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不乱插嘴打断别人谈话。 2、丰富幼儿的想像。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多嘴的八哥鸟”操作图片;分析对与错的图片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多嘴的八哥鸟”,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给故事图片排序。 2、幼儿思考讨论。 你喜欢八哥鸟吗?为什么?小白兔捉迷藏时八哥鸟应该怎样做? 音乐会上八哥鸟应该怎样做?捉大灰狼时八哥鸟应该怎样做? 3、请幼儿编故事表演。 (1)让幼儿分组创编一个“不乱插嘴打断别人谈话的故事”。 (2)请幼儿讲出自己组编的故事。 (3)请幼儿分析哪一组编得好。 4、给每人一张图片,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在对的图片上贴一颗红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乱仍垃圾,不讲卫生是一种不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初步讲卫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幼儿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情感。 3、使幼儿懂得自己有一双能干的小手,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体会劳动是光荣的。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学的儿歌《小小手》; 2、图片准备:几张清洁工打扫卫生时的图片; 3、物质准备:若干块檫桌布,若干把扫帚。 活动过程: 1、以儿歌《小小手》做为导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念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关节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自主合作意识。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大沙包若干,小蚂蚁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大蚂蚁头饰一个,音乐磁带《爱我你就抱抱我》 。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蚂蚁跟妈 妈一起出来活动活动吧!”幼儿听音乐做韵律活动。 2、基本部分。 ——引出话题:“刚才小蚂蚁跟妈 妈经过田埂时,有没有发现那边有一大堆黄豆?”“我们一起去尝一尝吧。” ——老师:“告诉你们吧,黄豆炒熟了会更香更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母亲节”,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母亲。 2、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制作“鸡蛋不碎”的方法,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3、让孩子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所付出的艰辛,让孩子懂得感激身边的亲人。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发放调查表以及邀请函。 2、请家长预先在家与孩子一起探讨并且制作“鸡蛋不碎”的包裹 ,活动时带来幼儿园。 3、做好活动时的座位安排。 4、准备游戏的材料。 5、预先与几位家长代表联系,请她们准备交流材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教师开场白:教师手拿母亲之花——康乃馨,随着一
活动目标: 感受妈妈养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对孩子的爱(重点)。 能主动表达对妈妈的爱,愿意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难点)。 活动准备: 幼儿妈妈为自己做事的照片、《超级妈妈》视频故事、妈妈照顾幼儿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引出主题。 师:我们学过一首儿歌叫《我爱妈妈》,你们会念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我爱妈妈 我有一个好妈妈,每天都在照顾我。 我有一个乖宝宝,好好爱着好妈妈。 我有一个好妈妈,每天都在照顾我。 我有一个乖宝宝,好好爱着好妈妈。 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位小朋友叫红红,她也说非常爱自己的妈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和她妈妈之间的故事。 2、师幼共同回忆故事《超级妈妈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2、了解妈妈的辛劳,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晨间谈话活动围绕感恩母亲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教师和家长共同给幼儿讲述爱妈妈的一些故事,也可以观看一些教育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母女情深》等。 3、与幼儿共同协商选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材料,布置节日环境、编排节目等等。 4、制作花、贺卡、项链、画画所需要用的各色纸、油画棒等。 5、事先在家与妈妈说说怎样的饮食习惯会让自己更健康,并与爸爸一起查阅各种资料,鼓励孩子和爸爸在母亲节这一天一起动手制作,送给妈妈妈妈健康的一餐。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与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妈妈养育自己的辛劳。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定数量的水果、果盘、牙签。 2、有关宝宝生长及妈妈爱护宝宝的图片。 3、音乐磁带《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任选两首。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都知道今周星期日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是天下所有妈妈的节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妈妈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很多,非常辛苦,所以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母亲节,知道妈妈的辛苦。 2、鼓励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养幼儿爱妈妈,感恩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彩色编织线人手一根、串珠若干(可用剪短的彩色吸管代替) 2、收集妈妈和宝贝的照片。 3、项链范例。 活动过程: (一)妈妈和宝贝的图片导入,并引导幼儿知道妈妈对我们的爱。 1、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数三下,你们就一起睁开眼看神秘礼物,好吗? 2、师:1、2、3看,这都是谁和谁一起的照片呀?(我和妈妈)你爱妈妈吗?(爱)妈妈爱我们吗?(爱)谁来说一说妈妈是怎么样爱护我们的? 3、师小结:我们很爱妈妈,妈妈也很爱我们,她会为我们做许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到吸吮手指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帮助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幼儿逐步克服这种习惯。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制作一个指偶(带有痛苦的表情),一些颜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把指偶套在大拇指上,假装自己就是指偶,痛苦地说:由于小朋友总是吸吮我,给我带来很多痛苦,我变得很难看,“驼了背”什么事也做不了。 2、组织幼儿讨论,吸吮手指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如:脏东西被吸进了肚子,手指和指甲都变了形…… 3、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要注意保护手指,并经常洗手,保护手
活动目标: 要求小朋友知道多吃零食会影响一日三餐的进食量,妨碍身体吸收全面的营养,影响身体健康。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挂图 2、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一些零食的包装袋,果奶瓶等,与幼儿谈话,让幼儿说出这些东西都是装零食的,并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吃哪些零食。 2、组织幼儿讨论:多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3、看图片,回答问题。 (1)明明在家里喜欢吃什么? (2)到了吃饭的时候,明明想不想吃饭?为什么? (3)睡觉的时间到了,明明觉得怎样了? (4)明明长得高不高?结不结实? (5
活动目标: 1、能灵活地追跑和躲闪。 2、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猎人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小朋友们,我们都来当小猎人去打猎吧。 带领幼儿扮小猎人,做拉弓、射击、骑马、扔飞镖等动作。 2.介绍玩法: 选一个幼儿当小猎人,其他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上。 游戏开始,幼儿扮小兔蹦蹦跳跳,"小猎人"不追捉"小兔"。如果"小兔"改变动作奔跑起来,表示是"狼","小猎人"可以去追捉。"狼"遇险可以马上改做"小兔"的动作,"小猎人"就不能追捉了。如果"小猎人"捉到"狼",可与他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3.交代规则:"小猎人"只追捉奔跑的"狼";"狼"改做"小兔"的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生病时要勇敢面对不怕打针和吃药。 2、掌握看图书的正确方法,喜欢跟着老师阅读。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森林背景的立体模型 2、迪迪医生,乌龟爷爷,大象伯伯,小猴弟弟的图片。 3、针筒、鼻子药水、手帕、餐巾纸。 4、《迪迪医生》故事图书(人手一份),每一页的翻书处上都有一个贴有小手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小动物生病了 1、引导语:早上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说森林里的小动物生病了,这下可麻烦了,不能参加森林运动会了。你能给它们想想办法呢? 2、幼儿自由交流办法。鼓励孩子
活动目标: 1.在触觉板、沙池中行走,锻炼平衡觉和触觉。 2.体验光脚走触觉板以及用脚在沙池中寻找物体的乐趣。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一大圆圈当作池塘,触觉板,由触觉板拼搭而成的各种"小桥"图片,四种颜色的海洋球,与海洋球颜色相匹配的筐。 2.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跟妈妈一起出去晒晒太阳吧! 2.引导幼儿边朗诵儿歌《矮矮的鸭子》边活动身体,摇摇摆摆来到"池塘"边。 3.引导幼儿随儿歌《脚丫操》活动腿部关节。 二、练习动作
活动目标: 1. 幼儿练习拖物走,能保持身体平衡。 2. 培养幼儿身体协调性及耐心、细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纸球、纸框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球。 1. 老师:宝贝们,我这儿有好多纸球,想不想和纸球玩游戏,我们就在这块地上玩。你想和纸球玩什么游戏呢?方法很多,每个宝宝可以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2. 看哪个宝宝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3. 引导幼儿玩一玩特别的玩法。 二.出示纸框 1. 老师:看纸球玩得开心,纸框也想参加,你们欢迎它参加吗? 2. 纸框和纸球怎么玩游戏呢? 3. 宝贝们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2、初步学习在奔跑时用眼睛观察前方,避免碰撞,注意安全。 3、能听信号练习走、跑交替。 4、发展身体协调性。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察秋天起风时落叶飞舞、飘动的景象。 2、风婆婆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一起念儿歌《片片飞来象蝴蝶》,边做相应动作。 2、——小朋友看到风来了,小树叶会怎样? ——教师发出信号,幼儿根据信号做相应的动作:站立、跑、走、蹲下。 二、游戏过程:师幼一起玩游戏“风婆婆和小树叶”。 1、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和注意事项:教师来做“风婆婆”,幼儿来做“小树叶”,“小
活动目标: 1、学习听信号手膝着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小鼓一只,哑铃制作的肉骨头若干,供幼儿爬行的大草坪、独木桥若干座。小猫、小鸡、小鸭、小狗的图片贴在小椅子上为小动物的家,放置于场地四周,小狗头饰一只,录音机、磁带若干。 活动过程: 扮演角色--变换方向制定目标爬行--听信息变换方向和变速爬--调整活动量小狗休息--游戏"小狗找肉骨头"--放松活动小狗洗澡。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孩子们!老师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小狗头饰)我做狗妈妈,你们做谁呀?我们小狗听着音乐,活动下身体吧! 今天天气真正好,小狗汪汪起的早,穿上漂亮花花衣,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是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发展观察力,注意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装饰成各种卡通娃娃的空八宝粥罐子、盘装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等若干。 2.录音机、舞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直观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罐宝宝──介绍给幼儿的新朋友。 2.出示并认识罐宝宝的“食物”──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动引发幼儿探究。 1. 喂一喂──指导幼儿随意给每个罐宝宝喂一样食物并提醒幼儿盖严盖
活动目标: 1.明白故事中小乌鸦拒绝玩耍是为了捉虫子照顾年迈的妈妈。 2.为故事排序,讲述故事时能够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喜鹊和燕子的心态变化。 3.喜欢听故事,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头饰;故事图片 2.幼儿有过帮妈妈做家务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谜语导入:东墙站个黑大汉,身上背着两把扇,走一走来扇一扇,哇啦哇啦乱叫唤。你们猜猜,它是谁呀?(乌鸦) (二)展开部分 1.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1段,提问:小喜鹊找乌鸦做什么?小燕子找乌鸦做什么?小乌鸦为什么不出去玩? (2)讲述故事第2—4段,提问:小乌鸦捉虫给谁吃的? (3)讲述故事第5段,提问
活动目标: 1、练习平衡走、钻爬、攀登等综合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调整自己身体运动姿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背包、帽子(同幼儿人数),三种颜色的小旗若干。 2、攀登架、垫子、独木桥、呼啦圈、爬梯数量不等。 3、自制奖若干。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难点:学会调整自己姿态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主题。 “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旅游时,你都经过了哪些地方?旅游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模拟的旅游游戏。” 教师请幼儿背上背包、戴上旅游帽,排队、跑步,
活动目标: 1、能在各种材料建构成的障碍物上行走,练习手眼协调和平衡能力。 2、努力尝试多种练习平衡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变形平衡木、大块积木、弧形塑胶板、沙包、硬纸板、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游戏《风和小树》做为活动腰部、颈部及手部肌肉的准备动作,同时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教师:“昨天晚上的一场大雨把小河上的桥冲走了,小动物们不能到河对面去找食物了,请你们帮它们想个办法,可以顺利到达河的对面。”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材料(平衡木、积木、塑胶板)建构不同的桥,并分别上去走一走,提醒幼儿小心。 2、集中:讲讲每座桥的不同之处,请几名幼儿示范,说说自己是怎样又快又稳地过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