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手抄报作文古诗大全科学常识安全教育
  • 教会孩子这些,能在危险时刻帮助孩子!
    教会孩子这些,能在危险时刻帮助孩子!

    今年女儿四岁多,我就开始让她自由出入当时住的“开放式社区”,前提是:去哪里必须要和我们说清楚;换个地方玩,必须事先通知我们。 但是,奶奶特别没有安全感。作为社会节目的拥趸,她不仅自己看完,还要消化后讲给我们听:有小孩去游泳,家长一眼没看到,溺水了;有小孩在街上玩耍,大人一不留神,被人直接抱走了;有小孩一个人被锁家里,结果爬到阳台上,从上面摔了下来…… “妈,这是新闻!既然上了电视和报纸,就说明它发生的几率很小!”每回我都这样回应她。 事实上,我更担心,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会影响孩子对社会的认知。 我一直认为,没有任何力量能确保孩子百分百安全。 生双胞胎儿子的时候,在月子医院听说过一件事:一个宝宝出生哭得厉害,外婆就抱着孩子一起睡,结果,有一天,外婆坐在沙发上哄孩子入睡,没想哄着哄着自己睡着了,手一松,孩子就摔在了

  • 小部件也能引起宝宝窒息?小心孩子身边的隐形杀手!
    小部件也能引起宝宝窒息?小心孩子身边的隐形杀手!

    产品召回公告 2016年2月18日J. Crew公司因窒息的危险召回女童大衣。 召回概述: 产品名称: 女童大衣 危险性: 在外套的正面的按钮会脱落,给幼童带来窒息的危险。 召回数量:约16,400件 问题描述: 此次被召回的大衣为Crewcuts品牌女童大衣,有深红酒色,海军蓝色,粉红色。大衣为六对襟外套,正面有几何方块,带有一个人造皮草装饰衬罩,出售的尺寸为2-14岁大小。 只有编号为C9048,和PO编号为5055794,5056319,50565325,8053606,8053098或8053603包含在此次召回之列。风格和订单号都印有“FA15”或“15 HO”并缝入大衣内侧护理标签上。 事故/伤害: J. Crew 公司收到4份钮扣掉落

    标签:幼儿安全
  • 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安全防范意识很重要
    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安全防范意识很重要

    一个河南洛阳的朋友跟我说,前几天她们小区“爆炸”了!怎么回事呢?一个熊孩子把一根点燃的火柴从窨井盖的洞洞里扔了进去,沼气在密闭的空间中遇到明火,瞬间发生爆炸,两个100多斤的窨井盖竟被掀起两米多高。 我上网翻了翻,没想到类似的事故还真是不少。最让我心头一紧的就是2015年2月26日云南发生的这起,过年期间放鞭炮,塞进窨井盖下的鞭炮引起爆炸,附近的两个窨井盖被炸起,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被气流掀翻掉入窨井中。 孩子就是父母的命,如此一瞬间便阴阳两隔,看了这样的监控视频,为人母的我们都会有一种揪心的痛。 孩子还小,好多危险他们并不懂得,哪怕我们一遍遍的去说,一次次的把安全常识唱在儿歌中,编在故事里,还是无法确保万无一失。我们无法承受这万分之一可能的意外,带给整个家庭彻彻底底的伤害。

  • 儿科医生推荐:家庭安全自检清单
    儿科医生推荐:家庭安全自检清单

    所有房间 1、门:门上应该安装防撞、放夹手装置。 2、窗:选择安全玻璃或者给玻璃贴上防爆膜,窗户应该安装护栏以确保孩子不会从缝隙中掉下楼,仅仅安装纱窗是不行的。 3、墙面:相框、装饰画等应固定好以免掉落砸中孩子。 4、地板:选择不会打滑的地板,地面不应有容易滑动的地毯和垫子以免孩子滑倒,及时收拾移除碍事的物品以免绊倒孩子。 5、楼梯:楼梯上安装栅栏门以预防宝贝跌落,或者加装合适的扶手方便孩子爬上爬下。 6、电线:电线不应悬在空中以免绊倒孩子。 7、插座:不用的插座应插上保护盖防止孩子触摸。 8、家具:包起家具尖锐的边角防止孩子撞到受伤。 9、窗帘:卷起收好窗帘绳以免孩子被缠住颈部窒息。 10、植物:某些室内植物有毒,请妥善放置或干脆不要养。

  • 儿童乘车安全规定   家长都必须做对!
    儿童乘车安全规定 家长都必须做对!

    带宝宝乘车N误区 保护宝宝需牢记 误区1:给宝宝系成人安全带 汽车上都配备有安全带,在汽车行驶时,不少爸妈都会给宝宝系上安全带,认为这样也能保证宝宝的生命安全。 这样做很危险 安全带是为体重36公斤、身高140厘米以上的成人设计的,对宝宝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给儿童使用给成人设计的大安全带,当汽车发生碰撞、顷刻减速,斜垮在身高不足的儿童身上的安全带极可能致其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颈骨折断。 误区2:抱着宝宝乘车 带宝宝坐车时,很多妈妈都还是习惯把宝宝抱在臂弯里,一是担心宝宝坐不住,会哭闹,二是觉得这样很安全。 这样做很危险 国外实验证明,当10公斤重的儿童在时速40公里的

  • 孩子在假期不能做什么  别让孩子尝试的四件事
    孩子在假期不能做什么 别让孩子尝试的四件事

    花生(或其他种类的坚果或是其他易过敏的食物比如说贝类) 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空姐的时候,遇到过一名浑身上下都长满了荨麻疹的小乘客,他的妈妈和奶奶急得拉住我,问我该如何是好,情况也愈演愈烈。在我排除了种种可 能后发现原来长辈们在上飞机后给他喂食了花生,因此发生了过敏反应。庆幸的是,他的呼吸正常。这给了我们一个教训:在飞机上绝对不要给你孩子吃花生。 如厕训练 就经验而谈,我女儿两岁时就能自己如厕。原本一切都进行的很好,但直到我们踏上一年一度去往棕榈泉过感恩节的旅途,女儿突然发现有时候拉在身上比采用大人们 那种成熟稳重的方法更方便,于是我们的如厕训练就这样宣告失败。要是你制定了如厕训练,但是不久后将要去旅行,那就得把训练计划推迟到旅行后,等你能全心 全意进行这项计划并习惯了规律的生活作息后再进行。如果你的孩子曾尿过床,或是正在向穿大号儿

  • 好好的孩子,就这样被动画片暴力模仿毁了!
    好好的孩子,就这样被动画片暴力模仿毁了!

    时间退回到2014年, 另有一2岁男孩也是模仿这个“光头强” 还是在汉中,时间退回到2014年,另有一2岁男孩也是模仿这个“光头强”,竟用斧头砍伤自己手指;而徐州一位7岁男孩也还是模仿“光头强”改造风扇情节,趁家人睡觉的时候,偷偷用工具拆下自家电扇外罩,接通电源,然后……你懂的,孩子不慎将自己整只手绞进了高速旋转的扇叶…… 说到动画片模仿,相信很多人对2013年那场著名的“灰太狼烤肉”案例记忆犹新。8岁和5岁的两位连云港小孩,在玩耍中,被同村9岁男童捆绑在树上,模仿《喜羊羊》动画片灰太狼烤肉情节,生生将俩孩子烧成重伤。 或许画面不忍看,但这则新闻在当时的确挑战了每个成人神经。人们怒不可遏地声讨:父母干嘛吃的?这孩子是脑残吗?是谁让这种充斥暴力的动画片成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中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有电视片分级制?……最

    标签:安全意识
  • 安全标识图片大全  这是小朋友应该秒懂的安全标识!
    安全标识图片大全 这是小朋友应该秒懂的安全标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危险的、有毒的物质,但它们并不总是可见的。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出它们,图文并茂的安全标识被用作警告标志。时刻遵循以下说明对你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在家中 许多家用清洁剂上会印有安全标识,表示这些物品如果被吞咽、吸入或者沾到皮肤上会导致中毒。用完这些化学物品后你必须洗手,有时候穿防护服也是必要的。 孩子们在家中使用任何物品前都要先咨询大人。特别是清洁剂,它们可能有很大毒性。 在学校实验室中 总是佩戴防护眼镜,把长头发扎好,穿宽松衣服时要格外当心。 在街道上

  • 最全的儿童误吞各种异物急救法,赶紧get!关键时刻能救命
    最全的儿童误吞各种异物急救法,赶紧get!关键时刻能救命

    上周找邻居妍妍妈谈点事情,刚谈了十多分钟,就听到奶奶在骂妍妍,说她贪吃鬼,竟然把老人的一瓶晕车丸全部当糖果吞了。妍妍只是低着头,一副委屈的样子,没有出现异常。但一听到瓶子里的晕车丸有几十颗,幼儿说小编跟妍妍妈就紧张到心跳到了嗓子眼,因为过量的晕车丸有毒会致命,曾经有一个3岁儿童,因误服晕车药致药物中毒,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小编帮忙倒水,没想到她家的温水都喝完了,担心怠误了急救时间,端着杯子直接往水龙头接水,给妍妍一连喝了5,6杯之后,妍妍妈将孩子的腹部顶在自己膝盖上,把孩子的头部放低,将手指伸进妍妍的喉咙驱吐,哗啦啦吐出一堆东西,直至吐不出任何食物才停下来。 妍妍妈还不放心,让妍妍再喝下两杯水后再次驱吐,确定胃里没有任何残留物后,才将妍妍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孩子身体没有什么大碍。 医生说幸亏驱吐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幼儿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完善,

  • 小心!隐藏在宝贝身边的危险!
    小心!隐藏在宝贝身边的危险!

    正因为这些危险对于我们大人来说不算什么,他们才隐藏在宝贝身边,让许多家长看不到,忽略掉。下面就举例几种父母最容易忽视的“宝贝敌人”。 一:家里妈妈做饭,一定要告诉宝贝一个人先自己玩一会,不要跑去厨房,以免做饭时不注意,恰好孩子来厨房被妈妈碰到或者被刀具热锅刮到烫到。熬好了汤也不要首先盛在碗里端到客厅,因为妈妈在厨房做菜,宝贝很容易爬高上低将热汤碗打翻,孩子的皮肤极嫩,大人被烫到尚且会起水泡,宝贝一旦被烫到,后果不堪设想。 二:逢年过节的时候,烟花总是渲托气氛必不可少的,父母也喜欢带着宝贝去看放烟花。因为孩子尚小,有一些家长就喜欢把孩子举在头顶看,其实这是最危险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或多或少有一些飞花四溅,这时候最容易从天上掉下来击中孩子,烟花温度高,有时会发生不敢想象的后果。还有时候家长将孩子放在肩头被太阳伞或其他利器误伤,和受烟花冲

  • 家长面对孩子这一表现集体沉默了,真怕有天被孩子给“卖”了
    家长面对孩子这一表现集体沉默了,真怕有天被孩子给“卖”了

    家长面对孩子这一表现集体沉默了,真怕有天被孩子给“卖”了 宁波的一家幼儿园为孩子做了一项测试,测试一下孩子对陌生人的相信度,结果竟令人傻眼,测试的28个孩子,其中就有24个孩子在陌生人的拐骗利诱下道出了自家家底。在一个情景活动室里,提前安排好的“陌生人”向孩子发问,开始孩子还都有警惕心,不予回答,最后“陌生人”拿出了iPad看动画片,最开始那些相当有“节操”的孩子一蜂窝的跑到“陌生人”身边看动画,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孩子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电话和姓名就被套出来了。此外“陌生人”告诉小朋友校门口有好多好多的玩具,六、七个小朋友就跟着去了。 最后实验结果出来,只有4个孩子抵制了诱惑,事先提醒过的8个孩子只有2个坚守了下来。最后询问这抵制诱惑的四个孩子发现其家中都或多多少的对他们进行过安全教育,经常提醒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 其实

  • 只要教会孩子这个,孩子再也不会丢了!你家做了吗?
    只要教会孩子这个,孩子再也不会丢了!你家做了吗?

    最近一位前同事说了自己去年的一个粗心经历。 去年夏天,她跟自己年仅4岁的儿子到海边旅游,驱车没多久孩子就在后面睡着了。途中她下车买东西,买完后就直接上车,在驾驶了50多公里到了旅游区后,打开车门本想叫醒孩子,竟然发现车后座空空如也! 刹那间,她感觉天旋地转差点晕倒。冷静过后细细观察车门,唯一的可能就是她中途下车买东西时,孩子也跟着下车了。 如果遇到坏人后果不堪设想!她脑袋一片空白,只知道开车原路返还,一路狂奔开到中途下车的地方竟然还找不到孩子!她绝望得心里在想,如果孩子找不到了,她也没脸回家了。 恍惚中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那边传来4岁儿子抽噎的声音:“妈妈,你怎么丢下我就自己去玩了……呜呜……”谢天谢地,一场虚惊! 正如同事所想的那样,当她中途下车买东西时,熊孩子醒了被路边的东西吸引也悄悄下了车,当他回过神来,

  • 安全座椅买来就用,你家宝宝不哭才怪!6个附件不可少
    安全座椅买来就用,你家宝宝不哭才怪!6个附件不可少

    为什么不坐呢?因为宝宝心里苦,宝宝不爱坐! 我们自然不必再向你普及宝宝坐车使用安全座椅的必要性,但是,妈妈们有时候还是对此大而化之、视而不见,为什么呢?因为宝宝不爱坐!回忆一下你那哭闹不止的全程吧!我想负责任地告诉你,安全座椅买完不算完,配上一些附件才有效! 缓解宝宝负面情绪,妈妈们也是操碎了心! ► 最临时:看窗外讲故事 在车上我们最常用来转移孩子哭闹情绪的方式就是,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看看窗外有什么?”是高铁还是火车?不过,这个法子用多了,似乎也就归于平淡,尤其对好动的宝宝而言,效果十分有限。 ► 最理想:在孩子睡觉时间开车 如果能把开车出行时间安排在孩子要睡觉的时候是最好的,这样孩子很困,一上车很快就睡着了。等大一些后,一看见汽车安全座椅就想睡觉了……当然啦,话是这样说,实际把控起来还是挺有难

  •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相关解读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相关解读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相关资料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其实强化一词意味着我国中小学的安全教育的发展已经处于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成效。自1996年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起,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我们的安全教育从“全社会动员起来”的呼吁,到后来注重“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等各大安全教育的关键点,不得不说,我们的安全教育从初步到深入,从城市到农村,已经逐步发展了起来。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教育问题时强调,“当前我们的安全教育和保障工作的重点还是防范风险,采取的措施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完全隔离风险,导致了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的异化现象。”“安全与保障工

  • 别让意外伤害破坏你们的亲子幸福瞬间
    别让意外伤害破坏你们的亲子幸福瞬间

    杭州市二医院入院一名4岁的小姑娘,据了解,孩子是在阳台闲玩时不慎从11楼坠落,万幸的是,在跌落9楼时有个保笼挡了一下,把小孩子往外弹了一点,弹到旁边一颗树上时,树枝又挡了一下,最后掉到草丛里。值得庆幸的是小孩子的骨头并没有完全发育好,骨头比较嫩,富有弹性,遇到外力时不容易骨折,下坠过程中遇到外界物体缓冲,如雨篷、晾衣架等,树枝,防盗网等等,有效地缓解下坠时的重力,减少受伤,这小姑娘也多亏了那个保笼和那颗大树,不然后果不堪想象...... 发生意外时,如何急救处理?父母定要牢记一些简单的急救常识。 心脏按压:用于心脏骤停,要求位置为双乳头连线中点,单手掌跟覆其上,另一手从掌背交叉握紧,按压15次,按压深度3-5厘米,新生儿或小孩子用于两拇指按压,按压深度1-2-厘米,可同时伴嘴对嘴人工呼吸。 中毒:可以先采取用手指、筷子等

  •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安全意识,很多儿童事故都源于?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安全意识,很多儿童事故都源于?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安全意识,很多儿童事故都源于? 年幼的孩子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经常做出很危险的事情。有时,稍不留意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然而,你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用东西戳自己的耳朵、鼻子、嘴巴,更多的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探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是自己的五官,还有手、脚、肚脐眼、小鸡鸡……还有身体的内部结构,等等。而我们做父母的,如果在孩子开始探索身体奥秘的时候(3岁左右),能够适时地给他们讲一些身体的科普知识,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能让他们学会更好地爱护自己的身体,并且避开一些潜在的危险。 如何和孩子一起认识自己的身体,让孩子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 1.和孩子一起看身体知识的科普绘本 身体知识科普绘本,因为图片生动直观,是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好途径。我们在以前

  • 六件危险品要挪出家,否则易伤害孩子
    六件危险品要挪出家,否则易伤害孩子

    纽扣电池 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医疗主管、儿科急诊专家大卫•西森博士提醒,很多汽车遥控器、便携式LED灯等装置都以纽扣电池为动力。纽扣电池极易被小家伙当作吃的东西往嘴里塞,一旦卡在食道,电池中的酸性物质就容易灼伤食道,导致终身伤害。因此,尽量别买带纽扣电池的玩具。家里的纽扣电池要收拾好,别让孩子随意把玩。 高压水枪和伸缩梯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急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赛思•波多尔斯基博士提醒,高压水枪射出的水柱极容易误伤孩子。大多数孩子都爱攀爬,对梯子极感兴趣。然而,如果没有大人在场或保护措施不当,孩子很可能从高处坠落跌伤,特别容易导致头部外伤和小儿肺脏塌陷等严重意外伤。 过期止痛药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急诊医学部主任医师费迪南多•米拉奇博士提醒,过期止痛药(尤其是麻醉止痛药)应及时丢弃处

  • 和孩子一起对暴力动画片说NO
    和孩子一起对暴力动画片说NO

    前段时间,汉中的10岁小女孩用电锯隔开了5岁妹妹的脸,之前还有2岁孩子模仿光头强用斧头砍伤自己的手指等。每隔一段时间,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新闻里会出现这样的悲剧。面对这样的暴力动画片,作为家长的我们还怎么可以把孩子放在电视机面前呢? 电视本身对孩子就有一定的伤害,长时间逗留在屏幕面前不仅可以毁坏孩子的视力,对脑力的破坏更是无法弥补。我们都明白孩子们都多喜欢这些动画片,有多喜欢呆在电视机的面前。人的惰性都是这么来的,别说孩子,就拿我们这些有自控力的大人来说,还不是喜欢做个低头党?即便是意识到身体出现了问题,也很难控制的戒除高科技带来的诱惑。 我们可以理解孩子,但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为了孩子将来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的安全问题,都一定要让孩子对暴力动画片说no。我们或许没有办法控制动画片上播的时间,但我们一定有办法带着孩子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即便在选择看电

  • 一岁半女童近视?我们面临的问题远大于此
    一岁半女童近视?我们面临的问题远大于此

    “一岁半的时候,我带女儿去社区医院儿保,医生用测试仪检查后说我女儿近视25度”一位姓马的女士说*。这则案例的报道,关于幼儿视力的改变也许有诸多原因。但是由此,让我们想在这里与家长谈一谈电子设备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因为,它对儿童潜在的,长期的影响也许超出你的想象。 而电子媒介对幼儿学习和认知的影响力, 研究结果也不太支持大多数的宣传。 *案例报道来源。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6-02/22/c_1118110489.htm 今天,我们的身边已经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媒体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等传递给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的孩子无时无刻地接触各种屏幕内的多媒体内容。 广泛的电子媒体使用除了会对孩子身体健康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外,实际,还可能造成孩子的其他问题。 看一看

  • 抛开小李子!一起来关注儿童性侵害!
    抛开小李子!一起来关注儿童性侵害!

    当小李子“登基”成功,几乎所有社交平台都炸开了锅,他的22年陪跑就像我们追寻梦想一样艰难,但最终成功了。现在忘掉小李子,奥斯卡上除了他的“圆梦”,还有一位大咖吸人眼球。LadyGaga率领十几名曾遭受过性侵害的青少年,手牵手勇敢地站上奥斯卡舞台,用一曲《Til It Happens to You》激昂的演唱呼吁大家反对儿童性侵害。不知唱哭了多少妈妈。由于中国“性侵害”定义较为松弛,被许多父母忽视,可是发生在身边的性侵害事件数不胜数!宝妈们知道如何界定“性侵害”,保护我们的宝宝吗? 如何界定“儿童性侵害” 1、无论女宝还是男宝,都存在被性侵害的风险。 2、儿童性侵害分为“身体接触”和“身体不接触两类”。 第一类身体接触的性侵害:非正常的触摸孩子的身体——不仅局限与孩子的私处,而是任何“非正