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才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对孩子爱的安全感,永远追不回对孩子童年的爱。
二、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人受到基因影响太多了,包括智力、个性等等,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基因问题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里,也导致中国人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而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学校的老师更是火上加油,这样,整个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就需要加速修正,否则中国人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外国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
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出国等等。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的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些愚蠢父母的作为。
五、把学习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高考,面向出国。 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高考,二是留学。目标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肉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
其实事实摆在面前,很多出国回来现在找不到工作,很多北大清华的现在也只能混口饭吃。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全国教育界正在剥夺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毁灭中华民族的健康下一代。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因此,大家应知道,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教育界人士呼吁,让孩子在周末学习或晚睡觉的,应该用严厉的法律措施来禁止。剥夺孩子的玩耍、放松、睡觉的时间,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应适应调整过来。
七、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
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中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教养出一个个只会解几题数学(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家事,学校也应该全面减轻作业分量。
八、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男女之间,爱并不是为一切所欲为的借口,或许因为电视剧演太多了,很多人以为爱就可以当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这简直荒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用来搪塞孩子。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