椅子、球架、磁带、红黄绿大球若干。 活动过程: 情景:皮球厂生产了许多皮球,现在请小朋友帮助他们把皮球运到超市的球架上去,由于球总是乱滚,所以小朋友要想办法把球行走,放到对面的椅子上,看谁办法最多?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游戏:教师边演示边对幼儿说:“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它就跳,滚一滚,到处跑,踢一踢,就前进。”(引发幼儿玩球的愿望)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探索玩球的方法。幼儿自由玩球鼓励幼儿想出多种玩球的方法,并让幼儿做示范(拍球、滚
活动目标: 1、能够快速侧身钻过60厘米以下高度的皮筋。 2、能够双脚跳过20厘米以上高度的皮筋。 活动准备: 皮筋两根、大椅子6把、小椅子四把、红绿卡片各为幼儿人数一半。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幼儿随教师做各种动作,活动头颈部、上肢、胸部、膝盖、腿部,重点练习侧伸腿、弯腰。 2、请幼儿练习侧身钻皮筋。 (1)教师边做运动边把幼儿带至皮筋围成的大圆上(皮筋距地60厘米左右)。 (2)幼儿自由探索如何不碰到皮筋而钻到圈内的方法,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教师总结动作要领:低头、弯腰,并提示侧身钻法。然后请幼儿按照要领重新钻进圈内绕过一把椅子再钻出来。 (3)皮筋降低5厘米,请幼儿再次侧身钻,交流不碰到皮筋的方法,教师总结。
活动目标: 1、懂得身体不舒适的时候,对鼻涕、喷嚏和痰的正确处理方法。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观察表演以及围绕故事展开讨论,学习正确的行为习惯。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小猪、小猫、小狗、小猴木偶各一 活动过程: 1、观看木偶表演,引出话题。 教师提问: (1)为什么没有人和小猪做游戏? (2)小猫为什么说小猪不爱干净?有鼻涕应该怎么办? (3)总结:有鼻涕应该用手帕或纸巾擦,再将纸巾仍在垃圾篓里。擦在衣服上,不仅不干净,还会把病菌留在衣服上。 (4)小狗为什么说小猪不爱干净?要打喷嚏应该怎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使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废弃的牙膏管若干。 2、生活中有关节约和浪费的多媒体视频。 活动过程: 一、以操作“挤废弃的牙膏管”引入,帮助幼儿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理解浪费的概念。 二、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讨论:你在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浪费的现象?(请幼儿回答) 三、观看视频,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了解相关节约的方法。 过渡语:老师这有一些图片和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观看图片:餐桌上的浪费和饥饿的孩子。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活动目标: 1、了解买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2、通过自己探索、寻找的过程,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3、知道食品的保质期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准备一份小包装的食品。 2、相同包装的食品,一份有防伪的标记,一份没有。 3、请一位小朋友排练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幼儿观看教师表演。教师在前面表演,内容大致如下:小朋友手里拿着一包膨化食品,说:“今天,我在商店里买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后,打开食品袋吃这包食品,接着,假装肚子痛。 2、引导幼儿讨论:这位小朋友怎么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发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珍惜、爱护我们生活环境的情感。 2、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大气污染,使幼儿初步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空气变化的愿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 难点:激发幼儿珍惜、爱护我们生活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 喷有香水的鲜花、樟脑,大气污染的视频、水彩笔和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鲜花让幼儿闻一闻,香香的。再闻一闻樟脑,臭臭的。 二、到郊外去寻找香空气。 三、让幼儿看有关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同伴玩连体人的游戏,发展幼儿合作运动的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2、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3、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塑料筐两只,成人旧衣服十件、皮球二十只。 2、场景设置,小树林、山洞、小水沟、西瓜地。 3、快乐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1、入场 幼儿一对一对踏步入场。 2、双人模仿操练习 伴随音乐做模仿操。 3、出示衣服 告诉小朋友这是一件神奇的衣服,可以把两个小朋友连在一起变成一个连体人。 4、幼儿尝试如何变成连体人。 5、请小朋友做动作,看看
活动目标: 1、懂得遇到突发事件时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走,更节省时间。 2、增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一些因拥挤踩踏而发生人员伤亡的影像资料、自制教具:瓶子里放几个带线小球,瓶口大小只能一个小球通过。 活动过程: 1、通过试验引出话题活动前我先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想看看孩子们到底表现如何。我对班里的男孩子们说:操场上有一些新玩具,请男孩子们去玩,谁先拿到谁就先玩。男孩子们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都争先恐后地向外跑,由于门比较窄,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通过,几个人一起挤在门口,有两个人当时就被挤到了,其他的人也出不去啦。 2、讨论:拥挤的后果是什么? 我赶紧把男孩们招呼回来,组织全班小朋友一起讨论:男孩子们是怎样出去的?这样出去的后果是什么? 3、看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