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家长们必须了解,爱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没有平等就没有爱。
所以,家长们首先应该把孩子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对待,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家长,在他们的个人经验中,发现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懂,就不再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来对待了。这是一种愚蠢的错误。孩子固然对很多事情不懂,但那不是构成我们不尊重孩子的理由。其实,这个道理就象有教养的人要尊重残疾人是一样的。
我们家长是否尊重孩子,是不以孩子的表现为前提的,它是我们对孩子应尽的义务,是我们家长的教养,是我们人格高尚的反映。
2.家长爱孩子不需要理由。
你爱你的孩子,只因为他是你的儿子或她是你的女儿,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理由了。
所以,我们爱孩子,就必须无条件。我们必须百分之百地接纳孩子,把孩子当作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来对待,当作你手心里的宝贝来珍爱。
3.直接告诉孩子你爱他。
只有表达出来的爱,才是爱。
爱是需要明示的,必须直接表达出来,否则,对方可能根本就接收不到你的爱。因为我们人类的行为可以任意解释,你认为你爱对方,你通过行为或礼物等方式表达你的爱,在你看来,你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孩子却可能理解为你的自私或对他的伤害。
所以,你爱孩子,就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爱他。这样孩子才能确信自己被家长爱着。
4.用你的眼神告诉孩子你爱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准确地反映我们内心世界。
当我们爱孩子的时候,你眼神会准确地传达你的爱意。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人,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眼神,留神它是否偏离了爱孩子的轨道。当我们过分注意孩子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时,常常忘了爱孩子,早已经把爱扔到九霄云外去了。你以为孩子不会发现,其实,孩子百分之百地会知道你已经不爱他了。因为你眼神早已经把你的秘密泄露出去了。
让我们尴尬的是,我们爱孩子的信息,孩子不容易接收到,可是我们不爱孩子的信息,孩子仅凭直觉就完全可以接收到。
5.用体恤的态度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是一个成长中的人,他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困难,随时遇到迷茫费解的问题,并且他们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一会儿是阳光明媚,一会儿又是暴风骤雨。他们在内心里极其渴望有人能理解他们的感受。
所以,他们需要的首先是倾听,其次才是指导。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不重视倾听孩子的心声,忽视孩子的感受,他们认为孩子还小,说不出啥来,他们主观地判断孩子更需要指导。其实,家长们应该知道,倾听孩子的目的,不是看孩子说的东西对错,而是用“倾听”的动作来给孩子支持和理解,通过倾听的动作,来表达家长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爸爸妈妈永远是他们心灵的归宿。
6.用“行为”表达对孩子的爱。
我们人类的行为的基本含义是大体相同的。每个做父母的人,都必须了解,如果孩子生命早期,没有得到充分的肉体爱抚,就会产生“皮肤饥渴”,从而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因此爸爸妈妈必须给孩子充分的爱抚。通过亲吻、拥抱、抚摸、抚摩头发等方法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让女大学生志愿者,到孤儿院去爱抚那些严重“皮肤饥渴”的儿童,对改变这些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偏差的效果非常明显。家长在给孩子爱抚时,不但能够享受天伦之乐,更重要的是这种爱抚是孩子成长必须的养分,是我们家长每天要对孩子做的动作。
7.用写信或“写纸条”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
很多家长当着孩子的面直接说爱孩子,不好意思说出口,那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写各种各样的小纸条,直接写上“爱你的老爸”或“爱你的妈妈”。
我女儿认为在她的生命中,最让她难忘的就是我给她写的那些结尾写着“爱你的老爸”的小纸条。我们必须留下被爱着的证据,使他们确信自己是被爱着的。
8.用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的工具表达对孩子的爱。
当孩子在自己的邮箱中发现爸爸妈妈发给他的表示爱他的电子邮件,会非常感动。
手机短信是更便利地表达爱意的工具,随时随地可以告诉孩子你爱他,又可以避免当面说不出口的尴尬。
9.通过“礼物”表达对孩子的爱。
在孩子生日,节日和其他特殊的日子,送给孩子带有纪念意义的礼物,会让孩子感到幸福甜蜜。
当家长出差回来,带给孩子一件小礼物,会让孩子感动。因为,这让他感到你牵挂他,心里时刻想着他,从而觉得自己被珍爱着。
10.用电话录音或录音机录音表达对孩子的爱。
家长可以把自己爱孩子的话,录在录音电话里或录在录音机里。当孩子自己独自听到爸爸妈妈爱他的话时,会非常感动。我们不要忘了,感动是让孩子成长最快速的方法。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